專利名稱:多功能漁線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釣具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漁線輪。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釣具多種多樣,但是由于在海洋里釣魚深淺不確定,而普通的漁線 輪的直徑是固定的,故所容納巻入的漁線長短幅度也是很有局限的。有時候到海上釣魚帶 小型的釣具(由于漁線輪比較小),所以碰到比較深的地方就不適合釣魚了。反之如果帶大 型的釣具又不適合淺海釣魚。故市場上急需出現一種釣具既適應淺海又可以到深海釣魚的 可以增容的漁線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根據海洋的 深淺任意調節漁線輪直徑大小的多功能漁線輪。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漁線輪,包括轉輪圈,在所述的轉輪圈外側設置有 一增容圈,所述的增容圈與所述的轉輪圈螺紋連接。所述增容圈的外圈圓直徑為45 55mm。所述的轉輪圈為鋁制材料。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在原有的漁線輪基礎上有多了個轉輪圈容積,增容圈 可與原有漁線輪螺紋連接,可旋進旋出。滿足不同深淺海洋釣魚的多功能漁線輪。當增加 了增容圈后,轉輪圈外輪直徑增加了三分之一的長度,所以增加了增容圈后的轉輪圈內就 可以巻入更多的漁線(巻入的漁線長度比普通的多二分之一左右的長度),這樣就可以適 應不同深淺海洋釣魚的需要。增容圈可以設計有各種顏色的款式,外形美觀可以滿足不同 的消費者選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增容圈的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增容圈的立體圖。 結合附圖在其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 l-轉輪圈;2-增容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方式
加以說明。 如圖1 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漁線輪,包括轉輪圈1,在轉輪圈1外側設置 有一增容圈2,增容圈1上設置有外螺紋,在轉輪圈2外側設置有與前述外螺紋相配合的內連接。增容圈2的外圈圓直徑與轉輪圈1的外圈圓直徑之比為45 55mm。轉輪圈1為鋁 制材料。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當增加了增容圈后,轉輪圈外輪直徑增加了三分之一 的長度,所以增加了增容圈后的轉輪圈內就可以巻入更多的漁線(巻入的漁線長度比普通 的多二分之一左右的長度),適應不同深淺海洋釣魚的需要。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 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 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 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 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權利要求一種多功能漁線輪,包括轉輪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轉輪圈外側設置有一增容圈,所述的增容圈與所述的轉輪圈螺紋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漁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容圈的外圈圓直徑為45 55mm。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漁線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輪圈為鋁制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漁線輪,包括轉輪圈,在所述的轉輪圈外側設置有一增容圈,所述的增容圈與所述的轉輪圈螺紋連接。所述增容圈的外圈圓直徑為45~55cm。本實用新型具有增大轉輪圈容積,進而延長漁線長度的優點。可適應不同深淺海洋釣魚的需要。
文檔編號A01K89/00GK201528601SQ2009201989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6日
發明者宋彧 申請人:宋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