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態養殖畜禽圈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畜禽圈舍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能夠進行生態養殖的畜
禽圈舍。
背景技術:
近幾年,我國的畜禽養殖行業,尤其是養豬行業,得到迅猛發展,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畜禽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環境污染加重,在畜禽養殖過程中,因沖刷圈舍等要排放大量的污水,畜禽的糞便、尿液本身是高檔的有機肥料,但往往由于缺乏科學的處理措施,大量的糞便、尿液隨同沖刷的污水被直接排放掉,既造成了水質和土壤的污染,也造成了有機肥料的浪費;畜禽產品的質量令人擔憂,在畜禽的生長過程中,為了防止有害微生物和病菌的侵入,養殖戶經常向飼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類的防治藥物,且需要定期地對圈舍進行藥物消毒,這都會在畜禽的身體中造成藥物的殘留,嚴重影響其下游產品畜禽肉的質量;畜禽的飼養環境惡劣,養殖戶或養殖公司一般用水泥磚砌墻將養殖空間分隔成多個圈舍單間,單間的地面通常為硬質水泥磚地面,幾十頭(只)畜禽飼養在一個單間內,畜禽排泄的糞便、尿液等污物若不及時人工清理掉,極易造成存積,使單間內污濁、潮濕,污物粘附在畜禽的身體上,散發惡臭,畜禽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不能身心愉悅地生長,直接影響了其健康狀況和肉制品的品質,易導致疫情的發生,加大了防控的難度,同時也加大了飼養人員的工作強度。以上問題若得不到及時解決,不僅畜禽養殖業自身發展受到限制,同時還會對周邊群眾生活及水產等農業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與不足提供一種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利用該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可以極大地改善畜禽的飼養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畜禽肉質產品的質量,降低飼養人員的工作強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包括圈體,所述圈體內設有生態發酵床,所述生態發酵床設置于所述圈體的一側;飼喂臺,所述飼喂臺靠近所述生態發酵床設置;人行通道,所述人行通道靠近所述飼喂臺設置;圍欄,所述圍欄將所述生態發酵床和飼喂臺所在的區域分隔成多個圈舍單間,所述圍欄在每個圈舍單間靠近所述人行通道的一側設有圍欄門。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生態發酵床包括料池,所述料池內鋪設有墊料,所述墊料內配有發酵菌種及營養輔料。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飼喂臺的臺面高于所述生態發酵床的床面,所述飼喂臺的臺面為硬質臺面,所述臺面上設有采食槽及自動飲水器。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飼喂臺的臺面向人行通道一側傾斜,并在圍欄外側設有順水槽。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圈舍單間呈雙列式布置,所述人行通道設置在所述的
3呈雙列式布置的圈舍單間之間。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圈體具有尖式圈頂,所述尖式圈頂的兩個坡面在搭接處上下錯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的圈體內設有生態發酵床,所述生態發酵床的料池內鋪設有墊料,所述墊料內配有發酵菌種及營養輔料,該養殖模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零排放、無污染、無臭氣。生態發酵床養殖,特別是養豬模式的原理是利用生豬的拱翻習性,使豬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其中的發酵菌種對墊料、豬糞尿進行微生物發酵分解處理,豬糞尿中的有機物質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轉化,隨著豬糞尿的生物降解處理,臭味也就沒有了 ;同時在生態發酵床內,墊料、糞尿及殘余飼料是微生物源源不斷的營養食物,被不斷分解,所以圈舍內幾乎聞不到臭味,看不到糞便,繁殖生長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豬提供了菌體蛋白質供豬食用,整個發酵床內,豬與墊料、豬糞尿、殘留飼料、微生物之間形成一條綠色生態鏈,從而將生態發酵床演變為微生態飼料加工廠,墊料、豬糞尿、殘留飼料等有機物通過發酵菌種不停地循環轉化,發酵菌種微生物"吃"墊料、豬糞尿和殘留飼料等有機物,豬"吃"微生物(包括菌體蛋白質、發酵分解出來的微量元素等等),整個圈舍無廢料無殘留,無垃圾糞便產生,避免了污物向外排放、向外流淌、向地下泄露的問題;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飼養環境。 2.環境優越,發病少,品質優。發酵床內環境優越,冬季,墊料、豬糞尿和殘留飼料的混合物經發酵菌種發酵分解時,產生熱量,發酵床的表面溫度始終保持在18°C -20°C左右,使豬仿佛用上了地熱毯,這種溫度可以避免生豬感冒生病,防止被凍死,無需使用電熱取暖設施就可以保證生豬安然過冬;夏季,可以通過開窗戶對流,以及通過通風裝置進行空氣的流通與交換,使圈舍內干爽、不潮濕、不悶熱。由于圈舍內溫度、濕度適宜,發酵床松軟舒適,適合豬的活動和生長發育,增強了豬的體質和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發病率大大降低,不需再使用大量的消毒藥物和防治藥物,大大減少了藥品殘留,因而提高了下游產品豬肉的品質,使人們真正吃上無公害肉、放心肉。 3.成本低,效益高。 一是省水省電,由于生態發酵床養殖模式不需用水沖洗圈舍,可大量節約用水,據統計,與傳統集約化養殖模式相比,可節水85%_90%,由于冬季無需使用電熱取暖設施就可以保證生豬安然過冬,可大量降低電的消耗;二是省人工,由于圈舍不需要清糞,飼養人員僅保證及時喂料、翻扒調勻過于集中的糞便,據統計,一個正常勞動力可批次飼養800頭生豬,較一般養殖場節約一半左右的勞動力;三是省飼料,豬糞尿等被發酵菌種分解轉化為可被生豬食用的有機物和菌體蛋白質,生豬通過拱翻食用,給生豬提供了一定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從而減少了對精飼料的消耗,據統計,每頭生豬可節省飼料15% -20% ,根據養殖戶和養殖公司的對比試驗,采用生態發酵床養殖模式飼養的仔豬日增重856克,普通圈舍飼養的仔豬日增重739克,生態發酵床養豬的料肉比為2.41 : l,普通圈舍養豬的料肉比為3.45 : l,生態發酵床養豬還可大幅度提高豬的生產性能,可使生豬提前出欄15-20天,母豬產仔率提高30% _50%,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4.易操作,好推廣。生態發酵床建床所使用的墊料原料為鋸末、谷殼、秸稈,樹皮等農林業生產的下腳料,墊料原料資源豐富,配以發酵菌種及營養輔料后可建成發酵床;發酵床的維護簡單方便, 一般發酵床的墊料3-5年才更換一次, 一次建床,長期使用;此外,生態發酵床圈舍還可一舍多用,不僅可養豬,還可養牛、養羊、養雞、養兔等,適用范圍廣。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0016]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設計規劃圖;[0017]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平面布置圖;[0018]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平面布置圖; 圖中l-圈體;ll-門;12-窗戶;2-生態發酵床;21-圈舍單間;3-飼喂臺;31-采食槽;32-自動飲水器;4-人行通道;41-順水槽;5-圍欄;6-排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 如
圖1和圖2共同所示,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包括圈體l,所述圈體1 一般呈東西走向,坐北朝南,這樣的圈舍采光好,利于發酵,所述圈體1的入口處設有門ll,所述圈體1的各側墻上安裝有窗戶12,尤其是南北墻上的窗戶12要做的大一些,這樣采光和通風效果好,所述圈體1可采用尖式圈頂結構,所述尖式圈頂的兩個坡面在搭接處上下錯開,這樣便于通風;所述圈體1內設有生態發酵床2,所屬生態發酵床2靠近所述圈體1的一側設置,通常靠近南墻設置,這樣設置采光效果好,冬季易保暖;飼喂臺3,所述飼喂臺3靠近所述生態發酵床2設置,其中,所述飼喂臺3的臺面高于所述生態發酵床2的床面,可以防止生豬在拱翻墊料時將部分墊料弄到飼喂臺3的臺面上,所述飼喂臺3的臺面為硬質臺面,易于清掃,所述臺面上設有采食槽31及自動飲水器32,所述自動飲水器32可采用咬合式豬用飲水器,潔凈衛生,且不會浪費水,所述飼喂臺3的臺面向人行通道一側傾斜,并在圍欄外側設有順水槽41,當沖刷飼喂臺3時,沖刷后的污水會沿著傾斜的臺面流入順水槽41后再流出,防止污水流入生態發酵床2內加大墊料的濕度而影響發酵菌種;人行通道4,所述人行通道4靠近所述飼喂臺3設置;圍欄5,所述圍欄5最好采用鋼管材料,既結實耐用又美觀,所述圍欄5將所述生態發酵床2和飼喂臺3所在的區域分隔成多個圈舍單間21,所述圍欄5在每個圈舍單間21靠近所述人行通道4的一側設有圍欄門,以方便飼養人員向采食槽31中添加食物、整理生態發酵床2,也方便生豬進爛及出欄;所述圈體1上還設有通風裝置,所述通風裝置通常采用在一側山墻上安裝排風機6,在相對的一側山墻上設置通風窗的形式,主要用于炎熱天氣的強制通風。 其中,所述生態發酵床2包括料池,所述料池內鋪設有墊料,所述墊料內配有發酵菌種及營養輔料;所述墊料原料主要包括木本植物的碎片、木屑、鋸末、樹枝粉、樹葉、禾本科植物的秸稈、谷殼等農林業生產的下腳料,墊料原料資源豐富,易取材,墊料原料主要起到蓬松透氣作用,使墊料中有充足的氧氣;營養輔料主要包括麥麩、米糠、啤酒糟、豆餅、花生餅、菜子餅及豬糞等,配有營養輔料后,發酵效果更好,同時也是微生物的營養源;所述發酵菌種對所述的墊料、豬糞尿進行生物降解,豬糞尿中的有機物質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轉化,隨著豬糞尿的生物處理,臭味也就沒有了 ;同時在生態發酵床2內,墊料、糞尿及殘余飼料是微生物源源不斷的營養食物,被不斷分解,所以圈舍內幾乎聞不到臭味,看不到糞便,繁殖生長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豬提供了菌體蛋白質供豬食用。整個發酵床內,豬與墊料、豬糞尿、殘留飼料、微生物之間形成一條綠色生態鏈,從而將生態發酵床演變為微生態飼料加工廠,墊料、豬糞尿、殘留飼料等有機物通過發酵菌種不停地循環轉化,發酵菌種微生物"吃"
墊料、豬糞尿和殘留飼料等有機物,豬"吃"微生物(包括菌體蛋白質、發酵分解出來的微量元素等等),整個圈舍無廢料無殘留,無垃圾糞便產生,避免了污物向外排放、向外流淌、向地下泄露的問題;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飼養環境。 實施例二 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圈舍單間21呈雙列式布置,所述人行通道4設置在所述的呈雙列式布置的圈舍單間21之間,如圖3所示,該布置方式適合用作母豬圈。
權利要求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包括圈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圈體內設有生態發酵床,所述生態發酵床設置于所述圈體的一側;飼喂臺,所述飼喂臺靠近所述生態發酵床設置;人行通道,所述人行通道靠近所述飼喂臺設置;圍欄,所述圍欄將所述生態發酵床和飼喂臺所在的區域分隔成多個圈舍單間,所述圍欄在每個圈舍單間靠近所述人行通道的一側設有圍欄門。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發酵床包括料池,所述料池內鋪設有墊料。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飼喂臺的臺面高于所述生態發酵床的床面,所述飼喂臺的臺面為硬質臺面,所述臺面上設有采食槽及自動飲水器。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飼喂臺的臺面向人行通道一側傾斜,并在圍欄外側設有順水槽。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圈舍單間呈雙列式布置,所述人行通道設置在所述的呈雙列式布置的圈舍單間之間。
6. 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圈體具有尖式圈頂,所述尖式圈頂的兩個坡面在搭接處上下錯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包括圈體;所述圈體內設有生態發酵床;飼喂臺;人行通道;圍欄,所述圍欄將所述生態發酵床和飼喂臺所在的區域分隔成多個圈舍單間,所述圍欄在每個圈舍單間靠近所述人行通道的一側設有圍欄門。該生態養殖畜禽圈舍可以極大地改善畜禽的飼養環境,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畜禽肉質產品的質量,降低飼養人員的工作強度,值得向畜禽養殖行業大力推廣與應用。
文檔編號A01K1/015GK201541558SQ2009202262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9日
發明者潘玉林, 燕淑海, 賈榮新 申請人:濰坊中科嘉億生物飼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