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養蠶用消毒藥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毒劑組合物,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蠶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劑。
背景技術:
蠶病的爆發一直是養蠶業最大的威脅,每年都會因各類蠶病的爆發造成重大損失。蠶病防治的基本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人們主要通過加強蠶室蠶具消毒、蠶座消毒、桑葉頁面消毒、改善飼育條件等手段來降低蠶病爆發的幾率,雖有成效,但結果總不如人意。從已有醫藥或獸藥中篩選適合蠶業生產的新型藥物已經成為蠶藥開發的新思路。
溴氯海因(benzimidazole compounds,基本結構為1-溴-3-氯-5,5-二甲基海因,分子式C5H6BrClN2O2)是一種性能特異的消毒殺菌劑,其作用機理為C5H6BrClN2O2+2H2O→C5H8N2O2+HOBr+HOCl,即溴氯海因在水中通過溶解不斷釋放出活性Br-離子和活性Cl-離子,形成次溴酸和次氯酸,生成的次溴酸和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將微生物體內的生物酶氧化而達到殺菌的目的。相比其他消毒殺菌劑,溴氯海因具有以下特點(1)殺菌力更強,且殺菌范圍廣;(2)常規含氯消毒劑通常在水體使用時,其效果受到水質酸堿度(即pH)影響極大,一般在偏堿性的水體中使用,其pH應用范圍極廣;(3)一般而言,常規含氯消毒劑在水體中使用,其殺菌效果如何,還要受到水體肥瘦(即有機質)的強烈的影響,通常水質較肥的水體施用常規含氯消毒劑后,其殺菌效果不盡人意,而溴氯海因對有機質極不敏感,因此在各種不同類型的水體中應用溴氯海因均可取得令人滿意的消毒效果。但是之前溴氯海因一直作為一種有效的消毒劑應用在水處理和水產養殖上,但作為蠶藥來使用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溴氯海因的新用途,開發一種新的養蠶用消毒藥劑。
根據溴氯海因單獨殺滅NPV,CPV病毒效果,開發了以溴氯海因為主劑,磷酸三鈉或氯化磷酸三鈉或碳酸氫鈉等堿性鈉鹽為輔劑的新蠶藥,有效擴大殺毒范圍,提高利用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養蠶用消毒藥劑,以溴氯海因為主劑,以堿性鈉鹽為輔劑,當以水為溶劑配成溶液時,其中溴氯海因的質量體積濃度為120mg/L~960mg/L,輔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25%~0.75%。所述的堿性鈉鹽為磷酸三鈉、氯化磷酸三鈉或碳酸氫鈉中的任意一種。配成溶液時,更優選的溴氯海因的質量體積濃度為240mg/L~480mg/L,堿性鈉鹽為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45%~0.5%。
根據上述配方開發制備的消毒劑可以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中的劑型。作為優選,所述的藥劑為粉劑,溴氯海因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5%~20%,相應輔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80%~95%。
有益效果 (1)本發明將已有藥物溴氯海因用于防治蠶病,開拓了該藥的新用途。
(2)本發明將溴氯海因和磷酸三鈉等堿性鈉鹽進行配伍,擴大了溴氯海因自身的消毒范圍。
(3)本發明溴氯海因和磷酸三鈉等堿性鈉鹽配伍制成的藥劑安全無毒,對家蠶生命活動和各項經濟指標無影響。
(4)本發明溴氯海因和磷酸三鈉等堿性化合物配伍對家蠶主要病原體NPV、CPV、N.b、白僵菌、黃曲霉、蘇蕓金桿菌芽孢和毒素都有很好的殺滅作用,是1種高效廣譜的養蠶用消毒劑。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實質,下面將用溴氯海因,磷酸三鈉的殺滅家蠶病原菌效果實驗來說明其作為養蠶用消毒藥劑的效果。同時也用來說明不同劑量、不同作用時間溴氯海因、磷酸三鈉配伍對不同蠶病的防治效果也有所區別。
一、藥品 1、溴氯海因 化學名稱1-溴-3-氯-5,5-二甲基海因,簡稱BCDMH 分子式C5H6BrClN2O2 分子量241.49 性狀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20℃時1L水溶解2.5g溴氯海因,0.1%水溶液的pH值為2.88。
干燥時穩定,有輕微的刺激氣味。
質量指標主含量≥96%,溴氯摩爾比值1∶1.02,活性溴含量≥32%,活性氯含量≥14%。
作用機理溴氯海因在水中能夠通過溶解不斷釋放出活性Br-離子和活性Cl-離子,形成次溴酸和次氯酸,生成的次溴酸和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將微生物體內的生物酶氧化而達到殺菌的目的。
貯存本品應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中,嚴禁與有毒有害物品混放,以免污染,保質期一年。
2、工業磷酸三鈉(十二水級)(HG/T2517-93),含量(以Na3PO4·12H2O計)≥95.0%,PH值(1%溶液)11.5。
3、有機干擾物3%牛血清白蛋白。
4、中和劑含7.5g/L硫代硫酸鈉和5.0g/L吐溫80的PBS緩沖液。
二、消毒液的配制 按實際消毒時作用濃度的1.25倍配制消毒液。分別稱取一定量的溴氯海因和磷酸三鈉,用無菌硬水充分溶解后備用。
三、供試蠶 1、品種秋豐、白玉,秋豐×白玉; 2、齡期2、3齡起蠶; 3、設區各處理重復3區,每區50頭蠶;安全性試驗重復2區,每區400頭蠶。
四、指示微生物 1、NPV、CPV、N.b、白僵菌分生孢子、黃曲霉分生孢子用無菌水將實驗用的病原微生物配制成濃度1×109個/mL的菌懸液,NPV、CPV、N.b可在4℃冰箱內保存6個月,黃曲霉分生孢子懸液可提前1天配制,白僵菌分生孢子懸液當天配制。
2、蘇蕓金芽孢桿菌毒素將市售B.t菌粉用無菌水配成10%的菌懸液,當天配制。
五、消毒處理 1、取消毒試驗用無菌大試管,先加入0.5ml試驗用菌懸液,再加入0.5ml有機干擾物,混勻,置20℃±1℃水浴中5min后,用無菌吸管吸取上述濃度消毒液4.0ml注入其中,迅速混勻并立即記時。
2、中和反應作用至預定時間后,分別吸取0.5mL菌-藥混合液加入預先準備好的含有4.5mL中和劑的試管中,中和10分鐘。所用中和劑為含7.5g/L硫代硫酸鈉和5.0g/L吐溫80的PBS緩沖液。
3、陰性對照(病原不經消毒液處理,毒對)以無菌水代替消毒液按照以上程序進行。
六、病原接種 1、中和反應結束后,分別從各試管中吸取50μl中和產物液涂抹于直徑2cm的圓形桑葉背面,每試驗區用6片桑葉,晾干后給供試蠶喂飼; 2、陰性對照組(感染不處理組)用經無菌水稀釋的菌懸液涂抹桑葉,晾干后給蠶喂飼; 3、空白對照組(不感染不處理組)用無菌水涂抹桑葉,晾干后給蠶喂飼; 4、待試驗蠶將以上各種處理的桑葉全部吃完后,改用潔凈桑葉喂飼。
七、發病調查 試驗蠶在常規溫濕度條件下飼養,根據各種病的發病時間進行試驗蠶的發病調查,并統計各區的發病率。
八、消毒效果計算 1、以滅活率表示消毒劑對病原體的殺滅作用。
陰性對照組平均發病率≥95%。
九、試驗結果 1、溴氯海因單劑對家蠶病原體NPV、CPV、N.b的滅活作用 表1不同濃度溴氯海因對家蠶NPV、CPV、N.b的滅活作用
注NPV、CPV、N.b接種濃度1×107個/ml,作用時間30分鐘。
用不同濃度(稀釋倍數)的溴氯海因對家蠶主要病原體NPV、CPV、N.b進行消毒試驗,研究溴氯海因單劑對家蠶主要病原體的消毒效果,試驗結果見表1。240-3840mg/L的溴氯海因溶液對NPV、CPV的滅活率在28.57-55.41%之間,而且滅活率不會隨著溴氯海因濃度的增加而提高;對N.b進行消毒試驗時,30mg/L以上濃度的溴氯海因溶液對N.b都有100%的滅活率。試驗結果表明,溴氯海因對N.b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而對家蠶病原NPV、CPV消毒效果較差。
分析原因是因為溴氯海因溶液為酸性,0.1%水溶液的PH值為2.88,不能溶解多角體蛋白,所以不能完全殺滅由多角體蛋白包埋的病毒。從這一試驗結果分析,溴氯海因對N.b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只要配伍堿性的輔劑,將消毒液調為堿性,估計對NPV、CPV也能達到好的消毒效果。所以以下的試驗主要是選擇合適的輔劑,找到最佳的配伍處方。
2、磷酸三鈉單劑對家蠶病原體NPV、CPV、N.b的殺滅作用 磷酸三鈉工業上主要作為洗滌劑等,由于其強堿性,1%wt溶液pH值11.5,能溶解病毒多角體蛋白,蠶藥上經常用作消毒藥劑的輔劑。本試驗主要是研究磷酸三鈉單劑對家蠶病原體有無殺滅作用,從試驗結果看(表2),不同濃度的磷酸三鈉溶液對家蠶主要病原體NPV、CPV、N.b的滅活率都為0,單獨使用時對家蠶病原體無任何消毒效果。
表2不同濃度磷酸三鈉對家蠶NPV、CPV、N.b的殺滅作用
注NPV、CPV、N.b接種濃度1×107個/ml,作用時間30分鐘。
3、溴氯海因與磷酸三鈉配伍對家蠶NPV、CPV、N.b的殺滅作用 從對NPV消毒試驗結果(表3)可以看出,溴氯海因濃度為960mg/L(稀釋1000倍)時,需要用0.75%wt以上濃度的磷酸三鈉進行配伍才能達到對NPV100%的滅活率,溴氯海因濃度480mg/L(稀釋2000倍)和240mg/L(稀釋4000倍)時,0.45%wt以上濃度的磷酸三鈉與之配伍能達到對NPV100%的滅活率,溴氯海因濃度120mg/L(稀釋8000倍)時,需要0.5%wt以上濃度的磷酸三鈉與之配伍能達到對NPV 100%的滅活率。
表3溴氯海因與磷酸三鈉不同配比對家蠶NPV的殺滅作用
注NPV接種濃度1×107個/ml,作用時間30分鐘。
從對CPV消毒試驗結果(表4)可以看出,溴氯海因濃度為960mg/L(稀釋1000倍)時,需要用0.75%wt以上濃度的磷酸三鈉進行配伍才能達到對NPV100%的滅活率,溴氯海因濃度480mg/L(稀釋2000倍)和,0.45%wt以上濃度的磷酸三鈉與之配伍能達到對NPV100%的滅活率,溴氯海因濃度240mg/L(稀釋4000倍)和120mg/L(稀釋8000倍)時,0.5%wt的磷酸三鈉與之配伍,對NPV的滅活率分別為92.0%和96.87%。
表4溴氯海因與磷酸三鈉不同配比對家蠶CPV的殺滅作用
注CPV接種濃度1×107個/ml,作用時間30分鐘。
從對N.b消毒試驗結果(表5)可以看出,溴氯海因濃度在120mg/L、磷酸三鈉濃度在0.25%wt以上的各種配伍對N.b都有100%的滅活作用,說明兩種藥劑配伍后對N.b仍有理想的消毒效果。
表5溴氯海因與磷酸三鈉不同配比對家蠶N.b的殺滅作用
注N.b接種濃度1×107個/ml,作用時間30分鐘。
經過以上試驗,溴氯海因濃度在480mg/L或240mg/L時,磷酸三鈉濃度在0.5%wt或0.45%wt時,作用30min,對3種家蠶主要的病原體N.b、NPV、CPV均有很好的殺滅作用。
4、溴氯海因與磷酸三鈉配伍作用不同時間對家蠶主要病原體的殺滅作用 為了找到最佳的配伍,在以上試驗結果的基礎上,設計4種配伍組合,作用不同時間,進一步對家蠶3種主要病原體進行消毒試驗。
從對N.b的消毒試驗結果(表6)可以看出,4個組合作用10min以上對N.b都要100%的滅活效果。
表6溴氯海因與磷酸三鈉配伍作用不同時間對家蠶N.b的殺滅作用
注N.b接種濃度1×107個/ml。
從對NPV的消毒試驗結果(表7)可以看出,480mg/L溴氯海因與0.5%wt磷酸三鈉配伍作用10min以上,480mg/L溴氯海因與0.45%wt磷酸三鈉配伍需要作用30min對NPV有100%的滅活作用;240mg/L溴氯海因與0.5%wt磷酸三鈉配伍作用5min以上,240mg/L溴氯海因與0.45%wt磷酸三鈉配伍需要作用15min對NPV有100%的滅活作用。說明溴氯海因濃度在240mg/L和480mg/L時對NPV均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其中與0.5%wt磷酸三鈉配伍時作用時間更短。
表7溴氯海因與磷酸三鈉配伍作用不同時間對家蠶NPV的殺滅作用
注NPV接種濃度1×107個/ml。
從對CPV的消毒試驗結果(表8)可以看出,480mg/L溴氯海因與0.5%wt和0.45%wt磷酸三鈉配伍需要作用30min對NPV有100%的滅活作用;240mg/L溴氯海因與0.5%wt和0.45%wt磷酸三鈉配伍也需要作用30min對NPV有100%的滅活作用,說明溴氯海因濃度在240mg/L和480mg/L時對CPV均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但作用時間必須在30min以上。
表8溴氯海因與氯化磷酸三鈉配伍作用不同時間對家蠶CPV的殺滅作用
注CPV接種濃度1×107個/ml。
分析以上的試驗結果,4個組合對家蠶3種主要病原體N.b、NPV、CPV均有很好的殺滅作用,但從綜合因素看,以480mg/L溴氯海因濃度+0.5%wt磷酸三鈉的配伍為最佳組合。因此,初步確定480mg/L溴氯海因濃度與0.5%wt磷酸三鈉配伍為最佳候選處方,并進一步對其它病原體進行消毒試驗。
從試驗結果(表9)看,480mg/L溴氯海因濃度與0.5%wt磷酸三鈉配伍對白僵菌作用5min,對黃曲霉、蘇蕓金桿菌芽孢和毒素作用60min,可以達到100%的殺滅作用。
表9溴氯海因與磷酸三鈉配伍作用不同時間 對家蠶白僵菌、黃曲霉、蘇蕓金桿菌芽孢和毒素的殺滅作用
注白僵菌、黃曲霉、蘇蕓金桿菌芽孢接種濃度1×107個/ml,蘇蕓金桿菌毒素接種濃度0.1%。
5、溴氯海因、磷酸三鈉配伍浸泡桑葉不同次數后對微孢子蟲的殺滅作用 用480mg/L溴氯海因與0.5%wt磷酸三鈉配制消毒液50L,用足量的桑葉(以能把桑葉全部浸泡為度)浸泡,取浸泡桑葉不同次數后的消毒液對家蠶微孢子蟲進行消毒試驗(方法同上),以清水浸泡作為陰性對照,調查溴氯海因、磷酸三鈉對家蠶微孢子蟲的殺滅能力以及能否用于桑葉葉面消毒。從試驗結果(表10)看,連續10次浸泡桑葉后的消毒液對家蠶微孢子蟲仍有100%的殺滅效果,說明該消毒劑可用于桑葉葉面消毒,適用于微孢子蟲防治。
表10溴氯海因、磷酸三鈉配伍浸泡桑葉不同次數后對微孢子蟲的殺滅作用
注N.b接種濃度1×107個/ml。
6、溴氯海因、磷酸三鈉對家蠶的安全性試驗 自三齡起蠶始分別用消毒液(溴氯海因480mg/L,磷酸三鈉0.5%wt)和清水洗桑葉10分鐘,晾半干后喂蠶至上蔟結繭,分別調查處理區和對照區的幼生率、死籠率、蟲蛹率、單蛾產卵數、不良卵率、孵化率,以及全繭量、繭層量和繭層率,以考察溴氯海因、磷酸三鈉消毒液用于桑葉葉面消毒后對家蠶生命力和經濟性狀的影響。從表11、12可知,溴氯海因、磷酸三鈉消毒液處理區與對照區的5項主要生命力指標基本一致,表示家蠶主要經濟性狀的3項指標也很接近,說明用溴氯海因、磷酸三鈉消毒液浸洗消毒的桑葉喂蠶,對家蠶的生命力和經濟性狀無明顯影響,該消毒劑可用于桑葉消毒。
表11溴氯海因、磷酸三鈉對家蠶生命力的影響 注自三齡起蠶始分別用消毒液(濃度為溴氯海因480mg/L,磷酸三鈉0.5%)和清水洗桑葉10分鐘,晾半干后喂蠶,每處理重復2區,每區400頭。
表12溴氯海因、磷酸三鈉對家蠶的經濟性狀的影響
注自三齡起蠶始分別用消毒液(濃度為溴氯海因480mg/L,磷酸三鈉0.5%wt)和清水洗桑葉10分鐘,晾半干后喂蠶,每處理重復2區,每區400頭。
實施例1溴氯海因和磷酸三鈉配伍對蠶室蠶具消毒 按配方比例溴氯海因480mg/L,磷酸三鈉0.5%wt,配制消毒液50L,蠶室蠶具噴灑消毒。消毒后的蠶室蠶具用于家蠶飼育,未發生蠶病。
實施例2溴氯海因和氯化磷酸三鈉配伍對蠶室蠶具消毒 按配方比例溴氯海因480mg/L,氯化磷酸三鈉0.5%,配制消毒液50L,蠶室蠶具噴灑消毒。消毒后的蠶室蠶具用于家蠶飼育,未發生蠶病。
實施例3溴氯海因和碳酸氫鈉配伍對蠶室蠶具消毒 按配方比例溴氯海因480mg/L,碳酸氫鈉0.5%wt,配制消毒液50L,蠶室蠶具噴灑消毒。消毒后的蠶室蠶具用于家蠶飼育,未發生蠶病。
實施例4溴氯海因和磷酸三鈉配伍對桑葉消毒 按配方比例溴氯海因480mg/L,磷酸三鈉0.5%wt,配制消毒液50L,桑葉添食前在消毒液中浸泡30min,晾半干后喂蠶。未發生蠶病。
實施例5溴氯海因和磷酸三鈉配伍粉劑的制備 按配方比例溴氯海因480mg/L,磷酸三鈉0.5%wt,稱取48kg溴氯海因,500kg磷酸三鈉,混和成均勻的粉劑。使用時稱取548g混合藥劑溶解到100L水中,隨后進行消毒作業。
權利要求
1.一種養蠶用消毒藥劑,其特征在于,以溴氯海因為主劑,以堿性鈉鹽為輔劑,當以水為溶劑配成溶液時,其中溴氯海因的質量體積濃度為120mg/L~960mg/L,輔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25%~0.75%;
當配制成粉劑時,溴氯海因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5%~20%,相應輔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80%~95%。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養蠶用消毒藥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性鈉鹽為磷酸三鈉、氯化磷酸三鈉或碳酸氫鈉中的任意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養蠶用消毒藥劑,其特征在于,配成溶液時,溴氯海因的質量體積濃度為240mg/L~480mg/L,堿性鈉鹽為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45%~0.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養蠶用消毒藥劑,以溴氯海因為主劑,以堿性鈉鹽為輔劑,當以水為溶劑配成溶液時,其中溴氯海因的質量體積濃度為120mg/L~960mg/L,輔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25%~0.75%。當配制成粉劑時,溴氯海因的質量百分比為5%~20%,相應輔劑的質量百分比為80%~95%。堿性鈉鹽為磷酸三鈉、氯化磷酸三鈉或碳酸氫鈉中的任意一種。更優選的溴氯海因的質量體積濃度為240mg/L~480mg/L,堿性鈉鹽為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45%~0.5%。開發了已有藥物溴氯海因的新用途,溴氯海因和磷酸三鈉或氯化磷酸三鈉或碳酸氫鈉等堿性化合物配伍制成的蠶藥安全可靠,對家蠶主要病原體NPV、CPV、N.b、白僵菌、黃曲霉、蘇蕓金桿菌芽孢和毒素都有很好的殺滅作用,是高效廣譜養蠶用消毒劑。
文檔編號A01P3/00GK101810178SQ201010156219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3日
發明者沈中元, 徐莉, 唐旭東, 戎枝林, 崔世明, 姜德義 申請人:江蘇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