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埯多株玉米套種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作物的種植方法,尤其是一種一埯多株玉米套種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糧食問題已成為世界性的難題,石家莊是全國玉米高產區之一,播種面積 達460-470萬畝,平均畝產400-500kg,在河北省乃至全國也是玉米主要產區。但是近年來 單產徘徊不前,農技人員多把注意力集中到新品種選育、選用上,也有一定的增產效果,但 近年來無突破性品種,有些專家學者在提高密度上進行探索,實踐證明在傳統栽培方法中, 密度突破5000株/畝,極易引起大面積嚴重倒伏。在田地里,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地頭地邊和缺苗的地方的玉米長的好, 穗大、顆粒飽滿,這種現象被稱為邊行優勢,那么,利用邊行優勢,是不是就能提高產量 呢? 2003年3月21日由于占清先生發明的中國專利“一埯多株玉米種植法”,其專利號 ZL0311253. 6,就是利用這種邊行優勢的原理發明的一種玉米種植方法,該方法依次包括 選種、播種、施肥等步驟,其行距90-120cm,穴距36-50cm,每穴種子粒數3_4粒,利用作物之 間具有的潛在競爭能力,激發玉米根系向地下生長,充分吸收地下水,玉米之間根系交錯生 長,增強玉米抗倒伏能力,寬大的行距,增加了田間通透性。有利光、熱、水、氣資源的充分利 用,提高了玉米授粉機會,使田間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保暖性,更有利玉米的生長,達到豐 產豐收。大豆近年來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豆制品、榨油使得對大豆的需求越來越多,但由 于種植方式所限,單產一直不高,效益低,農民普遍不愿種植。如果在玉米行間套種大豆,即可使玉米發揮邊行優勢,又能套種大豆,解決大豆的 需求缺口,同時,還能提高畝產收益。目前,已有適用米豆套中的專用播種機,其中國發明專 利號為 200910169205. 1。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玉米和大豆間作,各自單產產量高,效益 明顯的一埯多株玉米套種種植方法。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一埯多株玉米套種種植方法,包括整地、選種、適時播種、施肥、田間管理,其 中①玉米選擇矮桿、產量高、米質好、耐密植、抗倒伏的玉米優良品種;大豆選擇光能 利用率高,成熟期短,植株塔型發展,披針葉型的品種;②播種時間夏玉米選在麥收后的6月的中上旬,不超過6月20日;播種方法是玉米兩行,大豆一 行,大豆行兩邊相鄰的玉米行與大豆行行距60cm,兩行玉米之間行距60cm,埯距36cm,3株/埯,埯內株距5cm ;大豆埯距18cm,3-4株/埯;使用專用播種機同時播種;春玉米按各地春玉米播種時間執行,播種方法與夏玉米相同;③肥料選用復合肥或者專用肥,選用復合肥時施肥標準玉米40公斤、大豆30公 斤,由專用播種機播種時施入,對于中下等地塊,增加用量10% -15% ;選用專用肥時,畝 使用40-50公斤,隨播種使用60%,玉米大喇叭口期結合澆水追施30%,授粉后追施粒肥 10%。本發明中夏玉米選用鄭單958系列,大豆選用五星2號、石豆1號、冀豆17中的一 種;春玉米選用適合本技術要求的品種;肥料選用揚中復合肥或者財鑫復合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選用耐密植的高產優良夏玉米 品種和大豆間作,高矮組合,立體栽培,充分利用空間和光能,彌補單作的不足,與傳統的玉 米單作相比,不僅玉米單產增加50%左右,還可多收大豆260斤/畝左右,效益非常顯著,本 發明采用機械化種植,省時省力,種植均勻,不需間苗,后期管理方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種植方法以玉米為主要栽培品種,以大 豆為附屬栽培品種,采取高矮組合,立體栽培的方式來增加單產,提高總產。本發明包括整地、選種、適時播種、施肥、田間管理,其中1)玉米品種的選擇①玉米須選擇大小粒均勻、發芽率95%以上,純度96%以上,且適應玉米生長的 優良品種,以保證玉米的成熟;②要選擇喜密型、抗逆性強的玉米品種;③要求葉片上舉, 葉片相對窄葉的;④縮水度強,米質好的;⑤品種產量較高的;⑥要求矮桿、抗倒伏的;根據上述要求,對掖單20、鄭單958、長城306,金誠213、豐玉4號、蠡玉18、冀農1 號等七個品種在試驗田實驗,根據實驗數據,優選鄭單958系列品種。2)大豆品種的選擇①大豆選擇光能利用率高,植株塔型發展,披針葉型的品種;②有限、亞有限結 萊習性的品種;③抗逆性和適應性強的品種;④有分撥而又收斂型發展品種;⑤成熟期在 90-105天,株高70-100厘米;根據上述要求,通過田間實驗,優選出五星2號、石豆1號、冀豆17等優良品種。春 玉米的品種選擇按本技術要求執行。3)播種時間夏玉米播種時間選在麥收后的6月上、中旬,最遲不得超過6月20日;與大豆同時播種。春玉米按各地春玉米播種時間執行,播種方法同夏玉米。4)播種方式利用“邊行優勢”原理種植,玉米采取兩行制,雙行玉米的行距為60厘米,玉米種 植間隔(中間大豆一行)行距120厘米,使雙行玉米都處于邊行狀態;玉米種植埯距36厘 米;玉米種植株數3株/埯(穴);埯內株距保持在5cm,畝保株數6300-6500棵。
4
大豆采取單行制,在玉米種植間隔行距120厘米的中間位置種植大豆;隨同玉米 一起播種;埯距18cm,每埯(穴)播種粒數為3-4粒;畝保株數為12000-20000株。5)施肥肥料選用上可選擇玉米專用肥或者復合肥,選擇專用肥時,畝用專用肥40-50公 斤,其中播種時隨種使用60%,大喇叭口期結合澆水追施30%,授粉后追施粒肥10%。肥料優先選用長效緩慢復合肥,畝施肥用量玉米40公斤,長效緩慢復合肥一次 性隨玉米播時施入地里,由專用播種機操作(已申請專利,專利號=200910169205. 1);如 要獲得更高一些產量,生長期可追施速效氮肥15公斤;對于貧瘠地塊,可增施10公斤復 合肥;大豆30公斤/畝,隨專用播種機一次性施地里,如地塊屬中下等地力可增加用肥量 10-15% ;當然,配施一定量的農家肥效果會更好。施肥深度由專用播種機(已調整到標準 位置)控制,不用人為干預。經各種復合肥使用實驗,得出較優肥料揚中復合肥或財鑫一埯多株復合肥。除上述比較關鍵的幾個點外還有選地、除草、滅蟲等田間管理步驟,本發明適應東 北地區、黃、淮、海玉米產區,具體適應省(市、區)為黑、吉、遼、冀、豫、魯、津、皖、蘇等;6)選地在東北及黃淮海地區凡是能夠種植玉米和大豆的地塊都可采用本發明方法種植, 東北地區春播地可直接按要求播種,黃淮海區一般選麥收后的地塊,耕種時如小麥茬口能 滅茬最好,不能滅茬的地塊要求做到以下幾項要求。①滅茬后要用草去根滅一次草;②在玉米和大豆出苗前一周,再用草去根滅一次草(不管有無草,都要滅一次,可 基本消除苗期以后雜草滋生);③如無條件滅茬的地塊,用草除根滅一次草。7)田間除草由于本發明栽培技術的特殊性(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間種混合在一起),須采用 專用除草劑,比如妙方1號,對間作地塊的雜草進行一次性除草即可,無需其他除草劑。8)滅蟲由于本發明栽培技術的特殊性,共性防治作用的藥劑在使用時按用量標準和說明 使用即可;單一防治作用的藥劑在使用時按注意事項使用,不準有誤;一般常識的酸性和 堿性藥劑不得混合使用;9)防病玉米黑穗病為一種常見病,一旦發現后,應立即除掉(深埋或用火焚燒),消除傳 染源。10)化控化促在玉米生長到可見7-9片葉時實施化控化促技術,整株化控降玉米穗位20-30厘 米,化控促進玉米協調生長,玉米穗不禿尖,穗行粒數增加3-5粒。通過化控、化促措施畝增 產200斤以上,確保增產效果。本發明科學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充分利用空間和時間;科學的利用地下 和地上部分可供玉米和大豆生長發育的資源;充分的發揮玉米和大豆的生物學規律和特 性,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本發明采用機械化自動作業,玉米、大豆和肥料一次性播施到地里,無需人工作業,也無需人工間苗,實現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生產,解放生產力。本發明這種高產種植模式的實驗數據玉米平均畝產達到1685斤,比傳統種植模式增產558斤;增產50%左右,大豆畝 產平均獲得268斤,屬于偏得收效部分。以上數據是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三年的時間,在河北省的大名市、成安縣、
玉田縣等縣、市試驗的平均結果;試驗以及計算方法每個試驗均設了三個重復,取三個重復的平均結果,然后將三 個縣、市的平均結果進行了算術平均數計算后,而取得的算術平均數。
權利要求
一種一埯多株玉米套種種植方法,包括整地、選種、適時播種、施肥、田間管理,其特征在于①玉米選擇矮桿、產量高、米質好、耐密植、抗倒伏的玉米優良品種;大豆選擇光能利用率高,成熟期短,植株塔型發展,披針葉型的品種;②播種時間夏玉米選在麥收后的6月的中上旬,不超過6月20日;播種方法是玉米兩行,大豆一行,大豆行兩邊相鄰的玉米行與大豆行行距60cm,兩行玉米之間行距60cm,埯距36cm,3株/埯,埯內株距5cm;大豆埯距18cm,3 4株/埯;使用專用播種機同時播種;春玉米按各地春玉米播種時間執行,播種方法與夏玉米相同;③肥料選用復合肥或者專用肥,選用復合肥時施肥標準玉米40公斤、大豆30公斤,由專用播種機播種時施入,對于中下等地塊,增加用量10% 15%;選用專用肥時,畝使用40 50公斤,隨播種使用60%,玉米大喇叭口期結合澆水追施30%,授粉后追施粒肥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埯多株玉米套種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夏玉米選用鄭單 958系列,大豆選用五星2號、石豆1號、冀豆17中的一種;春玉米選用適合本技術要求的 品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埯多株玉米套種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肥料選用揚中復合 肥或者財鑫復合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一埯多株玉米套種種植方法,屬于農作物的栽種方法,包括整地、選種、適時播種、施肥、田間管理,其中玉米和大豆以玉米兩行,大豆一行的方式間作,一埯多株,玉米之間以及玉米與大豆之間行間距60cm,采用耐密植優良品種,高矮組合,立體栽培,充分利用空間和光能,彌補單作的不足,與傳統的玉米單作相比,不僅玉米單產增加50%左右,還可多收大豆260斤/畝左右,效益非常顯著,本發明采用機械化種植,省時省力,種植均勻,不需間苗,后期管理方便。
文檔編號A01G1/00GK101889504SQ20101020612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明者李紅梅 申請人:李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