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水養殖設施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
直O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海珍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從而推動了海珍品養殖業的發展。海珍品——海參、鮑魚、海膽等底棲海洋生物的養殖方法大體有筏式養殖、巖礁潮下帶沉箱養殖、潮間帶圍池養殖、潮下帶壘石蒙網養殖、陸上工廠化養殖、底播放流增殖等方法。筏式養殖由于需隨季節和海況變化而調整水層,有時吊籠繩索很長,不規則的水流易造成養殖籠子的相互纏繞,給養殖生產帶來損失;再有就是養殖筏架的負荷量很大,若遇到惡劣的氣候,浪大流急,筏架受波流作用力積聚增大,隨時就有被拔根的危險。沉箱式養殖將沉箱中加入礁體沉入水底,使檢查、投喂、清除敵害生物等工作就比較繁瑣,需使用較大的帶吊桿的船將沉箱吊起到船上操作,給海上作業管理帶來不便。工廠化養殖運行成本較高,設施建設投入大,大規模生產能源消耗大,海珍品質量與生長速度也不比自然海區高。池塘養殖和潮下帶養殖也存在著易受近海海水環境污染,水溫變化大、病害率高、養殖周期短等問題的困擾。因此研究一種高效的可潛浮式深水層海珍品海上集約化裝置或設施,使之能將養殖海域擴展至深海,利用深海水質澄清、潮流暢通、水溫比較穩定、餌料豐富、無污染的優勢,養殖出符合國家倡導的綠色、無公害養殖產品,它與上述幾種傳統的養殖模式相比,養殖產品成活率更高、產品品質更好,因此發展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它是利用一根高密度聚乙烯浮管馱架著多組海珍品養殖箱籠組合而成;其特點是可以根據海珍品底棲的生長環境特點,通過潛浮控制技術,使單浮管養殖裝置整體沉入水底或不同水層進行養殖生產,營造出一種適宜底棲海珍品生長的生態環境,它的可潛浮功能,可以使它布置在較為開闊的外海海域,具有抵御強風暴襲擊和躲避赤潮災害的功能,并且還可以在需要檢查、投喂和收獲時,隨時向浮管充氣使單浮管潛伏式養殖裝置整體上浮至海面進行操作,快捷安全,操作簡便,移動靈活;另外本發明的可潛浮式升降技術還能有效提高筏式養殖的抗風浪性能,還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可潛浮式魚礁,為海洋牧場的構建提供一種新的養殖增殖模式。本發明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包括浮管、籠架和定深裝置,其中所述浮管由密封的單根高密度聚乙烯管制作,浮管一端上側壁上設有充排氣口,另一端下側壁上設有進排水口。
所述籠架為馱架形的鋼筋結構,托架型籠架的中間捆綁在浮管上,浮管的浮力中心處于籠架的重力中心之上,所述籠架兩側為鋼筋焊制而成的外形尺寸相同的箱體,每個箱體中放置若干層數量相同的聚乙烯海珍品養殖專用箱,養殖專用箱可以從籠架箱體的上部提出;籠架兩側綁縛有塊狀聚乙烯泡沫浮子,泡沫浮子的配置浮力要略大于每組籠架的重力。所述浮管上至少綁縛三個籠架,各籠架之間距離相同,最外側的籠架距離浮管的頂端留有安全距離。所述定深裝置包括吊繩和沉石,吊繩為Y字形,兩個上端分別捆綁在馱架形籠架的兩側底部,沉石綁縛在吊繩的下端。所述浮管的全空狀態浮力大于籠架、定深裝置的總重量。為保證浮管在充氣時的水封性,所述浮管的進排水口一側應略低,為實現該目的, 從進排水口一端開始,各籠架下的定深裝置的吊繩依次加長。所述充排氣口上連接有充排氣管,充排氣管的上端設有漂浮物和充排氣管的上端設有漂浮物和控制閥門,可實現遠程遙控潛浮控制。所述浮管兩端設有錨泊裝置。工作原理在海水中利用封閉的高密度聚乙烯浮管提供的浮力,使可潛浮式養殖裝置正常漂浮于海面上,打開排氣管閥門放氣,使海水進入浮管艙中以此改變潛浮裝置的浮力與重力的關系,當浮力小于整個裝置重力時,浮管和養殖箱籠裝置下沉;反之,通過向排氣管中充氣,浮管艙浮力增大,浮管帶動養殖箱籠逐漸上浮出水面;本養殖裝置采用浮管首尾兩端兩點錨泊的方式固泊于水中。本發明優點充分利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柔韌性好、易熱熔焊接、耐老化、強度大的材料特性,用其作為具有潛浮功能的浮管艙;單浮管串聯馱架多組鋼制箱籠,效率高,制作成本低廉;根據底棲生物養殖環境的需求,利用其潛浮功能,沉入水下養殖,調整箱底吊繩長度,可停滯在不同水層養殖,還可有效抵御強風暴襲擊和躲避赤潮災害,具有較高的抗風浪性能,可布置于開闊的外海海域,拓展養殖海域。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設計原理合理,結構簡明易行,造價低廉、易于操作, 既可多層立體集約化養殖海珍品,又能多品種綜合養殖,特別是對于海參養殖,可利用該裝置的潛水功能,潛入接近海底的深水區養殖,利用夏季水溫低冬季水溫相對高的特點,縮減海參夏眠和冬眠的時間,延長海參的生長時間,充分海底海參、海膽等餌料豐富的優勢,提高產出效益;還可根據該裝置的上浮功能,浮出水面檢查生長情況、投餌、收獲等,靈活機動,并能有效躲避臺風和赤潮的襲擊,應用范圍廣泛。
圖1為本發明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的側視圖;圖2為本發明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的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作更詳盡的說明。圖1為本發明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的側視圖,圖2為其端視圖。本發明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是由單根高密度聚乙烯管材作為浮管1、馱架形的鋼筋結構籠架2、籠架兩側綁縛的塊狀聚乙烯泡沫浮子3、聚乙烯海珍品養殖箱籠4、吊繩9、鋼筋籠架箱底吊掛沉石5、高密度聚乙烯管充排氣口 6、充排氣軟管7、高密度聚乙烯進排進水管口 8組成;預先將單根高密度聚乙烯浮管1的兩端用高密度聚乙烯管件封閉作為浮管艙,在浮管艙的一端上部側壁上,焊接充排氣口 6,并在充排氣口 6上連接充排氣軟管7,充排氣管7采用高耐壓橡膠管材料制作,充排氣管7的上端設有漂浮物和控制閥門,可實現遠程遙控潛浮控制。在浮管艙的另一端的下部,設置進排水管口 8 ;然后將作好的每組馱架形籠架2間隔的捆綁到浮管1上,因為是馱架形設計,可保證浮管1浮力中心在籠架2的重力中心的上方,并在籠架2兩側綁縛塊狀聚乙烯泡沫浮子3,進一步確保籠架2的垂直平衡狀態,泡沫浮子3的浮力要略大于每組鋼筋結構的籠架2的重力;在海上依次將多組籠架2按一定的間隔距離馱架并綁縛在單根高密度聚乙烯管材作為浮管1上,將多層的聚乙烯養殖箱籠4放入鋼筋結構的籠架2中,再在每組鋼筋結構的籠架2的籠架底部用吊繩9吊掛箱底沉石5, 沉石的大小重量要根據整個裝置的沉浮力比計算得出,具體是每組吊掛沉石5的重力要略大于每組泡沫浮子浮力與鋼筋結構的籠架的重力差,根據海區底質情況和養殖要求,調整吊繩9的長度,達到可在不同水層停滯的功能。浮管1的全空浮力大于各組沉石、籠架以及養殖箱籠的總重量。技術保障措施在養殖裝置沉入水底處于停滯狀態時,要保證高密度聚乙烯浮管 1靠近充排氣口 6的一端要略高于高密度聚乙烯進排水管口 8的一端;保障措施是自充排氣口 6—端的吊繩9至進排水管口 8—端的每根吊繩,依次遞減相同的長度成等差系列。為保證養殖裝置不被海流沖跑,本養殖裝置采用浮管首尾兩端兩點錨泊的方式固泊于水中。打開高強度充排氣軟管7的控制閥門,海水由進排水管口 8進入高密度聚乙烯浮管1,浮管帶動鋼筋養殖籠架2由進水端依次沉入海中進行水下養殖;當根據養殖要求將養殖裝置上浮至水面時,利用船上空壓機向高強度充排氣軟管7充氣,即可實現網箱的上升。本裝置于2010年5月在山東威海正明海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榮成東楮島海域試驗成功,已準備開展海參等海珍品的養殖生產。
權利要求
1.一種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包括浮管、籠架和定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由密封的單根管制作,浮管一端上側壁上設有充排氣口,另一端下側壁上設有進排水口 ;所述籠架為馱架形的鋼筋結構,托架形籠架的中間捆綁在浮管上,浮管的浮力中心處于籠架的重力中心之上,一根浮管上至少綁縛三個籠架,各籠架之間距離相同,最外側的籠架距離浮管的頂端留有安全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籠架兩側為鋼筋焊制而成的外形尺寸相同的箱體,每個箱體中放置若干層數量相同的聚乙烯海珍品養殖專用箱,養殖專用箱可以從籠架箱體的上部提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籠架兩側綁縛有塊狀泡沫浮子,泡沫浮子的配置浮力要略大于每組籠架的重力。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深裝置包括吊繩和沉石,吊繩為Y字形,兩個上端分別捆綁在馱架形籠架的兩側底部,沉石綁縛在吊繩的下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的全空狀態浮力大于籠架、定深裝置的總重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的進排水口一側位置應略低于充排氣口一端,從進排水口一端開始,各籠架下的定深裝置的吊繩依次加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排氣口上連接有充排氣管,充排氣管的上端設有漂浮物和控制閥門,可實現遠程遙控潛浮控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兩端設有錨泊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管、充排氣口、進排水口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制作,充排氣管采用高耐壓橡膠管材料制作,泡沫浮子采用聚乙烯泡沫材料制作。
全文摘要
一種單浮管可潛浮式集約化海珍品養殖裝置,包括浮管、籠架和定深裝置,浮管由密封的單根高密度聚乙烯管制作,浮管一端有充排氣口,另一端有進排水口;籠架為馱架形的鋼筋結構,兩側籠架內垂直排列安放有多層聚乙烯海珍品養殖箱籠,籠架兩側綁縛有塊狀泡沫浮子;浮管上至少綁縛三個籠架;定深裝置包括吊繩和沉石;浮管的全空狀態浮力大于籠架、定深裝置的總重量。該養殖裝置可以根據海珍品底棲的生長環境特點,通過潛浮控制技術,沉入水底或不同水層進行養殖生產,可以布置在較為開闊的外海海域,具有抵御強風暴襲擊和躲避赤潮災害的功能,浮潛操作快捷安全,操作簡便,移動靈活;為一種新型的可潛浮式魚礁,為海洋牧場的構建提供一種新的養殖增殖模式。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293168SQ201010206980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明者關長濤, 崔勇, 李嬌, 黃濱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