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鮭科魚類苗種飼育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類苗種飼育槽。
背景技術:
鮭科魚類具有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可食部分大、無肌間刺、易于加工等特點,最重 要的是肌肉中蛋白含量高,并且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重要的高品 質蛋白質和營養物質的來源之一。鮭科魚類大多數為冷水性魚類常年生活水溫在20°C以 下,我國主要鮭科魚類的養殖品種為引進種,例如虹鱒、金鱒、大西洋鮭和白斑紅點鮭等,關 于鮭科魚類的養殖技術和配套設施研究工作相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開展較晚,現有的養殖 技術比較落后,集約化相配套的孵化、苗種培育和商品魚養殖設施十分單一和落后。大多數鮭科魚類即是池塘養殖、大水域放流增殖和網箱飼養的對象,又是游釣漁 業的對象,深受群眾歡迎,因而發展前景極為廣闊。目前國內虹鱒和白斑紅點鮭等鮭科魚類苗種飼育設備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其它魚 類的苗種飼育工具并不適用于培育鮭科魚類的苗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鮭科魚類苗種飼育槽,以解決目前沒有專門鮭科魚 類苗種飼育設備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飼育槽包括槽體,槽體 的底部設有排水口,所述飼育槽還包括多個避光筒,多個避光筒水平放置且布滿飼育槽內 的槽底,每個避光筒的筒壁上設有多個孔,每個避光筒的兩端均為敞口端。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避光性好的優點,槽內環境十 分接近鮭科魚類自然狀況下生活環境,可使鮭科魚類苗種飼育成活率由初始65%提高到 79%,特定生長率提高1.5%。例如白斑紅點鮭水域水體中下層魚類,喜歡趴伏在水下,有 效增加了魚類棲息面積,避免因光照過強引起的魚類攝食不好等一系列飼育過程中外部人 為刺激。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避光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飼育槽包括槽體 1,槽體1的底部設有排水口 1-1,所述飼育槽還包括多個避光筒2,多個避光筒2水平放置 且布滿飼育槽1內的槽底,每個避光筒2的筒壁上設有多個孔2-1,每個避光筒2的兩端均 為敞口端。[0010]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每個避光筒2的外徑r 為3cm、高h為km、每個孔2-1的孔徑R為3mm,減少外界對鮭科魚類苗種的刺激。其他組 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飼育鮭科魚類苗種時,鮭科魚類苗種棲息在避光筒2內,減 少了外界對其的刺激,避光筒2的筒壁上設有多個孔2-1保證鮭科魚類苗種的在避光筒2 內水體交換良好。
權利要求1.一種鮭科魚類苗種飼育槽,所述飼育槽包括槽體(1),槽體(1)的底部設有排水口 (1-1),其特征在于所述飼育槽還包括多個避光筒O),多個避光筒( 水平放置且布滿飼 育槽(1)內的槽底,每個避光筒O)的筒壁上設有多個孔0-1),每個避光筒O)的兩端均 為敞口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鮭科魚類苗種飼育槽,其特征在于每個避光筒O)的外徑(r) 為3cm、高(h)為4cm、每個孔(2-1)的孔徑(R)為3mm。
專利摘要一種鮭科魚類苗種飼育槽,它涉及一種魚類苗種飼育槽。針對目前沒有專門鮭科魚類苗種飼育設備的問題。所述飼育槽包括槽體,槽體的底部設有排水口,所述飼育槽還包括多個避光筒,多個避光筒水平放置且布滿飼育槽內的槽底,每個避光筒的筒壁上設有多個孔,每個避光筒的兩端均為敞口端。本實用新型用于鮭科魚類苗種飼育。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1878629SQ201020661099
公開日2011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5日
發明者張永泉, 戶國, 王炳謙, 白慶利, 谷偉, 賈鐘賀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