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麻栽培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天麻屬于菌類,為多年生草本 植物,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它的生長靠吸收密環菌絲的營養而生存,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天麻過去一直依賴野生資源,20世紀70年代野生變家種成功后,家種天麻成為主要商品來源,目前 ,人工栽培天麻藥用成分、形態和野生的天麻有差異,單位面積產量很低,而且天麻種植受地域的限制,天麻價格比較昂
蟲
貝ο目前天麻栽培都是在田地中采取挖窖的方法進行種植,選好的木材,在選好的地塊挖窖,窖底鋪放一層干樹葉或腐殖質土,用處理好的新木棒與帶蜜環菌的木材間隔擺I層,用腐殖質土填實空隙,再覆土 3 4厘米。同法擺第二層,上覆土 10厘米,使蜜環菌正常生長,即成菌床。栽植時,把種麻平行擺放菌棒間的溝內,緊靠菌棒,用腐殖質土填平空隙,再蓋上3厘米,同法栽第二層,最后蓋上10 15厘米。這種栽培方法抗自然災害能力比較差,如干旱不易澆水,水澇時不易排水,造成天麻產量降低,很可能造成絕收。在地窖里面種植,透氣性也不好,影響產量和質量,另外也會占用大量田地。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本發明節省了大量田地,容
易管理。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包括以下步驟
A :備材,將直徑5-lOcm材木截成80-120cm的小段木材,經過晾曬至脫水為7—8成,在木材上面每隔5-10cm砍上口子,每根2-4行;
B :養菌,當年秋末將發育成熟的密環菌絲截成3-5cm小段,嵌入木材的口子中,然后將木材進行擺放,擺放時,有菌絲木材和無菌絲的木材交替擺放,木材之間緊靠,用沙土蓋住木材即可,3-6個月翻土一次,其間澆水,保持潮濕,直至木材上的口子中出現毛糊糊的如胡子狀,這時養菌成功;
C :栽培,次年春初,進行下種栽植,先將有菌木材擺放,木材間距5-lOcm,每2-3根有菌木材間添加一根無菌木材,擺7-10根為一層,擺好一層后,把天麻種子擺在密環菌絲周圍,及時覆土,再進行第二層,重復第一層操作,直至5-6層,高度40-70cm,上面覆土 5-15cm。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相鄰兩層木材擺放時,平行擺放。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相鄰兩層木材擺放時,垂直擺放。本發明采用立體栽培方法,操作無難度,經濟收入好,并且節省了大量田地,容易管理。
圖I為本發明的木材平行擺放方法;
圖2為本發明的木材垂直擺放方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相鄰層木材擺放時可以平行擺放,如圖I所示;相鄰層也可以垂直擺放,如圖2所示。實施例I
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包括以下步驟 A :備材,將直徑5-10cm材木截成80cm的小段木材,經過晾曬至脫水為7—8成,在木材上面每隔5cm砍上口子,每根2-4行;
B:養菌,當年秋末將發育成熟的密環菌絲截成3cm小段,嵌入木材的口子中,然后將木材進行擺放,擺放時,有菌絲木材和無菌絲的木材交替擺放,木材之間緊靠,用沙土蓋住木材即可,3個月翻土一次,其間澆水,保持潮濕,直至木材上的口子中出現毛糊糊的如胡子狀,這時養菌成功;
C :栽培,次年春初,進行下種栽植,先將有菌木材擺放,木材間距5cm,每2根有菌木材間添加一根無菌木材,擺7根為一層,擺好一層后,把天麻種子擺在密環菌絲周圍,及時覆土,再進行第二層,重復第一層操作,相鄰兩層木材擺放時,平行擺放,直至5層,高度40_70cm,上面覆土 5cm。實施例2
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包括以下步驟
A :備材,將直徑5-10cm材木截成IOOcm的小段木材,經過晾曬至脫水為7— 8成,在木材上面每隔7cm砍上口子,每根2-4行;
B :養菌,當年秋末將發育成熟的密環菌絲截成4cm小段,嵌入木材的口子中,然后將木材進行擺放,擺放時,有菌絲木材和無菌絲的木材交替擺放,木材之間緊靠,用沙土蓋住木材即可,4個月翻土一次,其間澆水,保持潮濕,直至木材上的口子中出現毛糊糊的如胡子狀,這時養菌成功;
C :栽培,次年春初,進行下種栽植,先將有菌木材擺放,木材間距7cm,每3根有菌木材間添加一根無菌木材,擺8根為一層,擺好一層后,把天麻種子擺在密環菌絲周圍,及時覆土,再進行第二層,重復第一層操作,相鄰兩層木材擺放時,垂直擺放,直至6層,高度40_70cm,上面覆土 10cm。實施例3
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包括以下步驟
A :備材,將直徑5-10cm材木截成120cm的小段木材,經過晾曬至脫水為7— 8成,在木材上面每隔IOcm砍上口子,每根2-4行;
B :養菌,當年秋末將發育成熟的密環菌絲截成5cm小段,嵌入木材的口子中,然后將木材進行擺放,擺放時,有菌絲木材和無菌絲的木材交替擺放,木材之間緊靠,用沙土蓋住木材即可,6個月翻土一次,其間澆水,保持潮濕,直至木材上的口子中出現毛糊糊的如胡子狀,這時養菌成功;
C :栽培,次年春初,進行下種栽植,先將有菌木材擺放,木材間距10cm,每3根有菌木材間添加一根無菌木材,擺8根為一層,擺好一層后,把天麻種子擺在密環菌絲周圍,及時覆土,再進行第二層,重復第一層操作,相鄰兩層木材擺放時,平行擺放,直至6層,高度40_70cm,上面覆土 15cm。實施例4
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包括以下步驟
A :備材,將直徑5-10cm材木截成120cm的小段木材,經過晾曬至脫水為7— 8成,在木材上面每隔IOcm砍上口子,每根2-4行;
B :養菌,當年秋末將發育成熟的密環菌絲截成5cm小段,嵌入木材的口子中,然后將木材進行擺放,擺放時,有菌絲木材和無菌絲的木材交替擺放,木材之間緊靠,用沙土蓋住木材即可,5個月翻土一次,其間澆水,保持潮濕,直至木材上的口子中出現毛糊糊的如胡子狀,這時養菌成功;·
C :栽培,次年春初,進行下種栽植,先將有菌木材擺放,木材間距10cm,每2根有菌木材間添加一根無菌木材,擺7根為一層,擺好一層后,把天麻種子擺在密環菌絲周圍,及時覆土,再進行第二層,重復第一層操作,相鄰兩層木材擺放時,垂直擺放,直至6層,高度40_70cm,上面覆土 15cm。
權利要求
1.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 :備材,將直徑5-lOcm材木截成80-120cm的小段木材,經過晾曬至脫水為7—8成,在木材上面每隔5-10cm砍上口子,每根2-4行; B :養菌,當年秋末將發育成熟的密環菌絲截成3-5cm小段,嵌入木材的口子中,然后將木材進行擺放,擺放時,有菌絲木材和無菌絲的木材交替擺放,木材之間緊靠,用沙土蓋住木材即可,3-6個月翻土一次,其間澆水,保持潮濕,直至木材上的口子中出現毛糊糊的如胡子狀,這時養菌成功; C :栽培,次年春初,進行下種栽植,先將有菌木材擺放,木材間距5-lOcm,每2-3根有菌木材間添加一根無菌木材,擺7-10根為一層,擺好一層后,把天麻種子擺在密環菌絲周圍,及時覆土,再進行第二層,重復第一層操作,直至5-6層,高度40-70cm,上面覆土 5-15cm。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層木材擺放時,平行擺放。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層木材擺放時,垂直擺放。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麻栽培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天麻立體栽培技術,其包括以下步驟:A備材,將直徑5-10cm材木截成80-120cm的小段木材,經過晾曬至脫水為7—8成,在木材上面每隔5-10cm砍上口子,每根2-4行;B養菌,當年秋末將發育成熟的密環菌絲截成3-5cm小段,嵌入木材的口子中,然后將木材進行擺放,擺放時,有菌絲木材和無菌絲的木材交替擺放,木材之間緊靠,用沙土蓋住木材即可,3-6個月翻土一次,其間澆水,保持潮濕,直至木材上的口子中出現毛糊糊的如胡子狀,這時養菌成功;C栽培,次年春初,進行下種栽植,先將有菌木材擺放,木材間距5-10cm,每2-3根有菌木材間添加一根無菌木材,擺7-10根為一層,擺好一層后,把天麻種子擺在密環菌絲周圍,及時覆土,再進行第二層,重復第一層操作,直至5-6層,高度40-70cm,上面覆土5-15cm。本發明采用立體栽培方法,操作無難度,經濟收入好,并且節省了大量田地,容易管理。
文檔編號A01G1/04GK102972200SQ20111026200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6日
發明者李喜年, 李萬立 申請人:李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