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走式多功能秸稈收獲打捆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收獲機械領域,涉及一種自走式打捆機械,尤其涉及一種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
背景技術: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每年都產生出大量的谷物和玉米等作物秸桿。這些作物秸桿可應用于造紙、飼料、發電、燃料等領域,用途十分廣泛。目前,國內谷物及玉米秸桿大多采用秸桿粉碎還田的方式來處理,只有少部分區域采用秸桿回收利用的方式對秸桿進行再處理,造成每年大量的秸桿資源白白浪費。目前國內回收秸桿的方式主要是粉碎回收及打捆回收。粉碎回收由于需要接料車配合作業,對地塊、接料車車廂大小要求較高,因此未有得到大面積推廣使用;至于打捆回收,由于目前國外、國內的打捆機均為拖拉機牽引式,打捆作業前需對秸桿進行割倒、條鋪等多次機械作業,工作繁瑣,效率較低,在國外普及率較高, 國內卻并未得到大面積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快捷、環保的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包括撥禾輪、割臺總成、 操縱裝置、底盤裝配總成、揉搓室、動力裝置、前打捆室、后打捆室;割臺總成及撥禾輪位于整車正前方,撥禾輪掛接在割臺總成的升降臂上,可在油缸作用下繞升降臂的回轉軸進行升降;割臺總成鉸接在揉搓室前方的支座上并可繞掛接軸進行升降;揉搓室位于底盤裝配總成上部前端,前面連接操縱裝置,操縱裝置上面連接駕駛室,揉搓室上面連接動力裝置, 后面連接前打捆室;前打捆室位于底盤裝配的上部后端,與后打捆室鉸接在一起,前打捆室與后打捆室組成打捆室,打捆室內部按圓周排列有打捆輥,在前打捆室前面設置有捆繩裝置。割臺總成底板上設有活板。揉搓室內設置有板齒式揉搓滾筒和揉搓凹板,揉搓凹板為光面、齒面可調結構。打捆輥為外周加焊鋼筋條的全封閉式滾筒體。后打捆室內設置有浮動打捆裝置,浮動打捆裝置由三個浮動打捆輥組成,可繞固定軸擺動。捆繩裝置中的捆繩采用圓柱形網片結構的網繩。
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產生的積極效果是自走式秸桿收獲打捆機的推廣使用, 將對傳統的收獲方式帶來較大的變革首先,稻麥收獲可以進行留高茬收獲,收獲后再用自走式秸桿收獲打捆機對秸桿進行收獲打捆,不對秸桿進行還田。這樣不但可以大大節省玉米收獲機的動力,降低燃油消耗,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收獲效率。收獲的秸桿可以用于飼料、 燃料、發電、造紙等用途,節約了能源,符合綠色、環保的需要。
圖
圖
圖
圖
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f圖5所示,該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由撥禾輪I、割臺總成2、操縱裝置3、底盤裝配總成5、揉搓室6、動力裝置7、前打捆室8、后打捆室10、捆繩機構19等組成。割臺總成2及撥禾輪I位于整車正前方,撥禾輪I掛接在割臺總成2的升降臂上, 可在油缸作用下繞升降臂13的回轉軸進行升降;主要完成對作物秸桿的扶持及推送。割臺總成2鉸接在揉搓室6前方的支座16上并可繞掛接軸15進行升降,主要完成作物秸桿的切割斷、輸送作業,割臺總成2底板上設有活板14 ;揉搓室6位于底盤裝配總成5上部前端, 揉搓室6內設置有板齒式揉搓滾筒18和揉搓凹板17,揉搓凹板17為光面、齒面可調結構, 可以按需要將從割臺總成2輸送來的物料揉搓到合適的長度。前面連接操縱裝置3,操縱裝置3上面連接駕駛室4,揉搓室6上面連接動力裝置7,后面連接前打捆室8 ;前打捆室8位于底盤裝配5的上部后端,與后打捆室10鉸接在一起,前打捆室8與后打捆室10組成打捆室,打捆室內部按圓周排列有打捆輥9,打捆輥9為外周加焊鋼筋條的全封閉式滾筒體。這組打捆輥9工作時同向旋轉,可將進入打捆室的物料逐步卷成圓捆,后打捆室10內設置有浮動打捆裝置11,浮動打捆裝置11由三個浮動打捆輥20組成,可繞固定軸擺動。在前打捆室8前面設置有捆繩裝置19,捆繩裝置19中的捆繩采用圓柱形網片結構的網繩。后打捆室 10可在油缸作用下繞鉸接軸翻轉一定角度后,將打捆室內的草捆卸出。工作時撥禾輪I首先把作物秸桿向后撥送和引向割臺總成2上的切割器,秸桿被切割器割下后,繼續被撥禾輪I推向割臺總成2上的喂入攪龍12,喂入攪龍12將割下的秸桿推集到割臺總成2中部喂入口,由喂入攪龍12上的伸縮齒將谷物撥向割臺總成2上的傾斜輸送器,并由傾斜輸送器的鏈耙送入揉搓室6,經揉搓室6內的兩個揉搓滾筒18揉搓后, 被揉碎的秸桿繼續向后拋送進入打捆室。打捆室由前打捆室8和后打捆室10組成,包含圓周排列的至少三個浮動打捆輥20和至少十個打捆輥9,打捆室大小保持不變。打捆作業時各打捆輥作順時針方向回轉。被送入打捆室的物料隨打捆輥轉動,靠摩擦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因重力而滾落在后喂入的草層上,形成草捆芯。草捆芯繼續滾卷,直徑逐漸擴大,達到一定尺寸后在浮動打捆裝置11的作用下對圓草捆形成壓縮,逐漸形成外緊內松的圓草捆。 當草捆達到所要求的密度后,由電氣系統上的傳感器發出聲光報警,機手操縱捆繩裝置19 將捆繩送入卷壓捆處,并繞在草捆外圍上,圓草捆帶著捆繩回轉數圈后,捆繩被自動切斷。 這時機手操縱液壓控制按鈕,由液壓油缸打開后打捆室10,草捆即自動卸出。
權利要求
1.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包括撥禾輪(I)、割臺總成(2)、操縱裝置(3)、底盤裝配總成(5)、揉搓室(6)、動力裝置(7)、前打捆室(8)、后打捆室(10);其特征在于割臺總成(2)及撥禾輪(I)位于整車正前方,撥禾輪(I)掛接在割臺總成(2)的升降臂上,可在油缸作用下繞升降臂(13)的回轉軸進行升降;割臺總成(2)鉸接在揉搓室(6)前方的支座(16) 上并可繞掛接軸(15)進行升降;揉搓室(6)位于底盤裝配總成(5)上部前端,前面連接操縱裝置(3),操縱裝置(3)上面連接駕駛室(4),揉搓室(6)上面連接動力裝置(7),后面連接前打捆室(8);前打捆室(8)位于底盤裝配(5)的上部后端,與后打捆室(10)鉸接在一起,前打捆室(8 )與后打捆室(10 )組成打捆室,打捆室內部按圓周排列有打捆輥(9 ),在前打捆室(8)前面設置有捆繩裝置(19)。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割臺總成(2)底板上設有活板(14)。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揉搓室(6)內設置有板齒式揉搓滾筒(18)和揉搓凹板(17),揉搓凹板(17)為光面、齒面可調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打捆輥(9)為外周加焊鋼筋條的全封閉式滾筒體。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后打捆室(10) 內設置有浮動打捆裝置(11),浮動打捆裝置(11)由三個浮動打捆輥(20)組成,可繞固定軸擺動。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走式多功能秸桿收獲打捆機,其特征在于捆繩裝置(19) 中的捆繩采用圓柱形網片結構的網繩。
全文摘要
自走式多功能秸稈收獲打捆機,包括撥禾輪、割臺總成、操縱裝置、底盤裝配總成、揉搓室、動力裝置、前打捆室、后打捆室;割臺總成及撥禾輪位于整車正前方,撥禾輪掛接在割臺總成的升降臂上,可在油缸作用下繞升降臂的回轉軸進行升降;割臺總成鉸接在揉搓室前方的支座上并可繞掛接軸進行升降;揉搓室位于底盤裝配總成上部前端,前面連接操縱裝置,操縱裝置上面連接駕駛室,揉搓室上面連接動力裝置,后面連接前打捆室;前打捆室位于底盤裝配的上部后端,與后打捆室鉸接在一起,前打捆室與后打捆室組成打捆室,打捆室內部按圓周排列有打捆輥,在前打捆室前面設置有捆繩裝置。
文檔編號A01D37/00GK102598951SQ20121008298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宋華, 師江偉, 李曉華, 荊小杰, 莫超成, 賈寶偉, 趙井旭, 趙越云, 高海濤, 魏志松, 魯正宏 申請人:洛陽中收機械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