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水產養殖的殺菌增氧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殺菌增氧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水產養殖行業逐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原本的稻田養殖、池塘養殖逐步被規模化養殖所替代,而規模化養殖的集中設計和集中管理對于水產養殖來說具有如下技術優勢( I)可大幅提聞由廣,減少養殖單位成本,提聞養殖戶的收入。(2)病害可集中防治,集中處理,優化水產品生存環境,利于管理。(3)養殖污染水體可集中處理,實現再利用和循環使用。 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殺菌投放藥劑,使水產品肉質中的殘余過量,水產品的口感和味道受到很大影響;增氧設備效率低下,采用純氧增氧可有效增氧,但是由于曝氣傳質系統的水平較低,導致純氧消耗量較大。養殖池的水循環流量較大,無法對水循環系統進行有效的殺菌和增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殺菌增氧設備,可以解決目前用于養殖池的增氧方式存在純氧消耗量較大,無法對水循環系統進行有效的殺菌和增氧的問題,該設備可迅速提高養殖池內水的溶解氧,有效對養殖池水進行殺菌和增氧。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殺菌增氧設備,該設備包括純氧供給裝置、臭氧發生器、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和微納米氣泡發生器;其中, 所述純氧供給裝置與臭氧發生器所述連接;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設有進氧管、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臭氧發生器的出氧口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氧管連接;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水管用于引入所處理的養殖水,所述出水管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連接;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上設有出水口。由上述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殺菌增氧設備通過臭氧發生器、純氧供給裝置、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和微納米氣泡發生器有機連接,相互配合,可以水為介質,來帶動氣水高效溶合,大幅增加了臭氧的溶解和利用效率,且殺菌效果顯著,減少了臭氧殺菌的成本,促進了無公害殺菌劑臭氧的使用和推廣;同時實現水體的高效增氧,從而在根本上解決了規模化和高密度養殖過程中的殺菌和增氧問題,并使溶氧值始終保持在飽和狀態,不僅可以使水產動物得到優越的生存環境,促進增產增收,而且可以大幅提高純氧的使用效率,節約成本和能耗。該設備結構簡單,移動方便,可以與原有水產養殖系統和水循環系統直接連接,簡單方便,無需對原有系統進行改造。使用該設備后水產品的產量提1 10%以上,肉質蛋白質和氣基酸豐富,口感好,無氣系殺菌劑殘留。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殺菌增氧設備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殺菌增氧設備的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殺菌增氧設備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殺菌增氧設備運行工藝流程圖;圖中各標號對應的部件為1、養殖水池;2、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1、增壓泵;22、溶氣裝置;3、微納米氣泡發生器;4、臭氧發生器;5、純氧供給裝置;6、溶氧罐;7、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氧管;8、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水管;9、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出水管;10、微納米氣泡臭氧富氧水出水管;11、配水管路;12、過濾器;A、供水;B、供臭氧和純氧。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實施例一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殺菌增氧設備,可以為規模化水產養殖的養殖水進行殺菌及增氧,如圖I所示,該設備包括純氧供給裝置5、臭氧發生器4、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和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 ;其中,純氧供給裝置5與臭氧發生器4連接,可以是純氧供給裝置5的出氣口與臭氧發生器4連接;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設有進氧管7、進水管8和出水管9,臭氧發生器4的出氧口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進氧管7連接;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進水管8用于引入所處理的養殖水,出水管9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連接;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上設有出水口。上述設備中,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增壓泵21和溶氣裝置22 ;其中,增壓泵21和溶氣裝置22分別與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出水管9連接,SP增壓泵21的出水口及溶氣裝置22的出氣管分別與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出水管9連接;增壓泵21上設置進水管;溶氣裝置22上設置加入純氧及臭氧的進氧管。上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中,增壓泵21可采用揚程為0. 2MPa IMPa的增壓泵;溶氣裝置22可采用文丘里原理射流器或帶有溶氣功能的氣液混合裝置。
上述設備中的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可采用輸出氣泡直徑分布在5 60 y m的高速旋回式氣液混合型微納米泡沫發生器。如可采用專利申請號為200610140565. 5的高速旋回式氣液混合型微納米泡沫發生器。該微納米氣泡發生器與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配合,利用水作為介質,通過文丘里原理的射流器或溶氣泵負壓進氣,將氣液混合后的混合液以一定壓力射入特定結構的微納米氣泡發生器中,將氣體高速旋轉切割后釋放出來,其形成的氣泡直徑主要分布5 60 ii m的氣泡在溶液中處于懸浮狀態,上升流速< 0. lm/s,這樣的氣液混合裝置不僅可以使氣液接觸界面大大增加,從而使氣液傳質效率大大增加,而且產生的微米級的氣泡在溶液中停留時間大大增長。這些微納米氣泡中含有豐富的氧,作為溶液中的溶解氧的“貯備庫”,當溶液中的溶解氧減少的時候,氣泡中的溶解氧就會補充進來,形成一個長時間可以保持溶解氧在較高水平的相對穩定的氣液混合體,從而完全保證對養殖水的增氧需求。另外,微納米氣泡中小于30iim的氣泡有逐漸縮小,縮小到納米級別后有最終爆 破的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形成類似超聲波空化作用的反應過程,其產生的瞬時能量和高溫可以促進水產動物的生長,根據牡蠣養殖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在微納米氣泡環境中生長的牡蠣2個月時的重量,與不在微納米氣泡環境中生長6個月的重量非常接近。上述設備中的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的出水量為0. 6 I. 2m3/h, 一般出水量為Im3/h。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出水管9可以作為總出水管,該出水管的出水端分出多個出水管支管,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的數量與所述出水管支管的數量相同,每個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出水管9 一個出水管支管連接。實際中,微納米氣泡發生器的數量,可以根據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增壓泵21的出水量來設置,使增壓泵21供水壓力保持能正常產生微納米泡沫即可。上述設備中的臭氧發生器4的臭氧輸出劑量為0. 4 I. 2mg/L。上述設備中的純氧供給裝置5可采用純氧制氧機或氧氣罐。主要是穩定地產生標準狀態下的氧氣,以供給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提供的氧氣濃度需大于90%,純氧供給裝置的輸出管路連接至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氧管。可進一步在本實施例的殺菌增氧設備的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設置的出水管9連接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的管路上可設置控制閥,以方便控制。上述設備還可以包括養殖水池I,養殖水池I的出水口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進水管8連接;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的出水口設置在養殖水池內。這樣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的出水可以直接循環回到養殖水池I內。進一步可在養殖水池I的出水口與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進水管8之間連接的管路上設置過濾器12,對從養殖水池I進入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水進行過濾。實施例二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殺菌增氧設備,可以為規模化水產養殖的養殖水進行殺菌及增氧,與實施例一給出的設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該設備如圖3所示,還包括養殖水池I、溶氧灌6和配水管路11 ;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設置在所述溶氧灌6內;養殖水池I的出水口與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進水管8連接;溶氧灌6上設有微納米氣泡臭氧富氧水出水管10,所述微納米氣泡臭氧富氧水出水管10與所述配水管路11連接,所述配水管路11用于設置在所述養殖水池I內。
進一步可在養殖水池I的出水口與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進水管8之間連接的管路上設置過濾器12,對從養殖水池I進入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水進行過濾。上述設備中的溶氧灌6可采用耐壓大于0. 2MPa的密閉罐體,溶氧灌6的水力停留時間為0. 5 30分鐘。溶氧罐6中也可以設置多個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設置的數量可根據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增壓泵21的水量而定,一般情況下單個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的出水量約為0. 6 I. 2m3/h。本實施例的殺菌增氧設備使用時,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的進水來自養殖水池I(引入養殖水),在純氧供給裝置5和臭氧發生器4提供的純氧及臭氧作用下,依次經過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和溶氧罐6后,產生的微納米氣泡水,作為養殖水從溶氧罐6出水后經配水管路進行回到養殖水池I中,直接進行水產養殖。該設備可以連續流運行模式運行,具有結構簡單,殺菌及增氧效率高,不會污染養殖水的優點。
如圖4所示,該設備也可并聯在養殖水池I上,水在該設備與養殖水池I連接各管路中的流量可以為養殖水池I的出水到過濾器12之前管路中水的流量為300m3/h ;從該設備所在水通路(相當于旁路殺菌增氧通路)的出水口處回到養殖水池I中水的流量為300m3/h ;而水在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2及微納米氣泡發生器3和溶氧罐6中的流量為80m3/h :過濾器12回連至養殖水池I中管路中水的流量為220m3/h。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殺菌增氧設備具有以下優點(I)該設備大幅增加了臭氧的溶解和利用效率,且殺菌效果顯著,減少了臭氧殺菌的成本,促進了無公害殺菌劑臭氧的使用和推廣;另外,具有高效的溶氧效率,并使溶氧值始終保持在飽和狀態,不僅可以使水產動物得到優越的生存環境,促進增產增收,而且可以大幅提高純氧的使用效率,節約成本和能耗。(2)該設備具有移動方便,可以與原有水產養殖系統和水循環系統直接連接,簡單方便,無需對原有系統進行改造。另外,該設備可以集成在一個車體上,從而完成移動式的殺菌和增氧作業。因此,是規模化水產養殖或高密度水產養殖不可或缺的殺菌增氧設備。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殺菌增氧設備完全改變了規模化水產養殖的水體殺菌和增氧系統,水產養殖過程中投加的氯系列殺菌藥劑被無公害的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臭氧殺菌所替代,同時實現水體的高效增氧,從而在根本上解決了規模化和高密度養殖過程中的殺菌和增氧問題,水廣品的廣量提聞10%以上,肉質蛋白質和氣基酸豐富,口感好,無氣系殺菌劑殘留。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殺菌增氧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設備包括 純氧供給裝置、臭氧發生器、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和微納米氣泡發生器;其中, 所述純氧供給裝置與臭氧發生器所述連接; 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設有進氧管、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臭氧發生器的出氧口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氧管連接; 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水管用于引入所處理的養殖水,所述出水管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連接; 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上設有出水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包括 增壓泵和溶氣裝置;其中, 所述增壓泵和溶氣裝置分別與所述出水管連接; 所述增壓泵上設置所述進水管; 所述溶氣裝置上設置所述進氧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泵采用揚程為0.2MPa IMPa的增壓泵; 所述溶氣裝置采用文丘里原理射流器或帶有溶氣功能的氣液混合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采用輸出氣泡直徑分布在5 60 y m的高速旋回式氣液混合型微納米泡沫發生器; 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的出水量為0. 6 I. 2m3/h。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發生器的輸出劑量為0.4 I. 2mg/L。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純氧供給裝置采用純氧制氧機或氧氣罐。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出水管的出水端設有多個出水管支管,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的數量與所述出水管支管的數量相同,每個微納米氣泡發生器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出水管一個出水管支管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 7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養殖水池,所述養殖水池的出水口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水管連接; 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的出水口設置在所述養殖水池內。
9.根據權利要求I 7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養殖水池、溶氧灌和配水管路;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設置在所述溶氧灌內;其中, 所述養殖水池的出水口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水管連接; 所述溶氧灌上設有微納米氣泡臭氧富氧水出水管,所述微納米氣泡臭氧富氧水出水管與所述配水管路連接,所述配水管路用于設置在所述養殖水池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灌為耐壓大于0.2MPa的密閉罐體,溶氧灌的水力停留時間為0. 5 30分鐘。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水產養殖的殺菌增氧設備,屬于農業水產養殖領域。該設備包括純氧供給裝置、臭氧發生器、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和微納米氣泡發生器;其中,純氧供給裝置與臭氧發生器所述連接;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設有進氧管、進水管和出水管,臭氧發生器的出氧口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氧管連接;微納米氣泡發生裝置的進水管用于引入所處理的養殖水,出水管與所述微納米氣泡發生器連接;微納米氣泡發生器上設有出水口。該設備結構簡單,移動方便,可以與原有水產養殖系統和水循環系統直接連接,簡單方便,無需對原有系統進行改造。使用該設備后水產品的產量提高10%以上,肉質蛋白質和氨基酸豐富,口感好,無氯系殺菌劑殘留。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2805051SQ2012102569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明者吳迪, 金強, 張天柱, 趙詠梅 申請人:北京中農天陸微納米氣泡水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