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養殖池塘增氧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8789803閱讀:581來源:國知局
一種養殖池塘增氧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養殖池塘增氧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池塘進行養殖時,尤其是到了養殖中后期,養殖生物的排泄物、代謝物、剩余的餌料以及塘底的廢物往往會造成養殖水體底部缺氧,易形成氧債,厭氧有害菌極易滋生。生產上常用的養殖池塘增氧方法是:機械攪水增氧或者底部曝氣增氧。機械攪水增氧方法可以使水旋轉流動,但養殖水體底部增氧效果差;底部曝氣可以解決塘底氧債的問題,但無法使池塘內的水循環流動,這就使得塘底的污物無法集中到排污管附近,污物無法排出塘外。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池塘增氧裝置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增加全池溶氧量且能使養殖水體循環流動的增氧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一種養殖池塘增氧裝置,包括用于豎向安裝在池塘底部、上端伸出池塘水面的底座,所述底座呈由一底板和兩側板構成的槽狀結構,所述增氧裝置還包括軟管、鼓風機和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的曝氣管,所述鼓風機通過所述軟管與所述曝氣管相連。
[0005]在池塘內沿著池塘邊緣設置若干個本實用新型的增氧裝置,使各增氧裝置的槽口同時順著順或逆時針方向,在增加池塘溶氧量的同時,還可促進池塘內的水順或逆時針循環流動。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曝氣管固定在一框架上,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
[0007]所述框架為由PVC管、PVC彎頭組成的一矩形結構,所述曝氣管分成若干段,各段曝氣管的兩端分別通過三通接頭與所述矩形結構兩側的PVC管連通,所述軟管通過三通接頭與所述PVC管相連以與所述曝氣管連通。
[0008]所述框架的寬度與所述底座的底板的寬度相近,所述底座上最上方和最下方曝氣管間的距離占所述池塘水深的一半以上。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底座,使曝氣管噴出的氣體沿著底座上涌,將底座內部的水沿著底座槽口方向擠壓出去,使水流動,在池塘內放置若干個本實用新型的增氧裝置,且保持各增氧裝置的底座的槽口方向同時順著順或逆時針方向,不但能增加全池的溶氧量,還可以使池塘內的水順時針或逆時針循環流動,使污物能夠集中到排管處;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加工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增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底座未畫出);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養殖池塘增氧裝置包括由一底板和兩側板構成的槽狀結構的底座7,底座7豎向安裝在池塘底面或接近池塘底面的位置,底座7上端伸出池塘水面。
[0014]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養殖池塘增氧裝置還包括通過一個矩形框架固定在底座7的底板上的納米曝氣管4,該矩形框架的寬度與底座7的底板的寬度相近,由PVC管I和四個PVC彎頭3構成,PVC管I的直徑為30_左右。納米曝氣管4分成若干段,各段的兩端分別通過一個PVC三通2與矩形框架兩側的PVC管I連通。PVC管I通過一個PVC三通2與一軟管5連通,并通過該軟管5連接一羅茨鼓風機6。底座7上最上方和最下方曝氣管4間的距離占池塘水深的一半以上,具體設置多少根曝氣管及曝氣管間的間距,與池塘深度、風機風力等因素有關。
[001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將安裝有納米曝氣管4的矩形框架通過尼龍扎條或鐵絲固定在底座7的底板上,如圖3所示,沿池塘O的邊緣將數個底座7豎向安裝在池塘O的底部,槽口方向均順著順時針方向,每個矩形框架均通過軟管5與羅茨鼓風機6相連。當羅茨鼓風機6工作時,納米曝氣管4會打出氣泡9,氣泡9在水中急速垂直向上涌出,導致底座7內的水向底座7的槽口方向涌出,形成順時針循環流動的水流8。
[0016]需要注意的是,池塘所放置的增氧裝置的數量應根據每個底座打出的氣流的大小和池塘面積的大小進行調整。
[0017]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不應該成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的情況下,對本實用新型所作出的各種簡單的變形或等同替換,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養殖池塘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豎向安裝在池塘底部、上端伸出池塘水面的底座,所述底座呈由一底板和兩側板構成的槽狀結構,所述增氧裝置還包括軟管、鼓風機和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的曝氣管,所述鼓風機通過所述軟管與所述曝氣管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養殖池塘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管固定在一框架上,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養殖池塘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為由PVC管、PVC彎頭組成的一矩形結構,所述曝氣管分成若干段,各段曝氣管的兩端分別通過三通接頭與所述矩形結構兩側的PVC管連通,所述軟管通過三通接頭與所述PVC管相連以與所述曝氣管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養殖池塘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寬度與所述底座的底板的寬度相近,所述底座上最上方和最下方曝氣管間的距離占所述池塘水深的一半以上。
【專利摘要】一種養殖池塘增氧裝置,包括用于豎向安裝在池塘底部、上端伸出池塘水面的底座,所述底座呈由一底板和兩側板構成的槽狀結構,所述增氧裝置還包括軟管、鼓風機和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底板上的曝氣管,所述鼓風機通過所述軟管與所述曝氣管連通。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底座,使曝氣管噴出的氣體沿著底座上涌,將底座內部的水沿著底座槽口方向擠壓出去,使水流動,在池塘內放置若干個本實用新型的增氧裝置,且保持各增氧裝置的底座的槽口方向同時順著順或逆時針方向,不但能增加全池的溶氧量,還可以使池塘內的水順時針或逆時針循環流動,使污物能夠集中到排管處。
【IPC分類】A01K63-04
【公開號】CN204499147
【申請號】CN201520124193
【發明人】姜松, 喻達輝, 黃建華, 鄧正華, 李曉蘭, 黃桂菊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3月4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