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059391閱讀:438來源:國知局
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水產養殖中溶解氧是一項重要指標,其變化對水質和養殖對象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在高密度精養下,由于放養密度大,投餌量大、殘餌多,極易造成養殖水體缺氧,尤其是投餌時,魚群高度聚集攝食導致區域性缺氧嚴重。因此,投餌區增氧技術模式至關重要,對投餌區的缺氧緩解具有重大作用。
[0003]隨著養殖機械及養殖技術的發展,水產養殖投餌機從傳統岸邊的箱式投餌機發展到風送式投料機,投餌區也從岸邊轉移到比較開闊的水面上,這有利于滿足更多的魚群吃料,但是養殖密度的增加同樣加劇了投餌區缺氧現象。
[0004]現有的投餌區技術是從岸邊增氧主機通過軟管將空氣輸送到投餌區的納米增氧盤,實現投餌區增氧。而對于這樣遠距離的投餌區增氧,需要更多的軟管將空氣輸送到投餌區,此種方式一是導致材料的浪費;二是軟管長度的增加浪費了部分增氧機的功率,相同功率的增氧主機帶的增氧盤數量減少;三是水面軟管眾多,雜亂,影響魚吃食及美觀。
[0005]授權公告號為CN202738645U的專利中公開了名稱為一種應用于養殖池塘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屬于增氧系統領域。它包括增氧裝置和與其連接的溶氧自動控制儀,所述增氧裝置設于池塘的投餌區,所述溶氧自動控制儀上分別設有位于池塘的投餌區和非投餌區的溶氧測定探頭。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根據溶解氧測定探頭數據,通過自動控制儀控制增氧裝置的開啟。該專利雖然也是養殖池塘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其主要目的是監測投餌區的溶解氧濃度并自動控制增氧裝置的開啟,其所采用的氣體輸送方式還是上述描述的大量軟管輸送,所以存在上述描述的諸多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該系統通過對增氧系統的氣體輸送管線系統進行改進,采用總進氣管道與分進氣管道的結合,解決了現有增氧系統氣體輸送管線長導致的功耗增加及材料浪費問題以及管線多導致的水面雜亂、影響美觀及魚采食的問題,且其增氧效果好。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8]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包括位于投餌區底部的增氧盤,位于養殖池岸邊的增氧主機,還包括總進氣管道、分進氣管道,所述總進氣管道分別與增氧主機和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增氧盤通過總軟管與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分進氣管道包括由pvc管組裝成的正方形管道,所述分進氣管道位于投餌區范圍內。在本方案中,增氧盤的個數可根據需要安裝并均勻的分布在投餌區范圍內。總進氣管道可連接在分進氣管道的正方形管道的任意一邊,為了節省管材,總進去管道連接在正方形管道距離增氧主機最近的一邊上。
[0009]所述分進氣管道上設置有三通閥,所述總軟管通過三通閥與分進氣管道連接。三通閥的個數根據增氧盤的個數相應的安裝。
[0010]所述總軟管通過設置在其上的第一三通閥連接有分軟管。
[0011]所述的增氧盤為納米增氧盤。使用納米增氧盤能打破水底分層使用底層微孔曝氣增氧系統可使水體形成上下對流,從而消除水體中溶解氧、溫度、鹽度和藻類分層,降低氣溫、氣壓、雨水等對池塘水質穩定的干擾,從而減少魚、蝦的應激反應,有利促進生長;同時可減少換水,節省進排水費用,徹底改善水底層缺氧。
[0012]所述總進氣管為PVC管。
[0013]所述正方形管道的大小為12?16m*12?16m。
[0014]有益效果
[0015]1、本實用新型的增氧系統采用總進氣管將氣體輸送到位于投餌區的分進氣管道,然后再通過分進氣管道及軟管分送到位于投餌區底部的增氧盤增氧,避免了現有技術從岸邊增氧主機通過軟管將空氣輸送到投餌區的納米增氧盤導致的管材浪費、長距離輸送造成的功率的浪費及眾多軟管分布在養殖池上影響養殖池美觀、及魚采食的問題,有效提高了增氧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的分進氣管道為pvc管組成的正方形管道,pvc管質輕、質硬,使用時能漂浮在水面上且穩定性好,另采用pvc管,能在氣體的輸送過程不發生變形記泄漏,避免了現有技術的軟管輸送氣體過程中產生的高溫致使軟管變形、損壞,不利于氣體的輸送的問題。采用正方形管道有利于總進氣管道中的氣體均勻的分布到投餌區底部的增氧盤中,保證對投餌區的各個位置均勻增氧。
[0017]2、本實用新型在分進氣管道上設置三通閥,總軟管通過三通閥與分進氣管連接,設置三通閥能很好的控制各個位置的增氧,當出現總軟管損壞或漏氣的情況時,關閉三通閥能很好的避免氣體的浪費。采用三通閥連接總軟管方便組裝及維修。
[0018]3、本實用新型的總進氣管為pvc管,能耐在氣體輸送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總進氣管不發生變形或損壞,保證氣體的順利輸送。
[0019]4、本實用新型的正方形管道的大小為12?16m*12?16m,該大小的正方形管道距離投餌區投餌機的距離適合,能充分對投餌機周圍區域均勻增氧,增氧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方形管道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軟管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3]1、投餌區、2增氧盤、3正方形管道、4總軟管、5總進氣管道、6增氧主機、7養殖池、8三通閥、9閥門、10投餌機、11第一三通閥、12分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所示,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包括位于投餌區底部的增氧盤2,位于養殖池7岸邊的增氧主機6,還包括總進氣管道5、分進氣管道,所述總進氣管道5分別與增氧主機6和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增氧盤2通過總軟管4與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分進氣管道包括由pvc管組裝成的正方形管道3,所述分進氣管道位于投餌區1范圍內。為了方便操作及使用,在總進氣管道上可設置閥門9。
[0027]為了更好的實施本實用新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在分進氣管道上設置有三通閥8,即在正方形管道3上設置三通閥8,總軟管4則通過三通閥8與分進氣管道連接,三通閥8的個數根據增氧需求及正方形管道3大小設置,本實施例正方形管道的大小為設置為12m*12m,因此在正方形管道的每根管道上設置6個三通閥8,每個三通閥對應的連接總軟管,總軟管4再與增氧盤2連接,本實施例的增氧盤采用納米增氧盤。
[0028]本實用新型的增氧系統位于投餌區范圍內,使用時投餌機10應該被正方向管道3圍在里面。
[0029]實施例2
[0030]如圖1所示,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包括位于投餌區底部的增氧盤2,位于養殖池7岸邊的增氧主機6,還包括總進氣管道5、分進氣管道,所述總進氣管道5分別與增氧主機6和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增氧盤2通過總軟管4與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分進氣管道包括由pvc管組裝成的正方形管道3,所述分進氣管道位于投餌區1的范圍內。為了方便操作及使用,在總進氣管道上可設置閥門9,總進氣管為pvc管。
[0031]本實施例正方形管道3的大小設置為16m*16m,如圖2、圖3所示,在正方形管道
3的每根管道上設置8個三通閥8,每個三通閥8對應的連接總軟管4,總軟管上設置的第一三通閥11上連接2根分軟管12,每根分軟管12上對應的連接1個增氧盤2,本實施例的增氧盤2采用納米增氧盤。
[0032]經過實踐發現,采用本實用新型增氧系統,以2.2kw的功率為例,本實用新型能帶動60-64個增氧盤,而現有技術2.2kw的功率只能帶動40-48個增氧盤,因此本實用新型能降低功耗,減少增氧成本。
【主權項】
1.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包括位于養殖池投餌區(I)底部的增氧盤(2),位于養殖池(7)岸邊的增氧主機(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總進氣管道(5)、分進氣管道,所述總進氣管道(5)分別與增氧主機(6)、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增氧盤(2)通過總軟管(4)與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分進氣管道包括由pvc管組裝成的正方形管道(3),所述分進氣管道位于投餌區(I)范圍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進氣管道上設置有三通閥(8 ),所述總軟管(4 )通過三通閥(8 )與分進氣管道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總軟管(4)通過設置在其上的第一三通閥(11)連接有分軟管(1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盤(2)為納米增氧盤。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總進氣管(5)為pvc管。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管道(3)的大小為12?16m*12?16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水產養殖投餌區的增氧系統,包括位于投餌區底部的增氧盤,位于養殖池岸邊的增氧主機,還包括總進氣管道、分進氣管道,所述總進氣管道分別與增氧主機和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增氧盤通過軟管與分進氣管道連接,所述總進氣管道包括由pvc管組裝成的正方形管道,所述分進氣管道位于投餌區范圍內。該系統通過對增氧系統的氣體輸送管線系統進行改進,采用總進氣管導與分進氣管道的結合,解決了現有增氧系統氣體輸送管線長導致的功耗增加及材料浪費問題以及管線多導致的水面雜亂、影響美觀及魚采食的問題,且其增氧效果好。
【IPC分類】A01K63/04
【公開號】CN204968992
【申請號】CN201520648798
【發明人】王尚文, 蔡澤文, 劉春強, 楊建波
【申請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6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