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棕色蟹味菇培養基配方及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工廠化栽培技術,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棕色蟹味菇培養基配方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棕色蟹味燕學名真姬燕(.Hypsizygus marmoreus),棕色蟹味燕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包括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類。而且真姬菇是一種低熱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味鮮美、性平、甘溫,有利尿滲濕,健脾止渴之功能,清熱平肝之效。口感極佳,常食可提高免疫力、預防衰老、延長壽命。2007年4月4日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CN200510030226. 7號公開了一種棕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為將重量百分比為20-30%的木屑、30-40%的玉米芯粉、25-30%的米糠、10-15%的麩皮、3-8%的玉米粉作為培養原料,攪拌混合后用傳輸帶送至裝瓶機進行裝瓶,然后進行壓蓋和滅菌,至少抽真空2次,通入蒸汽加溫至118-121°C,再進行保溫,然后把瓶冷卻至20-22°C ;再用接種機進行接種,然后用傳輸帶送至培養室培養,培養時間80-85天,再進行搔菌處理,再將搔菌后的培養瓶放置在栽培室的床架上,經過20-22天開始采收。這種栽培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培養基的成本較高;(2)使用該培養基配方栽培的單產較低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栽培成本低且單產高的棕色蟹味菇培養基配方及栽培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棕色蟹味菇培養基配方,包括木屑30% 40%、玉米芯15 25%、大豆皮15 25%、米糠5 10%、麩皮5 10%,棉籽殼5 15%。將上述各組分充分混合后補水,使培養原料中含水量為64 66%。—種棕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I)原料混合將木屑30% 40%、玉米芯15 25%、大豆皮15 25%、米糠5 10%、麩皮5 10%、棉籽殼5 15%充分混合后補水,使培養原料中含水量為64 66%,調節pH為6 7。(2)裝瓶使用全自動裝瓶流水線進行裝瓶,要求裝瓶均勻,緊實度適中,使用850cc的栽培瓶,單瓶重量控制在600 640克,瓶肩基本無空隙,打孔至瓶底。(3)壓蓋瓶蓋自動輸送到壓蓋位置,扣在裝完料的瓶上。( 4 )滅菌將待滅菌的瓶框推入高壓滅菌鍋內,關上門,啟動運行按鈕,滅菌鍋設定為真空脫氣3次,121°C滅菌90分鐘。(5)冷卻滅菌結束后,將滅菌車推至冷卻室內,冷卻室溫度設定在20 22°C。(6)接種冷卻至22°C以下的瓶子通過自動接種機進行接種,接種機放置在充分潔凈的接種室內,每瓶原種接栽培種30 32瓶,接種后通過輸送帶輸送至培養室。(7)培養培養室溫度設定為22 23°C,濕度75 80%,二氧化碳濃度2500 3500PPM之間,培養時間為80 82天。 (8)搔菌培養成熟后,進行搔菌處理并補充培養中喪失的水分。(9)催蕾、生育蟹味菇搔菌后,迅速整齊擺放在栽培床架上,栽培室溫度14 15°C,濕度95 98%,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1500PPM以下,20 21天開始采收,每瓶產量180 200g左右。本發明采用的培養基配方中原料來源豐富、價格低廉,栽培成本較低,而且使用上述配方進行棕色蟹味菇的栽培時,產品產量穩定,850cc栽培瓶每瓶單產180 200克,單產比較聞O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特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本發明一種棕色蟹味燕培養基配方,包括木屑30% 40% (重量百分比,下同)、玉米芯15 25%、大豆皮15 25%、米糠5 10%、麩皮5 10%,棉籽殼5 15%。將上述組分充分混合后補水,使培養原料中含水量為64 66%。下面結合具體的栽培方法進行進一步說明,使用本發明棕色蟹味菇培養基配方進行栽培的方法是這樣實現的
(I)原料混合將木屑30% 40%、玉米芯15 25%、大豆皮15 25%、米糠5 10%、麩皮5 10%、棉籽殼5 15%充分混合后補水,使培養原料中含水量為64 66%,用生石灰調節pH為6 7,繼續攪拌至裝瓶結束。(2)裝瓶使用全自動裝瓶機,要求裝瓶均勻,緊實度適中,使用850cc塑料瓶每瓶重量在600 640克,瓶肩基本無空隙,打孔至瓶底。(3)壓蓋瓶蓋自動輸送到壓蓋位置,扣在裝完料的瓶上。(4)滅菌采用高壓滅菌鍋,待滅菌的瓶框整齊擺放在滅菌車上,推入滅菌鍋內,關上門,啟動運行按鈕,滅菌鍋設定為真空脫氣3次,121°C滅菌90分鐘。(5)冷卻滅菌結束后,打開滅菌鍋的反側門,滅菌車推至冷卻室內,冷卻室溫度設定在20 22°C。(6)接種冷卻至22°C以下的瓶子通過自動接種機進行接種,接種機放置在充分潔凈的接種室內,每瓶原種接栽培種30 32瓶,接種后通過輸送帶輸送至培養室。(7)培養培養室溫度設定為22 23°C,濕度75 80%,二氧化碳濃度2500 3500PPM之間,培養時間為80 82天。(8)搔菌培養成熟后,進行搔菌處理并補充培養中喪失的水分。(9)催蕾生育蟹味菇搔菌后,迅速整齊擺放在栽培床架上,栽培室溫度14 15°C,濕度95 98%,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1500PPM以下,20 21天開始采收,每瓶產量180 200g左右。(10)采收包裝達到采收標準的產品,用采菇車從栽培房推至采收區,使用氣槍采收后放入框內,采收時要求輕拿輕放,減少菇蓋掉落。剪去根部的培養料,放在托盤內,每盒凈重量150克,用單向透氣膜包裝后,裝入紙箱(或泡沫箱),及時入庫,冷庫溫度為3 5 °C。(11)挖瓶采收后的瓶框及時運至挖瓶區,把培養料挖除,空瓶框運至裝瓶區重新使用,廢料運至廠外,用于生產有機肥。本發明采用述組分的培養基配方中原料來源豐富、價格低廉,栽培成本較低,而且使用上述配方進行棕色蟹味菇的栽培時,產品產量穩定,850cc栽培瓶每瓶單產180 200克,單產比較高。以上描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諒能理解,在不偏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對本發明的簡單修改和替換皆 應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棕色蟹味菇培養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木屑30% 40%、玉米芯15 25%、大豆皮15 25%、米糠5 10%、麩皮5 10%,棉籽殼5 1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棕色蟹味菇培養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將上述各組分充分混合后補水,使培養原料中含水量為64 66%。
3.一種棕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原料混合將木屑30% 40%、玉米芯15 25%、大豆皮15 25%、米糠5 10%、麩皮5 10%、棉籽殼5 15%充分混合后補水,使培養原料中含水量為64 66%,調節pH為6 7;(2)裝瓶使用全自動裝瓶流水線進行裝瓶,要求裝瓶均勻,緊實度適中,使用850cc的栽培瓶,單瓶重量控制在600 640克,瓶肩基本無空隙,打孔至瓶底;(3)壓蓋瓶蓋自動輸送到壓蓋位置,扣在裝完料的瓶上;(4)滅菌將待滅菌的瓶框推入高壓滅菌鍋內,關上門,啟動運行按鈕,滅菌鍋設定為真空脫氣3次,121°C滅菌90分鐘;(5)冷卻滅菌結束后,將滅菌車推至冷卻室內,冷卻室溫度設定在20 22°C;(6)接種冷卻至22°C以下的瓶子通過自動接種機進行接種,接種機放置在充分潔凈的接種室內,每瓶原種接栽培種30 32瓶,接種后通過輸送帶輸送至培養室;(7)培養培養室溫度設定為22 23°C,濕度75 80%,二氧化碳濃度2500 3500PPM之間,培養時間為80 82天;(8)搔菌培養成熟后,進行搔菌處理并補充培養中喪失的水分;(9)催蕾、生育蟹味菇搔菌后,迅速整齊擺放在栽培床架上,栽培室溫度14 15°C,濕度95 98%,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1500PPM以下,20 21天開始采收,每瓶產量180 200g左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棕色蟹味菇培養基配方,包括木屑30%~40%、玉米芯15~25%、大豆皮15~25%、米糠5~10%、麩皮5~10%,棉籽殼5~15%。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使用所述培養基配方進行棕色蟹味菇栽培的方法。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030457SQ20121027428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王永東 申請人:青島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