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解剖浮游動物的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浮游動物(橈足類、枝角類)是各種幼魚和濾食性魚類的良好餌料,同時是水生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型浮游動物的研究要進行種類鑒定,需要對其解剖,分離觸角、后腹部等構造進行鑒定。由于大型浮游動物長一般為l_3mm,為不破壞構造,需要用細的解剖針進行解剖。解剖針是短、細、軟的單根針,不易吃力,操作、控制十分不便;由于針體裸露,實驗結束也不易保管、針尖易損;安全性低,不便攜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以解決現有用細的解剖針對大型浮游動物進行解剖,因解剖針短、細、軟,不易吃力,操作、控制十分不便以及由于針體裸露,實驗結束不易保管、針尖易損;安全性低,不便攜帶的問題。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的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夾頭、夾套、針尖帽、第一彈簧、針筒、外套、兩個鋼球及兩個第二彈簧;針尖帽的下端中心處由下至上設有相通的第一臺肩孔、連接孔及第二臺肩孔,連接孔的孔徑小于第一臺肩孔的孔徑,第一臺肩孔的孔徑小于第二臺肩孔的孔徑,第一臺肩孔的上臺肩端面加工一環形槽,第一臺肩孔、連接孔、第二臺肩孔及環形槽同軸設置,夾套由環形凸臺、第二圓柱體及擋片組成,環形凸臺設置在第二圓柱體的上端面,擋片固裝在第二圓柱體的外側壁上且靠近第二圓柱體的下端設置,環形凸臺、第二圓柱體及擋片同軸設置且制為一體,環形凸臺的外徑小于第二圓柱體的外徑,第二圓柱體的下端由下至上依次加工有相通的圓臺形孔及圓柱形孔,圓柱形孔的孔徑與圓臺形孔的小端孔徑相等,夾套套裝在夾頭上且二者滑動連接,夾頭的下端設置在夾套的外部,夾套套裝在針尖帽的第一臺肩孔內,夾套的環形凸臺設置在針尖帽的環形槽內,針尖帽的下端通過夾套上的擋片軸向限位,夾頭的上端穿過針尖帽的連接孔設置在第二臺肩孔內,夾頭外側壁的上端設有外螺紋,針筒上端面的中心處由上至下設有相通的長針孔、過渡孔及螺紋臺肩孔,第一彈簧套裝在夾頭上且位于針尖帽的第二臺肩孔內,夾頭的上端與針筒的螺紋臺肩孔螺紋連接,夾頭用于夾持解剖針,針筒由上至下由制成一體的大直徑圓柱體和小直徑圓柱體組成,針筒的小直徑圓柱體與針尖帽的第二臺肩孔滑動配合,針筒的大直徑圓柱體的外側壁沿徑向同軸設有兩個盲孔,每個盲孔內由內至外設置有第二彈簧和鋼球,外套的內側壁由上至下水平設置有三個球面環槽,外套套裝在針筒的大直徑圓柱體及針尖帽上,外套與針筒的大直徑圓柱體通過第二彈簧壓縮將兩個鋼球頂靠在三個球面環槽中的任意一個內,夾頭的下端采用分瓣式結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發明由于設置了外套,增加了力臂,使操作者省力;同時,外套可相對于針筒沿軸向移動,可保護針尖、便于攜帶,更安全;而且外套設有兩個檔位(即位于中間球面環槽和位于下方的球面環槽),移動外套,通過改變外套與針筒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滿足操作者使用解剖鏡對實際檔位的需求;考慮分離后腹部等需要精細的解剖操作,需使用不同型號的解剖針,且在操作過程中如針尖受損,需要及時更換的實際情況。針筒設計為按壓式,夾頭的下端分瓣,利用擠壓將針牢牢固定于夾頭上,只需按下針筒,就可釋放解剖針輕松更換;夾頭可夾持不同型號的解剖針。
圖I是本發明的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的主剖視圖,圖2是圖I中的解剖針與夾頭、夾套、針尖帽及第一彈簧裝配的主剖視圖,圖3是圖I的A處放大圖。解剖針I、夾頭2、夾套3、針尖帽4、第一彈簧5、針筒6、外套7、鋼球8、第二彈簧9、第一圓柱體10、圓臺11、第一臺肩孔12、連接孔13、第二臺肩孔14、環形槽15、環形凸臺16、第二圓柱體17、擋片18、圓臺形孔19、圓柱形孔20、長針孔21、過渡孔22、螺紋臺肩孔23、大直徑圓柱體24、小直徑圓柱體25、盲孔26、球面環槽27、圓形推柄28、限位柄29。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f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的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夾頭2、夾套3、針尖帽4、第一彈簧5、針筒6、外套7、兩個鋼球8及兩個第二彈簧9 ;針尖帽4的下端中心處由下至上設有相通的第一臺肩孔12、連接孔13及第二臺肩孔14,連接孔13的孔徑小于第一臺肩孔12的孔徑,第一臺肩孔12的孔徑小于第二臺肩孔14的孔徑,第一臺肩孔12的上臺肩端面加工一環形槽15,第一臺肩孔12、連接孔13、第二臺肩孔14及環形槽15同軸設置,夾套3由環形凸臺16、第二圓柱體17及擋片18組成,環形凸臺16設置在第二圓柱體17的上端面,擋片18固裝在第二圓柱體17的外側壁上且靠近第二圓柱體17的下端設置,環形凸臺16、第二圓柱體17及擋片18同軸設置且制為一體,環形凸臺16的外徑小于第二圓柱體17的外徑,第二圓柱體17的下端由下至上依次加工有相通的圓臺形孔19及圓柱形孔20,圓柱形孔20的孔徑與圓臺形孔19的小端孔徑相等,夾套3套裝在夾頭2上且二者滑動連接,夾頭2的下端設置在夾套3的外部,夾套3套裝在針尖帽4的第一臺肩孔12內,夾套3的環形凸臺16設置在針尖帽4的環形槽15內,針尖帽4的下端通過夾套3上的擋片18軸向限位,夾頭2的上端穿過針尖帽4的連接孔13設置在第二臺肩孔14內,夾頭2外側壁的上端設有外螺紋,針筒6上端面的中心處由上至下設有相通的長針孔21、過渡孔22及螺紋臺肩孔23,第一彈簧5套裝在夾頭2上且位于針尖帽4的第二臺肩孔14內,夾頭2的上端與針筒6的螺紋臺肩孔23螺紋連接,夾頭2用于夾持解剖針1,針筒6由上至下由制成一體的大直徑圓柱體24和小直徑圓柱體25組成,針筒6的小直徑圓柱體25與針尖帽4的第二臺肩孔14滑動配合,針筒6的大直徑圓柱體24的外側壁沿徑向同軸設有兩個盲孔26,每個盲孔26內由內至外設置有第二彈簧9和鋼球8,外套7的內側壁由上至下水平設置有三個球面環槽27,外套7套裝在針筒6的大直徑圓柱體24及針尖帽4上,外套7與針筒6的大直徑圓柱體24通過第二彈簧9壓縮將兩個鋼球8頂靠在三個球面環槽27中的任意一個內,夾頭2的下端采用分瓣式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二 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所述針筒6的上端設有圓形推柄28,外套7的上端設有限位柄29。本實施方式中未公開的技術特征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所述三個球面環槽27中,位于中間的球面環槽27和位于下方的球面環槽27作為解剖針I工作時的兩個限位檔位,位于上方的球面環槽27作為解剖針I的針頭收入外套7內的限位檔位。本實施方式中未公開的技術特征與具體實施方式
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結合圖I說明,本實施方式的針尖帽4的外形由制成一體的第一圓柱體10和圓臺11構成,圓臺11的大直徑端與第一圓柱體10的下端固連,便于安裝和限位。本實施方式中未公開的技術特征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五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所述擋片18為環形擋片,環形擋片固定套裝在第二圓柱體17的外側壁上。便于限位。本實施方式中未公開的技術特征與具體實施方式
四相同。使用時,先不裝外套7,先將夾頭2和夾套3套在一起,將夾套3套裝在針尖帽4 內,并將夾套3的環形凸臺16設置在針尖帽4的環形槽15內,將第一彈簧5套裝在夾頭2上且位于針尖帽4的第二臺肩孔14內,將夾頭2的上端與針筒6的螺紋臺肩孔23螺紋連接,再將解剖針I裝入針筒6內,將針尖露出夾頭2的外部,將鋼球8和第二彈簧9裝入針筒6的盲孔26內,最后將外套7套裝在針筒6及針尖帽4上,并滑動外套7,通過第二彈簧9的壓縮,使得鋼球8設置在相應檔位的球面環槽18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夾頭(2)、夾套(3)、針尖帽(4)、第一彈簧(5)、針筒(6)、外套(7)、兩個鋼球(8)及兩個第二彈簧(9);針尖帽(4)的下端中心處由下至上設有相通的第一臺肩孔(12)、連接孔(13)及第二臺肩孔(14),連接孔(13)的孔徑小于第一臺肩孔(12)的孔徑,第一臺肩孔(12)的孔徑小于第二臺肩孔(14)的孔徑,第一臺肩孔(12)的上臺肩端面加工一環形槽(15),第一臺肩孔(12)、連接孔(13)、第二臺肩孔(14)及環形槽(15)同軸設置,夾套(3)由環形凸臺(16)、第二圓柱體(17)及擋片(18)組成,環形凸臺(16)設置在第二圓柱體(17)的上端面,擋片(18)固裝在第二圓柱體(17)的外側壁上且靠近第二圓柱體(17)的下端設置,環形凸臺(16)、第二圓柱體(17)及擋片(18)同軸設置且制為一體,環形凸臺(16)的外徑小于第二圓柱體(17)的外徑,第二圓柱體(17)的下端由下至上依次加工有相通的圓臺形孔(19)及圓柱形孔(20),圓柱形孔(20)的孔徑與圓臺形孔(19 )的小端孔徑相等,夾套(3 )套裝在夾頭(2 )上且二者滑動連接,夾頭(2)的下端設置在夾套(3)的外部,夾套(3)套裝在針尖帽(4)的第一臺肩孔(12)內,夾套(3)的環形凸臺(16)設置在針尖帽(4)的環形槽(15)內,針尖帽(4)的下端通過夾套(3)上的擋片(18)軸向限位,夾頭(2)的上端穿過針尖帽(4)的連接孔(13)設置在第二臺肩孔(14)內,夾頭(2)外側壁的上端設有外螺紋,針筒(6)上端面的中心處由上至下設有相通的長針孔(21)、過渡孔(22)及螺紋臺肩孔(23),第一彈簧(5)套裝在夾頭(2)上且位于針尖帽(4)的第二臺肩孔(14)內,夾頭(2)的上端與針筒(6)的螺紋臺肩孔(23)螺紋連接,夾頭(2)用于夾持解剖針(1),針筒(6)由上至下由制成一體的大直徑圓柱體(24)和小直徑圓柱體(25)組成,針筒(6)的小直徑圓柱體(25)與針尖帽(4)的第二臺肩孔(14)滑動配合,針筒(6)的大直徑圓柱體(24)的外側壁沿徑向同軸設有兩個盲孔(26),每個盲孔(26)內由內至外設置有第二彈簧(9)和鋼球(8),外套(7)的內側壁由上至下水平設置有三個球面環槽(27),外套(7)套裝在針筒(6)的大直徑圓柱體(24)及針尖帽(4)上,外套(7)與針筒(6 )的大直徑圓柱體(24)通過第二彈簧(9 )壓縮將兩個鋼球(8 )頂靠在三個球面環槽(27 )中的任意一個內,夾頭(2)的下端采用分瓣式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針筒(6)的上端設有圓形推柄(28),外套(7)的上端設有限位柄(2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球面環槽(27)中,位于中間的球面環槽(27)和位于下方的球面環槽(27)作為解剖針(I)工作時的兩個限位檔位,位于上方的球面環槽(27)作為解剖針(I)的針頭收入外套(7)內的限位檔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針尖帽(4)的外形由制成一體的第一圓柱體(10)和圓臺(11)構成,圓臺(11)的大直徑端與第一圓柱體(10)的下端固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片(18)為環形擋片,環形擋片固定套裝在第二圓柱體(17)的外側壁上。
全文摘要
一種解剖大型浮游動物的裝置,它涉及一種解剖浮游動物的裝置。針對用細的解剖針對大型浮游動物進行解剖,操作、控制不便及由于針體裸露,不易保管、針尖易損;安全性低,不便攜帶問題。夾套套裝在夾頭上,針尖帽套裝在夾套上,第一彈簧套裝在夾頭上且位于針尖帽的第二臺肩孔內,夾頭的上端與針筒的螺紋臺肩孔螺紋連接,針筒的盲孔內設置有第二彈簧和鋼球,外套套裝在針筒及針尖帽上,鋼球設置在相應檔位的球面環槽內,外套與大直徑圓柱體通過第二彈簧壓縮將兩個鋼球頂靠在三個球面環槽中的任意一個內。本發明控制方便,解剖針易保管和更換、便于攜帶,本發明用于解剖大型浮游動物。
文檔編號A01K15/02GK102845327SQ2012103549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李喆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