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白花丹參的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白花丹參的栽培方法,該栽培方法屬于中藥材栽培【技術領域】;白花丹參屬山地野生植物,近年來亦可由人工種植,在種植時應盡量選擇丘陵地帶,要求光照充分、降水量充足、砂質土壤、水質無污染,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優越的土地。本發明是一種白花丹參的種植方法,該方法由建園、育苗、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時收獲等步驟組成,經種植白花丹參的實踐檢驗,證明其種植效果良好,適應于大面積種植該中藥材,并培育出質量良好的白花丹參。
【專利說明】一種白花丹參的栽培方法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材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品種為白花丹參的栽培方法。
[0002]【背景技術】:
丹參又名赤參,紅根,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丹參根據花色的區別可以分為白花丹參和紫花丹參,其中白花丹參和紫花丹參相比更為稀有和珍貴,白花丹參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其有效成分是紫花丹參的2-3倍,比紫花丹參多出兩種化合物即四氫丹參醌和丹參醛,相比紫花丹參,白花丹參具有更高的藥用價值。白花丹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厚,外面紅色,莖高40-80厘米,有長柔毛,葉常為單數羽狀,為復葉,卵形為橢圓狀卵形,兩面有毛,花為白花,輪傘花序,苞片披針形,花萼白色,小堅果黑色,橢圓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白花丹參藥用價值極高,對心腦血管系統有如下作用:1.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2.有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腦血流量下降;3.抗血栓形成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4.改善微循環。在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治療中具有:1.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對壞死心肌清除快,纖維母細胞分化、膠原纖維形成較明顯,局部淤血減輕、血液循環改善,愈合時間縮短;2.抑制過度增生,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制作用;3.具有保肝,改善肝微循環的作用。抗菌丹參制劑中含有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對體外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性桿菌有抑制作用,還具有明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及明顯的鎮靜、催眠、抗驚厥作用。白花丹參屬野生植物,亦可人工種植,應選擇丘陵地帶、光照充分、降水量充足、砂質土壤、水質無污染,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優越的土地種植。本發明是一種白花丹參的種植方法,該方法經實踐檢驗,種植效果良好,適應于大面積種植。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大面積種植白花丹參的方法,該方法由建園、育苗、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時收獲等步驟組成,經實際種植白花丹參的實踐檢驗,證明種植效果良好。
[0004]一種大面積栽培白花丹參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驟構成:
(I)建園:白花丹參喜溫暖和濕潤環境,其適應性和抗寒能力較強,為利于根部生長發育,應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山地宜選用向陽的低山洼、光照充分、降水量充足、水質無污染、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優越的土地。
[0005](2)育苗:把土地耕細耙平之后,做成1-1.5米寬的畦,施足基肥,深翻,澆水一遍,地七八成干時,翻一遍,耙細整平,種子均勻撒在畦面,用腳輕輕踩一遍,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不必蓋土,種好之后,上面薄薄撒一層麥糠或稻糠,地干要灑水,經常保持有墑情,二個月后,即可移栽;苗高6-10厘米時即可移栽,移栽之前苗床澆水一遍,以便最好帶土起苗,移栽行株距30-35X 20-25厘米,畝栽4500-5000株。
[0006](3)肥水管理:苗高6-7厘米時可間苗定株,苗高15-17厘米時,進行中耕除草,結合施入自制的以磷肥為主的有機無機復合肥15-20千克;田地既不能積水,也不能干旱,雨季注意排水,干旱要澆水;剪花序和老桿,除留種子的花序外,其它植株從4月中旬開始,要陸續將抽出的花序摘掉,以保持養分集中到根部,有利于根部生長健壯;留種植株在收過種子后,莖葉逐漸枯萎,對根部生長不利,剪去老莖桿,使基部重新長出新苗,促使根部繼續生長。
[0007](4)病蟲害防治: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葉斑病用1:500波爾多液噴霧,7天一次,連續2-3次;蟲害,地下蟲可用敵百蟲1000-1500倍液灌注根部,地上蟲,可用種菜樂果500-700倍液防治。
[0008](5)收獲:霜降之后葉子枯萎,地下部停止生長,將根全部挖出,去掉籠頭,曬干即可,成品儲藏一定要曬干,放在干燥通風處,防止受潮發霉和蟲蛀。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白花丹參的栽培方法,該方法經實踐檢驗,證明效果良好,可使白花丹參茁壯成長,并生產出個高質量的白花丹參中藥材。
[0010]【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建園:白花丹參喜溫暖和濕潤環境,其適應性和抗寒能力較強,為利于根部生長發育,應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山地宜選用向陽的低山洼、光照充分、降水量充足、水質無污染、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優越的土地。育苗:把土地耕細耙平之后,做成I米寬的畦,施足基肥,深翻,澆水一遍,地七八成干時,翻一遍,耙細整平,種子均勻撒在畦面,用腳輕輕踩一遍,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不必蓋土,種好之后,上面薄薄撒一層麥糠或稻糠,地干要灑水,經常保持有墑情,二個月后,即可移栽;苗高6-10厘米時即可移栽,移栽之前苗床澆水一遍,以便最好帶土起苗,移栽行株距30 X 25厘米,畝栽4500株。肥水管理:苗高6厘米時可間苗定株,苗高15厘米時,進行中耕除草,結合施入自制的以磷肥為主的有機無機復合肥15千克;田地`既不能積水,也不能干旱,雨季注意排水,干旱要澆水;剪花序和老桿,除留種子的花序外,其它植株從4月中旬開始,要陸續將抽出的花序摘掉,以保持養分集中到根部,有利于根部生長健壯;留種植株在收過種子后,莖葉逐漸枯萎,對根部生長不利,剪去老莖桿,使基部重新長出新苗,促使根部繼續生長。病蟲害防治: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葉斑病用1:500波爾多液噴霧,7天一次,連續2-3次;蟲害,地下蟲可用敵百蟲1000倍液灌注根部,地上蟲,可用種菜樂果500倍液防治。收獲:霜降之后葉子枯萎,地下部停止生長,將根全部挖出,去掉籠頭,曬干即可,成品儲藏一定要曬干,放在干燥通風處,防止受潮發霉和蟲蛀。
[0011]實施例2:
建園:白花丹參喜溫暖和濕潤環境,其適應性和抗寒能力較強,為利于根部生長發育,應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山地宜選用向陽的低山洼、光照充分、降水量充足、水質無污染、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優越的土地。育苗:把土地耕細耙平之后,做成
1.5米寬的畦,施足基肥,深翻,澆水一遍,地七八成干時,翻一遍,耙細整平,種子均勻撒在畦面,用腳輕輕踩一遍,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不必蓋土,種好之后,上面薄薄撒一層麥糠或稻糠,地干要灑水,經常保持有墑情,二個月后,即可移栽;苗高6-10厘米時即可移栽,移栽之前苗床澆水一遍,以便最好帶土起苗,移栽行株距35 X 205厘米,畝栽5000株。肥水管理:苗高7厘米時可間苗定株,苗高17厘米時,進行中耕除草,結合施入自制的以磷肥為主的有機無機復合肥20千克;田地既不能積水,也不能干旱,雨季注意排水,干旱要澆水;剪花序和老桿,除留種子的花序外,其它植株從4月中旬開始,要陸續將抽出的花序摘掉,以保持養分集中到根部,有利于根部生長健壯;留種植株在收過種子后,莖葉逐漸枯萎,對根部生長不利,剪去老莖桿,使基部重新長出新苗,促使根部繼續生長。病蟲害防治: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葉斑病用1:500波爾多液噴霧,7天一次,連續2-3次;蟲害,地下蟲可用敵百蟲1500倍液灌注根部,地上蟲,可用種菜樂果700倍液防治。收獲:霜降之后葉子枯萎,地下部停止生長,將根全部挖出,去掉籠頭,曬干即可,成品儲藏一定要曬干,放在干燥通風處,`防止受潮發霉和蟲蛀。
【權利要求】
1.一種白花丹參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建園:白花丹參喜溫暖和濕潤環境,其適應性和抗寒能力較強,為利于根部生長發育,應選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山地宜選用向陽的低山洼、光照充分、降水量充足、水質無污染、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優越的土地;步驟(2)育苗:把土地耕細耙平之后,做成1-1.5米寬的畦,施足基肥,深翻,澆水一遍,地七八成干時,翻一遍,耙細整平,種子均勻撒在畦面,用腳輕輕踩一遍,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不必蓋土,種好之后,上面薄薄撒一層麥糠或稻糠,地干要灑水,經常保持有墑情,二個月后,即可移栽;苗高6-10厘米時即可移栽,移栽之前苗床澆水一遍,以便最好帶土起苗,移栽行株距30-35X20-25厘米,畝栽4500-5000株;步驟(3)肥水管理:苗高6-7厘米時可間苗定株,苗高15-17厘米時,進行中耕除草,結合施入自制的以磷肥為主的有機無機復合肥15-20千克;田地既不能積水,也不能干旱,雨季注意排水,干旱要澆水;剪花序和老桿,除留種子的花序外,其它植株從4月中旬開始,要陸續將抽出的花序摘掉,以保持養分集中到根部,有利于根部生長健壯;留種植株在收過種子后,莖葉逐漸枯萎,對根部生長不利,剪去老莖桿,使基部重新長出新苗,促使根部繼續生長;步驟(4)病蟲害防治: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葉斑病用1:500波爾多液噴霧,7天一次,連續2-3次;蟲害,地下蟲可用敵百蟲1000-1500倍液灌注根部,地上蟲,可用種菜樂果500-700倍液防治;步驟(5)收獲:霜降之后葉子枯萎,地下部停止生長,將根全部挖出,去掉籠頭,曬干即可,成品儲藏一定要曬干,放在干燥通風處,防止受潮發霉和蟲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花丹參的栽培方法,其步驟(2)的特征是:所述的白花丹參移栽行株距為30X25厘米,畝栽5000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花丹參的栽培方法,其步驟(3)的特征是:所述的白花丹參在苗高17厘米時`,施入自制的以磷肥為主的有機無機復合肥重量為20千克。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650824SQ20121036094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江蘇金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