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樹栽培領域,具體是一種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茶樹中鋁在pH4.2 4.96的酸性土壤中形成與有機質復合的交換性羥基鋁離子,被茶樹根系攝取,并向蒸發強烈的葉片遷移。使鋁隨葉齡增長而增加,老葉中鋁要高于嫩葉中鋁。攝取鋁過多有患老年癡呆的危險,硅可以拮抗鋁的吸收,生物組織中硅主要來源是硅酸,是弱酸,在生理PH條件下與Al+3和Fe+3起反應。硅、鋁對輔氨酰-4羥化酶活性有影響。本發明在茶樹復合營養液中加入含硅酸的玉石粉液硅,其中硅酸基團(-SiO)可解除鋁離子對酶海性的抑制作用。實驗表明,由于Al+3和Fe+3競爭輔氨基酸酰-4羥化酶上的結合位置,使酶的活性下降,使鋁的結合作用解除,而硅酸與鋁作用生成難溶的硅酸鹽,使鋁固定在土壤中減少茶樹對鋁的吸收,從而減少了茶葉中的鋁的含量。目前國內外尚無同類發明方法的報道。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如下:用墨綠玉加工成粉末,分散施于茶樹根部土壤耕作層。所述的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如下:所述的墨綠玉用量為每畝茶樹施用10 200g。所述的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如下:所述的墨綠玉加工成I 40 μ m的超細粉末,用水煮沸I 10分鐘分散,呈乳白懸浮液,與含硒植物營養液混合,施于茶樹根部土壤耕作層。所述的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如下:所述的墨綠玉采用邊角料。本發明玉粉可以多種形式施于茶樹土壤層中,但由于每畝用量較小,所以一般情況下需要分散后施用,可以用水直接分散施用,也可以摻和其它輔料如沙子直接施用,也可以與其它肥料或植物營養素混合分散后一并施用均可以達到施用效果,減少茶樹對土壤中鋁的吸附,進而減少茶葉的鋁含量。用富含二氧化硅和多種有益微量元素的墨綠玉石粉,加工成I 40 μ m的超細玉石粉,煮沸成乳狀液混入根施復合營養液中在茶樹根部耕作層土壤根灌,每畝用玉粉量10 200g。紅茶或綠茶加工按企業特定工藝進行。成品茶經ICP-AES (等離子發射光譜法)定量測定,鋁含量應是對照50%左右。
具體實施方式
:
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
I)用湖南地區出產的墨綠玉邊 腳料加工成I 40 μ m的微粉。優選為10-20 μ m。2)將玉石微粉加50 200倍水煮沸I 10分鐘呈懸浮乳液。
3)將含硅的玉石液與茶葉用復合營養液混合。4)按每畝根施玉石粉10 200g于茶樹耕作層。優選為100-200克。5)按廠方制定的綠茶、紅茶采摘、萎凋、揉捻、干燥工藝加工茶葉。6)成品綠茶、紅茶中招含量小于500mg/kg。對照試驗,同一片茶園共100余畝,分成試驗區與對照區,試驗區增加采用本發明方法,對照區按傳統方法管理 施用。對產出的茶葉分別抽檢10組,試驗組茶葉中鋁的含量為300 700毫克/千克;對照組茶葉中鋁的含量一般為900 1900毫克/千克;由此可知,本發明方法確有顯著降鋁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如下:用墨綠玉加工成粉末,分散施于茶樹根部土壤耕作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如下:所述的墨綠玉用量為每畝茶樹施用10 200g。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如下:所述的墨綠玉加工成I 40 μ m的超細粉末,用水煮沸I 10分鐘分散,呈乳白懸浮液,與含硒植物營養液混合,施于茶樹根部土壤耕作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如下:所述的墨綠玉米用邊角 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低茶樹及茶葉中鋁含量的方法,用墨綠玉加工成粉末,分散施于茶樹根部土壤耕作層。鋁是地殼中僅次于硅的元素,廣泛于粘土、長石及云母礦物中,蔬菜、糧食、茶葉中都含有鋁。如鋁不足會影響茶樹生長和抗病能力。但鋁同時也是茶葉中的有害元素,含量在200~1000mg/kg。沸水茶中水溶性鋁達148~601mg/kg。茶樹的老葉中鋁高于嫩葉。每日飲茶攝入的鋁量超過WHO組織規定的1mg,易引起骨質疏松和老年癡呆癥。而迄今為止沒有降低茶樹中鋁的方法。本發明用一種含有可溶硅酸的超細玉石粉溶液從茶樹根部土壤施肥,使其中帶負電荷的可溶性-SiO基團與土壤中Al+3結合成溶解度很低的Al2O3.Si2將硅固定在土壤中,減少茶樹對鋁的吸收。成品紅茶或綠茶中鋁可比不用該技術的減少一倍。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141245SQ201210493129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張立, 梁樹森, 姚自鳴, 王廣儀, 鄭平 申請人:梁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