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雜交玉米新品種選種及育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玉米選育方法,具體涉及森玉I號雜交玉米新品種選種及育種方法。
技術背景
目前,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玉米品種是鄭單958和浚單20,鄭單958生產應用多年,種性有所退化,其綜合抗性、豐產性均有所下降;浚單20抗病性、豐產性都很好,但最大的缺點是穗位偏高,易倒伏,常因倒伏而嚴重減產。為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對高質量、多元化食品的需求,尤其是土地利用率得到穩定、持續、健康發展,我國農業生產進行生產結構調整,玉米種植面積越來越大,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把高產、優質、抗性強、適應性廣,滿足農民需要作為玉米種培育目標。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我們把高產、優質、抗性強、適應性廣, 滿足農民需要,作為我們的選育目標,能更好的服務農業,服務農民,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好的品種,更好的推廣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涉及一種森玉I號雜交玉米新品種選種及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驟選種
①從河南引進的美785選系與蘇37的一個變異株進行雜交,從中選株3年6代自交而培育出自交系7713母本,以貴州盤縣補泥啞撤村以當地農家品種為主,從中選擇優良的株系進行3年6代自交而育出自交系176父本;
②選擇好隔離區,防止外來花粉串雜,實時早播,合理密植,調節好父母本錯期,先播母本,待6天播父本;
③加強肥水管理,嚴格把好去雄關,做到干凈、及時、徹底,樹立質量第一;
④加強人工授粉,提高產量,適時收獲,加強親本保純繁殖。
⑤以母本7713和父本176雜交出森玉I號;
采用以下步驟育種
①選地水澆地玉米應選擇地勢平坦、結構良好、透氣性好、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 覆膜玉米可選擇肥力中等以上的旱平地、水平梯田,切忌選擇陡坡地、澇洼地、重鹽堿地、犯風地;
②整地施基肥有條件的地區應進行秋施肥、秋翻地和秋冬匯地,結合前茬秋翻畝施農家肥2000-2500kg,翻后及時耙耢拖平,揀凈根茬,做到地平、土細、無垃圾、無根茬;
③播種適時早播種,清明前后播種為宜,合理密植,每畝種植3000-3400株為宜;
④施種肥施足底肥,N、P、K配合施用,追肥分3次,做到“前輕,中重,后補”,“3寸遠,3寸深,不傷苗,不傷根”,每畝用量50公斤;
⑤田間管理及時間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玉米灌漿要根據降雨情況適量澆水,及時排灌。
有益效果
“森玉I號”是貴州大宇種業有限公司育成的雜交玉米單交種。穗粗、粒大、抗性強,其雜交組合為7713X 176,母本7713是1999年從河南引進的美。T85與蘇37的一個變異株雜交,經多代選株自交,育成綜合性狀好,配合力高,適應性強的自交系;父本176是從盤縣補泥啞撤村地方品種資源中選擇優良株進行6代選株自交、育成抗性強、配合力高的自交系。
母本7713品種長勢強、抗性好、葉片和莖桿帶紫綠色,葉鞘紫色,葉片呈披展型。 株高175cm,穗位高70鋤,總葉片數為15片,雄穗分枝發達,花粉量大,雄穗為紅色,雌雄花期一致,授粉好,結實率高,花絲為紅色,果穗長筒形,穗長14cm,穗粗4. Icm.穗行數12 —14 行,單穗粒重70. 2g,千粒重260g,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紅軸,全生育期119天,抗性強。
父本176幼苗葉片淡綠色,葉鞘為綠色,葉片為半披展型,長勢強、莖桿粗,株 高 176cm,穗位高80鋤,葉片數為16片,雄穗分枝特別發達,花粉量大,散粉集中,花藥淡黃色,花粉穎殼稍紅,雄穗紅色,雌雄花期一致,花絲淡紅色,果穗長筒型,穗長14. 2cm穗粗4.6cm穗行數14一 16行,千粒重276g,籽粒黃色,白軸、半馬齒型、生育期125天,抗性強。
2003年冬季在海南以7713X 176測配觀察,經多點試驗,選育出的高產玉米新組合“森玉I號”。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所培育的森玉I號是我國高產高配合力種質雜交育成的抗病、 抗倒、高產穩產玉米新品種,其具有下述的至少一個或多個優點。
I、抗病性強,根據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中抗抗大、小斑病,抗絲黑穗病,中抗紋枯病,抗莖腐病,感玉米螟。
2、抗倒性強,合理的株型結構、較低的穗位和發達的根系,使該品種具有極強的抗倒性能,并具有較強的耐旱性。
3、高產穩產,森玉I號2006年參加貴州C組玉米新品種區試試驗,平均畝產667. 8 公斤,比對照增產7. 55%,增產極顯著,產量居第8位,8試點產量7增I減,增產點占試點數的87. 5%;2007年參加貴州省B組玉米新品種區試試驗,平均畝產656公斤,比對照增產 9. 15%,增產極顯著,產量居第二位。8,試點全部增產,兩年16點次平均畝產661. 9公斤, 比對照增產8. 35%,2006年和2007年分別有87. 5%和100%的試點比對照增產,平均為 93. 8%。
2008年平均畝產568. 5公斤,較對照增產5. 7%,產量居第四位,75%的試點增產, 2007年平均畝產547公斤,較對照增產1.9%,產量居第十位,40%的試點增產,兩年平均畝產567. I公斤,較對照增產3. 8% ;兩年9點次5增4減,達標點數55. 6%。
4、品質優良,外觀品質好,內在品質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容重744克/升,超過國家一級商品(710g/L)玉米標準,粗蛋白(干基)10. 06%,粗脂肪(干基)3. 48%,粗淀粉(干基)75. 89%,賴氨酸(干基)0· 28%。
5、制種技術簡單,產量高,種子生產成本低。
圖I為選育世代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I、親本來源
“森玉I號”是貴州大宇種業有限公司育成的雜交玉米單交種。穗粗、粒大、抗性強,其雜交組合為7713X 176,母本7713是1999年從河南引進的美。T85與蘇37的一個變異株雜交,經多代選株自交,育成綜合性狀好,配合力高,適應性強的自交系;父本176是從盤縣補泥啞撤村地方品種資源中選擇優良株進行6代選株自交、育成抗性強、配合力高的自交系,2003年冬季在海南以7713 X 176測配觀察,經多點試驗,選育出的高產玉米新組合 “森玉I號”。
2、特征特性
2. I、幼苗和植株性狀該品種幼苗長勢強,葉鞘和植株呈紫綠色,株型為披展型, 株高為243cm,穗位高114鋤,花絲紅色,雄穗分枝發達為紅色,散粉集中,花粉量大。
2. 2、果穗及籽粒性狀果穗為長筒型,穗長2L 3cm,穗行數15. 5行,單穗粒重 207. 2g,百粒重39. 8g,紅軸,半硬粒,籽粒黃色。
2. 3、生育期全生育期124天,為中熟品種,青桿黃熟。
2. 4、抗性根據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中抗抗大、小斑病,抗絲黑穗病,中抗紋枯病,抗莖腐病,感玉米螟,抗倒性強。
2. 5品質外觀品質好,內在品質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容重744克/升,粗蛋白(干基)10.06 %,粗脂肪·(干基)3.48 %,粗淀粉(干基)75· 89%,賴氨酸(干基)0. 28%。3、產量表現
3. I>2006年參加貴州C組玉米新品種區試試驗,‘平均畝產667. 8公斤,比對照增產7. 55%,.增產極顯著,產量居第8位,·8試點產拿7增I減,增產點占試點數的87. 5%; 2007年參加貴州省B組玉米新品種區試試驗,平均畝產656公斤,比對照增產9. 15%,增產極顯著,產量居第二位8試點全部增產,兩年16點次平均畝產661. 9公斤,比對照增產 8. 35% 2006年和2007年分別有87. 5%和100%的試點比對照增產,平均為93. 8%0
3. 2、生產試驗2008年平均畝產568. 5公斤,較對照增產5. 7 %,產量居第四位, 75%的試點增產。2007年平均畝產547公斤,較對照增產I. 9%,產量居第寸.位,40%的試點增產。兩年平均畝產567. I公斤,較對照增產3. 8% ;兩年9點次5 ±曾4減,達標點數 55. 6% .
4、制種技術
選擇好隔離區,防止外來花粉串雜。
實時早播,合理密植,調節好父母本錯期,先播母本,待6天播父本。
加強肥水管理。
嚴格把好去雄關,做到干凈、及時、徹底,樹立質量第一。
加強人工授粉,提高產量,適時收獲。
加強親本保純繁殖。
5、適宜種植區域和技術要點
5. I、適宜種植區域該品種抗性強,綜合性狀好,適宜貴州西部的六盤水市,畢節地區,黔西南州,黔南州,安順市,貴陽市等1000—1900米海拔種植。以及云南相同生態區域種植。
5. 2、栽培技術要點
5. 2. I、適時早播種,清明前后播種為宜。
5.2.2、合理密植,每畝種植3000-3400株為宜。
5. 2. 3、科學施肥及時灌水,施足底肥,N、P、K配合施用;追肥分3次,做到“前輕, 中重,后補”,“3寸遠,3寸深,不傷苗,不傷根”。每畝用量50公斤。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灌。
附頁性狀匯總物候期、抗逆性、植株性狀和穗部性狀記載
表I :2006年貴州省玉米區試C組產量匯總表
權利要求
1.一種雜交玉米新品種選種及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選種步驟如下 從河南引進的美785選系與蘇37為基礎材料培育成自交系7713號母本,以貴州盤縣補泥啞撤村當地農家品種為基礎材料培育成自交系176號父本;選系7713和176進行測配,經過多點試驗篩選,選育出玉米新品種森玉I號; 選擇好隔離區,防止外來花粉串雜,實時早播,合理密植,調節好父母本錯期,先播母本,待6天播父本;CD加強肥水管理,嚴格把好去雄關,做到干凈、及時、徹底,樹立質量第一;CD加強人工授粉,提高產量,適時收獲,加強親本保純繁殖;(5)以母本7713和父本176雜交出森玉I號;育種步驟如下 選地水澆地玉米應選擇地勢平坦、結構良好、透氣性好、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覆膜玉米可選擇肥力中等以上的旱平地、水平梯田,切忌選擇陡坡地、澇洼地、重鹽堿地、犯風地; 整地施基肥有條件的地區應進行秋施肥、秋翻地和秋冬匯地,結合前茬秋翻畝施農家肥2000-2500kg,翻后及時耙耢拖平,揀凈根茬,做到地平、土細、無垃圾、無根茬;(D播種適時早播種,清明前后播種為宜,合理密植,每畝種植3000-3400株為宜;(D施種肥施足底肥,N、P、K配合施用,追肥分3次,做到“前輕,中重,后補”,“3寸遠, 3寸深,不傷苗,不傷根”,每畝用量50公斤;(D田間管理及時間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玉米灌漿要根據降雨情況適量澆水,及時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雜交玉米新品種選種及育種方法,該方法從河南引進的美785選系與蘇37為基礎材料培育成自交系7713號母本,以貴州盤縣補泥啞撤村當地農家品種為主的自交系176號父本,選系7713和176進行測配,經過多點試驗篩選,選育出的高產玉米新品種森玉1號。所培育的森玉1號是我國高產高配合力種質雜交育成的抗病、抗倒、高產穩產玉米新品種,抗病性強、抗倒性強,合理的株型結構、較低的穗位和發達的根系,使該品種具有極強的抗倒性能,并具有較強的耐旱性。
文檔編號A01H5/00GK102972286SQ20121053313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明者陳林 申請人:貴州大宇種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