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江甜1號”甜葉菊老根繁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江甜I號”甜葉菊老根繁苗的農業方法。
背景技術:
甜葉菊在江蘇省東臺市已種植30多年,自2008年以來每年種植面積都穩定在10萬畝以上。“江甜I號”為近幾年選育的高糖、高產、抗病的甜葉菊新品種,于2012年通過了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品種鑒定(蘇鑒甜葉菊201201)。為了快速繁育甜葉菊新品種“江甜I號”,為大面積種植“江甜I號”提供種苗,我們通過一種老根繁苗無性育苗繁殖的方法,生產出大量的品種純度高、性狀好的“江甜I號”甜葉菊種苗,擴大了甜葉菊種植面積,增加了農民收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江甜I號”甜葉菊老根繁苗方法,實現甜葉菊種苗純度高、繁殖快。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江甜I號”甜葉菊老根繁苗技術,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老根的選擇選擇純度高、生長健壯的“江甜I號”大田甜葉菊作為繁苗的老根進行保溫越冬。集中假植在原栽植甜葉菊的大田內或近旁地段建好假植床,搭建棚架,并建好排水系統。在平均氣溫15-20°C時,選擇晴好天氣,將大田內健壯老根挖起,整理并清除殘留枝葉,保留莖桿高度2-5厘米,將假植床開溝后再將老根集中整齊立式排放于溝內,覆蓋細土,覆土以平蓋老根地上部為準,然后覆膜保溫。遇到強寒流天氣可在棚架薄膜上再加蓋草簾等保溫材料,使膜內溫度不低于_3°C,確保老根安全越冬。翌年氣溫回升后,甜葉菊老根即可萌發出“江甜I號”幼苗。以上發明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 “江甜I號”甜葉菊老根露地死亡率高、繁苗率低的問題,大大提高了甜葉菊老根越冬的成活率和種苗繁殖倍數,保證了 “江甜I號”甜葉菊種苗的純度,有利于促進甜葉菊新興產業的發展。本發明的優點是1、“江甜I號”甜葉菊老根越冬成活率97%以上。2、“江甜I號”甜葉菊品種純度保持在99. 9%以上,從而保持聞廣、聞糖、聞抗的品種特性。3、“江甜I號”甜葉菊老根繁殖幼苗倍數為9倍以上,加快了優良品種的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例一 2010年在江蘇省東臺市頭灶鎮顧j村3組種植的“江甜I號”甜葉菊新品種516畝,8月上旬收割第一刀,9月底到10月初收割第二刀。在原栽植甜葉菊的大田近旁地段建立假植床,搭建棚架,并建好排水系統。在平均氣溫18°C時,選擇晴好天氣,將大田內健壯老根挖起,整理并清除殘留枝葉,保留莖桿高度2-5厘米,將假植床開溝后再將老根集中整齊立式排放于溝內,覆蓋細土,然后覆膜保溫。翌年I月25日遇到強寒流天氣,在薄膜上加蓋草簾進行保溫,使膜內溫度不低于_3°C,確保了老根安全越冬。翌年2月下旬氣溫回升后,“江甜I號”甜葉菊老根開始萌發幼苗,3月10日調查,老根越冬成活率98. 3%、品種純度100%。每穴老根繁苗4-16根,平均9. 6根。實例二 2011年11月中旬利用在江蘇省東臺市頭灶鎮下舍村2組種植的“江甜I號”甜葉菊5. 6畝老根進行集中假植,并在12月16日第一次寒流來臨前,在棚架上加蓋草簾進行保溫防凍。2012年2月下旬,“江甜I號”老根大量繁苗。3月20日考察,老根越冬成活率97. 8%,每穴老根萌發幼·苗6-19根,平均11. 2根,品種純度100%。
權利要求
1.本發明的甜葉菊老根繁苗技術,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老根的選擇選擇純度高、生長健壯的“江甜I號”大田甜葉菊作為繁苗的老根進行保溫越冬。
集中假植在原栽植甜葉菊的大田內或近旁地段建好假植床,搭建棚架,并建好排水系統。在平均氣溫15-20°C時,選擇晴好天氣,將大田內健壯老根挖起,整理并清除殘留枝葉,保留莖桿高度2-5厘米,將假植床開溝后再將老根集中整齊立式排放于溝內,覆蓋細土,覆土以平蓋老根地上部為準,然后覆膜保溫。遇到強寒流天氣可在棚架薄膜上再加蓋草簾等保溫材料,使膜內溫度不低于_3°C,確保老根安全越冬。翌年氣溫回升后,甜葉菊老根即可萌發出“江甜I號”幼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江甜1號”甜葉菊老根繁苗方法,其為選擇純度高、生長健壯的大田甜葉菊作為繁苗的老根進行集中假植保溫越冬。保溫材料為農用薄膜和草簾等,確保棚內溫度不低于-3℃。本方法較適宜“江甜1號”甜葉菊老根的越冬和早春無性繁苗。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039235SQ20121056219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
發明者姜海洲, 周群喜, 楊秋萍, 苗正雨, 丁惠軍, 王世林 申請人:姜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