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萬代蘭品種的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萬代蘭植株快速繁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珍稀觀賞型植物萬代蘭屬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
背景技術:
萬代蘭(Vandaspp)為多年生附生草本,該屬植物全世界約有60個原生種,全部為附生植物。廣泛分布于東半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自印度往東至中國南部、東南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及菲律賓、所羅門群島等太平洋島嶼均有分布。大多數種類花較大,花色鮮艷,有粉紅色、黃色、紫紅色、純白色,也有其他蘭花很少見的茶褐色、天藍色等。總狀花序從葉腋間抽出,有花10-20朵;花期長,每朵花能開放
2-3周,通常從下往上順序開放,所以每支花序在高溫條件下可開放一個多月。花萼片特別發達,尤其兩枚側萼更大,是欣賞的重點;花瓣較小,不甚顯著,唇瓣更小。有直立的莖干和發達的肉質氣生根。葉片在莖的兩側排成兩列,通常有扁平、圓柱和半圓柱三種形態。雜交種甚多,并有20余個屬間雜種。育種家用鳥舌蘭和萬帶蘭雜交產生了植株較為矮小,有萬代蘭般的中型花新屬〃鳥舌萬代蘭"(Ascocenda),臺灣稱為千代蘭,她們的花色千變萬化,但植株的大小卻僅及萬代蘭的一半。萬帶蘭是很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卉,即可作盆栽花卉,也能做切花,是世界上栽培較多和受歡迎的熱帶蘭花之一。近5年來,萬帶蘭在全球產銷量不斷增加,目前全球年需求量很多,歐、美、日占一半以上,現已成為全球花卉市場銷售量較大、生產值較高的品種。外植體的選取在組織培養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一般洋蘭組織培養采用切取莖尖、葉片、花穗、腋芽等營養器官作為外植體,其誘導的成功率較低,無法滿足實際生產需要和大面積推廣要求,目前沒有一個有關萬代蘭屬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相關報道,本試驗是采用頂芽作為外植體進行誘導芽體萌發,其成功率大大高于其
他營養器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萬代蘭品種的繁育方法,由于萬代蘭為單軸類莖洋蘭,極少能有側芽產生,而且莖尖中含有較多的活性較強的多酚類物質,切取的莖尖在培養中極易褐變,培養較難成功,而自然有性繁殖因種子萌發需靠共生菌滋養也難以攻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活率低,繁殖慢等問題,具備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萬代蘭品種的繁育方法,選取當年萌發飽滿頂芽為材料,去除多余的葉片進行誘導培養,15 20天即萌發出生長健壯的新芽;再經過20 30天的增殖培養,20 25天誘導生根后即可成苗、移栽。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I)取材方法選取當年萌發飽滿頂芽,去除多余的葉片,采摘后用濕布包好,帶回實驗室置冰箱保鮮隔層備用;(2)培養基的配制
芽誘導培養基MOREL +1. Omg/L NAA +6. 5g/L Ag +30g/L Su +2g/L Ac +200L椰子汁+3g/L蛋白胨;
叢芽誘導培養基M0REL +0. 5mg/L NAA +6. 5g/L Ag +30g/L Su + 2g/L Ac +200L 椰子汁+3g/L蛋白胨;
芽增殖培養基M0REL+0· 5mg/L NAA + 6. 5g/L Ag +30g/L Su + 2 g/L Ac+150L 椰子汁+3 g/L蛋白胨;
生根培養基M0REL + O. 3mg/L NAA +0. 5mg/LIBA +6. 5g/L Ag +30g/L Su +2 g/L Ac+150 g/L香蕉汁;
(3)材料處理由于萬代蘭為單莖性類蘭花,莖芽材料少,莖尖深存于葉片夾縫中,分離和消毒都比較困難,要先對材料進行適當的修剪,用自來水沖洗,置飽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浸 泡15min,并用軟毛刷輕輕刷洗,沖洗干凈后,自來水下滴沖I 2h,雙蒸水沖洗2 3次,置超凈工作臺用質量分數為75%的酒精消毒30s后倒去酒精,加入質量分數為O. 1%的HgCl2溶液處理10 13min,將萊液倒入廢萊瓶,用無菌水沖4 6遍后,用消毒濾紙吸干表面水分,然后即可進行接種,接種室取出要接種的材料放在滅過菌的培養皿上,用手術刀切掉與HgCl2接觸的切口 ;
(4)誘導培養將經滅菌后成株苗的頂芽,在超凈工作臺上剝取生長點,切成1.5cm長,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中;
(5)培養條件芽誘導和繼代增值前期用微光培養,有利于芽的分化,在增值后期適當增強光照,會使芽體較粗壯,在生根過程中加強光照,能提高植株質量,培養室溫度為25±2°C,光照時間為10 12h/d,光照強度為1500 20001x ;
(6)增殖培養將誘導的原球莖在變綠之前取出,橫切成小塊,直徑為3mm,轉移到增殖培養基中;
(7)誘導生根當瓶苗叢生芽長至O.8cm 2cm,高2 3片葉時,將其分成單個植株,轉移到不同的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
(8)小苗移栽當瓶苗長至1.5cm 3cm高,3 5片葉,葉色深翠綠健壯,根系數3 5條,根長f 5cm,單軸莖較明顯時,就可進行移栽,將試管苗放在自然光下煉苗一周,打開瓶蓋先進行煉苗2 4天,以增強試管苗對室外環境的適應能力;然后從培養瓶中取出,用清水洗凈附著在根部的培養基,移栽到水苔的基質中,保持基質濕潤和空氣濕度及通風,通常在瓶苗移栽前一天,把水苔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充分透水并浸洗2 3遍,去除硬枝和雜草,再脫水至擠不出水滴為止,成活率達95%以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萬代蘭為單軸類莖洋蘭,極少能有側芽產生,而且莖尖中含有較多的活性較強的多酚類物質,切取的莖尖在培養中極易褐變,培養較難成功,而自然有性繁殖因種子萌發需靠共生菌滋養也難以攻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活率低,繁殖慢等問題,具備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1)取材方法選取當年萌發飽滿頂芽,去除多余的葉片,采摘后用濕布包好,帶回實驗室置冰箱保鮮隔層備用;
(2)培養基的配制
芽誘導培養基MOREL +1. Omg/L NAA +6. 5g/L Ag +30g/L Su +2g/L Ac +200L椰子汁+3g/L蛋白胨;
叢芽誘導培養基M0REL +0. 5mg/L NAA +6. 5g/L Ag +30g/L Su + 2g/L Ac +200L 椰子汁+3g/L蛋白胨;
芽增殖培養基M0REL+0· 5mg/L NAA + 6. 5g/L Ag +30g/L Su + 2 g/L Ac+150L 椰子汁+3 g/L蛋白胨;
生根培養基M0REL + O. 3mg/L NAA +0. 5mg/LIBA +6. 5g/L Ag +30g/L Su +2 g/L Ac +150 g/L香蕉汁;
(3)材料處理由于萬代蘭為單莖性類蘭花,莖芽材料少,莖尖深存于葉片夾縫中,分離和消毒都比較困難,要先對材料進行適當的修剪,用自來水沖洗,置飽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浸泡15min,并用軟毛刷輕輕刷洗,沖洗干凈后,自來水下滴沖I 2h,雙蒸水沖洗2 3次,置超凈工作臺用質量分數為75%的酒精消毒30s后倒去酒精,加入質量分數為O. 1%的HgCl2溶液處理10 13min,將萊液倒入廢萊瓶,用無菌水沖4 6遍后,用消毒濾紙吸干表面水分,然后即可進行接種,接種室取出要接種的材料放在滅過菌的培養皿上,用手術刀切掉與HgCl2接觸的切口 ;
(4)誘導培養將經滅菌后成株苗的頂芽,在超凈工作臺上剝取生長點,切成1.5cm長,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中;
(5)培養條件芽誘導和繼代增值前期用微光培養,有利于芽的分化,在增值后期適當增強光照,會使芽體較粗壯,在生根過程中加強光照,能提高植株質量,培養室溫度為25±2°C,光照時間為10 12h/d,光照強度為1500 20001x ;
(6)增殖培養將誘導的原球莖在變綠之前取出,橫切成小塊,直徑為3mm,轉移到增殖培養基中;
(7)誘導生根當瓶苗叢生芽長至O.8cm 2cm,高2 3片葉時,將其分成單個植株,轉移到不同的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
(8)小苗移栽當瓶苗長至1.5cm 3cm高,3 5片葉,葉色深翠綠健壯,根系數3 5條,根長f 5cm,單軸莖較明顯時,就可進行移栽,將試管苗放在自然光下煉苗一周,打開瓶蓋先進行煉苗2 4天,以增強試管苗對室外環境的適應能力;然后從培養瓶中取出,用清水洗凈附著在根部的培養基,移栽到水苔的基質中,保持基質濕潤和空氣濕度及通風,通常在瓶苗移栽前一天,把水苔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充分透水并浸洗2 3遍,去除硬枝和雜草,再脫水至擠不出水滴為止,成活率達95%以上。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萬代蘭品種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取當年萌發飽滿頂芽為材料,去除多余的葉片進行誘導培養,15 20天即萌發出生長健壯的新芽;再經過20 30天的增殖培養,20 25天誘導生根后即可成苗、移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萬代蘭品種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材方法選取當年萌發飽滿頂芽,去除多余的葉片,采摘后用濕布包好,帶回實驗室置冰箱保鮮隔層備用; (2)培養基的配制 芽誘導培養基MOREL +1. Omg/L NAA +6. 5g/L Ag +30g/L Su +2g/L Ac +200L椰子汁+3g/L蛋白胨; 叢芽誘導培養基M0REL +0. 5mg/L NAA +6. 5g/L Ag +30g/L Su + 2g/L Ac +200L 椰子汁+3g/L蛋白胨; 芽增殖培養基M0REL+0. 5mg/L NAA + 6. 5g/L Ag +30g/L Su + 2 g/L Ac+150L 椰子汁+3 g/L蛋白胨;生根培養基M0REL + O. 3mg/L NM +0. 5mg/LIBA +6. 5g/L Ag +30g/L Su +2 g/L Ac+150 g/L香蕉汁; (3)材料處理由于萬代蘭為單莖性類蘭花,莖芽材料少,莖尖深存于葉片夾縫中,分離和消毒都比較困難,要先對材料進行適當的修剪,用自來水沖洗,置飽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浸泡15min,并用軟毛刷輕輕刷洗,沖洗干凈后,自來水下滴沖I 2h,雙蒸水沖洗2 3次,置超凈工作臺用質量分數為75%的酒精消毒30s后倒去酒精,加入質量分數為O. 1%的HgCl2溶液處理10 13min,將萊液倒入廢萊瓶,用無菌水沖4 6遍后,用消毒濾紙吸干表面水分,然后即可進行接種,接種室取出要接種的材料放在滅過菌的培養皿上,用手術刀切掉與HgCl2接觸的切口 ; (4)誘導培養將經滅菌后成株苗的頂芽,在超凈工作臺上剝取生長點,切成1.5cm長,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中; (5)培養條件芽誘導和繼代增值前期用微光培養,有利于芽的分化,在增值后期適當增強光照,會使芽體較粗壯,在生根過程中加強光照,能提高植株質量,培養室溫度為25±2°C,光照時間為10 12h/d,光照強度為1500 20001x ; (6)增殖培養將誘導的原球莖在變綠之前取出,橫切成小塊,直徑為3mm,轉移到增殖培養基中; (7)誘導生根當瓶苗叢生芽長至O.8cm 2cm,高2 3片葉時,將其分成單個植株,轉移到不同的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 (8)小苗移栽當瓶苗長至1.5cm 3cm高,3 5片葉,葉色深翠綠健壯,根系數3 5條,根長f 5cm,單軸莖較明顯時,就可進行移栽,將試管苗放在自然光下煉苗一周,打開瓶蓋先進行煉苗2 4天,以增強試管苗對室外環境的適應能力;然后從培養瓶中取出,用清水洗凈附著在根部的培養基,移栽到水苔的基質中,保持基質濕潤和空氣濕度及通風,通常在瓶苗移栽前一天,把水苔浸泡在清水中,使其充分透水并浸洗2 3遍,去除硬枝和雜草,再脫水至擠不出水滴為止,成活率達95%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萬代蘭品種的繁育方法,選取當年萌發飽滿頂芽為材料,去除多余的葉片進行誘導培養,15~20天即萌發出生長健壯的新芽;再經過20~30天的增殖培養,20~25天誘導生根后即可成苗、移栽,成活率高達95%以上;擴繁系數高,苗木成活后生長健壯,長勢良好。由于萬代蘭為單軸類莖洋蘭,極少能有側芽產生,而且莖尖中含有較多的活性較強的多酚類物質,切取的莖尖在培養中極易褐變,培養較難成功,而自然有性繁殖因種子萌發需靠共生菌滋養也難以攻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活率低,繁殖慢等問題,具備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004604SQ20121057776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何碧珠, 林蔚, 何官榕, 肖春梅, 鐘鳳林, 楊超 申請人: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