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稻育秧基質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稻無土機插秧育秧基質塊。
背景技術: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重視,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增大,機插稻發展迅速。但目前機插水稻采用盤土育秧和帶土移栽,所需營養土均取自農田或林地耕作層,每年大量取土嚴重破壞了土壤耕作層。據測算,每1500畝機插秧就要破壞I畝農田或林地耕作層土壤。同時,每年的育秧用床土制作、運輸、儲存要花費大量用工,床土培肥也不易均勻一致,營養土質量不能保證,甚至造成育秧參差不齊,影響機插水稻高產穩產性發揮。目前,用于水稻育秧基質一般為泥炭(草炭)、秸桿發酵、沼渣、農家肥與土壤混合添加化學肥料配制成的營養土基質。上述育秧基質既不輕便又破壞耕層土壤,還需消耗化學肥料;并且基質笨重,工序繁瑣,耗費人力物力,技術要求復雜,農民不易操作等,影響水稻育苗質量和農民收入。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水稻無土機插秧育秧基質塊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氣層,所述的通氣層上表面復合設置營養層。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氣層為可降解無紡布層。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層為腐熟有機物料、稻殼粉、保水劑、粘合劑和促根劑構成的混合營養層。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質塊的厚度壓縮比為1:2 1:3,吸水膨脹率為1:1. 5 1:3。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氣層厚度為I 3mm ο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層厚度為8 15mm。上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是一種綠色環保、無土輕便的育秧基質塊,可以改善育秧質量、提高水稻產量,通過物理加工而成,不使用任何化學方法,生產成本低。本實用新型可傻瓜式操作,工藝簡單,節約人力物力,減少因移栽破壞耕層土壤,能夠保護環境、提高水稻育苗質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營養層;2-通氣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所示,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包括通氣層2及復合設置在通氣層2上表面的營養層1,并且營養層I和通氣層2經自動壓板機壓制成型,厚度壓縮比為1:2 1:3,吸水膨脹率為1:1.5 1:3。通氣層2為可降解無紡布層,其厚度為I 3mm。營養層I為腐熟有機物料、稻殼粉、保水劑、粘合劑和促根劑構成的營養混合層,其厚度為8 15mm。營養層I中的腐熟有機物料為褐煤、草炭、泥炭、畜禽糞便、味精下腳料、農業有機廢棄物中一種或一種以上混合物腐熟而成;保水劑為Y-聚谷氨酸、淀粉基丙烯酸聚合物、膨 化云母、沸石粉和活性炭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粘合劑為淀粉、凹凸棒土和膨潤土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促根劑為植物根際促生菌。作為優選的結構,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規格可設置成為193mmX 140mmX 10mm,每六塊基質塊拼合在一個580mmX 280mmX 30mm育秩盤內。以上所述及圖中所示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氣層(2),所述的通氣層(2)上表面復合設置營養層(I)。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氣層(2)為可降解無紡布層。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層(1)為腐熟有機物料、稻殼粉、保水劑、粘合劑和促根劑構成的混合營養層。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質塊的厚度壓縮比為1:2 1:3,吸水膨脹率為1:1. 5 1:3。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氣層(2)厚度為I 3_。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層(I)厚度為8 15mm。
專利摘要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屬于水稻育秧基質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氣層,所述的通氣層上表面復合設置營養層。上述的一體化水稻無土機插育秧基質塊是一種綠色環保、無土輕便的育秧基質塊,可以改善育秧質量、提高水稻產量,通過物理加工而成,不使用任何化學方法,生產成本低。本實用新型可傻瓜式操作,工藝簡單,節約人力物力,減少因移栽破壞耕層土壤,能夠保護環境、提高水稻育苗質量。
文檔編號A01G31/00GK202603324SQ2012201670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9日
發明者張均華, 朱練峰, 金千瑜, 禹盛苗 申請人:中國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