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紅棗去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紅棗加工設備,具體為一種全自動紅棗去核機。
背景技術:
我國是棗的原產地,也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的主產地。紅棗因為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上等的滋補食品,同時在中醫藥學上有很高實用價值。棗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種方便的食品,所以是倍受人們歡迎的保健食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日益發展。對紅棗而言,在現有技術下,要對其進行深加工,必須去掉其內部的核。現有的簡單的紅棗去核設備,制造成本高、自動化程度低,不僅占用大量的勞動力,生產效率低,而且安全性也差,果肉損失大。中國專利201110193139. 9公開了一種全自動紅棗去核機,其中用到了中國專利201120243461. 3公開的紅棗旋轉扶正器和中國專利201120243395. X公開的紅棗夾持器,采用水平方向的輸送帶和豎直方向的棗核去除機構,利用電機驅動,實現了自動、批量、快速地完成紅棗的去核加工。但上述設備存在一些問題,因為棗核去除機構是豎直設置,其下方是空腔,導致紅棗去核后底部開口周邊有較多毛刺和殘渣,這也導致順帶去除了較多棗肉,相比手工去除棗核的方法,造成了棗肉的浪費,力口工后的棗肉不夠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紅棗的自動去核加工裝置不完善問題,提供了一種全自動紅棗去核機。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全自動紅棗去核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電機,電機通過鏈傳動連接到曲柄輪,曲柄輪上固定有曲柄,曲柄輪一側設有與之嚙合的進給輪,曲柄輪通過絞籠驅動輪利用鏈傳動連接到棗肉輸送絞籠和棗核輸送絞籠,機架上支撐有輸送帶,輸送帶上均布設有若干排紅棗夾持器,輸送帶由呈直角三角布置的輸送帶輪I、輸送帶輪II和輸送帶輪III支撐,輸送帶輪III與進給輪通過鏈傳動連接,其中輸送帶輪
II和輸送帶輪III之間的輸送帶為豎直方向布置,輸送帶輪II與輸送帶輪I之間的斜向輸送帶上方設有壓料輥,壓料輥左側設有上料斗,輸送帶輪II和輸送帶輪III之間的輸送帶右側設有水平布置的前后兩根滑桿,滑桿上各套有一個滑塊,滑塊與曲柄之間鉸接有連桿,滑塊之間固定有豎直的架板,架板上沿水平方向設有若干組棗核去除裝置,棗核去除裝置的數量與每排紅棗夾持器的數量相同,棗核去除裝置包括由上至下水平布置的的紅棗旋轉扶正器、插核管和去料桿,每個滑塊上通過小連桿鉸接有U形的棗核去除連桿,棗核去除連桿靠近小連桿的拐角鉸接到與機架相連固定的一根豎梁,兩個棗核去除連桿末端之間連有棗核去除鋼絲,紅棗旋轉扶正器左側的輸送帶左端設有豎直的彈性擋板,插核管左側的輸送帶左端設有豎直的去核擋板,插核管內插有右端與豎梁相連固定的插核頂桿,棗肉輸送絞籠設置在棗核去除裝置位于最左端時去料桿末端下方,棗核輸送絞籠位于核去除裝置位于最右端時插核管末端下方。[0005]曲柄輪通過曲柄和連桿帶動滑塊從而帶動棗核去除裝置往復運動,曲柄輪與進給輪的嚙合方式為曲柄輪轉一圈進給輪進給一個齒,實現了棗核去除裝置往復運動一次的同時傳送帶帶動紅棗夾持器前進一個位置,這種結構是現有的,普通技術人員容易實現。工作時,紅棗裝在上料斗內,落在紅棗夾持器內,壓料輥把紅棗壓入紅棗夾持器的同時擋除其他多余的紅棗,紅棗由傳送帶輸送到紅棗旋轉扶正器位置,棗核去除裝置第一次往返運動,使紅棗旋轉扶正器與彈性擋板配合工作把紅棗夾持器內的紅棗扶正,傳送帶繼續進給,棗核去除裝置第二次往返運動,插核管插入紅棗,由去核擋板擋住棗肉,最后有插核管把棗核帶出,當插核管運動到最右端,因為插核頂桿保持不動,實現了把棗核由插核管內頂出,落在下方的棗核輸送絞籠中運走,傳送帶繼續進給,棗核去除裝置第三次往返運動,由去料桿頂出棗肉落在下方的棗肉輸送絞籠中運走。工作時,棗核去除連桿在棗核去除裝置左移時由小連桿帶動向上轉動躲開紅棗旋轉扶正器、插核管和去料桿;棗核去除連桿在棗核去除裝置右移時由小連桿帶動向下轉動,帶動棗核去除鋼絲擦過插核管前端,從而剝離粘連在插核管上的棗核。因為紅棗旋轉扶正器、插核管、去料桿由同一架板帶動,所以, 同時完成了前后三個棗的三個不同工位的加工,傳送帶和棗核去除裝置配合連續工作實現了紅棗批量連續去核加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水平布置的棗核去除裝置和相應布置的的輸送帶,實現了紅棗批量連續去核加工;利用去核擋板和插核管水平布置,很好地實現了去核加工的同時保證了去核加工不會因為插核的操作去除過多的棗肉,同時利用棗核去除連桿的結構去除了粘連在插核管上的棗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實現了自動化的同時保證了紅棗加工的質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插核頂桿推出棗核時的棗核去除裝置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3為插核管插入棗時的棗核去除裝置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機架,2-電機,3-上料斗,4-紅棗夾持器,5-輸送帶輪I,6_壓料輥,7-輸送帶輪II,8-棗肉輸送絞籠,9-棗核輸送絞籠,10-輸送帶輪III,11-曲柄輪,12-進給輪,13-絞籠驅動輪,14-滑桿,15-滑塊,16-棗核去除連桿,17-紅棗旋轉扶正器,18-豎梁,
19-小連桿,20-連桿,21-曲柄,22-去料桿,23-架板,24-插核頂桿,25-插核管,26-去核擋板,27-彈性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全自動紅棗去核機,包括機架I、機架I上設有電機2,電機2通過鏈傳動連接到曲柄輪11,曲柄輪11上固定有曲柄21,曲柄輪11 一側設有與之嚙合的進給輪12,曲柄輪11通過絞籠驅動輪13利用鏈傳動連接到棗肉輸送絞籠8和棗核輸送絞籠9,機架I上支撐有輸送帶,輸送帶上均布設有若干排紅棗夾持器4,輸送帶由呈直角三角布置的輸送帶輪I 5、輸送帶輪II 7和輸送帶輪III 10支撐,輸送帶輪III 10與進給輪12通過鏈傳動連接,其中輸送帶輪II 7和輸送帶輪III10之間的輸送帶為豎直方向布置,輸送帶輪II 7與輸送帶輪I 5之間的斜向輸送帶上方設有壓料輥6,壓料輥6左側設有上料斗3,輸送帶輪II 7和輸送帶輪III 10之間的輸送帶右側設有水平布置的前后兩根滑桿14,滑桿14上各套有一個滑塊15,滑塊15與曲柄21之間鉸接有連桿20,滑塊15之間固定有豎直的架板23,架板23上沿水平方向設有若干組棗核去除裝置,棗核去除裝置的數量與每排紅棗夾持器4的數量相同,棗核去除裝置包括由上至下水平布置的的紅棗旋轉扶正器17、插核管25和去料桿22,每個滑塊15上通過小連桿19鉸接有U形的棗核去除連桿16,棗核去除連桿16靠近小連桿19的拐角鉸接到與機架I相連固定的一根豎梁18,兩個棗核去除連桿16末端之間連有棗核去除鋼絲,紅棗旋轉扶正器17左側的輸送帶左端設有豎直的彈性擋板27,插核管25左側的輸送帶左端設有豎直的去核擋板26,插核管25內插有右端與豎梁18相連固定的插核頂桿24,棗肉輸送絞籠8設置在棗核去除裝置位于最左端時去料桿22末端下方,棗核輸送絞籠9位于核去除裝置位于最右端時插 核管25末端下方。
權利要求1. 一種全自動紅棗去核機,包括機架(I)、機架(I)上設有電機(2),電機(2)通過鏈傳動連接到曲柄輪(11),曲柄輪(11)上固定有曲柄(21),曲柄輪(11)一側設有與之嚙合的進給輪(12 ),曲柄輪(11)通過絞籠驅動輪(13 )利用鏈傳動連接到棗肉輸送絞籠(8 )和棗核輸送絞籠(9),機架(I)上支撐有輸送帶,輸送帶上均布設有若干排紅棗夾持器(4),其特征在于輸送帶由呈直角三角布置的輸送帶輪I (5)、輸送帶輪II (7)和輸送帶輪IIK10)支撐,輸送帶輪IIK10)與進給輪(12)通過鏈傳動連接,其中輸送帶輪II (7)和輸送帶輪IIK10)之間的輸送帶為豎直方向布置,輸送帶輪II (7)與輸送帶輪I (5)之間的斜向輸送帶上方設有壓料輥(6),壓料輥(6)左側設有上料斗(3),輸送帶輪II (7)和輸送帶輪III(IO)之間的輸送帶右側設有水平布置的前后兩根滑桿(14),滑桿(14)上各套有一個滑塊(15),滑塊(15)與曲柄(21)之間鉸接有連桿(20),滑塊(15)之間固定有豎直的架板(23),架板(23)上沿水平方向設有若干組棗核去除裝置,棗核去除裝置的數量與每排紅棗夾持器(4)的數量相同,棗核去除裝置包括由上至下水平布置的的紅棗旋轉扶正器(17)、插核管(25)和去料桿(22),每個滑塊(15)上通過小連桿(19)鉸接有U形的棗核去除連桿(16),棗核去除連桿(16)靠近小連桿(19)的拐角鉸接到與機架(I)相連固定的一根豎梁(18),兩個棗核去除連桿(16)末端之間連有棗核去除鋼絲,紅棗旋轉扶正器(17)左側的輸送帶左端設有豎直的彈性擋板(27 ),插核管(25 )左側的輸送帶左端設有豎直的去核擋板(26 ),插核管(25 )內插有右端與豎梁(18)相連固定的插核頂桿(24),棗肉輸送絞籠(8)設置在棗核去除裝置位于最左端時去料桿(22)末端下方,率核輸送絞籠(9)位于核去除裝置位于最右端時插核管(25)末端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為一種全自動紅棗去核機,解決了紅棗的自動去核加工裝置不完善的問題。全自動紅棗去核機利用水平布置的棗核去除裝置和相應布置的輸送帶,實現了紅棗批量連續去核加工;利用去核擋板和插核管水平布置,很好地實現了去核加工的同時保證了去核加工不會因為插核的操作去除過多的栆肉,同時利用棗核去除連桿的結構去除了粘連在插核管上的棗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實現了自動化的同時保證了紅棗加工的質量。
文檔編號A23N4/08GK202603544SQ201220234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王侯貴, 王永紅 申請人:王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