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雷丸抗植物病毒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及其應用領域,具體涉及雷丸抗植物病毒病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病毒是一種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的具有侵染活性的細胞內寄生病原物,據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的第八次報告,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植物病毒種類達1122個。植物病毒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素有“植物癌癥”之稱,其對農作物的危害程度僅次于真菌病原物,幾乎每種農作物都受到2 3種病毒的危害。全世界每年由植物病毒造成的損失約4百億美元,僅煙草花葉病毒(Tobac co mosaic virus, TMV)造成的危害就超過I億美元。由于植物病毒對植物細胞具有絕對寄生性,病毒復制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場所完全由寄主植物提供,導致病毒和寄主的代謝融為一體;加之植物缺乏完整的免疫系統,病毒一旦侵染植物,就可在植物細胞內無限期存活,直至寄主死亡。因此,抑制植物病毒病的藥物很難只選擇性地攻擊病毒而不傷害寄主細胞,導致目前篩選高效、專一、安全的抗病毒制劑研究面臨極大的困難。目前除了采取傳統的抗病毒育種、弱毒株系交叉保護、改進栽培技術、殺蟲劑控制傳毒介體和轉基因等方法外,科研人員還研究出了一些植物病毒病害的化學防治方法。但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小部分抗植物病毒劑得到實際應用,這些制劑大多以預防為主,且藥效多不理想。由于人們對醫藥或獸藥中抗病毒劑研究較早,一些抗植物病毒劑(如農用病毒唑)就是從抗人或動物病毒劑中發展而來。因此,深入探討抗植物病毒天然物質,有利于抗植物病毒劑的研究、開發及應用。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為真菌門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又稱竹苓、竹林子、竹玲芝、木蓮子。雷丸是《神農本草經》所記載的驅蟲藥物,在我國西北、西南、華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以河南、甘肅、陜西、安徽等省產量較多,天然雷丸菌核常生于竹根附近,而且至今雷丸藥源仍以野生為主。關于雷丸在中醫和獸藥上的應用目前只有零星報道。中醫認為,雷丸苦寒有小毒,有殺蟲消積之功。有報道稱,將雷丸制成腸溶膠囊劑型,在臨床中應用其治療小兒蛔蟲病,有效率達到95% (中云華,王旭,李克雷.雷丸腸溶膠囊在治療小兒蛔蟲病中的應用[J].醫學文選.2001,20⑵:205-206.),雷丸蛋白酶有抗腫瘤作用(ΥΑ0 Y H, MA H
F.The extraction of protease of Omphalia lapideacens schroet andl80cases ofits effect on the inhibition of mouse sarcoma[J].Journal of Ning xia MedicalCollege,1979,1:50-52.),雷丸粗提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ZHANG G Q,HUANG Y D,ΒΙΑΝY,et a.1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the fungi Cordyceps militaris,Cordycepssinensis, Tricholoma mongoIicum, and Omphalia lapidescens in streptozotocin-1nduced diabetic rats[J].Applied 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2006,72 (6):1152-1156.),同時,在獸藥上,雷丸對驅殺雞絳蟲具有較好的效果(劉進新.中藥雷丸不同劑量驅殺雞絳蟲效果觀察[J].貴州畜牧獸醫.1996,20(2):25-26.)。而雷丸在抗植物病毒作用方面的研究至今未見報道,在農業上的應用也有待于進一步開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以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為原料,提供一種抗植物病毒效果高、無公害、價格低廉的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劑及其制備方法。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發明采取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雷丸抗植物病毒劑,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該雷丸抗植物病毒劑是以雷丸提取物為主成分并加入助劑加工而成,制劑形態是可溶性液劑、水劑及微乳劑;其中:所述的微乳劑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雷丸提取物:10 %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防凍劑:4% 10%,余量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所述的可溶性液劑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所述的水劑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 %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防凍劑:4% 10%,余量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上述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環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鹽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類、斯潘系列、吐溫、農用陰離子-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烷基苯磺酸鹽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類、蓖麻油與環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凍劑為乙二醇或丙三醇。上述雷丸抗植物病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乳劑的制備方法是:A、將雷丸菌核用植物組織粉碎機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將步驟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常規的溶劑法浸提,浸提溶劑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提取溫度為50 80°C,提取時間為6 12小時,浸提物經真空濃縮至相當于Ikg干粉/kg濃縮液。C、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和防凍劑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60°C,攪拌速度800 1000轉/分鐘,攪拌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微乳劑。所述的可溶性液劑的制備方法是:A、將雷丸菌核用粉碎機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將步驟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常規的溶劑法浸提,浸提溶劑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提取溫度為50 80°C,提取時間為6 12小時,浸提物經真空濃縮至相當于Ikg干粉/kg濃縮液。C、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和表面活性劑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60°C,攪拌速度800 1000轉/分鐘,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可溶性液劑。所述的水劑的制備方法是:A、將雷丸菌核用粉碎機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將步驟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常規的溶劑法浸提,浸提溶劑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提取溫度為50 80°C,提取時間為6 12小時,浸提物經真空濃縮至相當于Ikg干粉/kg濃縮液。C、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防凍劑和水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C 60°C,攪拌速度800 1000轉/分鐘,攪拌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水劑。本發明所制成的雷丸抗植物病毒劑具有以下優點:1.抗植物病毒活性顯著,可用于煙草、辣椒、番茄、西葫蘆、馬鈴薯等作物上防治煙草花葉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黃瓜花葉病毒病(Cucumber mosaicvirus, CMV)及馬鈴薯病毒病(Potato Virus X, PVX ;Potato Virus Y, PVY)等多種植物病
毒病;2.對人、畜、害蟲天敵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環境兼容性好;3.生物源農藥,使用后無殘留毒害;4.資源豐富、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適宜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的理解發明的實質,下面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發明的技術內容,但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本發明的抗植物病毒劑是以雷丸菌核為原料,經傳統的溶劑法浸提得到雷丸提取物,在雷丸提取物中加入助劑,經一定的加工過程,制成雷丸可溶性液劑、水劑或微乳劑。微乳劑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雷丸提取物:10 %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防凍劑:4% 10%,余量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可溶性液劑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水劑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 %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防凍劑:4% 10%,余量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上述有機溶劑 為乙酸乙酯,環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鹽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類及其類似物質、斯潘系列、吐溫、農用陰離子-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烷基苯磺酸鹽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類及其類似物質、蓖麻油與環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凍劑為乙二醇或丙三醇。上述雷丸抗植物病毒劑的制備方法,采用如下步驟:1、雷丸提取物的獲得:A、將雷丸菌核用植物組織粉碎機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將步驟A所得的粗粉碎物采用溶劑法浸提,浸提溶劑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提取溫度為50 80°C,提取時間為6 12小時,浸提物經真空濃縮至相當于Ikg干粉/kg濃縮液;即為雷丸提取物。2、雷丸抗植物病毒劑的制備I)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和表面活性劑置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C 60°C,攪拌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微乳劑;2)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防凍劑和表面活性劑置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C 60°C,攪拌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可溶性液劑;3)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防凍劑和水置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C 60°C,攪拌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水劑。經發明人的試驗證明,20 %雷丸微乳劑、20 %雷丸可溶性液劑和10%雷丸水劑對煙草花葉病毒(TMV)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下是發明人給出的實施例。實施例1: 20%雷丸微乳劑的配制稱取雷丸濃縮物20kg,溶解于30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15kg十二燒基苯磺酸隹丐,5kg苯乙烯酸聚氧乙烯醚,在高速攪拌下混和,加熱至40°C左右;高速攪拌下滴加去離子水30kg,控制水的滴加速度,使溫度保持在40°C左右;水滴加完畢,升溫至50°C,攪拌I小時,制得20%雷丸微乳劑100kg。制劑的穩定性、外觀等符合商品制劑的要求。實施例2:20%雷丸可溶性液劑的配制稱取雷丸濃縮物20kg,溶解于30kg乙酸乙酯中,再加入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Ikg燒基多糖苷A, 5kg乙二醇,乙醇補齊至100kg,混合均勻后,以攪拌速度800 1000轉/分鐘攪拌10 30分鐘,即可制得雷丸可溶性液劑100kg。制劑的穩定性、外觀等符合商品制劑的要求。實施例3:10%雷丸水劑的配制稱取雷丸濃縮物20kg,溶解于30kg 乙酸乙酯中,再加入5k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Ikg燒基多糖苷A, 5kg乙二醇,水補齊至100kg,混合均勻后,以攪拌速度800 1000轉/分鐘攪拌10 30分鐘,即可制得雷丸可溶性液劑100kg。制劑的穩定性、外觀等符合商品制劑的要求。
實施例4:3種雷丸抗病毒劑對TMV的室內生物測定(I)對TMV體外鈍化效果采用半葉枯斑法測定,選取生長旺盛、長勢一致的5 6葉期心葉煙(Nicotianaglutinosa)為枯斑寄主。以葉脈為界,左半葉接種藥液與病毒等體積混合液,右半葉接種蒸餾水與病毒等體積混合液作對照,病毒接種濃度為10μ g/mL,鈍化時間為5min,接種后立即用清水沖洗接種葉片表面。每處理接種4片葉子,試驗重復3次,3d后統計枯斑數,計算抑制率。抑制率(%)=(對照枯斑數-處理枯斑數)/對照枯斑數X 100測定結果見表I。表1:3種雷丸抗病毒劑對TMV體外鈍化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雷丸抗植物病毒劑,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該雷丸抗植物病毒劑是以雷丸提取物為主成分并加入助劑加工而成,制劑形態是可溶性液劑、水劑及微乳劑;其中: 所述的微乳劑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雷丸提取物:10%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防凍劑:4% 10%,余量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 所述的可溶性液劑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雷丸提取物:10%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 所述的水劑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雷丸提取物:10% 30%,有機溶劑:30% 60%,表面活性劑:5% 30%,防凍劑:4% 10%,余量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丸抗植物病毒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環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鹽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類及其類似物質、斯潘系列、吐溫、農用陰離子-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烷基苯磺酸鹽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類及其類似物質、蓖麻油與環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凍劑為乙二醇或丙三醇。
3.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丸抗植物病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 A、將雷丸菌核用植物組織粉碎機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
B、將步驟A所得的粗粉碎物采用溶劑法浸提,浸提溶劑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提取溫度為50 80°C,提取時間為6 12小時,浸提物經真空濃縮至相當于Ikg干粉/kg濃縮液; C、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和表面活性劑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60°C,攪拌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微乳劑; D、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防凍劑和表面活性劑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C 60°C,攪拌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可溶性液劑; E、將步驟B所得的濃縮液、按照配方量與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防凍劑和水置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溫度為35-60°C,攪拌時間為30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水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環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鹽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類、斯潘系列、吐溫、農用陰離子-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烷基苯磺酸鹽類、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類、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類、蓖麻油與環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縮合物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凍劑為乙二醇或丙 三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以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提取物為有效成分的微生物源抗病毒劑及其制備方法。其制備方法是將雷丸菌核粉碎,經一定的加工過程,制備成雷丸抗病毒可溶性液劑、水劑及微乳劑,可用于煙草、辣椒、番茄、西葫蘆、馬鈴薯等作物上防治煙草花葉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黃瓜花葉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及馬鈴薯病毒病(Potato Virus X,PVX;Potato Virus Y,PVY)等多種植物病毒病。制劑中含有雷丸提取物10%~30%,其余為助劑。本發明的抗植物病毒劑不僅抗病毒效果好,而且對環境、人、畜、害蟲天敵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該抗植物病毒劑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適宜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P1/00GK103120188SQ20131004840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6日
發明者馬志卿, 戎谞, 韓立榮, 閆合, 馮俊濤, 張興 申請人:楊凌農科大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