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麻哈魚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麻哈魚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廣泛分布于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及沿岸國家淡水河流中。大麻哈魚在淡水河流中出生,不久降河入海,性成熟后溯河洄游到出生地繁殖,親魚隨后逐漸死亡,終生只繁殖一次。國內外大麻哈魚人工増殖放流工作毎年都在開展,人工繁殖技術較為成熟,但是對野生大麻哈魚親魚采捕、運輸、暫養工作因各地環境條件不同而工作方式有所差異。在人工采捕環境較好的區域,如日本、美國、俄羅斯、中國的綏芬河等,大麻哈魚洄游由于河流較淺,人工増殖站距離河流較近或直接建在河流之上,大麻哈魚親魚直接可在河流中采捕、暫養。省去了中間的運輸、實驗室暫養等很多環節。但是在我國大麻哈魚洄游數量較多的烏蘇里江、黑龍江、圖們江等區域,支流環境破壞在大麻哈魚洄游已不能構成漁汛,所以親魚采捕工作只能在上述河流干流中進行。以往親魚采捕、運輸及暫養過程中,大麻哈魚死亡率較高,造成人工繁殖成本過高,繁殖用親魚數量不夠,從而影響大麻哈魚仔稚魚的生產數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要解決目前親魚采捕、運輸及暫養過程中,大麻哈魚死亡率較高,造成人エ繁殖成本過高,繁殖用親魚數量不夠,從而影響大麻哈魚仔稚魚的生產數量的問題,而提供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具體是按照以下步驟完成的:一、野外采捕:采用網目為12.0cnTl3.0cm的三層流刺網采捕大麻哈魚,將采捕到的大麻哈魚放入漁船的活水艙中,送至存放點存放,待運;活水艙為漁船中聯通河水能自由進行水體交換的封閉船艙,存放時將待運的大麻哈魚用網箱存放在江邊有水流的地方,水流速度為0.05m/s^0.lm/s,水深為0.5m l.0m,網箱體積為15尾/m317尾/m3 ;ニ、運輸:用活魚車運輸待運的大麻哈魚,活魚車水箱中的水采用江水、已曝氣的井水或泉水,水箱中的水溫與存放點江水溫度差控制在5°C以下,在水箱底部充空氣或氧氣,水箱容量為10尾AT30尾/m3,水箱中水加滿、加蓋且不密封,在大麻哈魚運輸前后的裝卸過程中將大麻哈魚放于編織袋中轉移;三、暫養:將成熟的大麻哈魚作為親魚,暫養前首先對魚池消毒,然后注入井水或泉水,同時進行曝氣,水溫控制在7V 10°C,每天至少換水一次,水深為0.5nT0.7m,并用氣泵增氧,將潛水泵放置于水池底,親魚存放密度為7尾/m3 8尾/m3,在魚池周圍加裝高為
0.8m"1.0m的擋板或在魚池上方覆蓋防護網,放魚前先將親魚用質量濃度為3% 4%的食鹽溶液浸浴3min 5min,當發現魚體感染水霉時,用質量濃度為2% 3%的食鹽水和質量濃度為29^3%小蘇打水按質量比為1:1的混合液浸洗親魚,每天I次,每次IOmin 15min,或用質量濃度為39T4%的食鹽水浸洗15min 20min,或用高錳酸鉀濃度為2ppnT2.lppm、食鹽質量濃度1% 2%的混合溶液浸泡20min 30min,或用濃度為Ippm 2ppm的次甲基藍溶液浸泡20min 30min,完成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在我國烏蘇里江、黑龍江、圖們江大麻哈魚洄游期在九月中旬至十一月上旬,洄游數量高峰主要集中在十月上旬至十月下旬。采捕時間最好在十月下旬,一方面此時大麻哈魚洄游數量較多,易于采捕,另ー方面此時水溫較低(水溫最好在4°C以下),魚類采捕和存放都較易存活。采捕時由于大麻哈魚野性較大,在網中掙扎較為劇烈。保證較高的存活率就要及時起網、快速摘魚;運輸過程中水溫過高時采用充液氧的方式降溫,運輸過程中經常觀察氣泵(氧泵)和水溫,異常時及時調整;暫養前,首先對大麻哈魚進行產前檢查,將成熟度不同的魚分池暫養,不成熟的大麻哈魚需要進行人工催產,因為大麻哈魚溯河期間不進食,所以暫養期間不需投喂,將潛水泵放置于水池底起到制造水流的作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大麻哈魚江邊存放成活率達到95%,運輸成活率100%,暫養存活率達到98%,在此過程中大麻哈魚成活率達到93%以上,從而使大麻哈魚仔稚魚的生產數量得到顯著提高。本發明用于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技術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舉的具體實施方式
,還包括各具體實施方式
之間的任意組合。
具體實施方式
一:本實施方式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具體是按照以下步驟完成的:一、野外采捕:采用網目為12.0cnTl3.0cm的三層流刺網采捕大麻哈魚,將采捕到的大麻哈魚放入漁船的活水艙中,送至存放點存放,待運;活水艙為漁船中聯通河水能自由進行水體交換的封閉船艙,存放時將待運的大麻哈魚用網箱存放在江邊有水流的地方,水流速度為0.05m/s^0.lm/s,水深為0.5m l.0m,網箱體積為15尾/m317尾/m3 ;ニ、運輸:用活魚車運輸待運的大麻哈魚,活魚車水箱中的水采用江水、已曝氣的井水或泉水,水箱中的水溫與存放點江水溫度差控制在5°C以下,在水箱底部充空氣或氧氣,水箱容量為10尾AT30尾/m3,水箱中水加滿、加蓋且不密封,在大麻哈魚運輸前后的裝卸過程中將大麻哈魚放于編織袋中轉移;三、暫養:將成熟的大麻哈魚作為親魚,暫養前首先對魚池消毒,然后注入井水或泉水,同時進行曝氣,水溫控制在7V 10°C,每天至少換水一次,水深為0.5nT0.7m,并用氣泵增氧,將潛水泵放置于水池底,親魚存放密度為7尾/m3 8尾/m3,在魚池周圍加裝高為
0.8m"1.0m的擋板或在魚池上方覆蓋防護網,放魚前先將親魚用質量濃度為3% 4%的食鹽溶液浸浴3min 5min,當發現魚體感染水霉時,用質量濃度為2% 3%的食鹽水和質量濃度為29^3%小蘇打水按質量比為1:1的混合液浸洗親魚,每天1次,每次1Omin 15min,或用質量濃度為39T4%的食鹽水浸洗15min 20min,或用高錳酸鉀濃度為2ppnT2.lppm、食鹽質量濃度1% 2%的混合溶液浸泡20min 30min,或用濃度為1ppm 2ppm的次甲基藍溶液浸泡20min 30min,完成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
本實施方式大麻哈魚江邊存放成活率達到95%,運輸成活率100%,暫養存活率達到98%,在此過程中大麻哈魚成活率達到93%以上,從而使大麻哈魚仔稚魚的生產數量得到顯著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ニ: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采捕時間為十月下旬,采捕地點為我國烏蘇里江、黑龍江或圖們江。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ニ不同的是:步驟一中網目為12.7cm。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一中水深為0.6nT0.9m。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五:本 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驟ニ中水溫與江水溫差控制為2V 4°C。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驟ニ中水箱容量為15尾/nT25尾/m3。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三中暫養前首先用高錳酸鉀或魚用消毒劑對魚池消毒。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驟三中水深為0.6m。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七之一相同。采用以下實施例驗證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實施例一:本實施例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具體是按照以下步驟完成的:一、野外采捕:采用網目為12.7cm的三層流刺網采捕大麻哈魚,將采捕到的大麻哈魚放入漁船的活水艙中,送至存放點存放,待運;活水艙為漁船中聯通河水能自由進行水體交換的封閉船艙,存放時將待運的大麻哈魚用網箱存放在江邊有水流的地方,水流速度為0.lm/s,水深為0.8m,網箱體積為15尾/m3 ;ニ、運輸:用活魚車運輸待運的大麻哈魚,活魚車水箱中的水采用江水、已曝氣的井水或泉水,水箱中的水溫與存放點江水溫度差控制在4°C,在水箱底部充氣或沖氧,水箱容量為20尾/m3,水箱中水位加滿、加蓋且不密封,在大麻哈魚運輸前后的裝卸過程中將大麻哈魚放于編織袋中轉移;三、暫養:將成熟的大麻哈魚作為親魚,暫養前首先對魚池消毒,然后注入井水或泉水,同時進行曝氣,水溫控制在9°C,每天兩次,水深為0.6m,并用氣泵增氧,將潛水泵放置于水池底,親魚存放密度為8尾/m3,在魚池周圍加裝高為Im的擋板或在魚池上方覆蓋防護網,放魚前先將親魚用質量濃度為3%的食鹽溶液浸浴5min,當發現魚體感染水霉時,用質量濃度為2%的食鹽水和質量濃度為2%小蘇打水按質量比為1:1的混合液浸洗親魚,每天I次,毎次15min,完成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中,步驟一中采捕時間為十月下旬,采捕地點為我國烏蘇里江,步驟三中暫養前首先用高錳酸鉀對魚池消毒。本實施例大麻哈魚江邊存放成活率達到95%,運輸成活率100%,暫養存活率達到98%,在此過程中大麻哈魚成活率達到93%以上。
權利要求
1.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具體是按照以下步驟完成的: 一、野外采捕:采用網目為12.0cnTl3.0cm的三層流刺網采捕大麻哈魚,將采捕到的大麻哈魚放入漁船的活水艙中,送至存放點存放,待運;活水艙為漁船中聯通河水能自由進行水體交換的封閉船艙,存放時將待運的大麻哈魚用網箱存放在江邊有水流的地方,水流速度為0.05m/s 0.lm/s,水深為0.5m l.0m,網箱體積為15尾/m3 17尾/m3 ; ニ、運輸:用活魚車運輸待運的大麻哈魚,活魚車水箱中的水采用江水、已曝氣的井水或泉水,水箱中的水溫與存放點江水溫度差控制在5 °C以下,在水箱底部充空氣或氧氣,水箱容量為10尾AT30尾/m3,水箱中水加滿、加蓋且不密封,在大麻哈魚運輸前后的裝卸過程中將大麻哈魚放于編織袋中轉移; 三、暫養:將成熟的大麻哈魚作為親魚,暫養前首先對魚池消毒,然后注入井水或泉水,同時進行曝氣,水溫控制在7 V 10°C,每天至少換水一次,水深為0.5nT0.7m,并用氣泵增氧,將潛水泵放置于水池底,親魚存放密度為7尾/m3 8尾/m3,在魚池周圍加裝高為0.8m"1.0m的擋板或在魚池上方覆蓋防護網,放魚前先將親魚用質量濃度為3% 4%的食鹽溶液浸浴3min 5min,當發現魚體感染水霉時,用質量濃度為2% 3%的食鹽水和質量濃度為29^3%小蘇打水按質量比為1:1的混合液浸洗親魚,每天I次,每次IOmin 15min,或用質量濃度為39T4%的食鹽水浸洗15min 20min,或用高錳酸鉀濃度為2ppnT2.lppm、食鹽質量濃度1% 2%的混合溶液浸泡20min 30min,或用濃度為Ippm 2ppm的次甲基藍溶液浸泡20min 30min,完成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采捕時間為十月下旬,采捕地點為我國烏蘇里江、黑龍江或圖們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網目為12.7c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水深為0.6nT0.9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ニ中水溫與江水溫差控制為2V 4°C。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ニ中水箱容量為15尾/m3 25尾/m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暫養前首先用高錳酸鉀或魚用消毒劑對魚池消毒。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 運輸及暫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水深為0.6m。
全文摘要
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本發明涉及大麻哈魚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的方法。本發明是要解決目前親魚采捕、運輸及暫養過程中,大麻哈魚死亡率較高,造成人工繁殖成本過高,繁殖用親魚數量不夠,從而影響大麻哈魚仔稚魚的生產數量的問題。方法一、野外采捕;二、運輸;三;暫養。本發明大麻哈魚江邊存放成活率達到95%,運輸成活率100%,暫養存活率達到98%,在此過程中大麻哈魚成活率達到93%以上,從而使大麻哈魚仔稚魚的生產數量得到顯著提高。本發明用于大麻哈魚人工繁殖前野外采捕、運輸及暫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109766SQ201310058670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5日
發明者王繼隆, 劉偉, 唐富江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