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
【專利摘要】一種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包括優質高產穗苗嫁接、栽植、大棚培育和容器營養袋苗稀植移栽、大田培育步驟,其特點在于:①油茶嫁接苗在大棚內采用容器營養袋育苗5-6個月;②將上述嫁接苗,連同其根部包裹著的容器營養袋移至大田圃地均勻稀植,畝容量約4萬株,再培育時長不少于12個月,后再連帶尚未完全降解的容器袋出圃造林。本發明育苗方法集裸根育苗和容器育苗的優點于一體,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存在的油茶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而成活率較高的容器苗不夠壯大、出圃后再生長慢的頑固性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林木幼苗培育領域,即一種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
【背景技術】
[0002] 油茶(學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國中南部地區的重要經果林,其油脂 是世界上最好的四個品種之一。其油色清香,營養價值高,對心血管等疾病有預防效果。其 果殼可作為茶堿、栲膠、糠醛、皂素等工業原料,茶餅可提取茶皂素供醫藥用;油茶果殼等副 產品可以作為生物農藥防治植物病蟲害。油茶樹花期較長,是冬季寶貴的蜜源樹。油茶耐 瘠薄,適應性強,是荒山綠化、水土保持的優質經濟林樹種。
[0003] 本案 申請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地處大別山南緣,屬北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 區,年均溫度約15°C,無霜期約220天,年均降雨量約1300mm,地形為丘陵間的平緩地帶,土 壤為花崗巖母質分化而成的碌質壤土,土層厚30-60cm,肥力中等偏下,PH值在4. 5-6. 5之 間,油茶作為一種優秀的經濟林木在本地區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0004] 近年來經濟林果在中國山區農業結構調整中發展勢頭迅猛,油茶林在中國中南部 推廣發展空間很大。例如本案 申請人:所在的安徽省油茶產業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已形成 從油茶育苗、推廣示范、低產林改造,到茶油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油茶產業迅速發展的 基礎是大面積油茶豐產林的營造,而為避免出現新的油茶低產林,市場對油茶良種壯苗的 需求極為迫切。
[0005] 當前,油茶幼苗培育方法分為兩類:1、油茶容器嫁接育苗。該方法的優點是保濕狀 況好,根系完整,大幅度節省苗圃地,管理集中,起苗后存放時間較長,適宜長途運輸造林, 方便雨季造林和補植,造林成活率明顯提高,由于其育苗密度大,無紡布無底容器袋滲漏 快,不利于水、肥管理,負性影響著油茶嫁接大苗壯苗的培育。2、油茶嫁接裸根育苗。該方 法由傳統育苗方式自然延伸而來,育苗環節簡單,技術容易掌握,育苗成本低,水肥管理方 便,可以培育出大苗壯苗,但在嫁接苗的規模培育中,由于油茶苗作為四季常綠樹種蒸發量 大,嫁接苗的或壯或弱整體極不均勻,弱苗比例相當大,且幼苗根部直接接觸壤土,出圃時 不易實現"帶土移栽",造林成活率明顯較低,死苗位置需二次補種。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以獲得又大又壯的出圃苗,可 靠提高出圃后油茶苗栽植成活率、并具有更好的后成長特性。
[0007] 本發明達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包括優質高產 穗苗嫁接、容器苗栽植、容器袋苗大棚培育、容器苗稀植移栽、容器苗大田培育步驟,其特點 在于:
[0008] ①油茶嫁接苗在大棚內采用容器袋育苗,培育時長5-6個月;
[0009] ②將上述嫁接苗,連同仍包裹著其根部的容器袋移至大田圃地稀植,培育時長不 少于12個月后出圃。
[0010] 上述嫁接苗在大田圃地稀植的株行距為IOX 12cm,畝容量約4萬株。
[0011]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便于人工嚴格管理和控制的大棚內,初嫁接的油茶苗被植 入盛滿營養土的容器袋,精準配置的營養土可保證營養消耗量尚小的嫁接幼苗初期成活和 生長需求,當培育時間達到5-6個月后,容器苗的地表高度可達到約10cm。容器苗移至大 田稀植后,綜合的水、肥管理措施充分滿足了嫁接苗該時段的生長需求,在完全露天的環境 下,嫁接苗也逐步具備了對自然氣候的完全適應能力,經不少于12個月的培育,連帶尚未 完全降解的容器袋出圃,在需滿足長距離運輸的前提下仍有相當理想的造林成活率和良好 的后成長特性。本發明育苗方法集裸根育苗和容器育苗的優點于一體,可有效地規模培育 油茶嫁接大苗壯苗,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存在的油茶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而成活率較高 的容器苗不夠壯大、出圃后再生長較慢的頑固性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是本發明培育法生產的兩年生油茶嫁接苗出圃前夕圖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本發明的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的實施可分為以下步驟:
[0014] 1、優質油茶幼苗的嫁接。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待油茶種子胚芽砧木長至 3-4cm,取當年生穗條進入半木質化狀態開始嫁接。具體做法是:選取優質品種的有飽滿腋 芽或頂芽的穗條,制成1芽1葉接穗。在芽苗砧子葉上方2-2. 5cm處切斷胚軸,沿胚軸中線 向下縱切I. 3-1. 5cm,胚根保留5-6cm長,切除多余胚根部分。把接穗插入切口,一般要求接 穗的削面與砧木切面大小一致,如果不一致,則需要使砧穗形成層一側對齊,并使接穗下部 和砧木切口底部緊貼,然后用長0. 9cmX 3. 8cm的薄鋁皮裹牢接穗與砧木結合處。
[0015] 2、容器苗的栽植。①將配方營養土裝入無紡布的容器袋中,將嫁接好的"結合體" 式的幼苗植入營養土中,注意需將容器帶中苗根處的營養土壓緊,嫁接口露于營養土之上。 ②防曬網在鋼架大棚頂面覆蓋并在其周邊披掛,平整鋼架大棚下的苗圃地,將載有嫁接苗 的容器袋及時放入大棚苗床,株行距6X6cm,每畝約14萬株左右,容器袋四周用細土填充。 在放置嫁接容器苗后的苗床上用毛竹片撐起小拱罩,竹弓長約2m,間隔0. 5m,搭蓋薄膜,形 成薄膜拱罩,薄膜落地處用土壓緊保濕。
[0016] 3、大棚容器苗的管理。①除蔭與除草。除蔭與除草要適時進行。栽植后40-45 天,開始除芽苗砧上的萌條,及時除去雜草,拔除實生苗,每隔20天,除草結合除萌1次,除 萌工作要持續到9月份。除草須不傷油茶苗根及接穗的芽。②溫度和水份管理。嫁接芽苗 栽后45天內,要用薄膜棚罩,棚內相對濕度保持在85%以上,薄膜上出現水珠,達到飽和狀 態。嫁接后的20天內,棚內溫度控制在40度以下,以30-35度為宜;嫁接后第20-45天,棚 罩內溫度30-38度為宜。供水采用噴灌方式,澆透定根水,嫁接后45天內,一般不需補水, 如特殊情況下出現缺水,補水采用沿薄膜邊灑噴方式。而揭膜后的補水量應視土壤墑情而 定,發現缺水應及時補水,澆水時不宜過急,水滴不宜過大。在除萌除草時,澆水時間宜在上 午10時前,或在下午5時后進行。③施肥管理。嫁接苗栽植60天后,當嫩芽生長到3-5cm 時可以追施少量肥料,肥料可用慪制過的稀薄人畜糞肥,或濃度0. 2%的氮素化肥水,追肥 可結合噴灌進行。生長中后期適當多施磷、鉀肥,控制濃度在0.5% -1.0%之間,15天施1 次;揭膜后,可在30天內噴施2-3次0.075%的磷酸二氫鉀。④病蟲害防治。油茶幼苗病 害主要有軟腐病、白絹病、炭疸病,可用1 %的波爾多液、75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 %多菌 靈500-600倍液每隔半個月噴灑一次,共噴施2-3次即可。蟲害主要有螻蛄、地老虎等,地 老虎用500-800倍液甲胺磷溶液,在傍晚5時左右噴殺,防治螻蛄用3 %亞砷酸鈉溶液浸雜 草誘殺,病蟲害防治在6-8月份進行。⑤揭膜及拆除遮蔭棚。揭膜應依據苗木生長發育情 況而定,要適時揭膜透氣,增加棚內氧氣含量,嫁接苗栽植45天成活后,于傍晚打開苗床薄 膜兩頭通氣,陰雨天可將薄膜棚罩全部揭除,到秋分時節,選擇陰天將蔭棚拆除。
[0017] 4、容器苗的大田稀植。當嫁接容器小苗在密度很大的苗床上生長至5-6個月時間 后,營養袋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嫁接苗生長需求。此時將小苗移植至大田,稀播培育,一般 在當年10月份開始移栽,11月底前移栽結束。移栽后的株行距為IOX 12厘米,每畝大約4 萬株左右。
[0018] 5、容器苗的大田管理。①晴時缺水補水,并在人工控制下以噴淋方式補水。雨天 注意排水。②施肥管理。以2月尾移栽為例,3月份需施肥1次,施肥量每畝6kg ;4月份施 月巴1次,施肥量每畝12kg ;5月份施肥1次,施肥量每畝18kg ;以后約每20天施肥一次,每 次施肥量每畝約20kg,直至立秋前半個月時停止施肥。在以上各次施肥中,本案發明人選 用了肥效確切的俄羅斯復合肥。③在以上應注意晴天施肥可與人工噴淋補水相配合或相結 合。在以上施肥時間的選擇應注意天氣情況,小雨前夕施肥即無需人工補水,而大雨前夕不 施肥。
[0019] 經長時段的全自然環境下育苗,當年嫁接的油茶苗至次年10月份后大田出圃時, 尚未完全降解的容器袋仍包裹著最初長出的根系,容器袋外還延伸有豐富發達的后長出根 系,苗高一般可達到60cm以上,參見附圖1。
[0020] 上述涵蓋油茶大苗壯苗培育技術要點的培育生產規程,經本案發明人2010 年-2012三年間的連續實驗研究方基本形成。2012年10月-11月中旬,在多品種嫁接苗3 種培育方法的對比試驗地塊,本案發明人先后5次抽取對比組、每次每組隨機抽取樣本20 株,經檢測計算平均值,獲得以下各數據表。
[0021] 1.當年生容器嫁接苗與裸根嫁接苗生長情況比較(單位:cm):
[0022]
【權利要求】
1. 一種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包括優質高產穗苗嫁接、容器苗栽植、容器袋苗大棚 培育、容器苗稀植移栽、容器苗大田培育步驟,其特征在于: ① 油荼嫁接苗在大棚內采用容器袋育苗,培育時長5-6個月; ② 將上述嫁接苗,連同仍包裹著其根部的容器袋移至大田圃地稀植,培育時長不少于 12個月后出圃。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茶嫁接大苗壯苗培育法,其特征是:油荼嫁接苗在大 田圃地稀植的株行距為10X 12cm。
【文檔編號】A01G1/06GK104221725SQ20131027484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0日
【發明者】詹文勇, 袁孝康, 詹昌炳, 詹秀芝, 周玉環 申請人: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