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

文檔序號:297592閱讀:871來源:國知局
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播種前10d,升地溫并澆足水;晴朗無風天播種,將備好的土用篩子篩蓋在苗床上,噴灑消毒液和撒毒土并覆蓋稻草。苗期用磷酸二銨兌水根外追肥,育苗棚內通風揭膜煉苗,噴灑苗菌敵防猝倒病,辛硫磷拌炒熟的麩皮誘殺地下害蟲,噴200ppm的矮壯素治徒長苗;澆復合肥水促長,苗齡45~50天移栽。大田種植:大棚建好整地,施足底肥,墑寬90cm的標準理墑,按株距70cm,行距60cm在墑面雙行打塘。移栽前7d揭膜煉苗,噴灑粉劑代森錳鋅防病原。田間管理:破膜培土以見濕見干澆水,病株燒毀掩埋,木樁拉線定株;摘花后噴灑磷酸二氫鉀防止病害危害植株。為在類似內蒙古高寒地區沙地種植萬壽菊提供了成熟技術。
【專利說明】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國內,質量較好的萬壽菊的種植大都在南方雨量充沛,氣溫15—30 °C,海拔1600多米以上的云南種植,但由于土地面積有限,要與區域內糧食、烤煙以及生姜,水果等農林作物爭地,就受到綜合發展的制約。而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奈曼旗區域內,海拔高度為350-450米沙地區域有著較為寬松的土地資源,可種植色素萬壽菊,由于該區域屬于高寒地區氣候,雨量相對少,土壤溫度和濕度都偏低;目前還沒有較成熟的種植技術,為了充分利用本地區有限的適于萬壽菊生長要求的4一 10月的氣候條件,種植萬壽菊,為本地區農民的種植業增加新品種,經濟收入開拓新渠道,探索萬壽菊在低海拔高寒地區尤其是沙地的種植技術,增加葉黃素工業生產的資源供給能力是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以解決目前在低海拔高寒地區的沙地上種植色素萬壽菊的技術問題,為色素萬壽菊深加工企業開拓更廣闊的資源供給市場創造條件。
[0004]采取的技術方案:一種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包括土地整理、播種、苗期管理、大田種植、移栽、田間管理和鮮花采摘環節;具體如下:
(I)土地整理:播種前IOd左右,將大棚全部封閉提升地溫,夜間溫度也須高于12°C;播種前一個星期將苗床覆蓋厚度8 ~IOmm的細土,所述細土用過篩的腐殖土 50%加腐熟豬/牛糞30%加河沙20%,或腐殖土 50%加園田土 25%加河沙25%配制成。
[0005](2)播種:a、先把整理好的苗床燒足水使土地表層不少于IOcm厚的土壤燒透;b、選擇晴朗、無風氣候條件,將處理好的種子拌直徑小于3mm的干細砂土,按種子間距4-5cm撒播于苗床上;c、把備好的土用篩子均勻篩蓋在苗床上,覆土厚度8~IOmm ;d、噴灑消毒液:以每m2苗床用50%多菌靈4g或代森錳鋅4g,兌水100倍,均勻噴灑在床面上;e、將粉劑或顆粒劑的呋喃丹、辛硫磷,或噴殺蟲劑和細沙土按農藥使用說明給出的比例混合均勻制成毒土,之后撒施苗床上;f、之后即時在苗床上覆I層稻草,覆蓋至剛好看不見苗床的土壤止。
[0006](3)苗期管理:a、播種后6~7d苗出齊,菊苗長到3cm左右,及時將稻草取去;第一對真葉展開后,按10 m2苗床用磷酸二銨30-50g,兌水IOkg澆灌及時進行根外追肥,之后用適量清水沖洗一遍幼苗葉片防燒苗山、第一對真葉展開后,在上午8:00~9:00間讓育苗棚內通風;c、當室外氣溫穩定在不低于15°C時應揭膜煉苗。
[0007](4)苗期病蟲害防治:a、苗出齊后,濃度小于使用說明規定量配制藥液,噴灑苗菌敵及其它殺菌劑以防株苗感染猝倒病山、苗期有螻蛄等地下害蟲危害,將“辛硫磷拌炒熟的麩皮撒于苗床,或用高效氯氰菊酯拌毒谷撒在苗床表面誘殺,出現斑潛蠅為害時,噴施滅蠅胺防治;C、氣溫達30 V時要徐徐放風,夜間注意保溫,此時期若不十分干旱,就不澆水,防止高溫燒苗和爛根;d、徒長苗應噴200ppm的矮壯素,使葉色變綠,莖粗壯、節間變短;e、菊苗生長緩慢時,每5~7天可澆灌一次0.5%復合肥水,澆灌后用適量清水沖洗一遍幼苗葉片,以免“燒苗”,或噴施適量生長素提苗,如含“吲哚乙酸”的生長調節劑,以促進生長;f、苗齡控制在45~50天,當幼苗長到15~20cm,莖粗3~4mm時,便可移栽;所述農藥的用法與用量均按農藥使用說明辦。
[0008](5)大田種植:a、大棚建好后整地,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2500kg,磷酸二銨30-40kg,鉀肥6Kg,做到一次施足底肥,以保證生育期的營養供給,肥料要均勻的施于畦面;b、肥料翻至土下,按高埂底墑:埂高8-10cm,埂寬為40cm,墑寬為90cm的標準理墑;c、在理墑后對墑面進行蓋膜處理,更好的保溫保墑和防止雜草生長;d、蓋膜后按株距70cm,行距60cm的標準在墑面雙行打塘;e、移栽前7d左右苗床控制澆水,揭膜煉苗,以備移栽;f、移栽前I~2d,在苗床內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生石灰:藍礬:水=1:1:200的波爾多液,噴藥,以達到集中防治、減少病原的目的。
[0009]移栽前預先給苗床澆透水,在上午08:00—10:30,或下午16:30—18:30起苗;按株距70cm,行距60cm,采花道70cm,一塘一株移栽,之后隨即對整塊大田大水漫灌。即讓整塊大田的土壤浸透水。
[0010](6)田間管理:a、株聞約40cm左右出現少量分枝,株苗子封壟前,此時進行破膜培土山、在移栽后7~20天內,不是過分干旱便不需灌水,澆水以見濕見干;c、噴施一些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遠離生產田下風口燒毀或掩埋;d、定樁接線:當植株長到40cm左右時,要用鐵絲、細繩、竹竿或木樁等固定,并隨著苗的長勢將固定用的繩索往上移動以 防倒伏。
[0011](7)鮮花采摘和后期管理:7月中下旬,待萬壽菊花瓣開到85%以上,顏色鮮艷時開始采摘,每隔5— 7天采摘一次;每次采摘后,噴灑一次磷酸二氫鉀,同時噴灑一次波爾多液,防止病害浸入危害植株。
[0012]按照上述方法即可在我國內蒙古的高寒地區沙地種植萬壽菊,畝產量達到2 —
2.5 噸。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是本發明的實施例:
一、整地
1、選擇集中連片、地勢平坦、肥沃、排灌方便的無病蟲害且上年無施用過殘效期長的除草劑的土地,2、育苗棚搭建成南北向;3、播種期在每年的陽歷4月15-4月20日進行;4、播種前IOd左右,將大棚全部封閉提升地溫,夜間溫度也須高于12°C ;5、播種前一個星期將苗床覆蓋厚度8~IOmm的細土,所述細土用過篩的腐殖土 50%加腐熟豬/牛糞30%加河沙20%,或腐殖土 50%加園田土 25%加河沙25%配制成;6、播種前2~3天,按苗床與生產田面積1:30的比例把苗床平整好,備用。
[0014]二、播種
1、播種前先把整理好的苗床澆足水即土地表層土壤澆透,澆透深度不少于IOcm厚;
2、選擇晴朗、無風氣候條件,將處理好的種子拌均勻在直徑小于3_的干細砂土內,按種子間距4-5cm撒播于苗床上;3、把備好的土用篩子均勻篩蓋在苗床上,覆土厚度8~IOmm ;
4、噴灑消毒液:以每m2苗床用50%多菌靈4g或代森錳鋅4g,兌水100倍,均勻噴灑在床面上;5、毒土配制:將粉劑或顆粒劑農藥和細沙土按農藥使用說明給出的比例混合均勻之后進行撒施,濃藥為呋喃丹、辛硫磷,或噴殺蟲劑;6、播種覆土后,馬上在苗床上覆I層稻草,覆蓋至剛好看不見苗床的土壤止。
[0015]三、苗期管理
1、播種后6~7d苗出齊,菊苗長到3cm左右,及時將稻草取去。取稻草時,力度要均勻,動作幅度盡量小,以避免損傷幼苗;2、水肥及雜草管理第一對真葉展開后,即進行根外追肥,IOm2苗床用磷酸二銨30-50g,兌水IOkg澆灌,之后用適量清水沖洗一遍幼苗葉片,以免“燒苗”,也可用0.2%磷酸二氫鉀、植物生長調節劑,如惠滿豐、富爾655、壯多收、生根粉,進行葉面噴施,用法與用量按農藥說明使用;3、通風管理及溫度控制第一對真葉展開后,應注意通風,通風時間應在上午8:00~9:00,不可在中午聞溫時通風,以免造成閃苗;幼苗出土后溫度調整為18~20°C為最適溫度;4、當室外氣溫穩定在不低于15°C時應揭膜煉苗。
[0016]四、苗期病蟲害防治
1、苗出齊后,按農藥說明書要求,濃度小于說明規定量配制藥液,噴灑苗菌敵及其它殺菌劑以防株苗感染猝倒病,以免傷苗;2、苗期有螻蛄等地下害蟲危害,將“辛硫磷拌炒熟的麩皮撒于苗床,或用高效氯氰菊酯拌毒谷撒在苗床表面誘殺,出現斑潛蠅為害時,噴施滅蠅胺防治,用法與用量均按農藥使用說明量;3、氣溫達30 V時要徐徐放風,防止高溫燒苗和爛根,夜間注意保溫,此時期若不十分干旱,就不澆水;4、徒長苗應噴200ppm的矮壯素,用法與用量按農藥使用說明,使葉色變綠,莖粗壯、節間變短;5、菊苗生長緩慢時,每5~7可澆灌一次0.5%復合肥水,澆 灌后用適量清水沖洗一遍幼苗葉片,以免“燒苗”,或噴施適量生長素提苗,如含“吲哚乙酸”的生長調節劑,用法與用量按農藥使用說明,以促進生長,切忌追施尿素、硝銨等N肥;6、苗齡控制在45~50天,當幼苗長到15~20cm,莖粗3~4mm時,便可移栽。
[0017]五、大田種植
1、大棚建好后整地,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2500kg,磷酸二銨30-40kg,K肥6Kg,做到一次施足底肥,由于萬壽菊制種定植密度較大,以保證生育期的營養供給,肥料要均勻的施于畦面;2、肥料翻至土下,按高埂底墑:埂高8-lOcm,埂寬為40cm左右,墑寬為90cm左右的標準理墑;3、在理墑后對墑面進行蓋膜處理,更好的保溫保墑和防止雜草過快、過多生長;4、蓋膜后按株距70cm,行距60cm的標準在墑面雙行打塘;5、移栽前7d左右苗床控制澆水,揭膜煉苗,以備移栽;6、移栽前I~2d,在苗床內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200(生石灰:藍礬:水)的波爾多液,噴藥一定要細、透、徹底,以達到集中防治、減少病原的目的;
六、移栽
1、移栽的當天早晨將苗床澆透水、便于起苗;2、起苗時間:上午08:00-10:30,下午16:30-18:30,陰天無風天氣可全天起苗移栽;3、遵循先大苗后小苗的原則分類起苗移栽;
4、株距70cm,行距60cm,采花道70cm ;5、在打好的塘內按每塘一株的標準進行移栽,移栽后隨即大水漫灌;6、移栽緩苗后5天左右,對大田進行逐行檢查,發現死苗、缺苗及時進行補苗。[0018]七、田間管理 1、株高約40cm左右出現少量分枝,株苗子封壟前,此時進行破膜培土,促進深扎根,增強抗旱抗倒伏能力,培土高度以不埋第一對分枝頂心為宜;2、在移栽后7~20天內,不是過分干旱便不需灌水,澆水以見濕見干(見干見濕是花卉種植時的一個常用術語,意指澆水時一次澆透,然后等到土壤快干透時再澆第二次水,它的作用是防止澆水過多導致爛根和潮濕引起的病蟲害。以盆栽花卉為例,所謂“見干”,是指澆過一次水之后,等到土面發白,表層土壤干了,就要再澆第二次水,絕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才澆水。所謂“見濕”,是指每次澆水時都要澆透,即澆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滲出為止,但不能澆“半截水”(即上濕下干),因為一盆生長旺盛的花卉,其根系大多集中于盆底,澆“半截水”實際上等于沒澆水。采用“見干見濕”方法澆水,既滿足了這類花卉生育所需要的水分,又保證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氣,有利花卉健壯生長。)為宜,追肥以少施勤施為原則。中耕培土,有利于苗間的通風,結合中耕培土每畝追施磷酸二銨15Kg,尿素3Kg。3、整枝、掐尖當主枝現蕾時,將花蕾剪下使其分枝以提高單株花數。植株長到40cm時,可適當打去植株下部的老葉。4、病蟲害防治農業生產中,病蟲害要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萬壽菊常因早期的斑潛蠅、金龜子、猝倒病、早疫病,中后期的菜青蟲、白粉虱、薊馬、紅蜘蛛、晚疫病、真菌性葉斑病、灰霉病等影響鮮花的產量和質量。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病蟲害進行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進行防治,同時可噴施一些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遠離生產田下風口燒毀或掩埋。5、定樁拉線:當植株長到40cm左右時,要用鐵絲、細繩、竹竿或木樁拉線固定植株,并隨著苗的長勢將固定用的繩索往上移動以防倒伏;6、打頂:及時掐掉頂花以促進分枝的產生,增加更多的側枝花,從而增加單株花朵數而提高鮮花產量。
[0019]八、鮮花采摘和后期管理
萬壽菊待花瓣開到85%以上,顏色鮮艷時開始采摘,采收一般從7月份中下旬開始,每隔5-7天采摘一次,采摘時注意做到“五不采”(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不成熟不采、腐爛有病變不采、變色花不采)。若采摘了不僅會造成植株大面積感染真菌病害導致低產,而且還會影響采摘的鮮花品質。
[0020]1、要及時采摘,以花瓣完全展開,花蕊未完全開放、變為橙黃色、達八九分成熟時采摘為宜,這時產量最高,及時采摘前期花朵,有利于后期花朵有足夠的營養吸收,提高產量。2、注意雨天不能采摘,因萬壽菊植株屬無限根系,雨天采摘容易造成對植株損傷,病菌容易從根系及采摘口浸入植株,導致死亡、低產,采摘后及時送收購點銷售,采摘花期有兩個半月時間,如遇干旱應及時澆水,如有缺肥現象,應結合澆水和雨天及時追肥,以防植株早衰,影響產量。3、在整個生長期都可進行葉面追肥,特別是在每次采摘花后,噴灑一次磷酸二氫鉀,因萬壽菊植株進入采摘期根部部分已進入木質化,對土壤提供養份吸收不足,需從葉面補充足夠養份,確保花期正常吸收,同時噴灑一次波爾多液,防止病害浸入危害植株,確保豐產。
[0021]下面對一些操作方法進一步說明:
1、種植大田的選擇土地條件:土地集中連片,排灌方便,忌上年打過殘效期長除草劑的地塊。水源條件:地塊附近有穩定、充足的水源。病蟲害情況各種作物病蟲害輕,不能在病蟲害常發區。交通條件:交通方便,便于物資(農藥、化肥、種子、鮮花等)的運輸。搭建育苗棚:棚向以南北向為佳,大棚規格根據地勢來決定。
[0022]2、播種期:播種期一般在每年的新歷4月15-4月20日。苗床蓋土準備:播種前一個星期左右,將播種所需要的苗床蓋土,以每一小袋種子約需準備0.3立方米蓋土考慮備土,覆土厚度8~10_。苗床蓋土要求含有豐富的有機質,以通氣性好的砂壤土、泥炭土為佳,切忌在施用廣滅靈、豆磺隆、普施特、阿特拉津等殘效期長除草劑的地塊取土,腐殖土和腐熟的豬/牛糞要過篩。平整苗床:播種前2~3天,按苗床與生產田面積1:30的比例把苗床平整好,備用。 [0023]3、播種:選擇晴朗、無風氣候條件,將處理好的種子拌直徑小于3mm的干細砂土,分2~3遍均勻撒于苗床,播種密度不要過大,種子間間距控制在4-5cm左右即可。這種種子間距控制在4一5cm撒播方式,需要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操作。
[0024]4、蓋草:播種覆土后并噴灑消毒液和撒毒土后的苗床上覆I層稻草或松毛,蓋至剛好看不見土壤為宜,既可保溫,又可保濕,還可減輕澆水時水流的沖力,并立即扣上地膜。
[0025]5、取草:播種后6~7d苗出齊,待菊苗長到3cm左右,及時將稻草取去。取稻草時,力度要均勻,動作幅度盡量小,以避免損傷幼苗。
[0026]6、水肥管理中注意:如缺水應噴一遍透水,并蓋好膜。苗床內澆水不宜太勤,以保持床土間干間濕為宜。澆水過多易造成徒長,且有利于病害的發生。當室外平均氣溫穩定在12°C以上,天氣晴朗無風,可揭開薄膜,除掉苗床內的雜草。
[0027]7、通風管理及溫度控制:第一對真葉展開后,應注意通風。通風時間應在上午8:00~9:00,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通風,以免造成閃苗(“閃苗”是由于環境條件突然改變而造成的葉片凋萎、干枯現象。這種現象在整個苗期都可發生,而尤以定植前為最嚴重。閃苗與苗質、溫度、空氣濕度都有關系,如果幼苗在苗畦內長期不進行通風,苗畦內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幼苗生長幼嫩,這時突然通風,外界溫度較低,空氣干燥,幼苗會因突然失水出現凋萎現象,進而葉細胞由于突然失水,很難恢復,重者整個葉片干枯,輕者使葉片邊緣或網脈之間葉肉組織干黃,葉片象火燎一般。)。如遇大風降溫天氣,停止通風。幼苗出土后溫度最好調整為18~20°C為最適溫度,過高的溫度易使幼苗徒長(徒長是苗期常見的生長發育失常現象。徒長苗缺乏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極易遭受病菌侵染,同時延緩發育,使花芽分化及開花期后延,容易造成落蕾、落花及落果。定植大田后緩苗差,最終導致減產。徒長的具體表現為:幼苗莖桿細高、節間拉長、莖色黃綠、葉片質地松軟、葉身變薄、色澤黃綠、根系細弱。)
8、苗期注意事項:溫室內空氣濕度高,晝夜溫差大,容易出現大風刮壞塑料,凍傷幼苗和溫度過高,小苗徒長、燒苗等問題,管理上要時常檢查,修補塑料膜,繃緊壓膜線,觀察溫度變化,當氣溫達30 V時要徐徐放風,以防止高溫燒苗和爛根,夜間注意保溫,此時期若不十分干旱,一般不澆水。
[0028]9、移栽緩苗后5天左右進行查苗、補苗,對大田進行逐行檢查,發現死苗、缺苗及時進行補苗。
【權利要求】
1.一種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包括土地整理、播種、苗期管理、大田種植、移栽、田間管理和鮮花采摘環節;其特征在于: (1)土地整理:播種前IOd左右,將大棚全部封閉提升地溫,夜間溫度也須高于12°C;播種前一個星期將苗床覆蓋厚度8~IOmm的細土,所述細土用過篩的腐殖土 50%加腐熟豬/牛糞30%加河沙20%,或腐殖土 50%加園田土 25%加河沙25%配制成; (2)播種:a、先把整理好的苗床澆足水使土地表層不少于IOcm厚的土壤澆透;b、選擇晴朗、無風氣候條件,將處理好的種子拌直徑小于3mm的干細砂土,按種子間距4-5cm撒播于苗床上;c、把備好的土用篩子均勻篩蓋在苗床上,覆土厚度8~IOmm ;d、噴灑消毒液:以每m2苗床用50%多菌靈4g或代森錳鋅4g,兌水100倍,均勻噴灑在床面上;e、將粉劑或顆粒劑的呋喃丹、辛硫磷,或噴殺蟲劑和細沙土按農藥使用說明給出的比例混合均勻制成毒土,之后撒施苗床上;f、之后即時在苗床上覆I層稻草,覆蓋至剛好看不見苗床的土壤止; (3)苗期管理:a、播種后6~7d苗出齊,菊苗長到3cm左右,及時將稻草取去;第一對真葉展開后,按10 m2苗床用磷酸二銨30-50g,兌水IOkg澆灌及時進行根外追肥,之后用適量清水沖洗一遍幼苗葉片防燒苗;b、第一對真葉展開后,在上午8:00~9:00間讓育苗棚內通風;c、當室外氣溫穩定在不低于15°C時應揭膜煉苗; (4)苗期病蟲害防治:a、苗出齊后,濃度小于使用說明規定量配制藥液,噴灑苗菌敵及其它殺菌劑以防株苗感染猝倒病;b、將“辛硫磷拌炒熟的麩皮撒于苗床,或用高效氯氰菊酯拌毒谷撒在苗床表面誘殺地下害蟲,出現斑潛蠅為害時,噴施滅蠅胺防治;c、氣溫達30 V時要徐徐放風,夜間注意保溫,此時期若不十分干旱,就不澆水,防止高溫燒苗和爛根;d、徒長苗應噴200ppm的矮壯素,使葉色變綠,?粗壯、節間變短;e、菊苗生長緩慢時,每5~7天可澆灌一次0.5%復合肥水,澆灌后用適量清水沖洗一遍幼苗葉片,以免“燒苗”,或噴施適量生長素提苗,如含“Π引哚乙 酸”的生長調節劑,以促進生長;f、苗齡控制在45~50天,當幼苗長到15~20cm,莖粗3~4_時,便可移栽;所述農藥的用法與用量均按農藥使用說明辦; (5)大田種植:a、大棚建好后整地,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2500kg,磷酸二銨30-40kg,鉀肥6Kg,做到一次施足底肥,以保證生育期的營養供給,肥料要均勻的施于畦面;b、肥料翻至土下,按高埂底墑:埂高8-10cm,埂寬為40cm,墑寬為90cm的標準理墑;c、在理墑后對墑面進行蓋膜處理,更好的保溫保墑和防止雜草生長;d、蓋膜后按株距70cm,行距60cm的標準在墑面雙行打塘;e、移栽前7d左右苗床控制澆水,揭膜煉苗,以備移栽;f、移栽前I~2d,在苗床內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生石灰:藍礬:水=1:1:200的波爾多液,噴藥,以達到集中防治、減少病原的目的; (6)田間管理:a、株高約40cm左右出現少量分枝,株苗子封壟前,此時進行破膜培土;b、在移栽后7~20天內,不是過分干旱便不需灌水,澆水以見濕見干;C、噴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遠離生產田下風口燒毀或掩埋;d、定樁拉線:當植株長到40cm左右時,要用鐵絲、細繩、竹竿或木樁拉線固定植株,并隨著苗的長勢將固定用的繩索往上移動以防倒伏; (7)鮮花采摘和后期管理:7月中下旬,待萬壽菊花瓣開到85%以上,顏色鮮艷時開始采摘,每隔5— 7天采摘一次;每次采摘后,噴灑一次磷酸二氫鉀,同時噴灑一次波爾多液,防止病害浸入危害植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移栽前預先給苗床澆透水,在上午08:00—10:30,或下午16:30—18:30起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色素萬壽菊高寒地區沙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株距70cm,行距 60cm,采花道70cm,一塘一株移栽,之后隨即對整塊大田大水漫灌。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535169SQ201310333625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日
【發明者】潘正波, 潘聰華, 李士貴, 柏小勇 申請人:曲靖博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