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食用菌培養料裝袋,是由多種食用菌機械分別進行拌料、裝袋來完成,其中,培養料拌好后還需由人工一鐵鍬一鐵鍬將培養料送進裝袋機料斗,菌袋還需由人一只手壓著菌袋,另一只手托著來菌袋完成裝袋工作,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裝袋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作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節約勞動力且提高生產率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包括第一輸送機、第一儲料拌料機、第二輸送機、第二儲料拌料機、第三輸送機、儲料分料機和多臺自動裝袋機,所述第一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第一儲料拌料機的進料口上方,所述第二輸送機的進料口位于第一儲料拌料機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第二儲料拌料機的進料口上方,所述第三輸送機的進料口位于第二儲料拌料機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三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儲料分料機的進料口上方,各臺自動裝袋機分別對應設置于儲料分料機的各個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和第二儲料拌料機的出料口以及儲料分料機的各個出料口均設有出料閥;所述自動裝袋機包括裝袋機機架、固定于裝袋機機架上的攪拌輸送裝置以及沿裝袋機機架滑動的滑動小車,所述滑動小車上設有左右可調的用于壓住菌袋的氣動壓袋裝置和支撐菌袋的菌袋支撐架。優選的,所述出料閥包括設置于出料口處的滑槽、與滑槽相配合的開合板以及驅動開合板的氣缸。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和第二儲料拌料機出料口的開合板均呈弧形且與機筒的弧面相吻合,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和第二儲料拌料機出料口的滑槽均呈7字形且在出料口上下各設置一個;所述儲料分料機出料端為具有方形出料口的長方形筒體,所述儲料分料機出料口的滑槽呈一字形且開設于長方形筒體的上部。優選的,所述攪拌輸送裝置包括由主電機驅動的螺桿主軸和由螺桿主軸通過扒料傳動中間軸帶動的扒料軸,所述螺桿主軸設置于袋筒內,所述扒料軸設置于料斗內,所述料斗位于儲料分料機的出料口下方且與袋筒的進料口相連接;所述裝袋機機架上設有用于驅動滑動小車滑動的驅動氣缸,所述裝袋機機架后方設有用于引導菌袋落下的菌棒落袋板;所述滑動小車的主體結構為半敞開方型長方體殼,所述滑動小車的主體結構下方設有用于清理裝袋機機架導軌上殘留培養料和雜物的清導片,所述清導片和滑動小車的主體結構同步移動,所述滑動小車在菌袋支撐架后方設有向外凸出半球形的的托袋工作面。優選的,所述氣動壓袋裝置包括氣缸和由柔軟的彈性材料制成的壓袋爪,所述氣缸驅動壓袋爪上下運動,所述壓袋爪為向上凸起的圓弧狀;所述菌袋支撐架的主體結構為半個圓筒體殼,所述菌袋支撐架一端通過銷軸與滑動小車相鉸接,另一端設置有連接桿及其端部的滾輪,所述滾輪與裝袋機機架上的導軌滾動接觸。優選的,所述裝袋機機架上設置有兩根光軸,所述滑動小車上設置有與兩根光軸分別配合的兩對軸承;所述料斗設置有用于感應培養料是否滿后自動關閉或開啟儲料分料機出料口的感應器,所述儲料分料機的出料口上設置有調節出料口大小的氣動控制裝置,所述氣動控制裝置由感應器控制。優選的,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和第二儲料拌料機的主軸均由電機經減速傳動機構減速后帶動的,所述主軸上設置有大圈絞龍和小圈絞龍,所述大圈絞龍的螺旋形式為正反兩段,所述小圈絞龍的螺旋形式為正反兩段且方向與大圈絞龍相反。優選的,所述第一輸送機和第二輸送機均為螺旋輸送機,所述螺旋輸送機的料槽呈U形,所述螺旋輸送機的主軸為螺旋葉片軸,所述螺旋輸送機的料槽端部設置有驅動螺旋葉片軸的減速電機裝置。優選的,所述儲料分料機包括橫截面呈W形的料槽、設置于料槽端部的減速電機裝置以及平行設置于料槽內且由減速電機裝置驅動的兩根方向相反的螺旋桿。優選的,所述儲料分料機固定于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護欄和上下扶梯。優選的,所述裝袋機機架的底部設有四個萬向腳輪,其中兩個萬向腳輪帶有剎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布局合理,可以對食用菌培養料進行均勻攪拌、快速輸送和分料以及自動裝袋,自動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有利于食用菌培養料拌料裝袋的產業化生產。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為自動裝袋機的主視圖。圖4為自動裝袋機的俯視圖。圖5為自動裝袋機的右視圖。圖6為自動裝袋機的左視圖。圖7為圖2中的A向視圖。圖8為圖3中的B向視圖。圖中:1-第一輸送機,2-第一儲料拌料機,3-第二輸送機,4-護欄,5-機架,6-自動裝袋機,7-儲料分料機,8-上下扶梯,9-減速傳動機構,10-總電器箱,11-料斗,12-扒料軸,13-螺桿主軸,14-主電機,15-裝袋機機架,16-驅動氣缸,17-菌袋支撐架,18-袋筒,19-氣動壓袋裝置,20-滑動小車,21-扒料傳動中間軸,22-出料閥,23-第二儲料拌料機,24-第三輸送機,25-菌棒落袋板,26-清導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參考圖f 2,一種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包括第一輸送機1、第一儲料拌料機2、第二輸送機3、第二儲料拌料機23、第三輸送機24、儲料分料機7和多臺自動裝袋機6,所述第一輸送機I的出料口位于第一儲料拌料機2的進料口上方,所述第二輸送機3的進料口位于第一儲料拌料機2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第二儲料拌料機23的進料口上方,所述第三輸送機24的進料口位于第二儲料拌料機23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三輸送機24的出料口位于儲料分料機的進料口上方,各臺自動裝袋機6分別對應設置于儲料分料機7的各個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2和第二儲料拌料機23的出料口以及儲料分料機7的各個出料口均設有出料閥22 ;所述自動裝袋機6包括裝袋機機架15、固定于裝袋機機架15上的攪拌輸送裝置以及沿裝袋機機架15滑動的滑動小車20,所述滑動小車20上設有左右可調的用于壓住菌袋的氣動壓袋裝置19和支撐菌袋的菌袋支撐架17。該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還配置有總電器箱10,以控制各個電機設備的運行。為了方便控制出料量,所述出料閥22包括設置于出料口處的滑槽、與滑槽相配合的開合板以及驅動開合板的氣缸。其中,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2和第二儲料拌料機23出料口的開合板均呈弧形且與機筒的弧面相吻合,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2和第二儲料拌料機23出料口的滑槽均呈7字形且在出料口上下各設置一個;為了使得培養料不會散落四周而能夠很好地落入對應的自動裝袋機6的料斗11中,所述儲料分料機7出料端為具有方形出料口的長方形筒體,所述儲料分料機7出料口的滑槽呈一字形且開設于長方形筒體的上部,所述儲料分料機7出料口的開合板安裝于一字形滑槽中。為了均勻攪拌食用菌培養料,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2和第二儲料拌料機23的主軸由電機經減速傳動機構9減速后帶動的,所述減速傳動機構9是由電機經過變速箱后由小鏈輪帶動大鏈輪運動,進而使得主軸低速旋轉,所述主軸上設置有大圈絞龍和小圈絞龍,所述大圈絞龍的螺旋形式為正反兩段,所述小圈絞龍的螺旋形式為正反兩段且方向與大圈絞龍相反,這種正反絞龍和內外絞龍機構使得第一儲料拌料機2和第二儲料拌料機23的主軸做旋轉運動時,培養料就在第一儲料拌料機2和第二儲料拌料機23的機筒內做翻滾和左右運動,進而攪拌均勻。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輸送機I和第二輸送機3均為螺旋輸送機,所述螺旋輸送機的料槽呈U形,所述螺 旋輸送機的主軸為螺旋葉片軸,所述螺旋輸送機的料槽端部設置有驅動螺旋葉片軸的減速電 機裝置,利用螺旋傳動原理將培養料從低處移到高處。所述儲料分料機7包括橫截面呈W形的料槽、設置于料槽端部的減速電機裝置以及平行設置于料槽內且由減速電機裝置驅動的兩根方向相反的螺旋桿,利用螺旋傳動原理將培養料從一端移到另一端,這樣培養料就在儲料分料機7的W形料槽內往復運動,達到一定儲料功能。所述儲料分料機7固定于機架5上,所述機架5上設置有護欄4和上下扶梯8,方便現場人員在機架5上檢查。參考圖2 ,所述攪拌輸送裝置包括由主電機14驅動的螺桿主軸13和由螺桿主軸13通過扒料傳動中間軸21帶動的扒料軸12,所述螺桿主軸13設置于袋筒18內,所述扒料軸12設置于料斗11內,所述料斗11位于儲料分料機7的出料口下方且與袋筒18的進料口相連接;所述裝袋機機架15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滑動小車20左右滑動的驅動氣缸16,所述裝袋機機架15后方設有用于引導菌袋落下的菌棒落袋板25 ;所述滑動小車20上設置有左右可調的用于壓住菌袋的氣動壓袋裝置19和支撐菌袋的菌袋支撐架17,所述滑動小車20上設置有兩條槽以便于氣動壓袋裝置19的氣缸可以在左右不同的位置固定,所述滑動小車20的主體結構為半敞開方型長方體殼,所述滑動小車20的主體結構下方設有用于清理裝袋機機架15導軌上殘留培養料和雜物的清導片26,所述清導片26和滑動小車20的主體結構同步移動,所述滑動小車20在菌袋支撐架17后方設置有向外凸出半球形的的托袋工作面以使得菌袋尾部效果更好。所述自動裝袋機6配置有電器箱,以控制主電機14等設備的運行。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電機14經皮帶傳動帶動螺桿主軸13高速旋轉,所述螺桿主軸13經鏈條傳動帶動扒料傳動中間軸21旋轉,所述扒料傳動中間軸21經鏈條傳動帶動料斗11內的扒料軸12中速旋轉,所述料斗11設置有用于感應培養料是否滿后自動關閉或開啟儲料分料機7出料口的感應器,所述儲料分料機7的出料口上設置有調節出料口大小的氣動控制裝置,所述氣動裝置包括氣缸以及由氣缸驅動的閘板,所述氣動控制裝置由感應器控制。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氣動壓袋裝置19包括氣缸和由柔軟的彈性材料制成的壓袋爪,所述壓袋爪為向上凸起的圓弧狀,所述氣缸驅動壓袋爪上下運動,可以滿足不同菌袋的裝袋需要。所述菌袋支撐架17的主體結構為半個圓筒體殼,所述菌袋支撐架17 —端通過銷軸與滑動小車20相鉸接,另一端設置有連接桿及其端部的滾輪,所述滾輪與裝袋機機架15上的導軌滾動接觸。所述裝袋機機架15上設置有兩根光軸,所述滑動小車20上設置有與兩根光軸分別配合的兩對軸承,使得滑動小車20沿著兩根光軸做平穩的左右運動。所述裝袋機機架15的底部設有四個萬向腳輪,其中兩個萬向腳輪帶有剎車,方便移動和固定。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各種干的培養料先由第一輸送機I輸送到第一儲料拌料機2內攪拌均勻后,接著由第二輸送機3將培養料輸送到第二儲料拌料機23內加水攪拌均勻后,再由第三輸送機24將培養料輸送到儲料分料機7內,儲料分料機7將培養料送到各個自動裝袋機6的料斗11內,料斗11內的扒料軸12將培養料均勻地送入袋筒18的進料口,袋筒18內的螺桿主軸13將培養料擠壓輸送到袋筒18的出料口,滑動小車20沿裝袋機機架15上的兩根光軸向左運動以實現裝袋工作。當滑動小車20沿裝袋機機架15上的兩根光軸向右運動時,菌袋支撐架17在滑動小車20的帶動下,其連接桿上的滾輪沿導軌左右運動進而使得菌袋支撐架17繞銷軸向下轉動,裝滿料的菌袋落到裝袋機機架15后方的菌棒落袋板25上,實現了落袋工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包括第一輸送機、第一儲料拌料機、第二輸送機、第二儲料拌料機、第三輸送機、儲料分料機和多臺自動裝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第一儲料拌料機的進料口上方,所述第二輸送機的進料口位于第一儲料拌料機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第二儲料拌料機的進料口上方,所述第三輸送機的進料口位于第二儲料拌料機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三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儲料分料機的進料口上方,各臺自動裝袋機分別對應設置于儲料分料機的各個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和第二儲料拌料機的出料口以及儲料分料機的各個出料口均設有出料閥;所述自動裝袋機包括裝袋機機架、固定于裝袋機機架上的攪拌輸送裝置以及沿裝袋機機架滑動的滑動小車,所述滑動小車上設有左右可調的用于壓住菌袋的氣動壓袋裝置和支撐菌袋的菌袋支撐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閥包括設置于出料口處的滑槽、與滑槽相配合的開合板以及驅動開合板的氣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和第二儲料拌料機出料口的開合板均呈弧形且與機筒的弧面相吻合,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和第二儲料拌料機出料口的滑槽均呈7字形且在出料口上下各設置一個;所述儲料分料機出料端為具有方形出料口的長方形筒體,所述儲料分料機出料口的滑槽呈一字形且開設于長方形筒體的上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輸送裝置包括由主電機驅動的螺桿主軸和由螺桿主軸通過扒料傳動中間軸帶動的扒料軸,所述螺桿主軸設置于袋筒內,所述扒料軸設置于料斗內,所述料斗位于儲料分料機的出料口下方且與袋筒的進料口相連接;所述裝袋機機架上設有用于驅動滑動小車滑動的驅動氣缸,所述裝袋機機架后方設有用于引導菌袋落下的菌棒落袋板;所述滑動小車的主體結構為半敞開方型長方體殼,所述滑動小車的主體結構下方設有用于清理裝袋機機架導軌上殘留培養料和雜物的清導片,所述清導片和滑動小車的主體結構同步移動,所述滑動小車在菌袋支撐架后方設有向外凸出半球 形的的托袋工作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壓袋裝置包括氣缸和由柔軟的彈性材料制成的壓袋爪,所述氣缸驅動壓袋爪上下運動,所述壓袋爪為向上凸起的圓弧狀;所述菌袋支撐架的主體結構為半個圓筒體殼,所述菌袋支撐架一端通過銷軸與滑動小車相鉸接,另一端設置有連接桿及其端部的滾輪,所述滾輪與裝袋機機架上的導軌滾動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袋機機架上設置有兩根光軸,所述滑動小車上設置有與兩根光軸分別配合的兩對軸承;所述料斗設置有用于感應培養料是否滿后自動關閉或開啟儲料分料機出料口的感應器,所述儲料分料機的出料口上設置有調節出料口大小的氣動控制裝置,所述氣動控制裝置由感應器控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儲料拌料機和第二儲料拌料機的主軸均由電機經減速傳動機構減速后帶動的,所述主軸上設置有大圈絞龍和小圈絞龍,所述大圈絞龍的螺旋形式為正反兩段,所述小圈絞龍的螺旋形式為正反兩段且方向與大圈絞龍相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輸送機和第二輸送機均為螺旋輸送機,所述螺旋輸送機的料槽呈U形,所述螺旋輸送機的主軸為螺旋葉片軸,所述螺旋輸送機的料槽端部設置有驅動螺旋葉片軸的減速電機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分料機包括橫截面呈W形的料槽、設置于料槽端部的減速電機裝置以及平行設置于料槽內且由減速電機裝置驅動的兩根方向相反的螺旋桿。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分料機固定于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護欄和上下扶梯,所述裝袋機機架的底部設有四個萬向腳輪,其中兩個萬向 腳輪帶有剎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用菌培養料自動裝袋生產系統,包括第一輸送機、第一儲料拌料機、第二輸送機、第二儲料拌料機、第三輸送機、儲料分料機和多臺自動裝袋機,所述第一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第一儲料拌料機的進料口上方,所述第二輸送機的進料口位于第一儲料拌料機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第二儲料拌料機的進料口上方,所述第三輸送機的進料口位于第二儲料拌料機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三輸送機的出料口位于儲料分料機的進料口上方,各臺自動裝袋機分別對應設置于儲料分料機的各個出料口下方。本實用新型可以對食用菌培養料進行均勻攪拌、快速輸送和分料以及自動裝袋,自動化水平高、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A01G1/04GK203152070SQ2013200551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葉華 申請人:浙江葉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