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7470閱讀:22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室內懸掛種植食用菌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
背景技術
食用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性蛋白和營養元素的來源之一,由于其培養基原料來源廣泛,栽培方法簡單,因此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有技術中,為了合理利用場地,最大限度的增加食用菌的產量,采用懸鏈系統來種植食用菌,具體做法為:在種植室內上部和下部位置設置轉輪,然后用閉環鏈條組與兩個轉輪嚙合,繞兩者轉動,在鏈條上每隔一段距離懸掛有吊筐,食用菌培養袋放置在吊筐內隨著鏈條移動;在采摘時,用電機拽動鏈條,使要采摘的吊筐下降到采摘臺即可。但是,由于鏈條在使用時間長之后產生疲勞,其長度拉長,原來等距設置在其上的吊筐之間的間距發生變化,這樣在轉向時極易發生前后的吊筐碰撞,造成傳動不平穩甚至發生生產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中鏈條傳動存在的鏈條疲勞拉伸造成的傳動不平穩、吊筐碰撞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包括至少兩條水平設置的懸掛軌道,懸掛軌道設在機架上并沿豎直方向逐層分布,每一條懸掛軌道均對應設有推移單元,在該懸掛系統中還設有用于將上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吊筐轉移至下層懸掛軌道的層轉移單元,以及用于將最下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吊筐轉移至最上層懸掛軌道的提升機構,所述的推移單元包括與懸掛軌道平行設置的控制桿,在平行相對設置的控制桿之間采用連接桿連接,控制桿由動力機構驅動在水平方向上往復運動,控制桿上間隔分布有用于推動食用菌吊筐在懸掛軌道上運動的撥塊,撥塊通過轉軸設置在控制桿上,并且由限位元件阻擋其在推動食用菌吊筐時的偏轉,所述的層轉移單元包括設置在上下兩層懸掛軌道之間的傳動輪和翻板,翻板的一端固定在傳動輪上,并隨傳動輪同步旋轉,翻板的另一端設有一個延伸板,延伸板與翻板朝向翻板旋轉方向的連接彎角處設有一個掛槽。所述的動力機構包括一個由驅動軸帶動的曲柄和一個在支撐滑軌上滑動的滑塊,滑塊上設有一個條形凹槽,曲柄一端的銷軸設置在條形凹槽內,滑塊的兩側分別接有傳動帶,兩側的傳動帶分別繞過對應導向輪與控制桿的兩端或連接桿連接。所述限位元件為設在撥塊一側的擋柱,用于限制撥塊繞轉軸向該側轉動,且擋柱分別限制上下控制桿上的撥塊使撥塊的偏轉方向相反。所述擋柱設在撥塊或控制桿上。所述撥塊自由端設靠近限位元件的一側上設有坡面。所述導向輪為多個且水平設置,每層至少設有兩個,每層的導向輪通過傳動帶與推移單元和動力機構構成傳動循環。所述相鄰的兩層懸掛軌道之間的翻板的數目為一個,翻板設置在上層懸掛軌道的末端與下層懸掛軌道的始端之間。所述層轉移單元和提升機構采用同一個驅動源。本實用新型,撥塊自由端靠近限位元件的一側上設有坡面,使撥塊的底部形成一個斜面,不僅減少了撥塊的重量,而且在食用菌種植移動式掛袋裝置工作時,撥塊的轉動不會對其后的食用菌生長袋造成損害,同時,撥塊自由端的斜面能起到緩沖作用,其后的食用菌懸掛軸能夠推動撥塊繼續轉動,保證托架的正常移動。本實用新型中,每相鄰上下層懸掛軌道之間設有兩個傳動輪,每相鄰上下層軌之間設有一個與傳動輪同軸設置的翻板,且翻板設置在上層懸掛軌道的末端與下層懸掛軌道的始端之間。電機將動力傳遞給提升機構的動力鏈齒輪,動力鏈齒輪帶動提升機構將最底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懸掛軸提升到最上層的懸掛軌道上,同時,通過傳統鏈條和動力鏈齒輪構成傳動循環的傳動輪將動力傳遞給層轉移單元,使上層懸掛軌道末端的食用菌懸掛軸移動到下層懸掛軌道上。本實用新型中,驅動軸與減速器的輸出軸相連接,將轉動轉化為往復直線運動,并經傳動帶傳遞給推移單元的控制桿,帶動推移單元作水平往復移動。推移單元移動時,帶動撥塊轉動推動懸掛軸在懸掛滑軌上移動,在懸掛滑軌的末端設置翻板,懸掛軸移動到懸掛滑軌末端時,通過翻板中延伸板的承接作用,使懸掛軸落入翻板上的掛槽內,并卡在掛槽中,隨著翻板的轉動,由于重力作用,食用菌吊筐懸掛軸一直卡在掛槽內不會脫落,當翻板隨傳動輪旋轉至最低點時,到達臨界點,繼續轉動,食用菌吊筐懸掛軸在重力作用下從掛槽內滑出,并通過延伸 板的承接作用落到下層懸掛滑軌上,然后隨著懸掛滑軌繼續運動。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中,曲柄的旋轉是以驅動軸的軸心為圓心的圓周運動,動力機構將轉動轉化為水平往復移動,該機構體積小,結構簡單,由于采用單一驅動源,降低能耗,還能避免因多動力輸入造成的動力不同步,進而導致食用菌吊筐在運行期間的碰撞問題,保證食用菌種植的質量;(2)本實用新型中,推移單元中的撥塊推動食用菌吊筐懸掛軸在懸掛軌道上移動,摒棄鎖鏈繩和輪盤的組合使用,可杜絕食用菌吊筐懸掛軸出現相互擠壓的現象,保證食用菌吊筐懸掛軸的正常運行和食用菌的種植質量;(3)本實用新型中,層轉移單元通過翻板實現了食用菌吊筐在不同高度的懸掛軌道之間的傳遞,延伸板能夠起到承接懸掛軸的作用,從而實現將食用菌吊筐懸掛軸輸送到相應的懸掛軌道上,提升機構將最低層懸掛軌道上懸掛軸提升到最頂層的懸掛軌道上,結構簡單實用、便于檢修維護;(4)本實用新型采用將種植筐設置在懸掛軌道上然后使用推移單元推動其運動的方法,代替了種植筐設置在懸鏈上隨懸鏈移動,避免了懸鏈在使用時間長之后產生疲勞、長度拉長后在轉向時發生前后吊筐碰撞的問題,傳動更加平穩。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2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動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推移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翻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提升機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機架,2、推移單元,201、控制桿,202、連接桿,203、撥塊,204、擋柱,
3、懸掛軌道,4、層轉移單元,401、翻板,402、延伸板,403、掛槽,5、提升機構,6、提升皮帶,7、導向輪,8、傳動帶,9、動力機構,10、支撐滑軌,11、條形凹槽,12、曲柄,13、驅動軸,14、滑塊,15、轉動輪,16、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包括至少兩條水平設置的懸掛軌道3,懸掛軌道3設在機架I上并沿豎直方向逐層分布,每一條懸掛軌道3均對應設有推移單元2,在該懸掛系統中還設有用于將上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吊筐轉移至下層懸掛軌道的層轉移單元4,以及用于將最下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吊筐轉移至最上層懸掛軌道的提升機構5,所述的推移單元2包括與懸掛軌道3平行設置的控制桿201,在平行相對設置的控制桿201之間采用連接桿202連接,控制桿201由動力機構9驅動在水平方向上往復運動,控制桿201上間隔分布有用于推動食用菌吊筐在懸掛軌道3上運動的撥塊203,撥塊203通過轉軸設置在控制桿201上,并且由限位元件阻擋其在推動食用菌吊筐時的偏轉,所述的層轉移單元4包括設置在上下兩層懸掛軌道3之間的傳動輪和翻板401,翻板401的一端固定在傳動輪上,并隨傳動輪同步旋轉,翻板401的另一端設有一個延伸板402,延伸板402與翻板401朝向翻板401旋轉方向的連接彎角處設有一個掛槽403。
進一步的,動力機構9包括一個由驅動軸13帶動的曲柄12和一個在支撐滑軌10上滑動的滑塊14,滑塊14上設有一個條形凹槽11,曲柄12 —端的銷軸設置在條形凹槽11內,滑塊14的兩側分別接有傳動帶8,兩側的傳動帶8分別繞過對應導向輪7與控制桿201的兩端或連接桿202連接。進一步的,限位元件為設在撥塊203 —側的擋柱204,用于限制撥塊203繞轉軸向該側轉動,且擋柱204分別限制上下控制桿上的撥塊203使撥塊203的偏轉方向相反。進一步的,擋柱204設在撥塊203或控制桿201上。進一步的,撥塊203自由端設靠近限位元件的一側上設有坡面。進一步的,導向輪7為多個且水平設置,每層至少設有兩個,每層的導向輪7通過傳動帶8與推移單元2和動力機構構成傳動循環。進一步的,相鄰的兩層懸掛軌道3之間的翻板401的數目為一個,翻板401設置在上層懸掛軌道3的末端與下層懸掛軌道3的始端之間。進一步的,層轉移單元4和提升機構5采用同一個驅動源。本實用新型中,提升機構5的目的用以將位于底層的懸掛軌道3末端的食用菌吊筐提升到位于頂層的懸掛軌道3的始端,為達到提升的目的,提升機構5的設置形式有很多種,如圖5所示,在位于底層的懸掛軌道3的末端和位于頂層的懸掛軌道3的始端之間設置由動力單元II驅動的提升皮帶6,提升皮帶6繞兩個轉動輪15轉動,其上設置掛鉤16,在提升皮帶6轉動的過程中通過其上的掛鉤16將位于底層的懸掛軌道3末端的種植筐勾起并向上提升,然后在其轉到最高點向下循環時將掛鉤上的種植筐翻轉到位于頂層的懸掛軌道3的始端。·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包括至少兩條水平設置的懸掛軌道(3),懸掛軌道(3)設在機架(I)上并沿豎直方向逐層分布,每一條懸掛軌道(3)均對應設有推移單元(2),在該懸掛系統中還設有用于將上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吊筐轉移至下層懸掛軌道的層轉移單元(4),以及用于將最下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吊筐轉移至最上層懸掛軌道的提升機構(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移單元(2)包括與懸掛軌道(3)平行設置的控制桿(201),在平行相對設置的控制桿(201)之間采用連接桿(202 )連接,控制桿(201)由動力機構(9)驅動在水平方向上往復運動,控制桿(201)上間隔分布有用于推動食用菌吊筐在懸掛軌道(3 )上運動的撥塊(203 ),撥塊(203 )通過轉軸設置在控制桿(201)上,并且由限位元件阻擋其在推動食用菌吊筐時的偏轉,所述的層轉移單元(4)包括設置在上下兩層懸掛軌道(3)之間的傳動輪和翻板(401),翻板(401)的一端固定在傳動輪上,并隨傳動輪同步旋轉,翻板(401)的另一端設有一個延伸板(402 ),延伸板(402 )與翻板(401)朝向翻板(401)旋轉方向的連接彎角處設有一個掛槽(403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機構(9)包括一個由驅動軸(13)帶動的曲柄(12)和一個在支撐滑軌(10)上滑動的滑塊(14),滑塊(14)上設有一個條形凹槽(11),曲柄(12) —端的銷軸設置在條形凹槽(11)內,滑塊(14)的兩側分別接有傳動帶(8),兩側的傳動帶(8)分別繞過對應導向輪(7)與控制桿(201)的兩端或連接桿(202)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元件為設在撥塊(203 ) 一側的擋柱(204),用于限制撥塊(203 )繞轉軸向該側轉動,且擋柱(204)分別限制上下控制桿上的撥塊(203)使撥塊(203)的偏轉方向相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柱(204)設在撥塊(203)或控制桿(20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撥塊(203)自由端設靠近限位元件的一側上設有坡面。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輪(7)為多個且水平設置,每層至少設有兩個,每層的導向輪(7)通過傳動帶(8)與推移單元(2)和動力機構構成傳動循環。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的兩層懸掛軌道(3)之間的翻板(401)的數目為一個,翻板(401)設置在上層懸掛軌道(3)的末端與下層懸掛軌道(3)的始端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層轉移單元(4 )和提升機構(5 )采用同一個驅動源。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室內食用菌種植的懸掛系統,包括至少兩條水平設置的懸掛軌道,懸掛軌道設在機架上并沿豎直方向逐層分布,每一條懸掛軌道均對應設有推移單元,在該懸掛系統中還設有用于將上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吊筐轉移至下層懸掛軌道的層轉移單元,以及用于將最下層懸掛軌道上的食用菌吊筐轉移至最上層懸掛軌道的提升機構。本實用新型采用將種植筐設置在懸掛軌道上然后使用推移單元推動其運動的方法,代替了種植筐設置在懸鏈上隨懸鏈移動,避免了懸鏈在使用時間長之后產生疲勞、長度拉長后在轉向時發生前后吊筐碰撞的問題,傳動更加平穩,層轉移單元和提升機構的使用,實現了食用菌吊筐懸掛軸在各層懸掛軌道上的移動。
文檔編號A01G1/04GK203120521SQ20132006088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楊超慶, 李軍峰, 王琳, 岳長興, 姚建波, 方秋玲, 李杭 申請人:洛陽佳嘉樂農業產品開發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