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旱地作物補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涉及一種旱地作物補水器,屬于作物抗旱及澆灌措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節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術措施,使有限的水資源解決更多的植物需求。地面灌溉是最傳統的灌溉方式,包括溝灌和畦灌等,這類灌溉方式灌水不均勻,蒸發量大,表層土壤極其容易造成團粒結構,形成板層,影響土壤中好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地面灌溉真正被使用在作物上的水資源很少,但由于其田間工程設施簡單,不需要能源,目前仍然被廣泛采用。但是在干旱期或在山區、半山區及一些水源短缺的地方,采用地面灌溉是極其不科學也不可行的方法。從節水角度考慮,目前采用高壓的水泵從低處水源進行補水或者現代化的滴灌措施給缺水的作物進行補水,但也將花費極大的財力。由于地勢原因或不同地區水資源的不同,依據目前的經濟能力及技術很難普及并達到現代化的滴灌措施,尤其是山區、半山區滴灌成本過高,很難推廣實施。山區、半山區旱地作物在干旱期的澆灌或補水一直成為難解決的技術問題,目前及需要一種既操作簡單方便、又節約成本,適于山區、半山區旱地作物及時補水的裝置。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在山區、半山區實施灌溉設備成本較高以及地面灌溉極大地浪費水資源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宜對山區、半山區旱地作物補水的旱地作物補水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水桶上的水桶出水管與軟管的一端連接,軟管的另一端與水平的硬質直管I的一端連接,硬質直管I上設置有開關,硬質直管II與硬質直管I垂直,硬質直管I的另一端與硬質直管II的上端通過直角連接管連接,硬質直管II下部的管壁上設置有一個以上出水孔,腳踏板設置位于出水孔之上的硬質直管II的管壁上,硬質直管II的下端與實心錐頭的 上部通過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腳踩豎直方的硬質直管II上的腳踏板以及手按壓水平的硬質直管I,能很容易地使實心錐頭進入土壤中,從而順利地使硬質直管II下部設置有出水孔的管部進入土壤,再開啟開關,水桶中的水即可快速地進入土壤,對旱地作物補水。在用腳踩腳踏板使實心錐頭進入土壤時,設置的硬質直管I為水平位置可起到扶手,輔助施力的作用,使實心錐頭及硬質直管II下部設置有出水孔的管部更容易較快、較順利地進入土壤。設置的軟管可以方便地向作物施水時調節操作方向,也便于攜帶。由于通過實心錐頭鉆入土壤而將硬質直管II下部設置有出水孔的管部帶入土壤,可靈活地在作物旁補水,可大大節約了水資源,減少了地面灌溉易使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問題,以及其它設施成本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構思巧妙,設計合理、小型輕便、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特別適于在山區、半山區對旱地作物及時、快速補水。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處剖面放大圖。圖中各標記依次表不:I一水桶,2—背帶,3—水桶出水管,4一水桶進水蓋,5—軟管,6—硬質直管I,7—硬質直管11,8—直角連接管,9一腳踏板,10—出水孔,11一實心錐頭,12一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2,水桶I上的水桶出水管3與軟管5的一端連接,軟管5的另一端與水平的硬質直管I 6的一端連接,水平的硬質直管I 6上設置有開關12,硬質直管II 7與水平的硬質直管I 6垂直,水平的硬質直管I 6的另一端與硬質直管II 7的上端通過直角連接管8連接,硬質直管II 7下部的管壁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出水孔10,腳踏板9設置位于出水孔10之上的硬質直管II 7的管壁上,硬質直管II 7的下端與實心錐頭11的上部通過螺紋連接。硬質直管I 6和硬質直管II 7可以是鋼質的直管。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是:1、將水桶I上的水桶進水蓋4打開,注水進入水桶I,蓋好水桶進水蓋4,操作人員背上背帶2,手提水平的硬質直管I 6。2、將實心錐頭11對準需要補水的植株的根部周圍任何一個角度,用腳往下踩腳踏板9,手輔助用力按壓水平的硬質直管I 6,協助使實心錐頭11進入土壤,帶硬質直管II 7的出水孔10部位進入土壤15-20cm,開啟開關12,水桶中的水即可快速流入土壤中,約10妙鐘后,即可關閉開關12,手往上提水平的硬質直管I 6,對該作物的補水完成,可繼續對下一個需要補水的作物進行 相同的操作。
權利要求1.旱地作物補水器,包括水桶,其特征在于:水桶(I)上的水桶出水管(3)與軟管(5)的一端連接,軟管(5)的另一端與水平的硬質直管I (6)的一端連接,硬質直管I (6)上設置有開關(12),硬質直管II (7)與硬質直管I (6)垂直,硬質直管I (6)的另一端與硬質直管II (7)的上端通過直角連接管(8)連接,硬質直管II (7)下部的管壁上設置有一個以上出水孔(10),腳踏板(9)設置位于出水孔(10)之上的硬質直管II (7)的管壁上,硬質直管II (7)的下端與實心錐頭(11)的上部通過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旱地作物補水器。該補水器水桶上的出水管與軟管的一端連接,軟管的另一端與水平的硬質直管Ⅰ的一端連接,硬質直管Ⅰ上設置有開關,硬質直管Ⅱ與硬質直管I垂直,硬質直管Ⅱ的上端與硬質直管Ⅰ的另一端通過直角連接管連接,硬質直管Ⅱ的下部管壁設置有出水孔,腳踏板設置位于出水孔之上的硬質直管Ⅱ的管壁上,硬質直管Ⅱ的下端與實心錐頭的上部通過螺紋連接。腳踩腳踏板及手按壓硬質直管I,可使實心錐頭帶動設有出水孔的硬質直管Ⅱ的下部順利進入土壤,開啟開關,水桶里的水即可快速進入土壤,給缺水的作物補水。本實用新型成本低,小型輕便、操作方便,特別適于給山區、半山區的旱地作物及時快速補水。
文檔編號A01G29/00GK203072554SQ2013201008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4日
發明者張曉云, 王莉花, 王艷青, 盧文潔 申請人: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