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及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及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該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包括管道和氣泵,所述管道由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通過彎道連接,所述進水管道的進水口附近連接有氣泵。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其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效果好、節能高效、安裝簡便且便于管理。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該裝置包括有支架,該支架內設有若干順序排列的容納空間,每個容納空間內放置有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其產生的有益效果是增氧快速且效果較好。
【專利說明】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及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對蝦蟹水下生長環境進行增
氧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為提高單位水體溶解氧的密度,通常需要在養殖水
[0003]域中安裝增氧設備,使水產品得到充足的溶解氧氣。目前,國內主要使用的增
[0004]氧設備有葉輪式增氧機、水車式、射流式增氧機等,利用這些設備攪拌水體,
[0005]使水與空氣充分接觸,將氧氣帶入水中,但是這些增氧方式效率較低,而且結構復雜,造價成本較高,且這些增氧設備的使用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具有局限性,不能適應存在各種狀況的養殖水域。
[0006]現有技術中的微孔增氧設備能夠達到增氧效果,但是安裝繁瑣,費用較高,結構復雜,不便于生產管理。
[0007]在中國專利文獻CN201101055Y中公開了一種魚池增氧設備,該設備主要由定位裝置、主機、壓水輪、浮球組成,在定位裝置上端電源接觸器外滑轉套上設置權式活動支架,通過延接管連接增氧機上活動支架,定位裝置立桿上部為套管式結構;撥水輪為分體結構;增氧機主機下部攔截板為圓角箕狀結構,在主機上設置水冷器,水冷器下部設進水倉,上部橫向設置連接進水倉的出水管,出水管口垂懸于變速箱體之上。
[0008]上述公開的技術方案中的魚池增氧設備,存在的不足還是結構復雜、成本高。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種新的增氧效果與微孔增氧效果相當,且更加節能高效,安裝簡便,便于管理的增氧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效果好、節能高效、安裝簡便且便于管理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
[001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包括管道和氣泵,所述管道由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通過彎道連接,所述進水管道的進水口附近連接有氣泵。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由于管道由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通過彎道連接,使得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不在同一軸線上,延長了水在管道內的行走的時間;在進水管道的進水口附近連接有氣泵,這樣,由于氣泵連接在進水管道的進水口附近,使得氣泵可以帶動處于進水口附近的水進入管道,其產生的有益效果是,在氣泵內的含氧空氣進入管道時,即可與水充分接觸,水就能溶解空氣內的氧氣,達到增氧的目的。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彎道是直角的,其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安裝;此外,采用直角,使得水對該直角的沖擊力比較大,能夠在該處形成較大的漩渦,緩沖時間更長,水與空氣接觸時間更長也更充分。[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彎道是圓弧形的,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主要是考慮到減緩水對該彎道的沖擊力,延長彎道的使用壽命,同時,采用圓弧形設置也能形成漩渦,使得空氣與水充分且較長時間的接觸。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管道采用PVC材質,PVC材料來源廣泛,用于制作管道也比較經濟合理,當然,該管道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質。
[001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快速且增氧效果較好的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
[001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包括有支架,該支架內設有若干順序排列的容納空間,每個容納空間內放置有如前所述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架所采用的材料是木質的,支架采用木質的,主要是從經濟上考慮的,且采用木質材料完全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足以支撐容納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9]圖1是現有的增氧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彎道的結構示意圖;
[0023]其中:1-管道,1-1-進水管道,1-2-出水管道,1-3-彎道,1-4-進水口,2-氣泵,3-支架,3-1-容納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對現有技術作出的改進,先對現有技術進行描述,同時為了敘述方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稱的“左”、“右”與附圖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起限定作用。
[0025]如圖1所示,在中國專利文獻CN201219432Y中的增氧設備,它包括電機101,輸出軸102和圓柱形的增氧頭103,所述輸出軸102分別與電機101,增氧頭103固定;所述輸出軸102內設有通氣孔104,所述輸出軸102表面設有進氣口 105,所述進氣口 105與通氣孔104連通;所述增氧頭103表面設有出氣孔106,所述氣孔106也與通氣孔104連通。
[0026]所述出氣孔106主要分布圓柱形的增氧頭103周面上,而且出氣孔106的數
[0027]量也盡可能設計的多。另外,還可以將一些出氣孔106分布圓柱形的增氧頭103端面上。
[0028]由上述可知,現有技術中,將出氣孔106的數量也盡可能設計的多,形成微孔,但是這種微孔設施安裝繁瑣,費用較高,結構復雜,不便于生產管理。
[0029]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包括管道I和氣泵2,管道I采用PVC材質,管道I由進水管道1-1和出水管道1-2通過彎道1-3連接,進水管道1-1的進水口 1-4附近連接有氣泵2,彎道1-3是直角的,作為本實施例的另一種方式,也可以將彎道1-3設置成圓弧形的,如圖4所示。
[0030]如圖3所示,多個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構成一種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該裝置包括有支架3,該支架3內設有若干順序排列的容納空間3-1,每個容納空間3-1內放置有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所述支架3所采用的材料是木質的。作為本實施例一種變形,各個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的氣泵與管道相連的接口串聯連接在一起,使用一個氣泵即可實現給多個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補充氧氣。
[0031]使用時,將整個裝置放入水中,裝置置于水面以下,將氣泵接通電源即可使用。
[0032]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例如,管道I還可以是一體注塑生成的,不需要另外采用彎道1-3。
【權利要求】
1.一種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包括管道(I)和氣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I)由進水管道(1-1)和出水管道(1-2)通過彎道(1-3)連接,所述進水管道(1-1)的進水口(1-4)附近連接有氣泵(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道(1-3)是直角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道(1-3)是圓弧形的。
4.如權利要求f3任一項所述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I)采用PVC材質。
5.一種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有支架(3),該支架(3)內設有若干順序排列的容納空間(3-1),每個容納空間(3-1)內放置有如權利要求廣4任一項所述的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主動式充氣增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所采用的材料是木質的。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424171SQ201320111943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3日
【發明者】楊國新, 姜菊梅 申請人:丹陽市莊湖龍蝦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