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38287閱讀:387來源:國知局
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無土種植領域,提供了一種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包括用于盛裝營養液的箱體、支架、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種植組件、抽液泵、進液管和回液管;所述種植組件包括種植槽和設于所述種植槽上方的植物生長燈;所述抽液泵入口與所述箱體連通,所述進液管連通所述抽液泵出口與所述種植槽,所述回液管連通所述種植槽與所述箱體;所述智能無土種植裝置還包括調節與控制所述抽液泵自動運行和調節與控制所述植物生長燈照射時間的控制模塊。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能實現智能添加營養液和增加種植植物光照時間,無需人工定期向種植槽中添加營養液和開關植物生長燈,保證種植植物良好生長。
【專利說明】智能無土種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無土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無土種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家進行無土種植既可以改善家居環境,又增加了生活情趣,提高了生活品質。特別是城市高層公寓中,在家進行無土種植植物以改善家居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而現有的無土種植裝置需人定期管理,需手工向其種植槽中加入營養液和手工開關植物生長燈以增加種植植物的光照時間。如果居民在一段時間內忘記定期管理,則可能導致種植植物得不到良好的營養供給的足夠的光照而枯萎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控制模塊的智能無土種植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無土種植裝置需人定期管理,需手工向其種植槽中加入營養液和手工開關植物生長燈以增加種植植物的光照時間,如果居民在一段時間內忘記定期管理,則可能導致種植植物得不到良好的營養供給的足夠的光照而枯萎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包括用于盛裝營養液的箱體、支架、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種植組件、抽液泵、進液管和回液管;所述種植組件包括種植槽和設于所述種植槽上方的植物生長燈;所述抽液泵入口與所述箱體連通,所述進液管連通所述抽液泵出口與所述種植槽,所述回液管連通所述種植槽與所述箱體;所述智能無土種植裝置還包括調節與控制所述抽液泵自動運行和調節與控制所述植物生長燈照射時間的控制模塊。
[0005]進一步地,所述種植組件為至少兩組,且在豎直方向上分層設置。
[0006]進一步地,還包括下液管,所述下液管與相鄰兩層所述種植組件中的種植槽相連通;所述進液管與最上層所述種植組件的種植槽相連通,所述回液管與最下層所述種植組件的種植槽相連通。
[0007]進一步地,與所述最上層種植組件的種植槽相連通的下液管和所述進液管分別位于該種植槽的相對兩端;與所述最下層種植組件的種植槽相連通的下液管和所述回液管分別位于該種植槽的相對兩端;所述最上層種植組件與所述最下層種植組件之間的所述種植組件的種植槽中,每一種植槽與其上一層種植槽相連的下液管和該種植槽與其下一層種植槽相連的下液管分別位于該種植槽的相對兩端。
[0008]進一步地,所述進液管出口安裝有U型管,所述進液管通過該U型管與所述種植槽相連通。
[0009]進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分別豎立于所述底座兩側的兩支撐桿、連接所述兩支撐桿頂端的橫桿;所述種植組件通過吊線吊裝于所述橫桿上。
[0010]進一步地,所述箱體安裝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種植組件吊裝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吊線下端固定在所述箱體上。
[0011]進一步地,還包括將所述種植組件固定于所述吊線上并可調節所述種植組件在所述吊線上的位置的吊碼。
[0012]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并排且間隔設置的兩支桿和連接所述兩支桿的連接桿,所述兩支撐桿分別固定于所述兩支桿上,所述箱體安裝于所述連接桿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種植槽中安裝有防止種植植物移動的種植籠。
[0014]本實用新型在智能無土種植裝置中設置控制模塊,通過控制模塊控制抽液泵的自動運行,從而自動對種植槽進行添加營養液;通過控制模塊控制植物生長燈的開關,以增加種植植物的光照時間,實現智能添加營養液和增加種植植物光照時間,無需人工定期向種植槽中添加營養液和開關植物生長燈,即使一段時間無人照看,也可以保證種植植物有良好的營養供給和足夠的光照時間,保證種植植物良好生長。另外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還可以通過對控制模塊進行參數設置,來調節抽液泵運行時間,特別是可以設置僅在居民上班時間運行抽液泵,以保證居民在家時,無抽液泵運行的噪音,以使家庭有安靜休息環境。還可以通過對控制模塊進行參數設置來根據季節、種植植物品種和生長狀況來調節植物生長燈的開啟時間,使種植植物更好地生長。另外,用種植槽和植物生長燈組成種植組件,可以保證種植在種植槽中的植物得到充足的光照,保證植物良好生長,解決了家庭居所中陽光不足的問題,便于在家庭中種植植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無土種植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的智能無土種植裝置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圖1的智能無土種植裝置中B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9]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包括箱體1、支架2、種植組件3、抽液泵4、進液管51、回液管52和控制模塊6。種植組件3安裝于支架2上,種植組件3包括種植槽31和設于種植槽31上方的植物生長燈32。種植槽31用于放置種植植物,其內存放供種植植物生長的營養液。植物生長燈32為種植植物提供足夠的光照時間,這樣可以在陽光不足的位置種植植物。箱體I用于盛裝營養液,以提供向種植槽31中添加的營養液。抽液泵4入口與箱體I連通,可以通過管路將抽液泵4入口與箱體I連通,對于潛水型抽液泵4還可以將抽液泵4直接安裝在箱體I中。進液管51連通抽液泵4出口與種植槽31,從而在抽液泵4運行時,通過進液管51將營養液添加至種植槽31中。回液管52連通種植槽31與箱體1,當種植槽31中添加足量營養液時,多余的營養液可以經回液管52流回至箱體1,防止浪費或營養液溢出而污染環境。從而箱體1、抽液泵4、進液管51、種植槽31及回液管52構成循環回路,保證營養液得到充足利用。控制模塊6用于調節與控制抽液泵4自動運行和調節與控制植物生長燈32照射時間。[0020]在智能無土種植裝置中設置控制模塊6,通過控制模塊6控制抽液泵4的自動運行,從而自動對種植槽31進行添加營養液;通過控制模塊6控制植物生長燈32的開關,以增加種植植物的光照時間,實現智能添加營養液和增加種植植物光照時間,無需人工定期向種植槽31中添加營養液和開關植物生長燈32,即使一段時間無人照看,也可以保證種植植物有良好的營養供給和足夠的光照時間,保證種植植物良好生長。另外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還可以通過對控制模塊6進行參數設置,來調節抽液泵4運行時間,特別是可以設置僅在居民上班時間運行抽液泵4,以保證居民在家時,無抽液泵4運行的噪音,以使家庭有安靜休息環境。還可以通過對控制模塊6進行參數設置來根據季節、種植植物品種和生長狀況來調節植物生長燈32的開啟時間,使種植植物更好地生長。
[0021]另外,用種植槽31和植物生長燈32組成種植組件3,可以保證種植在種植槽31中的植物得到充足的光照,保證植物良好生長,解決了家庭居所中陽光不足的問題,便于在家庭中種植植物。
[0022]進一步地,種植組件3為至少兩組,且在豎直方向上分層設置。至少兩組種植組件3在支架2上豎直排布,從而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空間,種植更多的植物,且相應地減小占地面積,更利于家庭使用。另外,通過對控制模塊6的設置還可以對各種植組件3的植物生長燈32進行分別控制,以更好地適應不同植物的生長。
[0023]進一步地,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還包括下液管53,下液管53用于相通相鄰兩層種植組件3中的種植槽31。進液管51與最上層種植組件3的種植槽31相連通,回液管52與最下層種植組件3的種植槽31相連通。當抽液泵4工作時,營養液經進液管51流至最上層的種植槽31中,向該種植槽31中添加營養液;該種植槽31中存儲足量營養液后,多余的營養液經下液管53流到其下一層的種植槽31中,向其下一層的種植槽31中添加營養液;當該下一層種植槽31中存儲足量營養液后,多余的營養液經下液管53向該層種植槽31的下一層的種植槽31添加營養液,直至營養液經下液管53流至最下層種植槽31中,當最下層種植槽31中加入了足量營養液后,多余的營養液經回液管52流回到箱體I中,從而進入循環利用。
[0024]這樣,箱體1、抽液泵4、進液管51、各種植槽31、下液管53和回液管52構成串聯循環回路,從而在添加營養液時,可以保證每一層的種植槽31中均能添加到足量的營養液。串聯回路指將回路中各部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回路,該回路中相鄰兩部中:前一部件尾部與后一部件的首部相連。
[0025]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將各種植槽31并聯起來,構成并聯循環回路。并聯回路指將回路中相同或不同的部件首首相接,同時尾尾亦相連組成的回路。具體為進液管51與每一層種植組件3中的種植槽31均連通,而回液管52與每一層的種植組件3中的種植槽31均連通,這樣通過進液管51給每一層種植槽31添加營養液,而通過回液管52回流每一層種植槽31中多余的營養液。但這種方式,會導致各種植槽31添加營養液速度不均,種植槽31位置越高,進液管51中水壓越小,流入到種植槽31中營養液速度越小,可能導致位置較高的種植槽31中難以加到足量的營養液。
[0026]進一步地,與最上層種植組件3的種植槽31相連通的下液管53和進液管51分別位于該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即:進液管51位于最上層種植槽31的一端,并與該端相連通,而與該種植槽31相連的下液管53位于該種植槽31的另一端,并與該另一端相連通,此下液管53連通該最上層種植槽31與其下一層種植槽31。這樣進入該種植槽31中的營養液會先存儲在該種植槽31中,直到該種植槽31中存儲量足夠時,多余的營養液才會從下液管53中流出,同時營養液在該種植槽31中流動,還可以帶出該種植槽31中的雜質。另外,當進液管51與下液管53位于該種植槽31的同一端時,可能出現進入該種植槽31中的營養液還未存儲足量,便從下液管53中流出的問題。而將進液管51與下液管53分別設于該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則可以防止此問題的發生。
[0027]同理,與最下層種植組件3的種植槽31相連通的下液管53和回液管52分別位于該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即:回液管52位于最下層種植槽31的一端,并與該端相連通,而與該種植槽31相連的下液管53位于該種植槽31的另一端,并與該另一端相連通,此下液管53連通最下層種植槽31與其上一層種植槽31。在向該最下層種植槽31中添加營養液時,營養液是經此下液管53添加到該種植槽31中。將該下液管53與回液管52分別設于該最下層種植槽31的兩端,在該種植槽31存儲足量營養液后,多余的營養液可以流經整個種植槽31,再經回液管52流至箱體I。
[0028]同理,最上層種植組件3與最下層種植組件3之間的種植組件3的種植槽31中,每一種植槽31與其上一層種植槽31相連的下液管53和該種植槽31與其下一層種植槽31相連的下液管53分別位于該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在此為方便描述,將該種植槽31與其上一層種植槽31相連的下液管53稱為第一下液管531 ;將該種植槽31是與其下一層種植槽31相連的下液管53稱為第二下液管532 ;則在向該種植槽31中添加營養液時,營養液是經第一下液管531流至該種植槽31中,而多余的營養液經第二下液管532流出。第一下液管531位于該種植槽31的一端,并與該端相連通;第二下液管532位于該種植槽31的另一端,并與該另一端相連通。這樣將第一下液管531和第二下液管532分別設于該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在該種植槽31存儲足量營養液后,多余的營養液可以流經整個種植槽31,再經第二下液管532流出。可以帶出該種植槽31中的雜質。另外,如果第一下液管531與第二下液管532位于該種植槽31的同一端時,可能出現進入該種植槽31中的營養液還未存儲足量,便從第二下液管532中流出的問題。而將第一下液管531與第二下液管532分別設于該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則可以防止此問題的發生。
[0029]為了使種植槽31中多余的營養液能快速流出,防止營養液從種植槽31中溢出,下液管53的孔徑大于進液管51的孔徑,回液管52的孔徑則大于或等于下液管53的孔徑。
[0030]本實施例中,種植組件3為三組且豎直分層設置,分別為最上層、中間層和最下層。進液管51與最上層種植槽31的一端相連通,該種植槽31通過第一下液管531與中間層種植槽31相連通,中間層種植槽通過第二下液管532與最下層種植槽相連通,最下層種植槽通過回液管與箱體相連通。第一下液管531和進液管51分別與最上層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相連通。同時,第一下液管531和第二下液管532分別與中間層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相連通。并且第二下液管532和回液管52分別與最下層種植槽31的相對兩端相連通。添加營養液時,營養液沿圖中箭頭流向,從箱體1、經抽液泵4、到進液管51,在進液管51中向上流動至最上層種植槽31的一端,再從該最上層種植槽31的該端流至其另一端,然后經第一下液管531流至中間層種植槽31的一端,再從該中間層種植槽31的該端流至其另一端,然后經第二下液管532流至最下層種植槽31的一端,再從該最下層種植槽31的該端流至其另一端,然后經回液管52流回到箱體1,形成串聯循環回路。[0031]進一步地,進液管51出口安裝有U型管54,通過U型管54與種植槽31相連通。營養液在抽液泵4提供的壓力下,經進液管51上升,至進液管51出口噴出時,可能由于水壓過大,而致使營養液噴到種植槽31外。而通過U型管54來改變營養液流動路徑,將營養液引入種植槽31中,防止營養液噴到種植槽31夕卜。
[0032]具體地,支架2包括底座21、分別豎立于底座21兩側的兩支撐桿22、連接兩支撐桿22頂端的橫桿23 ;種植組件3通過吊線71吊裝于橫桿23上。該支架2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種植組件3安裝也方便。兩支撐桿22可以通過可拆卸的插座24與底座21相連,而橫桿23也可以通過可拆卸插座24與支撐桿22相連,從而可以方便運輸,組裝。
[0033]底座21可以為板狀結構或臺狀結構,還可以為其它結構。如本實施例中,底座21包括并排且間隔設置的兩支桿211和連接兩支桿211的連接桿212,兩支撐桿22分別固定于兩支桿211上,箱體I安裝于連接桿212上。該結構簡單。由于與該支架2的其它結構一樣,均使用桿狀結構制造,方便加工、制造,降低成本。底座21的兩支桿211與連接桿212之間也可以通過可拆卸的插座24相連,方便運輸,組裝。
[0034]箱體I安裝于底座21上,種植組件3吊裝于箱體I上方,吊線71下端固定在箱體I上。從而減小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的占地面積,方便家庭使用。將吊線71下端固定在箱體I上,可以防止吊裝的種植組件3晃動。可以使用固定座73將吊線71下端固定在箱體I上。
[0035]請一并參閱圖3,進一步地,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還包括吊碼72。通過吊碼72將種植組件3固定于吊線71,方便種植組件3的吊裝和拆卸。而吊碼72 —般可以調節其在吊線71上的位置,從而通過吊碼72將種植組件3固定于吊線71上,還可以調節種植組件3中各部件的高度。從而可以根據不同層種植組件3的種植槽31中種植植物的生長高度,調節相應的植物生長燈32的高度,便于種植植物接收更多的光照。
[0036]進一步地,種植槽31中安裝有防止種植植物移動的種植籠33。特別是種植一些較小的植物或者是剛種植的植物種子,在種植槽31中很難固定其位置,有可以使這些植物集中在種植槽31的同一區域,而影響植物生長。設置種植籠33來防止這些種植的植物移動,可以將其間隔開,便于這些植物生長。
[0037]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占地面積小,拆卸和組裝方便,無需人工定期管理,操作簡單。還可以在控制模塊6中存儲多個不同植物生長周期模式,對種植不同植物,通過直接選定相應的模式,從而可以智能控制種植植物營養供給和光照狀況,便于種植植物生長,操作簡單,方便,智能。本實施例中,控制模塊6安裝于箱體I上。在其它實施例中,控制模塊6也可以安裝在支架2上,或者安裝在家庭的其它位置,以便于操作。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不僅僅適用于家庭,還可以用于一些規模化種植場所。
[0038]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包括用于盛裝營養液的箱體、支架、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種植組件、抽液泵、進液管和回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種植組件包括種植槽和設于所述種植槽上方的植物生長燈;所述抽液泵入口與所述箱體連通,所述進液管連通所述抽液泵出口與所述種植槽,所述回液管連通所述種植槽與所述箱體;所述智能無土種植裝置還包括調節與控制所述抽液泵自動運行和調節與控制所述植物生長燈照射時間的控制模塊,所述種植槽呈開口槽狀,所述種植槽中安裝有防止種植植物移動的種植籠,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分別豎立于所述底座兩側的兩支撐桿、連接所述兩支撐桿頂端的橫桿;所述種植組件通過吊線吊裝于所述橫桿上,所述箱體安裝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種植組件吊裝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吊線下端固定在所述箱體上,所述種植組件為至少兩組,且在豎直方向上分層設置,該智能無土種植裝置還包括下液管,所述下液管與相鄰兩層所述種植組件中的種植槽相連通;所述進液管與最上層所述種植組件的種植槽相連通,所述回液管與最下層所述種植組件的種植槽相連通,所述下液管的孔徑大于所述進液管的孔徑,所述回液管的孔徑則大于或等于所述下液管的孔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與所述最上層種植組件的種植槽相連通的下液管和所述進液管分別位于該種植槽的相對兩端;與所述最下層種植組件的種植槽相連通的下液管和所述回液管分別位于該種植槽的相對兩端;所述最上層種植組件與所述最下層種植組件之間的所述種植組件的種植槽中,每一種植槽與其上一層種植槽相連的下液管和該種植槽與其下一層種植槽相連的下液管分別位于該種植槽的相對兩端。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管出口安裝有U型管,所述進液管通過該U型管與所述種植槽相連通。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所述種植組件固定于所述吊線上并可調節所述種植組件在所述吊線上的位置的吊碼。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無土種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并排且間隔設置的兩支桿和連接所述兩支桿的連接桿,所述兩支撐桿分別固定于所述兩支桿上,所述箱體安裝于所述連接桿上。
【文檔編號】A01G31/06GK203618498SQ201320658250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王軍 申請人:王軍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