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播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播種機,所述播種機包括出種口和吹掃管;所述吹掃管均勻分布在所述出種口外側,并固定在所述出種口外側;所述吹掃管用于在所述播種機工作時對所述出種口周圍進行吹掃,以避免所述出種口堵塞。通過本申請解決了在播種過程中泥土堵塞出種口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播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測試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根據土壤形成條件、成土過程、土體構型、土壤屬性和肥力特征的異同,土壤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常見的土壤類型有褐土、黑土、紅土、栗鈣土、漠土、潮土、灌淤土、水稻土、濕土和高山土等等。土壤分類為土壤調查制圖和資源評價以及合理利用、改良土壤提供了科學依據。
[0003]現有技術中,以土壤中的紅土為例,由于紅土在空氣干燥的情況下硬度比較高,在紅土上進行農業耕作時,一般選用都是能夠適應在較硬土壤環境下工作的播種機。現有播種機的工作原理如下:犁刀在前,對泥土進行開挖操作,形成一個溝槽;種箱在后,將種子通過出種口播撒在所述犁刀開挖形成的溝槽內。然而,目前采用的播種機在工作時會存在如下問題:
[0004]犁刀在開挖操作時會帶起泥土,并將泥土向后方拋撒,由于出種口是位于犁刀后方,因此,犁刀在開挖操作時向后拋撒的泥土很容易將出種口堵塞住,造成出播種口無法出種。尤其是,在農業生產中一般都選擇在第一場雨之后,土壤處于濕潤狀態下進行播種。而紅土在空氣濕潤的情況下會變得比較粘著,因此在雨后土壤處于濕潤狀態下使用播種機進行播種時,犁刀帶起的泥土很容易粘著在出種口,將出種口堵塞住,造成出種口無法出種。
【發明內容】
[0005]本申請提供一種播種機,以解決在播種過程中泥土堵塞出種口的問題。
[000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播種機,包括:出種口、吹掃管;
[0007]所述吹掃管均勻分布在所述出種口外側,并固定在所述出種口外側;所述吹掃管用于在所述播種機工作時對所述出種口周圍進行吹掃,以避免所述出種口堵塞。
[0008]優選地,所述播種機還包括:多個分軟管、分配器、主軟管和空壓機;
[0009]所述吹掃管與所述分軟管相連;
[0010]所述空壓機、所述主軟管、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多個分軟管按順序依次連接;其中,所述空壓機產生的氣流通過所述主軟管傳輸到所述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將由所述主軟管傳輸來的氣流進行分流,分流后的氣流分別進入所述多個分軟管,分軟管將所述分流后的氣流傳輸到所述吹掃管。
[0011]優選地,所述多個分軟管包括:三個分軟管;
[0012]所述三個分軟管對應連接三個吹掃管,所述三個分軟管與所述分配器連接。
[0013]優選地,所述吹掃管包括多個;固定后的多個吹掃管與所述出種口外表面貼合,且所述固定后的吹掃管的出氣口方向沿所述出種口外表面向下。
[0014]優選地,所述播種機還包括:皮帶和發動機;
[0015]所述空壓機的轉軸通過所述皮帶與所述發動機的轉軸相連。[0016]優選地,所述播種機還包括:設定長度的犁刀和設定長度的鋼軸;
[0017]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一端與所述出種口連接;
[0018]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的另一端與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連接,以使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朝向所述出種口的側端面與所述出種口之間的水平距離滿足第一設定間隔距離;同時,使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的最底端與所述出種口的最底端的豎直距離滿足第二設定間隔距離。
[0019]優選地,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包括:當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和所述出種口通過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連接后,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朝向所述出種口的側端面與所述出種口的水平最小間隔為30cm ;
[0020]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包括:當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和所述出種口通過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連接后,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的最底端與所述出種口的最底端的豎直最小間隔為45cm0
[0021 ] 優選地,所述播種機還包括:擋泥板;
[0022]所述擋泥板呈扇形固定在所述出種口外側,所述擋泥板對所述出種口呈半包圍狀態;
[0023]固定后的擋泥板的最底端低于所述出種口的最底端。
[0024]優選地,在所述出種口和/或所述擋泥板的表面上涂敷有不粘涂層。
[0025]優選地,所述不粘涂層為聚四氟乙烯涂層。
[002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包括以下優點:
[0027]本申請所述的播種機,在出種口外側均勻固定有吹掃管,吹掃管可以在播種機工作時對出種口周圍進行吹掃,避免了出種口被泥土堵塞。與現有的播種機在播種時,出種口很容易被泥土堵塞相比,本申請在播種機工作時,通過吹掃管對出種口進行吹掃,可以有效避免泥土堵塞出種口,進而避免了停止播種作業對出種口進行人工清掃的操作,使得播種作業可以長久的持續進行,提高了播種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中一種播種機的結構圖;
[0029]圖2是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一種分配器的結構圖;
[0030]圖3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中一種播種機的結構圖;
[0031]圖4是圖3所示實施例中一種泥土拋撒運動軌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為使本申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3]實施例一
[0034]參照圖1,示出了本申請第一實施例中一種播種機的結構圖。其中,圖1中所示的種箱I與【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有播種機中的種箱結構相同,所述種箱I包括:儲種箱2、分種箱3和出種口 4。所述儲種箱2、所述分種箱3和所述出種口 4從上至下依次連接,待播種的種子位于所述儲種箱2中,當播種機開始工作時,所述儲種箱2中的種子通過所述分種箱3進入所述出種口 4中,種子從出種口 4中流出落入開挖的溝槽中,完成播種過程。所述出種口 4的直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為滿足一粒或多粒種子出入的大小。
[0035]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在所述播種機的出種口 4外側均勻分布有吹掃管5。所述出種口 4可以是但不僅限于是一個梯形空腔,在所述出種口 4的表面上可以涂敷一層不粘涂層,所述不粘涂層的摩擦系數極低,表面張力小,不粘附任何物質,從而可以避免泥土的粘附。例如,可以在所述出種口 4的表面上涂敷一層聚四氟乙烯來避免泥土的粘附。當然,在實際應用中,其它類似的不粘涂層也同樣適用。所述吹掃管5均勻分布在所述出種口 4外側,并固定在所述出種口 4外側;所述吹掃管5用于在所述播種機工作時對所述出種口 4周圍進行吹掃,以避免所述出種口 4堵塞。
[0036]較佳地,所述吹掃管5固定后可以與所述出種口 4的外表面貼合,且所述吹掃管5的出氣口方向沿所述出種口 4的外表面向下。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吹掃管5可以與出種口 4的外表面貼合,也可以與所述出種口成一定角度進行安裝,所述吹掃管5的出氣口方向也可以與所述出種口 4的出種方向成一定角度。當所述吹掃管5與所述出種口 4成一定角度安裝后,和/或當安裝固定后的吹掃管5的出氣口方向與所述出種口 4的出種方向成一定角度時,所述吹掃管5都可以用來在所述播種機工作時對所述出種口4周圍進行吹掃,以避免所述出種口 4堵塞。
[0037]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播種機還可以包括:多個分軟管6、分配器7、主軟管8和空壓機9。所述吹掃管5與所述分軟管6相連;所述空壓機9、所述主軟管8、所述分配器7和所述多個分軟管6按順序依次連接;其中,所述空壓機9產生的氣流通過所述主軟管8傳輸到所述分配器7,所述分配器7將由所述主軟管8傳輸來的氣流進行分流,分流后的氣流分別進入所述多個分軟管6,分軟管6將所述分流后的氣流傳輸到所述吹掃管5,氣流從所述吹掃管5噴出,對所述出種口 4進行清掃。
[0038]較佳地,所述多個分軟管6可以是三個分軟管6,參照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中一種分配器的結構圖。三個分軟管6分別與所述分配器7上的第一接口 11、第二接口 12和第三接口 13連接,所述主軟管8與所述分配器7上的主接口 10連接。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多個分軟管6的數量可以包括但不僅限于3個,可以根據實際生產情況設置所述分軟管6的數量,同時選擇與所述分軟管6數量相匹配的分配器7。
[0039]較佳地,所述播種機還可以包括:皮帶14和發動機15。所述發動機15是所述播種機的動力裝置,為所述播種機提供動力,所述空壓機9的轉軸可以通過所述皮帶14與所述發動機15的轉軸相連。當播種機工作時,發動機15是處于轉動的工作狀態,所述發動機15可以通過所述皮帶14帶動所述空壓機9 一起工作,所述空壓機9產生壓縮空氣,壓縮空氣依次經過所述主軟管8、分配器7和分軟管6進入吹掃管5中,并從所述吹掃管5中流出,對出種口 4周圍進行吹掃,避免泥土的附著。所述發動機15與所述空壓機14相連,充分利用了資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實際生產作業情況設置所述空壓機14的工作間隔,減少了能源消耗,節能環保。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空壓機14也可以不與所述發動機15相連,可以為所述空壓機14單獨提供動力,當播種機處于工作狀態時開啟所述空壓機14用來提供壓縮空氣。
[0040]綜上所述,本申請所述的播種機,在出種口外側均勻固定有吹掃管,吹掃管可以在播種機工作時對出種口周圍進行吹掃,并且在出種口的外側還涂敷有不粘涂層,減少了泥土附著,避免了出種口被泥土堵塞。現有的播種機在播種時,當出種口被泥土堵塞后,則需要終止播種機播種工作,人工清掃出種口,當出種口被清掃干凈后才能重新進行播種作業,,浪費大量時間。而本申請在播種機工作時,通過吹掃管對出種口進行吹掃,避免泥土堵塞出種口,進而避免了停止播種作業對出種口進行人工清掃的操作,使得播種作業可以長久的持續進彳丁,提局了播種效率。
[0041]實施例二
[0042]參照圖3,示出了本申請第二實施例中一種播種機的結構圖。基于上述實施例一的描述,在本申請實施例二中,所述播種機除了包括如實施例一中的結構外,還可以包括:擋泥板16。
[0043]所述擋泥板16可以是一個鋼制擋板、呈扇形固定在所述出種口 4外側,所述擋泥板16對所述出種口 4呈半包圍狀態。其中,所述擋泥板16的扇形結構可以是但不僅限于是一個梯形繞某一軸線旋轉180°形成的一個非閉合空腔結構。較佳地,在所述擋泥板的表面還可以涂敷一層不粘涂層,比如,聚四氟乙烯涂層。
[0044]在本申請實施例二中,固定后的擋泥板14位于犁刀17和所述出種口 4之間,且固定后的擋泥板14的最底端(朝向地面方面的一端)低于所述出種口 4的最底端(朝向地面方面的一端),比如,將固定后的擋泥板14的最底端設置為低于所述出種口 4的最底端5cm。犁刀17在工作時,帶起的泥土可以被擋泥板14擋住,減少了飛入到所述出種口 4的泥土,從而避免了泥土堵塞所述出種口 4。
[0045]在本申請實施例二中,所述播種機還可以包括:設定長度的犁刀17和設定長度的鋼軸18。
[0046]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18 —端與所述出種口 4連接;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18的另一端與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連接,以使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朝向所述出種口 4的側端面與所述出種口 4之間的水平距離滿足第一設定間隔距離。同時,使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的最底端(朝向地面方面的一端)與所述出種口 4的最底端的豎直距離滿足第二設定間隔距離。
[0047]較佳地,所述第一設定間隔距離可以包括但不僅限于:當所述犁刀17和所述出種口 4通過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18連接后,所述犁刀17朝向所述出種口的側端面與所述出種口 4的水平最小間隔為30cm。所述第二設定間隔距離可以包括但不僅限于:當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和所述出種口 4通過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18連接后,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的最底端與所述出種口 4的最底端的整直最小間隔為45cm。
[0048]參照圖4,是圖3所示實施例中一種泥土拋撒運動軌跡圖。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在工作時,會將泥土帶起并向后拋撒,拋撒開始時泥土是向上運動,由于重力影響,當泥土運動到I1時刻時,泥土到達最高點h,I1時刻之后,泥土開始向下落,在t2時刻泥土落在地面上。由此可見,所述出種口 4離地面越高,離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越遠,接觸到的泥土越少,越不容易被拋撒的泥土堵塞。本申請通過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和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18,保證了所述出種口 4與地面以及與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17的距離,減少了接觸到的泥土,從而避免了泥土堵塞所述出種口 4。
[0049]綜上所述,本申請所述的播種機,增加了出種口和犁刀之間的前后間距,以及出種口和地面之間的高度,并且,在出種口和犁刀之間還安裝有擋泥板,上述改進有效地減少了出種口和泥土的直接接觸,避免了出種口堵塞。其次,在出種口和擋泥板表面還涂敷有不粘涂層,不粘涂層表面十分光滑,可以有效防止泥土的粘附。最后,空壓機可以通過播種機的發動機帶動工作,產生壓縮空氣,只要播種機工作,其出種口就一直有壓縮空氣在吹掃,從而使得出種口不被泥土堵塞而處于干凈順暢的狀態。
[0050]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51]以上對本申請所提供的一種播種機,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申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申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申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出種口、吹掃管; 所述吹掃管均勻分布在所述出種口外側,并固定在所述出種口外側;所述吹掃管用于在所述播種機工作時對所述出種口周圍進行吹掃,以避免所述出種口堵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機還包括:多個分軟管、分配器、主軟管和空壓機; 所述吹掃管與所述分軟管相連; 所述空壓機、所述主軟管、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多個分軟管按順序依次連接;其中,所述空壓機產生的氣流通過所述主軟管傳輸到所述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將由所述主軟管傳輸來的氣流進行分流,分流后的氣流分別進入所述多個分軟管,分軟管將所述分流后的氣流傳輸到所述吹掃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分軟管包括:三個分軟管; 所述三個分軟管對應連接三個吹掃管,所述三個分軟管與所述分配器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掃管包括多個;固定后的多個吹掃管與所述出種口外表面貼合,且所述固定后的吹掃管的出氣口方向沿所述出種口外表面向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機還包括:皮帶和發動機; 所述空壓機的轉軸通過所述皮帶與所述發動機的轉軸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機還包括:設定長度的犁刀和設定長度的鋼軸; 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一端與所述出種口連接; 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的另一端與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連接,以使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朝向所述出種口的側端面與所述出種口之間的水平距離滿足第一設定間隔距離;同時,使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的最底端與所述出種口的最底端的豎直距離滿足第二設定間隔距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包括:當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和所述出種口通過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連接后,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朝向所述出種口的側端面與所述出種口的水平最小間隔為 30cm ; 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包括:當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和所述出種口通過所述設定長度的鋼軸連接后,所述設定長度的犁刀的最底端與所述出種口的最底端的豎直最小間隔為45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機還包括:擋泥板; 所述擋泥板呈扇形固定在所述出種口外側,所述擋泥板對所述出種口呈半包圍狀態; 固定后的擋泥板的最底端低于所述出種口的最底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種口和/或所述擋泥板的表面上涂敷有不站涂層O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層為聚四氟乙烯涂層。
【文檔編號】A01C7/20GK203597052SQ201320718131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4日
【發明者】鄧立松 申請人: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