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包括蓄水裝置、抽水裝置、降溫管路、噴藥管路和增濕管路,所述蓄水裝置的出水口與所述抽水裝置的進水口連接,所述降溫管路、所述噴藥管路和所述增濕管路的進水口為同一進水口,其進水口與所述抽水裝置的出水口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通過三通接頭分三個噴頭進行不同的灌溉;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降低管理成本,而且還能與設施施肥、設施降溫、自動化管理和合理的田間管理技術相結合,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噴灌系統因分類依據的不同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一般由水源工程、加壓系統、輸配水管道系統和噴頭四部分組成,是一種最接近天然降雨的節水灌溉技術。目前,我國的溫室噴灌技術水平已經基本成熟,噴灌設備生產也初具規模。但是,絕大部分溫室噴灌技術都與施肥技術、降溫技術脫離,而且工程管理水品低,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蓄水裝置、抽水裝置、降溫管路、噴藥管路和增濕管路,所述蓄水裝置的出水口與所述抽水裝置的進水口連接,所述降溫管路、所述噴藥管路和所述增濕管路的進水口為同一進水口,其進水口與所述抽水裝置的出水口連接。
[0006]進一步,所述蓄水裝置包括水塘、高壓水泵和蓄水池,所述水塘的出水口與所述高壓水泵的進水口連接,所述高壓水泵的出水口與所述蓄水池的進水口連接。
[0007]進一步,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安裝有蝶閥控水器。
[0008]進一步,所述抽水裝置為電動式離心泵,所述電動式離心泵的進水口與所述蓄水裝置的出水口連接,所述電動式離心泵的出水口分別與所述降溫管路、所述噴藥管路和所述增濕管路的進水口連接。
[0009]進一步,所述降溫管路設置于所述溫室的外部,其包括降溫噴頭和豎管,所述抽水裝置的出水口與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一端連接,所述豎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二端連接。
[0010]進一步,所述增濕管路設置于所述溫室內,其包括第二三通接頭、干管、水龍頭和增濕噴頭,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一端通過直通與所述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二端通過所述干管與所述增濕噴頭連接,所述水龍頭設置于所述干管上。
[0011]進一步,所述噴藥管路設置于所述溫室內,其包括支管、軟管和搖臂式噴藥頭,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三端通過所述支管與所述軟管的第一端連接,所述軟管的第二端與所述搖臂式噴藥頭連接。
[0012]進一步,所述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三端均安裝有球閥。
[0013]進一步,所述降溫噴頭、所述增濕噴頭和所述搖臂式噴藥頭的噴頭均為旋轉式或固定式微噴頭。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通過三通接頭連接三個不同的噴頭進行不同的灌溉;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降低管理成本,而且還能與設施施肥、設施降溫、自動化管理和合理的田間管理技術相結合,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 一水塘、2 —聞壓水栗、3—畜水池、4一蝶閥控水器、5—第一二通接頭、6—降溫噴頭、7—豎管、8—第二三通接頭、9一支管、10—軟管、11一搖臂式噴藥頭、12—球閥、13一7_Κ龍頭、14一直通、15—干管、16—增濕噴頭、17—電動式尚心栗。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水塘1、高壓水泵2、蓄水池3、電動式離心泵17、降溫管路、噴藥管路和增濕管路,水塘I的出水口與高壓水泵2的進水口連接,高壓水泵2的出水口與蓄水池3的進水口連接,蓄水池3的出水口安裝有蝶閥控水器4,電動式離心泵17的進水口與蓄水池3的出水口連接,電動式離心泵17的出水口與第一三通接頭
5的第一端連接,降溫管路設置于溫室(圖中未示出)的外部,其包括降溫噴頭6和豎管7,豎管7的一端與第一三通接頭5的第二端連接,增濕管路設置于所述溫室內,其包括第二三通接頭8、干管15、水龍頭13和增濕噴頭16,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一端通過直通14與第一三通接頭5的第三端連接,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二端通過干管15與增濕噴頭16連接,水龍頭13設置于干管15上,噴藥管路設置于溫室內,其包括支管9、軟管10和搖臂式噴藥頭11,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三端通過支管9與軟管10的第一端連接,軟管10的第二端與搖臂式噴藥頭11連接,第一三通接頭5的第二端、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二端和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三端均安裝有球閥12,降溫噴頭6、增濕噴頭16和搖臂式噴藥頭11的噴頭均為旋轉式或固定式微噴頭。
[0020]本領域技術人員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和精神,可以有多種變形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裝置、抽水裝置、降溫管路、噴藥管路和增濕管路,所述蓄水裝置的出水口與所述抽水裝置的進水口連接,所述降溫管路、所述噴藥管路和所述增濕管路的進水口為同一進水口,其進水口與所述抽水裝置的出水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裝置包括水塘、高壓水泵和蓄水池,所述水塘的出水口與所述高壓水泵的進水口連接,所述高壓水泵的出水口與所述蓄水池的進水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出水口安裝有蝶閥控水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裝置為電動式離心泵,所述電動式離心泵的進水口與所述蓄水裝置的出水口連接,所述電動式離心泵的出水口分別與所述降溫管路、所述噴藥管路和所述增濕管路的進水口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管路設置于所述溫室的外部,其包括降溫噴頭和豎管,所述抽水裝置的出水口與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一端連接,所述豎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二端連接。
6.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濕管路設置于所述溫室內,其包括第二三通接頭、干管、水龍頭和增濕噴頭,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一端通過直通與所述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二端通過所述干管與所述增濕噴頭連接,所述水龍頭設置于所述干管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藥管路設置于所述溫室內,其包括支管、軟管和搖臂式噴藥頭,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三端通過所述支管與所述軟管的第一端連接,所述軟管的第二端與所述搖臂式噴藥頭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5?7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三端均安裝有球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溫室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噴頭、所述增濕噴頭和所述搖臂式噴藥頭的噴頭均為旋轉式或固定式微噴頭。
【文檔編號】A01M7/00GK203575234SQ201320737771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薛剛, 韓開華, 余強, 王強, 王曉蓉 申請人: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