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包括杯體和裝在杯體上部的密封蓋,杯體內裝有豎直的立隔板,將杯體的內腔隔置成用于培養微生物的第一培養室,用于培養實驗組植物幼苗的第二培養室和用于培養對照組植物幼苗的第三培養室;所述第一培養室和第二培養室之間設置的為開設有透氣孔的立隔板;第一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和/或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之間設置的為隔絕揮發性物質擴散的立隔板。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培養杯無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設備來分析揮發性物質的具體成分,就可直觀證明內生菌產生VOCs對原寄主植物或非寄主植物幼苗是否產生作用。
【專利說明】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培養杯,具體涉及一種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屬于生物實驗用培養器皿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揮發性物質(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研究已成為國際研究的一個熱點。由于這類物質多具有抗菌和殺蟲生物活性,可直接用于病蟲害的生物防治。而植物內生菌所分泌的揮發性物質可能具有植物揮發性物質的特性,同時兼有生物防治和促進或抑制植物生長的作用。對微生物揮發性物質的研究采用多頂空固相微萃取技術結合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GC/MS)、核磁共振等分析了菌株(放線菌、細菌、真菌)產生的揮發性物質,其中包括烷烴、烯烴、酯類、乙酸、醛類、醇類、酮類和硫化物和土味素等。但是目前涉及的檢測方法步驟較為繁瑣、VOCs難以收集,且花費較高,普通的實驗室不能完成,這給微生物研究者帶來困惑。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
[0004]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供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包括杯體和裝在杯體上部的密封蓋,杯體內裝有豎直的立隔板,將杯體的內腔隔置成用于培養微生物的第一培養室,用于培養實驗組植物幼苗的第二培養室和用于培養對照組植物幼苗的第三培養室;所述第一培養室和第二培養室之間設置的為開設有透氣孔的立隔板;第一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和/或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之間設置的為隔絕揮發性物質擴散的立隔板。
[0005]所述立隔板為從中心沿徑向均布的3塊。
[0006]所述透氣孔為圓形。
[0007]所述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內裝有水平設置的橫隔板,將培養室隔置成上部的培養腔和下部的營養液腔,橫隔板上設有穿透孔,穿透孔內設有上下貫穿的吸水帶。
[0008]所述橫隔板上還設有透氣口。
[0009]所述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的杯體上設有與營養液腔相通的通氣孔。
[0010]所述培養杯由透明材料制成。
[0011 ] 所述杯體外側設有刻度線。
[0012]本實用新型的培養杯杯體內裝有豎直的立隔板,將杯體內腔分為用于培養微生物的第一培養室,用于培養試驗組植物幼苗的第二培養室和用于培養對照組植物幼苗的第三培養室,便于試驗組植物幼苗和對照組植物幼苗的觀察;同時,本實用新型培養杯的第一培養室和第二培養室之間設置的為開設有通風通道的立隔板,能夠保證第一培養室中微生物產生的揮發性物質充分擴散至第二培養室,從而驗證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同時本實用新型培養杯的第一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和/或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之間設置的為隔絕揮發性物質擴散的立隔板,從而保證了第一培養室中的揮發性物質不會擴散至第三培養室中,確保了實驗的準確性。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培養杯無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設備來分析揮發性物質的具體成分,就可直觀證明內生菌產生VOCs對原寄主植物或非寄主植物幼苗是否產生作用。
[0013]本實用新型培養杯的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內裝有水平設置的橫隔板,將培養室隔置成上部的培養腔和下部的營養液腔,橫隔板上設有穿透孔,穿透孔內設有上下貫穿的吸水帶,吸水帶通過穿透孔上下貫穿將營養液供給植物幼苗生長。
[0014]本實用新型培養杯的橫隔板上還設有透氣口,用來向植物幼苗根部通氣。
[0015]本實用新型培養杯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的杯體上設有與營養液腔相通的通氣孔,一方面可以方便添加營養液,另一方面,可以用透氣濾菌的封口膜包扎,保持根系與外界空氣的交換。
[0016]本實用新型培養杯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實驗觀察。
[0017]本實用新型培養杯的杯體外壁上設有刻度線,方便實驗操作和實驗結果對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杯體的俯視圖;
[0020]圖3是圖1中第一培養室和第二培養室之間立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3]實施例1
[0024]如圖1、2、3所示的一種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的實施例,包括杯體I和裝在杯體上部的密封蓋2,杯體內平行設有豎直的立隔板3,將杯體I的內腔隔置成用于培養微生物的第一培養室4,用于培養實驗組植物幼苗的第二培養室5和用于培養對照組植物幼苗的第三培養室6 ;所述第一培養室4和第二培養室5之間設置的為開設有圓形透氣孔7的立隔板;第二培養室5和第三培養室6之間設置的為隔絕揮發性物質擴散的立隔板;所述第二培養室5和第三培養室6內裝有水平設置的橫隔板8,將培養室隔置成上部的培養腔9和下部的營養液腔10,橫隔板8上設有穿透孔11和透氣口 12,穿透孔11內設有上下貫穿的吸水帶13 ;所述第二培養室5和第三培養室6的杯體上設有與營養液腔10相通的通氣孔14 ;所述培養杯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杯體外側設有刻度線。
[0025]實施例2
[0026]如圖4所示的一種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的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培養杯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培養杯杯體內的立隔板3為從中心沿徑向均布的3塊。
[0027]使用時,在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培養腔內放置培養介質并放置吸水帶,使吸水帶貫穿穿透孔,吸水帶一端位于培養介質中,一端伸到營養液腔底部;在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培養腔內的培養介質上栽種植物幼苗,并澆注營養液,同時將培養有微生物的培養杯放置于第一培養室中,蓋上密封蓋即可。也可同時通過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杯體上與營養液腔相通的通氣孔,向培養室內補充營養液。
[0028]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培養室和第二培養室之間的立隔板上開設的透氣孔也可以為其他結構,如使該立隔板高度低于杯體高度。
【權利要求】
1.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包括杯體和裝在杯體上部的密封蓋,其特征在于,杯體內裝有豎直的立隔板,將杯體的內腔隔置成用于培養微生物的第一培養室,用于培養實驗組植物幼苗的第二培養室和用于培養對照組植物幼苗的第三培養室;所述第一培養室和第二培養室之間設置的為開設有透氣孔的立隔板;第一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和/或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之間設置的為隔絕揮發性物質擴散的立隔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隔板為從中心沿徑向均布的3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氣孔為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內裝有水平設置的橫隔板,將培養室隔置成上部的培養腔和下部的營養液腔,橫隔板上設有穿透孔,穿透孔內設有上下貫穿的吸水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橫隔板上還設有透氣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養室和第三培養室的杯體上設有與營養液腔相通的通氣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杯由透明材料制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驗證微生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對植物幼苗生長影響的培養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外側設有刻度線。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3563483SQ201320770772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30日
【發明者】趙龍飛, 徐亞軍, 牛森, 孫恩志, 鄧勝楠, 仝瑞霞, 于明剛, 駱愛國, 候小雙, 張靜, 劉勝男, 段慧 申請人:商丘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