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切開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定向輸送、切開方向一致的果實切開裝置,它包括機架,其特征是機架上設有裝有液體的容器(1)、電機(9)、由電機(9)驅動與容器(1)連通的水泵(10),容器(1)內設有果實收集機構,果實收集機構連接有由電機(9)驅動的夾送帶(6),果實收集機構與夾送帶(6)的上料端連接,夾送帶(6)的卸料端設有果實切開機構,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設備替代傳統手工操作,結構簡單、加工速度快、物料損失率低,大大提高工人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果實切開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材及食品的加工設備,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果實切開裝置。【背景技術】
[0002]枳殼、枳實為中藥名稱。枳殼、枳實同出一物,“生則皮厚而實”,日枳實;“熟則殼薄而虛”,日積殼。皆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主產于四川、江西、福建、江蘇等地。江西省新干縣特產的商洲枳殼以“果肉厚,外翻如覆盆,瓤瓣數較多”等突出特點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其有效成份包括揮發油、總黃酮甙(橙皮式、柚皮甙)和有機堿(辛弗林、N—甲基酷胺)等。主要功效為理氣寬中,化痰消積。主治胸膈痞滿,脅肋脹痛,痰滯咳嗽,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瀉痢后重,腸風痔疾,脫肛,陰挺,風疹瘙癢。是中醫診治的常用中藥。
[0003]5~7月間果皮尚綠時,采收或采集自落的果實,自中部橫切為兩半,呈半圓球形,曬干或低溫干燥,較小者直接曬干或低溫干燥。用時洗凈、悶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麩炒用。枳殼的炮制,歷代以去瓤后麩炒居多。實驗證明,枳殼的果瓤揮發油含量甚少,且不含右旋檸檬烯,其成分組成與枳殼也不相同,柚苷含量也低于枳殼,并極易發霉變質和生蟲,其煎液味極苦澀,不堪入口。故傳統炮制中須把枳殼瓤作為非藥用部位去除。
[0004]為了便于干燥,必須以垂直于果柄的方向橫切,才能破開瓣狀的果囊,使得果肉暴露出來。而目前枳殼主要采取純手工的加工方式,將果實洗凈后一分為二,才能將里面的果肉挖出。而純手工的加工方式效率低,工人還極易受傷。
[0005]用機械加工方式替代人工是提高生產效率的唯一途徑,但由于生物的特異性,果實的大小、顏色、形狀、質重等各不相同同,這就意味著在切開的時候果實的定向輸送和固定問題難以解決,無論用光 控、紅外線、色選儀等都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定向輸送、切開方向一致的果實切開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果實切開裝置,它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裝有液體的容器、電機、由電機驅動與容器連通的水泵,容器內設有果實收集機構,果實收集機構連接有由電機驅動的夾送帶,果實收集機構與夾送帶的上料端連接,夾送帶的卸料端設有果實切開機構。
[0008]本實用新型為了使果實排序上料,所述的果實收集機構包括收集筒,收集筒的一端開口大于另一端開口,較大的一端開口為進水口,收集筒的筒壁上開設有用于使收集筒內的水流出的回流孔;收集筒較小的開口處連接有匯集槽,水泵的通過水管連通容器與匯集槽,夾送帶的上料端位于匯集槽內。
[0009]本實用新型使果實朝向不變,所述的夾送帶呈V型,且其上設有隔板,夾送帶的傾斜角度為25°~30°。
[0010]本實用新型為了保證切向,所述的果實切開機構包括機架上分別設于夾送帶兩側的擠壓輥,擠壓輥的擠出端設有至少I片刀片。
[0011]本實用新型為了便于固定果實,所述的擠壓輥的輥軸在未進行擠壓時的初始狀態的間距為3 cm?5 Cm,且各擠壓棍的棍軸上連接有復位彈簧。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其采用機械設備替代傳統手工操作,結構簡單、加工速度快、物料損失率低,大大提高工人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發明擠壓輥6、復位彈簧11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由圖1、圖2可知,一種果實切開裝置,它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裝有液體的容器1、電機9、由電機9驅動與容器I連通的水泵10,容器I內設有果實收集機構,果實收集機構連接有由電機9驅動的夾送帶6,果實收集機構與夾送帶6的上料端連接,夾送帶6的卸料端設有果實切開機構。
[0017]本實用新型為了使果實排序上料,所述的果實收集機構包括收集筒3,收集筒3的一端開口大于另一端開口,較大的一端開口為進水口,收集筒3的筒壁上開設有用于使收集筒3內的水流出的回流孔2 ;收集筒3較小的開口處連接有匯集槽4,水泵10的通過水管連通容器I與匯集槽4,夾送帶6的上料端位于匯集槽4內。
[0018]本實用新型使果實朝向不變,所述的夾送帶6呈V型,且其上設有隔板5,夾送帶6的傾斜角度為25°?30° (本實施例為25° )。
[0019]本實用新型為了保證切向,所述的果實切開機構包括機架上(擠壓輥7的輥軸設于機架上的軌道12上)分別設于夾送帶6兩側的擠壓輥7,擠壓輥7的擠出端設有至少I片(本實施例為I片)刀片8。
[0020]本實用新型為了便于固定果實,所述的擠壓輥7的輥軸在未進行擠壓時的初始狀態的間距為3 cm?5 cm (本實施例為3 Cm),且各擠壓棍7的棍軸上連接有復位彈簧11。
[0021]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往容器I內注水,然后將適量(果實的投入量以容器I內果實無疊加現象為宜)的果實(本實施例為枳殼的果實)投入到容器I中,由于果實的兩頭具有類海綿狀結構的組織,像雞蛋的氣室一樣,因而其放入水中時能果柄豎立漂浮于水面上;此時開啟電機9帶動水泵10,使水流由果實收集機構收集筒3的較大開口處流入,再由收集筒3筒壁上開設的回流孔2流出,使得果實隨水流進入收集筒3中;而后,先進入的果實在后進入的果實的推動下進入與收集筒3較小的開口處連接的匯集槽4內;此時,因由電機9驅動的夾送帶6呈V型,且其上設有隔板5,上料端位于果實收集機構的出料口處(即匯集槽4的出料口處)的夾送帶6開始輸送匯集槽4內的果實,且夾送帶6上的果實的朝向皆一致;當果實被輸送至夾送帶6的卸料端時,被分別設于夾送帶6兩側的擠壓輥7擠壓,隨即被設于擠出端的刀片8 (刀片8的刀刃方向與夾送帶6的輸送方向相對的)橫切成至少2片(本實施例為2片),使得果囊內的果肉暴露出來;由于果實的大小不一,在擠壓輥7的輥軸兩側連接有復位彈簧11,這樣,擠壓輥7就能根據果實的實際大小進行適當擠壓,在擠壓果實時,擠壓輥7克服了連接在其輥軸上的復位彈簧11的推力,分別向兩邊發生位移,當完成該果實的擠壓過程后(擠壓輥7之間無物料時),擠壓輥7又會隨著復位彈簧11對其輥軸推力返回到初始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果實切開裝置,它包括機架,其特征是機架上設有裝有液體的容器(I)、電機(9)、由電機(9)驅動與容器(I)連通的水泵(10),容器(I)內設有果實收集機構,果實收集機構連接有由電機(9)驅動的夾送帶(6),果實收集機構與夾送帶(6)的上料端連接,夾送帶(6)的卸料端設有果實切開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實切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果實收集機構包括收集筒(3),收集筒(3)的一端開口大于另一端開口,較大的一端開口為進水口,收集筒(3)的筒壁上開設有用于使收集筒(3)內的水流出的回流孔(2);收集筒(3)較小的開口處連接有匯集槽(4),水泵(10)的通過水管連通容器(I)與匯集槽(4),夾送帶(6)的上料端位于匯集槽(4)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實切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夾送帶(6)呈V型,且其上設有隔板(5),夾送帶(6)的傾斜角度為25°?3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果實切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夾送帶(6)呈V型,且其上設有隔板(5),夾送帶(6)的傾斜角度為25°?3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果實切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果實切開機構包括機架上分別設于夾送帶(6)兩側的擠壓輥(7),擠壓輥(7)的擠出端設有至少I片刀片(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果實切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擠壓輥(7)的輥軸在未進行擠壓時的初始狀態的間距為3 cm?5 Cm,且各擠壓輥(7)的輥軸上連接有復位彈簧(11 )。
【文檔編號】A23N15/00GK203646472SQ201320840946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肖曉平, 陳柳軍, 郭城偉, 鄧敏, 羅秋明, 沈瑋 申請人:湖南大地中藥飲片有限公司, 肖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