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甲魚生物飼料。該生物飼料含有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和中草藥制劑;所述中草藥制劑由下述原料藥制成:板藍根、金銀花、蒲公英、甘草、大黃、黃連、黃芩、黃柏;所述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為地衣芽孢桿菌的微囊化制劑。生物飼料親幼鱉使用,可以促進生長、提高鱉成活率、提高飼料報酬,縮短鱉的育成期。成鱉使用,可以促使鱉肥大,增重顯著、體重均勻、鱉全身皮膚黃澤美觀。促進鱉造血功能,促進傷口愈合,增強鱉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減少因應激造成的死亡率。
【專利說明】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及其生產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及其生產工藝,屬于飼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綠色生物飼料即微生物飼料,是在微生態理論指導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與飼料混合經發酵、干燥等特殊工藝制成的含活性益生菌的、安全、無污染、無殘留的優質飼料。飼料被動物攝入后,各種營養成分不可能完全被動物吸收利用,沒有被動物吸收的成分將隨糞便排出。動物對各成分的利用率越高,則排泄物中的含量就越低,對環境的污染就越少。為保護環境,營養學家在設計配方時,除考慮動物營養平衡外,還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內容:(1)關于控制臭味的環境污染;(2)關于改善和控制氮(N)、磷(P)等營養元素對環境污染;(3)關于改善和提高飼料消化率,減少養分損失;(4)關于改善飼料衛生。生物飼料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將在降低營養物質的排泄量,提高其消化利用效率,節約財力與人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0003]微生物是天然水體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和分解者,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份,而且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謝產物中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酶、維生素、礦物質、未知促生長因子、抗菌素、色素、有機酸等,具有營養性添加劑和非營養性添加劑所具有的多重特征。它能對自然界中各種有機物進行分解,其中較為重要的是對不含氮有機物中的淀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質、木質素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分解;對含氮有機物中的蛋白質、幾丁質和尿素的分解,以及對其他含磷有機物的分解。
[0004]飼料中添加微生物后,補充了動物體內自身內源酶的不足,促進了飼料中營養成份的分解,進而加速了腸胃排空速度和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結果使動物的攝食量增加,表現為誘食作用;飼喂動物的表觀代謝能提高,糞便排泄量降低,增重提高,餌料系數降低。此外,微生物作為飼料添加劑可以起到營養性添加劑、促生長劑、抗菌劑、促消化劑、著色齊U、誘食劑的作用,還能改變腸道內的微生物群,增加腸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從而增加機體抗病能力。同時,飼料溶失在水體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機物,降低化學耗氧量,改善養殖水體的水質,具有傳統添加劑所無法比擬的多重功能。
[0005]微生物種類繁多、生長繁殖快,但由于活菌不耐高溫,超過60°C時就有大部分菌被殺滅,所以不是所有的有益微生物可以用作飼料添加劑。同時目前還沒有甲魚生物飼料方面的報道。
[0006]藥物防治是目前鱉類疾病最主要的防治手段,在此病的治療中仍應提倡藥物的使用。但是,經常使用抗生素類等化學藥物防治疾病則會使病原體對其產生抗藥性,使得中華鱉的特異性免疫功能下降,而且這些抗生素等化學合成類藥物在水中的積累極易污染水體,造成水體生態平衡的破壞,更重要的是這些藥物在水產動物體內的殘留會威脅到人體的健康。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及其生產工藝。本發明的生物飼料中含有地衣芽孢桿菌和中草藥制劑,不僅可以促進甲魚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可以提高甲魚的抵抗力,對鱉類疾病具有預防和治療效果。
[0008]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其特征是,含有0.05-0.2wt%的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和2-5 wt %的中草藥制劑;所述中草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板藍根20-40、金銀花1-2、蒲公英0.1-0.2、甘草0.08-0.15、大黃0.08-0.12、黃連3_5、黃芩0.2-0.5、黃柏0.01-0.1 ;所述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為地衣芽孢桿菌的微囊化制劑(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5X109CFU/g,包埋率為90%~100%)。
[0009]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和微囊壁材料混合比例的計算方式為按X=[(BXA)/A1] -B公式計算微囊壁材料加入量,公式中X為微囊壁材料需要量,B為地衣芽孢桿菌需要量,A為地衣芽孢桿菌有效成分含量,A1為目標產品有效成分含量。
[0010]優選地,所述微囊壁材料的組分及其重量比為:海藻酸鈉3-8%、烯基琥珀酸酯淀粉(優選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30_40%、阿拉伯膠2-8%、麥芽糊精30-40%、玉米糖漿15_25%。
[0011]地衣芽孢桿菌的微囊化過程:地衣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含量> 6.0 X IO10CFU/g)加入微囊壁材料經噴霧干燥法微囊包埋制得,所述微囊包埋過程中加入2%的0.lmol/LCaCl2溶液,有利于膠囊的形成和菌種包埋率保持。具體過程如下:
①在三級液體種子發酵中芽孢含量在5.0X 109CFU/ml以上,pH為7~8,并大量產孢時,進行放罐;
②加入輕質CaCO3攪拌20-30min,測定固形物含量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至固形物含量在25%~35%,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6X1010CFU/g ;
③按下述重量比取微囊壁材料的各組分加入去離子水中,混合均勻,獲得穩定、均勻、粘度低、流動性好的微囊壁材料溶液;所述微囊壁材料的組分及其重量比為:海藻酸鈉5%、烯基琥珀酸酯淀粉35%、阿拉伯膠5%、麥芽糊精35%、玉米糖漿20% ;所述微囊壁材料的加入總量為去尚子水質量的20% ;
④將按照步驟②、③制得的地衣芽孢桿菌與微囊壁材料溶液(按照按X=[(BXA)/A1] - B公式計算壁材加入量)混合,高壓勻質機在8000r/min、40MPa條件下,滴入2%0.lmol/L CaCl2溶液,乳化5min,勻質兩次,獲得地衣芽孢桿菌乳化液;
⑤將獲得的地衣芽孢桿菌乳化液通入噴霧干燥塔,保持進料速度12.5^14.6mL/min,噴霧干燥塔進口溫度在13(Tl50°C,出口溫度8(T90°C,噴頭霧化器轉速20000r/min進行噴霧干燥;
⑥最終獲得地衣芽孢桿菌微膠囊預混劑。
[0012]進一步地,所述甲魚生物飼料可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美國海洋白魚粉48-55、膨化大豆8-15、肝末粉0.18-0.45、蛋黃粉0.038-0.095、奶粉0.02-0.05、粘合劑0.03-0.075、卵磷脂 0.06-0.15、多維 0.24-0.6、礦物質 0.24-0.6、肉毒堿 0.02-0.05、甜菜堿 0.024-0.06、膽汁酸鹽 0.016-0.04、蛋氨酸 0.036-0.09、賴氨酸 0.036-0.09、食鹽0.06-0.15、磷酸二氫鈣1-1.5、氯化膽堿0.3-0.8、谷朊粉2.0-3.0、α -淀粉15-20、魷魚肝臟粉2-3、大米蛋白粉2.5-3.5、玉米蛋白粉2-3、飼料酵母2_3、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
0.08-0.12、中草藥制劑 3-3.5。
[0013]生產工藝: 1)將中草藥各組分混合研磨,然后加入生物飼料的其他組分,并用高效混合機混合攪
拌;
2)對混合攪拌后的物料進行二次氣流干燥;所述的二次氣流干燥條件為干燥過程溫度控制在60°C以內,混合飼料水分控制在5%?7%。
[0014]3)將進行二次氣流干燥的物料進行冷卻、粉碎和過篩后得到成品。
[0015]各原料作用:
a.美國海洋白魚粉:飼料生產采用高品質美國進口深海白魚粉,屬魚粉中質量最好的。白魚粉是指用鱈魚(Pollock、Cod、Hake、Hokki)蝶魚等白肉魚種的全魚或下腳料加工制成含脂低之魚粉,美國海鮮白魚粉色淡、蓬松、魚肉多、粘彈性好、易與各種α-淀粉及其它魚粉搭配;粗蛋白高,均在67%以上,高的可達72%,氨基酸含量平衡,胃蛋白酶消化率均在90%以上,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新鮮度好易保存,揮發性鹽基氮低于40ml/100g ;組胺低于50ppm,酸價低于IKOHml/g魚粉。從我國進口的白魚粉的用途來看,白魚粉主要用于生產鰻魚和甲魚等水產飼料,也有少部分用以生產乳豬飼料。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生物飼料中含有地衣芽孢桿菌,可以增強甲魚的食欲,促進甲魚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糞便排泄量;
(2)本發明對微膠囊壁材料進行了改進,微膠囊壁的材料為5種多糖類物質的組合,全部為天然高分子材料,無毒、成膜性好、穩定性好;本發明地衣芽胞桿菌微膠囊化具有廣泛的意義。①能有效地降低PH值、氧氣、濕度、熱、光和其它物質等外界環境因素對芯材的影響;②抑制芯材中有效活性成分的揮發損失,提高其穩定性,使品質保持持久;③能有效地控制芯材的釋放,使芯材原有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④掩蓋芯材的異味,改善芯材的口感和味覺便于貯藏和運輸等。
[0017](3)本發明飼料中采用中草藥制劑對鱉類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中草藥具有天然、安全、藥物作用溫和與穩定等優點,可以減少抗生素在疾病防治中的使用,從而避免了因抗生素使用產生的藥殘和病原菌抗藥性增強的問題;本發明采用上述幾味中藥組方,各原料藥具有協同作用,可以代替抗生素類藥物防治甲魚疾病,并能夠提高甲魚的抵抗力;
(4)本發明的優選飼料配方根據鱉類的生理特點和不同生長階段對維生素、氨基酸、無機鹽的需求進行配制,它滿足鱉對飼料中維生素、氨基酸、無機鹽需求,可以預防維生素、氨基酸、無機鹽缺乏癥,抗應激、促進飼料營養物質的吸收,降低餌料系數,開胃消食,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生長速度及成活率、繁殖率。
[0018](5)該生物飼料親幼鱉使用、促進生長,提高鱉成活率、提高飼料報酬,縮短鱉的育成期。成鱉使用、促使鱉肥大,增重顯著、體重均勻、鱉全身皮膚黃澤美觀。促進鱉造血功能,促進傷口愈合,增強鱉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減少因應激造成的死亡率。鱉感染疾病時使用,可幫助鱉耐受病源的侵襲、減少病源生物對組織器官的侵害使鱉快速康復,讓鱉群體迅速恢復正常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1:制備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
I)接種地衣芽孢桿菌,斜面培養生產菌種斜面培養培養基成分為:葡萄糖2%、蛋白胨0.2%、牛肉膏0.5%、棉餅粉2%、酵母粉
0.5%、(MM)2HPO40.5%、K2HPO20.03%、MgSO4.7H20 0.02%、NaCl 0.5%、MnSO40.003%、瓊月旨
1.5%。
[0020]斜面培養條件為:溫度28~33°C,培養時間24~48h。
[0021]2)將斜面培養的生長良好的菌落挑出進行搖瓶培養;
搖瓶培養的培養基為:葡萄糖3%、豆餅粉1%、棉餅粉2%、蛋白胨0.1%、牛肉膏0.5%、酵母粉 0.5%、(NH4)2 SO40.5%、NaCl 0.5%。
[0022]搖瓶培養條件為:轉速10(T300r/min,溫度28~33°C,培養時間24~48h。
[0023]3)采用50L種子罐將搖床培養的地衣芽孢桿菌掛壁無污染的菌種進行一級液體種子發酵
一級液體種子發酵的培養基為:葡萄糖1.5%、豆餅粉1%、棉餅粉0.5%、玉米粉0.8%、蛋白胨 0.1%、酵母粉 0.4%、(NH4)2HPO4 0.5%、NaCl 0.5%。
[0024]一級液體種子發酵的前期要求為接種發酵前需要滅菌,滅菌條件為溫度、壓力達到滅菌要求,保壓一段時間,滅菌前PH為Tl.5、滅菌后pH為6~6.8 ;一級液體種子發酵要求為接種時溫度為3(T40°C,接種量為3~8%,發酵控制條件為罐壓0.1-0.4kg/cm2、通氣量為1: 0.8~1: 0.6 (v/v/min),罐溫 28~33。。,培養時間為 24~48h。
[0025]4)采用400L種子罐將一級液體種子發酵的粘稠菌液,鏡檢為形成大量芽孢無污染的菌種進行二級液體種子發酵;
二級液體種子發酵的培養基成分為:葡萄糖2%、豆餅粉1%、玉米粉1%、棉餅粉2%、蛋白胨 0.1%、酵母粉 0.5%、(NH4)2HPO4 0.5%, NaCl 0.5%。
[0026]二級液體種子發酵要求為:接種時溫度為3(T40°C,接種量為3~8%,發酵控制條件為罐壓0.1~0.4kg/cm2、通氣量為1:0.8~1: 0.6 (v/v/min),罐溫28~33。。,培養時間為24~48h。
[0027]5)采用5000L發酵罐將二級液體種子發酵的粘稠菌液,鏡檢為形成大量芽孢無污染的菌種進行移種進行三級液體種子發酵。
[0028]三級液體種子發酵的培養基成分為:葡萄糖1.5%、豆餅粉1%、棉餅粉0.5%、玉米粉
0.8%、蛋白胨 0.1%、酵母粉 0.4%、(NH4)2HPO4 0.5%, NaCl 0.5%。
[0029]三級液體種子發酵的前期要求為接種發酵前需要消毒,消毒方式為對發酵罐進行實罐消毒的同時,進行種子罐與發酵罐接種管道的消毒,消毒時微開管道上各有關排氣閥門,使整條管道暢通,不成死角,調節進氣閥內壓力l.(Tl.5kg/Cm2,保壓一段時間,然后自前至后依次關閉各進氣閥,冷卻作用;
移種方式為通過兩罐壓差,將合格的二級液種按3~8%的接種比例壓到發酵罐,壓種完畢,迅速關閉兩罐出料閥,然后調節好罐壓力和進、排氣閥、開動攪件,在罐溫28~33°C時培養時間24~48h。
[0030]6)對采用50`00L發酵罐發酵并達到要求的芽孢桿菌進行放罐;
三級液體種子發酵中放罐要求為發酵液無污染,芽孢含量在5.0X 109CFU/ml以上,pH為7~8,并大量產孢;三級液體種子發酵要求為每小時登記一次罐溫、通氣量、罐壓等,在接種后一段時間開始,每隔相應時間取樣進行鏡檢,測定桿菌、芽孢數量、PH值等指標。
[0031]7)向地衣芽孢桿菌發酵液中,加入5%輕質CaCO3攪拌20_30min,測定固形物含量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至固形物含量在25%~35%之間,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 6X1010CFU/g ;
8)按下述重量比取微囊壁材料的各組分加入去離子水中,混合均勻,獲得穩定、均勻、粘度低、流動性好的微囊壁材料溶液;所述微囊壁材料的組分及其重量比為:海藻酸鈉5%、烯基琥珀酸酯淀粉35%、阿拉伯膠5%、麥芽糊精35%、玉米糖漿20% ;所述微囊壁材料的加入總量為去尚子水質量的20% ;
9)將一批次按照步驟7)、8)制得的地衣芽孢桿菌與壁材溶液(按照按X=[(BXA)/A1] - B公式計算壁材加入量)混合,高壓勻質機在8000r/min、40MPa條件下,滴入2%
0.lmol/L CaCl2溶液,乳化5min,勻質兩次,獲得地衣芽孢桿菌乳化液;
10)將獲得的地衣芽孢桿菌乳化液通入噴霧干燥塔,保持進料速度12.5^14.6mL/min,噴霧干燥塔進口溫度在13(Tl50°C,出口溫度8(T90°C,噴頭霧化器轉速20000r/min進行噴霧干燥;
11)最終獲得地衣芽孢桿菌微膠囊預混劑。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5X109CFU/g,包埋率為90%~100%。
[0032]實施例2配制生物飼料
生物飼料配方(重量 份):美國海洋白魚粉52.5、α -淀粉16.5、膨化大豆13.2、肝末粉
0.18、蛋黃粉0.038、奶粉0.02、粘合劑0.03、卵磷脂0.06、多維0.24、礦物質0.24、肉毒堿
0.02、甜菜堿0.024、膽汁酸鹽0.016、蛋氨酸0.036、賴氨酸0.036、食鹽0.06、磷酸二氫鈣
1.2、氯化膽堿鹽0.36、谷朊粉2、魷魚肝臟粉2、大米蛋白粉2.6、玉米蛋白粉2.22、飼料酵母
2.8、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0.12、中草藥制劑3.5。
[0033]中藥制劑配方(重量份):板藍根30、金銀花1.5、蒲公英0.15、甘草0.1、大黃0.1、黃連4、黃芩0.3、黃柏0.03。
[0034]I)按照中草藥制劑配方要求將各中草藥混合研磨,并用高效混合機混合攪拌;
2)對混合攪拌后的物料進行二次氣流干燥;所述的二次氣流干燥條件為干燥過程溫度控制在60°C以內,混合飼料水分控制在5%~7%.3)將進行二次氣流干燥的物料進行冷卻,并經提升、破碎進入兩層分級篩(上層篩網是2X2目,下層篩網是12X12目)進行分級;
4)分級篩中下層分級篩篩上物即為飼料成品,對成品進行稱重包裝;
5)對成品進行質量檢驗,對合格成品先后使用真空包裝、腹膜包裝、外包裝三層包裝手段進行包裝,制成綠色生物飼料。該生物飼料與不含地衣芽孢桿菌和中草藥制劑的飼料的對比試驗如下:
I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池
選取兩棟甲魚溫室進行對比試驗,分別設定為對照組和生物飼料組。生物飼料組投喂本發明實施例2的生物飼料,對照組投喂不含地衣芽孢桿菌和中草藥制劑的飼料(即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去除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和中草藥制劑)。每棟溫室共有14個養殖池,養殖池為水泥池,規格IOmX IOm,水體均深60cm,在養殖池周邊距水面IOcm處設置寬50cm的水下投餌臺。
[0035]1.2試驗對象以當年孵出的稚鱉為試驗對象,平均體重6.57g/只,養殖密度為35只/m2,稚鱉在溫室養殖池馴養一周后正式開始試驗。
[0036]1.3試驗周期
本次試驗從2012年6月I號開始,進行周期為280天的養殖試驗。
[0037]1.4試驗方法
在試驗過程中,甲魚體重小于50g時,在每天的5:00、11:00、17:00、21:30進行投喂;體重在50g~200g時,在每天的5:00、11:00、17:00進行投喂;體重大于200g時,在每天的5:00,17:00進行投喂。飼料投喂前做成適宜相應甲魚吞食的軟顆粒狀。在每次投餌結束后的半小時進行室外排污,直至排水口不出現污水為止,每天最后一次排污結束后進行補水到正常水位(水體均深60cm)。其他常規消毒等養殖管理措施相同。
[0038]1.5試驗評定指標
日增重、餌料系數、用煤量、用水量、藥物成本、成活率。
[0039]2.試驗結果
試驗結束后,對兩組甲魚進行 驗收。從外形來看,各組甲魚體色正常、活動力較好。尤以生物飼料組甲魚更顯體質健壯、活動力強。通過稱重、計數、累計投餌量、生產部的耗能記錄、養殖部用藥記錄,得出兩組放養、清出平均重(g/只),總投料量(kg),平均日采食量(kg/d),日增重(g/只),餌料系數,用煤量(t),用水量(m3),成活率,藥物成本(元)指標。具體見下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其特征是,含有0.05-0.2wt%的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和2-5wt %的中草藥制劑;所述中草藥制劑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板藍根20-40、金銀花 1-2、蒲公英 0.1-0.2、甘草 0.08-0.15、大黃 0.08-0.12、黃連 3-5、黃芩 0.2-0.5、黃柏0.01-0.1 ;所述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為地衣芽孢桿菌的微囊化制劑,其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 5X109CFU/g。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其特征是,所述微囊化制劑采用的微囊壁材料的組分及其重量比為:海藻酸鈉3-8%、烯基琥珀酸酯淀粉30-40%、阿拉伯膠2-8%、麥芽糊精30-40%、玉米糖漿15-2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其特征是,所述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的制備方法為: ①地衣芽孢桿菌經過三級發酵,在三級液體種子發酵中芽孢含量在5.0X 109CFU/ml以上,pH為疒8,并大量產孢時,進行放罐; ②加入輕質CaCO3攪拌20-30min,測定固形物含量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至固形物含量在25%~35%,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含量≥6X1010CFU/g ; ③按下述重量比取微囊壁材料的各組分加入去離子水中,混合均勻,獲得微囊壁材料溶液;所述微囊壁材料的組分及其重量比為:海藻酸鈉5%、烯基琥珀酸酯淀粉35%、阿拉伯膠5%、麥芽糊精35%、玉米糖漿20% ;所述微囊壁材料的加入總量為去離子水質量的20% ; ④將按照步驟②、③制得的地衣芽孢桿菌與微囊壁材料溶液混合,高壓勻質機在8000r/min、40MPa條件下,滴入2% 0.lmol/L CaCl2溶液,乳化5min,勻質兩次,獲得地衣芽孢桿菌乳化液; ⑤將獲得的地衣芽孢桿菌乳化液通入噴霧干燥塔,保持進料速度12.5^14.6mL/min,噴霧干燥塔進口溫度在13(Tl50°C,出口溫度80-90°C,噴頭霧化器轉速20000r/min進行噴霧干燥; ⑥最終獲得地衣芽孢桿菌微膠囊預混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其特征是,所述的地衣芽孢桿菌和微囊壁材料混合比例的計算方式為按X=[ (BXA) /A1] - B公式計算微囊壁材料加入量,公式中X為微囊壁材料需要量,B為地衣芽孢桿菌需要量,A為地衣芽孢桿菌有效成分含量,A1為目標產品有效成分含量。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甲魚生物飼料,其特征是,所述甲魚生物飼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美國海洋白魚粉48-55、膨化大豆8-15、肝末粉0.18-0.45、蛋黃粉 0.038-0.095、奶粉0.02-0.05、粘合劑 0.03-0.075、卵磷脂0.06-0.15、多維 0.24-0.6、礦物質0.24-0.6、肉毒堿0.02-0.05、甜菜堿0.024-0.06、膽汁酸鹽0.016-0.04、蛋氨酸0.036-0.09、賴氨酸 0.036-0.09、食鹽 0.06-0.15、磷酸二氫鈣 1-1.5、氯化膽堿 0.3-0.8、谷朊粉2.0-3.0、α -淀粉15-20、魷魚肝臟粉2-3、大米蛋白粉2.5-3.5、玉米蛋白粉2_3、飼料酵母2-3、地衣芽孢桿菌預混料0.08-0.12、中草藥制劑3-3.5。
6.如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甲魚生物飼料的生產工藝,其特征是, 1)將中草藥各組分混合,研磨成粉,然后加入其他組分,混合攪拌; 2)對混合攪拌后的物料進行二次氣流干燥;所述的二次氣流干燥條件為干燥過程溫度控制在60°C以內,混合飼料水分控制在5%~7% ;3)將進行二次氣流干燥`的物料進行冷卻、粉碎和過篩后得到成品。
【文檔編號】A23K1/00GK103766665SQ201410050652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4日
【發明者】楊先樂, 魏保嶺, 陳永亮, 曹家莊 申請人:山東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