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苦瓜規模化快繁育苗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苦瓜規模化快繁育苗方法,其包括種子催芽、育苗營養土的準備、裝缽播種、苗期管理等步驟。本發明營養土保水性、通透性、抗菌性好,且含有豐富的氮、磷、鉀以及有機質等營養元素,完全滿足苦瓜種子出苗所需的各種養分,促進種子快速出苗,減少苗期病蟲害,提高成苗率,節省人工;本發明苦瓜快繁育苗方法育苗周期短,成苗率高達95%以上,且不受季節性限制,周年均可繁苗,移栽成活率高,可以縮短苦瓜種植時間,增加年內種植代數,提高苦瓜的產量,適用于苦瓜人工規模化栽培,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
【專利說明】一種苦瓜規模化快繁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苦瓜規模化快繁育苗方法,屬于農業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苦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減肥、組織癌細胞生長、增進食欲、利尿活血和消炎退熱等作用,越來越受到現代人們的喜愛,需求量俱增。然而目前苦瓜育苗速度慢,成苗率低,導致苦瓜種植時間長,產量大大降低,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苦瓜規模化快繁育苗方法,提高育苗速度和成苗率,縮短苦瓜種植時間,提高苦瓜的產量。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苦瓜規模化快繁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I)種子催芽
[0007]先將種子放入50-55°C的溫水中浸泡10-15min,撈出放入0.1 %硫酸銅和0.3%高猛酸鉀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5-20min以殺菌消毒,接著用清水在室溫下浸泡4_5h,使苦瓜種子充分吸水,然后把種子撈起,洗凈種皮上的膠狀物質,稍晾一下即可用紗布包起,在33-35°C下處理10-12h,再在28_30°C下處理12_14h,當種子出芽有半粒米長時即可播種;
`[0008](2)育苗營養土的準備
[0009]①營養土的制備:
[0010]a、稱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腐葉土 40-50、泥炭土 25-35、火燒土 15-20、桐生砂10-15、日向石8-12、蛇木屑5-10、泡桐鋸末3_6、家畜糞便20-30、河塘泥10-15、廚余垃圾6-12、米糠5-10、食用菌菌渣4-8、廢糖蜜2-5、木醋液1.5-3.5、貝殼粉2_3、草木灰3_5、蠶沙4-6、磷酸二氫鉀2-3、尿素1-2 ;
[0011]b、取家畜糞便、河塘泥、廚余垃圾、米糠、食用菌菌渣、貝殼粉、草木灰、蠶沙混合均勻,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攪拌均勻,水分控制在60-70%,然后加入廢糖蜜和木醋液,攪拌均勻后堆積發酵8-10天,得發酵料;
[0012]C、將上述制得的發酵料與磷酸二氫鉀、尿素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其余原料混合拌勻,即得營養土;
[0013]②營養土的消毒:
[0014]取中草藥消毒劑200-400倍液均勻噴灑在營養土上,混拌均勻,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3-5天,揭膜后攤晾8-12天,藥劑氣味完全消失即可裝入營養缽;
[0015]所述中草藥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0016]a、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虎耳草1-2、苦皮藤2-3、臭椿葉1.5-2.5、泡桐花0.5-1.5、桃樹葉1-2、雷公藤2-3、大茶根1-2、細辛2_3、大黃1_2、馬尾松3_4、烏柏葉2_3 ;
[0017]b、將上述原料混合均勻,粉碎,過50-80目篩,加5-10倍量水,加熱煮沸2_4h,冷卻至室溫后過濾,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I / 15-1 / 10,冷凍干燥成粉末即可;
[0018](3)裝缽播種
[0019]在播種前1-2天將裝有營養土的塑料缽淋透水,每缽播1-2粒,芽尖向下,播后覆蓋細土,厚度0.5-lcm,在蓋土之后再淋透水I次,以后每隔1-2天淋水I次,直至出苗;
[0020](4)苗期管理
[0021]①溫度管理
[0022]采用在大棚內苗畦上,按每平方米100W的額定功率埋沒電熱加溫線,做成電熱育苗床育苗,保持大棚內氣溫白天25°C左右,夜晚15-20°C ;在晴溫高熱時,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結合灑水降溫;遇低溫陰雪天時,采用棚內套雙層隔膜覆蓋日夜通電加溫;
[0023]②水肥管理
[0024]苗床水分以陰天上午棚內秧苗葉片無水珠凝結、晴天中午葉片萎蔫于14時左右恢復正常為好,缽內營養土含水量應保持在70-80%,正常天氣每隔2-3天噴I次水,遇低溫陰雨時,則應寧干勿濕;當苗床濕度過大時,可通過通風、撤干灰或加溫降濕;
[0025]當秧苗出現莖細、葉小色淡等缺肥現象,除結合澆水施8%腐熟人尿外,還可用
0.1%尿素和0.1 %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每隔7-10天噴I次,共2-3次;
[0026]③光照管理
[0027]為增加光照,彌補早春光照不足,除靈活揭蓋覆蓋物,讓秧苗接受更多的散射光外,還可用100-200W白熾燈進行補光,每平方米苗床吊I只燈泡,燈頭距秧苗25-30cm ;當秧苗互相遮蔭時,須將缽距拉開,改善光照條件,以滿足苦瓜對強光的需求。
[0028]本發明有益效果:
[0029]本發明營養土保水性、通透性、抗菌性好,且含有豐富的氮、磷、鉀以及有機質等營養元素,完全滿足苦瓜種子出苗所需的各種養分,促進種子快速出苗,減少苗期病蟲害,提高成苗率,節省人工;本發明苦瓜快繁育苗方法育苗周期短,成苗率高達95%以上,且不受季節性限制,周年均可繁苗,移栽成活率高,可以縮短苦瓜種植時間,增加年內種植代數,提高苦瓜的產量,適用于苦瓜人工規模化栽培,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一種苦瓜規模化快繁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1](I)種子催芽
[0032]先將種子放入55°C的溫水中浸泡lOmin,撈出放入0.1 %硫酸銅和0.3%高錳酸鉀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5min以殺菌消毒,接著用清水在室溫下浸泡4h,使苦瓜種子充分吸水,然后把種子撈起,洗凈種皮上的膠狀物質,稍晾一下即可用紗布包起,在34°C下處理10h,再在30°C下處理12h,當種子出芽有半粒米長時即可播種;
[0033](2)育苗營養土的準備
[0034]①營養土的制備:`
[0035]a、稱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腐葉土 45、泥炭土 30、火燒土 16、桐生砂12、日向石
10、蛇木屑8、泡桐鋸末4、家畜糞便25、河塘泥12、廚余垃圾8、米糠8、食用菌菌渣6、廢糖蜜
3、木醋液2.5、貝殼粉2、草木灰4、蠶沙5、磷酸二氫鉀2、尿素1.5 ;
[0036]b、取家畜糞便、河塘泥、廚余垃圾、米糠、食用菌菌渣、貝殼粉、草木灰、蠶沙混合均勻,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攪拌均勻,水分控制在65 %,然后加入廢糖蜜和木醋液,攪拌均勻后堆積發酵9天,得發酵料;
[0037]C、將上述制得的發酵料與磷酸二氫鉀、尿素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其余原料混合拌勻,即得營養土;
[0038]②營養土的消毒:
[0039]取中草藥消毒劑300倍液均勻噴灑在營養土上,混拌均勻,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4天,揭膜后攤晾10天,藥劑氣味完全消失即可裝入營養缽;
[0040]所述中草藥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0041]a、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虎耳草1.5、苦皮藤2、臭椿葉2、泡桐花1、桃樹葉1.5、雷公藤2.5、大茶根1、細辛2、大黃1.5、馬尾松3.5、烏柏葉2.5 ;
[0042]b、將上述原料混合均勻,粉碎,過60目篩,加8倍量水,加熱煮沸3h,冷卻至室溫后過濾,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I / 12,冷凍干燥成粉末即可;
[0043](3)裝缽播種
[0044]在播種前1-2天將裝有營養土的塑料缽淋透水,每缽播I粒,芽尖向下,播后覆蓋細土,厚度0.8cm,在蓋土之后再淋透水I次,以后每隔I天淋水I次,直至出苗;
[0045](4)苗期管理
[0046]①溫度管理
[0047]采用在大棚內苗畦上,按每平方米100W的額定功率埋沒電熱加溫線,做成電熱育苗床育苗,保持大棚內氣溫白天25°C左右,夜晚18°C ;在晴溫高熱時,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結合灑水降溫;遇低溫陰雪天時,采用棚內套雙層隔膜覆蓋日夜通電加溫;
[0048]②水肥管理
[0049]苗床水分以陰天上午棚內秧苗葉片無水珠凝結、晴天中午葉片萎蔫于14時左右恢復正常為好,缽內營養土含水量應保持在75%,正常天氣每隔2天噴I次水,遇低溫陰雨時,則應寧干勿濕;當苗床濕度過大時,可通過通風、撤干灰或加溫降濕;
[0050]當秧苗出現莖細、葉小色淡等缺肥現象,除結合澆水施8%腐熟人尿外,還可用
0.1%尿素和0.1 %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每隔7天噴I次,共3次;
[0051]③光照管理
[0052]為增加光照,彌補早春光照不足,除靈活揭蓋覆蓋物,讓秧苗接受更多的散射光外,還可用200W白熾燈進行補光,每平方米苗床吊I只燈泡,燈頭距秧苗25cm ;當秧苗互相遮蔭時,須將缽距拉開,改善光照條件,以滿足苦瓜對強光的需求。
[0053]采用上述育苗方法可以 大大縮短育苗時間,成苗率高達95%以上,從而縮短苦瓜種植時間,增加年內種植代數,提高苦瓜的產量,適用于苦瓜人工規模化栽培,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
1.一種苦瓜規模化快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催芽 先將種子放入50-55°C的溫水中浸泡10-15min,撈出放入0.1 %硫酸銅和0.3%高錳酸鉀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5-20min以殺菌消毒,接著用清水在室溫下浸泡4_5h,使苦瓜種子充分吸水,然后把種子撈起,洗凈種皮上的膠狀物質,稍晾一下即可用紗布包起,在33-35°C下處理10-12h,再在28-30°C下處理12-14h,當種子出芽有半粒米長時即可播種; (2)育苗營養土的準備 ①營養土的制備: a、稱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腐葉土40-50、泥炭土 25-35、火燒土 15-20、桐生砂10-15、日向石8-12、蛇木屑5-10、泡桐鋸末3-6、家畜糞便20-30、河塘泥10-15、廚余垃圾6_12、米糠5-10、食用菌菌渣4-8、廢糖蜜2-5、木醋液1.5-3.5、貝殼粉2_3、草木灰3_5、蠶沙4_6、磷酸二氫鉀2-3、尿素1-2 ; b、取家畜糞便、河塘泥、廚余垃圾、米糠、食用菌菌渣、貝殼粉、草木灰、蠶沙混合均勻,加入適量的水,充分攪拌均勻,水分控制在60-70%,然后加入廢糖蜜和木醋液,攪拌均勻后堆積發酵8-10天,得發酵料; C、將上述制得的發酵料與磷酸二氫鉀、尿素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其余原料混合拌勻,即得營養土; ②營養土的消毒: 取中草藥消毒劑200-40`0倍液均勻噴灑在營養土上,混拌均勻,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3-5天,揭膜后攤晾8-12天,藥劑氣味完全消失即可裝入營養缽; 所述中草藥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a、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虎耳草1-2、苦皮藤2-3、臭椿葉1.5-2.5、泡桐花0.5-1.5、桃樹葉1-2、雷公藤2_3、大茶根1_2、細羊2_3、大黃1-2、馬尾松3_4、烏柏葉2_3 ; b、將上述原料混合均勻,粉碎,過50-80目篩,加5-10倍量水,加熱煮沸2-4h,冷卻至室溫后過濾,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I / 15-1 / 10,冷凍干燥成粉末即可; (3)裝缽播種 在播種前1-2天將裝有營養土的塑料缽淋透水,每缽播1-2粒,芽尖向下,播后覆蓋細土,厚度0.5-lcm,在蓋土之后再淋透水I次,以后每隔1-2天淋水I次,直至出苗; (4)苗期管理 ①溫度管理 采用在大棚內苗畦上,按每平方米100W的額定功率埋沒電熱加溫線,做成電熱育苗床育苗,保持大棚內氣溫白天25°c左右,夜晚15-20°c ;在晴溫高熱時,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結合灑水降溫;遇低溫陰雪天時,采用棚內套雙層隔膜覆蓋日夜通電加溫; ②水肥管理 苗床水分以陰天上午棚內秧苗葉片無水珠凝結、晴天中午葉片萎蔫于14時左右恢復正常為好,缽內營養土含水量應保持在70-80%,正常天氣每隔2-3天噴I次水,遇低溫陰雨時,則應寧干勿濕;當苗床濕度過大時,可通過通風、撤干灰或加溫降濕; 當秧苗出現莖細、葉小色淡等缺肥現象,除結合澆水施8%腐熟人尿外,還可用0.1%尿素和0.1 %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每隔7-10天噴I次,共2-3次;③光照管理 為增加光照,彌補早春光照不足,除靈活揭蓋覆蓋物,讓秧苗接受更多的散射光外,還可用100-200W白熾燈進行補光, 每平方米苗床吊I只燈泡,燈頭距秧苗25-30cm ;當秧苗互相遮蔭時,須將缽距拉開,改善光照條件,以滿足苦瓜對強光的需求。
【文檔編號】A01G9/00GK103858647SQ201410112608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5日
【發明者】牛惠玲 申請人:烏魯木齊綠保康農業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