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中藥組合物和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中藥組合物和制備方法,其飼料包括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中藥組合物包括:馬尾連、穿心蓮、魚腥草、金蕎麥、錦燈籠、沉香、蘇子、佛手、川貝母、瓜蔞、知母、竹瀝、天竺黃、桔梗、海蛤殼、海浮石、紫苑、馬兜鈴、枇杷葉、矮地茶、滿山紅、黃芪、甘草、豬獠參、山葛和大葉毛鈴。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中藥和西藥的各種缺陷,對患有豬氣喘病的豬的治療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扶正祛邪的作用,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臨床療效較顯著,無藥物殘留,不產生耐藥性,不易復發,并且可提高患病豬的機體免疫力,價格低廉,消費者食用此類豬肉后還可對機體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等優勢。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中藥組合物和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獸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中藥組合物和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豬氣喘病,又稱豬肺炎支原體性,是豬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的主要臨床癥狀是咳嗽和氣喘,病理變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內。肺臟是病變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腫和肺氣腫為主;亞急性和慢性病例見肺部“蝦肉”樣實變。發病豬的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利用率低,育肥飼養期延長。
[0003]采用西藥防治此病大多采用抗生素,對這些藥物產生抗藥性的菌株已經出現且有增多趨勢,此外,這些化學藥物明顯會導致豬只體內藥物殘留,進而影響人畜健康甚至危害公共衛生。
[0004]中藥治療豬氣喘病不僅具有西醫藥的作用,并且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扶正祛邪的作用,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臨床療效較顯著,無藥物殘留,不產生耐藥性,不易復發,并且可提高患病豬的機體免疫力,價格低廉。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于提供一種包含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中藥組合物的飼料,采用含有這種中藥組合物的飼料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西藥和中藥的缺陷,對患有豬氣喘病的豬的治療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扶正祛邪的作用,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臨床療效較顯著,無藥物殘留,不產生耐藥性,不易復發,并且可提高患病豬的機體免疫力,價格低廉,消費者食用此類豬肉后還可對機體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等優勢。
[0006]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包括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馬尾連、穿心蓮、魚腥草、金蕎麥、錦燈籠、沉香、蘇子、佛手、川貝母、瓜萎、知母、竹浙、天竺黃、桔梗、海蛤殼、海浮石、紫苑、馬兜鈴、枇杷葉、矮地茶、滿山紅、黃芪、甘草、豬獠參、山葛和大葉毛鈴。
[0007]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包括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種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馬尾連17-35份、穿心蓮23-36份、魚腥草7_15份、金蕎麥25-40份、錦燈籠9_25份、沉香10-28份、蘇子13-27份、佛手15-30份、川貝母20-35份、瓜萎12-32份、知母15-32份、竹浙17-30份、天竺黃25-40份、桔梗20-37份、海蛤殼7_23份、海浮石15-29份、紫苑26-39份、馬兜鈴12-37份、枇杷葉26-42份、矮地茶11-29份、滿山紅3_10份、黃芪20-38份、甘草12-25份、豬獠參14-29份、山葛28-40份和大葉毛鈴25-38份。
所述飼料載體包括玉米、豆柏、米糠和小麥。
所述飼料粘合劑包括高筋面粉、淀粉、硫酸銨、碳酸鈉,所述飼料粘合劑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高筋面粉為8-12份,淀粉為20-40份,碳酸鈉為6-15份,硫酸銨為3_8份。 所述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數比為100重量份:15-35重量份:4-17重量份。
[0008]所述淀粉包括生淀粉和熟淀粉,所述生淀粉和所述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45-75份:25-55份;所述高筋面粉為蛋白質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18%的面粉。
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種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馬尾連20-30份、穿心蓮25-32份、魚腥草9-13份、金蕎麥27-35份、錦燈籠11-22份、沉香13-24份、蘇子15-22份、佛手18-26份、川貝母23-32份、瓜萎14-30份、知母17-29份、竹浙19-28份、天竺黃27-36份、桔梗23-35份、海蛤殼9-21份、海浮石17-26份、紫苑28-36份、馬兜鈴15-32份、枇杷葉28-39份、矮地茶13-26份、滿山紅5-10份、黃芪22-34份、甘草14-23份、豬獠參18-29份、山葛28-35份和大葉毛鈴29-38份。
所述飼料載體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玉米20-50份、豆柏18-45份、米糠15-30份和小麥30-50份。
[0009]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
(1)按照重量份數比稱取所有中藥組分混合研磨成180-250目細粉,制備成中藥組合
物;
(2)按比例取飼料粘合劑,然后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飼料粘合劑,30-40重量份的水并攪拌均勻,攪拌溫度為75-80°C,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倒入噴霧機中;
(3)按比例取所述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300-500mm,使其細粉量達到飼料載體總料的97%以上;
(4)將所述步驟(3)粉碎后的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步驟(2)攪拌后的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劑中水溫為70-88°C,打開噴霧機,攪拌10-15分鐘,繼續升溫至98°C完成膨化;
(5)粉碎步驟(4)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步驟(I)得到的中藥組合物,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數7-15份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
(6)制粒后干燥,干燥溫度為105°C?112°C,干燥時間30-50min;然后冷卻、包裝。
[001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中藥組合物,中藥組合物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數比的原料藥:馬尾連17-35份、穿心蓮23-36份、魚腥草7_15份、金蕎麥25-40份、錦燈籠9-25份、沉香10-28份、蘇子13-27份、佛手15-30份、川貝母20-35份、瓜萎12-32份、知母15-32份、竹浙17-30份、天竺黃25-40份、桔梗20-37份、海蛤殼7_23份、海浮石15-29份、紫苑26-39份、馬兜鈴12-37份、枇杷葉26-42份、矮地茶11-29份、滿山紅3_10份、黃芪20-38份、甘草12-25份、豬獠參14-29份、山葛28-40份和大葉毛鈴25-38份。
[0011]所述中藥組合物散劑的制備方法包括:
步驟一、將所有原料藥按比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7倍量的水、煮沸2-4小時,蒸汽壓力為0.6-l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二、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7倍量的水、煮沸2-4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l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30Mm以下,獲得中藥添加劑粉末。[0012]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用于治療氣喘病的藥物,采用含有這種中藥組合物的飼料能克服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中藥和西藥的各種缺陷,對患有豬氣喘病的豬的治療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扶正祛邪的效果,治愈率高,無毒副作用,臨床療效較顯著,無藥物殘留,不產生耐藥性,不易復發,并且可提高患病豬的機體免疫力,價格低廉。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包括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馬尾連、穿心蓮、魚腥草、金蕎麥、錦燈籠、沉香、蘇子、佛手、川貝母、瓜萎、知母、竹浙、天竺黃、桔梗、海蛤殼、海浮石、紫苑、馬兜鈴、枇杷葉、矮地茶、滿山紅、黃芪、甘草、豬獠參、山葛和大葉毛鈴。
[0014]中藥組合物中各種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馬尾連17-35份、穿心蓮23-36份、魚腥草7-15份、金蕎麥25-40份、錦燈籠9-25份、沉香10-28份、蘇子13-27份、佛手15-30份、川貝母20-35份、瓜萎12-32份、知母15-32份、竹浙17-30份、天竺黃25-40份、桔梗20-37份、海蛤殼7-23份、海浮石15-29份、紫苑26-39份、馬兜鈴12-37份、枇杷葉26-42份、矮地茶11-29份、滿山紅3-10份、黃芪20-38份、甘草12-25份、豬獠參14-29份、山葛28-40份和大葉毛鈴25-38份。
[0015]其中,中藥組合物中,馬尾連入肺經可泄肺火;穿心蓮可清熱解毒、燥濕、配伍魚腥草、桔梗、瓜萎等同用;金蕎麥既可清熱解毒、又可清肺化痰,與錦燈籠、山葛和矮地茶配伍同用;沉香行氣止痛、納氣平喘,與蘇子、佛手、川貝母配伍同用;川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與瓜萎、知母、竹浙、天竺黃、桔梗配伍同用;海蛤殼亦可清肺化痰,與海浮石、瓜萎配伍同用;紫苑、馬兜鈴、枇杷葉、矮地茶、大葉毛鈴、滿山紅、豬獠參止咳平喘;黃芪、甘草用以補氣,甘草同時可以調和諸藥;豬獠參山葛大葉毛鈴。
[0016]現將各味中藥藥理作用分述如下:
馬尾連:苦,寒。歸心;肝;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濕熱瀉痢;黃疸;瘡瘍腫毒;目赤腫痛;感冒發熱;癌腫。
[0017]穿心蓮:苦,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
[0018]魚腥草:性微寒,味苦。歸肺經、膀胱、大腸經。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濕疹,禿瘡,疥癬。
[0019]金蕎麥:性涼,味辛、苦。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活血消癰,祛風除濕瘡毒,蛇蟲咬傷。主肺癰,肺熱咳喘,咽喉腫痛,痢疾,風濕痹證,跌打損傷,癰腫癌。
[0020]錦燈籠:苦、酸,寒。歸肺、脾經。利尿,清熱,解毒,利咽。用于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骨蒸勞熱,小便不利,黃疸,水腫,天皰瘡,音啞。
[0021]沉香:辛、苦,溫。歸脾、胃、腎、肺經。功用降氣溫中,暖腎助陽。治氣逆喘息,嘔吐呃逆,脘腹脹痛,腰膝虛冷,大腸虛秘,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0022]蘇子:辛,溫。歸肺、大腸經。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
[0023]佛手: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腺痞滿,食少嘔吐。
[0024]川貝母:味大苦,性寒。歸肺、心、胃、肝經。清熱化痰,散結解毒。用治風熱咳嗽,肺癰喉痹,瘰疬,瘡瘍腫毒。
[0025]瓜萎:性味甘苦,寒。歸肺、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散結,潤腸。治痰熱咳嗽,胸痹,結胸,肺痿咳血,消渴,黃疸,便秘,癰腫初起。
[0026]知母:味苦、甘,性寒。歸肺、胃、腎經。有瀉熱除煩,滋陰潤燥、清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熱病,高熱煩躁,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等癥狀。
[0027]竹浙:甘苦,寒。歸心、胃經。主要用于治中風痰迷,肺熱痰壅,驚風,癲癇,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
[0028]天竺黃:甘,寒。歸心,肝,肺經。主治熱病神昏譫妄,中風痰迷不語,小兒驚風抽搐,癲癇,痰熱咳嗽。
[0029]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癃閉。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0030]海蛤殼:咸、平,味苦。歸心、腎經。治水氣浮腫,下小便,治嗽逆上氣,項下瘤癭。〃清熱,利水,化痰,軟堅。治熱痰喘嗽,水腫,淋病,癭、瘤,積聚,血結胸痛,血痢,痔瘡,崩漏,帶下。
[0031]海浮石:咸,寒。歸肺,腎,肝,大腸經。功用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軟堅散結。主治痰熱壅肺,咳喘痰稠難咯,小便淋浙澀痛,癭瘤瘰疬。
[0032]紫苑:性溫,味苦、辛。歸肺經。潤肺下氣,化痰止咳。主治咳嗽,肺虛勞嗽,肺痿肺癰,咳吐膿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勞嗽咳血。用于治療慢性咳嗽氣喘。
[0033]馬兜鈴:味苦,性微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的功效,用于肺熱喘咳,痰中帶血,腸熱痔血,痔瘡腫痛等證。
[0034]枇杷葉:苦,微寒。歸肺,胃經。清肺止咳,降逆止嘔。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可治療口干消渴,肺風面瘡,粉刺。
[0035]矮地茶:性平,味辛、微苦。歸肺、肝經。活血止痛,利尿,健胃,止血。治濕熱黃疸,肝炎,急性腎炎,膀胱炎,肺結核盜汗、咯血,脫力勞傷,筋骨酸痛,月經不調,副鼻竇炎。
[0036]滿山紅:辛、苦,性寒,小毒。入肺經。止咳;祛痰。主急、慢性支氣管炎。
[0037]黃芪: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其皮直達人之膚表肌肉,固護衛陽,充實表分,功用固表斂汗,利水消腫,托瘡排膿,通調水道。
[0038]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胃、肺經。可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黃,心悸氣短,腹痛便溏,四肢攣急疼痛,臟躁,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癰瘡腫痛,小兒胎毒,及藥物、食物中毒。
[0039]豬獠參:甘;平;無毒。歸肺;腎經。補肺固腎。主咳嗽氣喘;腎虛腰痛;遺精;頭暈;病后體弱。
[0040]山葛:甘;平。肺;大腸;肝經。清肺化痰;生津止渴;消腫。主肺熱咳嗽;肺癰;發熱煩渴;痢疾;睪丸鞘膜積液,食積不消;跌打腫痛。
[0041]大葉毛鈴:辛;甘;平。歸脾;胃經。化積消疳,清熱解毒,通淋利尿。主小兒疳積,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咳嗽痰喘,癰疽疔瘡。
[0042]飼料載體包括玉米、豆柏、米糠和小麥。
飼料粘合劑包括高筋面粉、淀粉、硫酸銨、碳酸鈉,飼料粘合劑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高筋面粉為8-12份,淀粉為20-40份,碳酸鈉為6-15份,硫酸銨為3_8份。
[0043]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數比為100重量份:15-35重量份:4-17重量份。
[0044]淀粉包括生淀粉和熟淀粉,生淀粉和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45-75份:25_55份;高筋面粉為蛋白質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18%的面粉。
[0045]中藥組合物中各種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馬尾連20-30份、穿心蓮25-32份、魚腥草9-13份、金蕎麥27-35份、錦燈籠11-22份、沉香13-24份、蘇子15-22份、佛手18-26份、川貝母23-32份、瓜萎14-30份、知母17-29份、竹浙19-28份、天竺黃27-36份、桔梗23-35份、海蛤殼9-21份、海浮石17-26份、紫苑28-36份、馬兜鈴15-32份、枇杷葉28-39份、矮地茶13-26份、滿山紅5-10份、黃芪22-34份、甘草14-23份、豬獠參18-29份、山葛28-35份和大葉毛鈴29-38份。
飼料載體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玉米20-50份、豆柏18-45份、米糠15-30份和小麥30-50份。
[0046]—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
(1)按照重量份數比稱取所有中藥組分混合研磨成180-250目細粉,制備成中藥組合
物;
(2)按比例取飼料粘合劑,然后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飼料粘合劑,30-40重量份的水并攪拌均勻,攪拌溫度為75-80°C,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倒入噴霧機中;
(3)按比例取所述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300-500mm,使其細粉量達到飼料載體總料的97%以上;
(4)將步驟(3)粉碎后的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步驟(2)攪拌后的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劑中水溫為70-88°C,打開噴霧機,攪拌10-15分鐘,繼續升溫至98°C完成膨化;
(5)粉碎步驟(4)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步驟(I)得到的中藥組合物,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數7-15份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
(6)制粒后干燥,干燥溫度為105°C?112°C,干燥時間30-50min;然后冷卻、包裝。
[0047]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中藥組合物,中藥組合物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數比的原料藥:馬尾連17-35份、穿心蓮23-36份、魚腥草7_15份、金蕎麥25-40份、錦燈籠9_25份、沉香10-28份、蘇子13-27份、佛手15-30份、川貝母20-35份、瓜萎12-32份、知母15-32份、竹浙17-30份、天竺黃25-40份、桔梗20-37份、海蛤殼7_23份、海浮石15-29份、紫苑26-39份、馬兜鈴12-37份、枇杷葉26-42份、矮地茶11-29份、滿山紅3_10份、黃芪20-38份、甘草12-25份、豬獠參14-29份、山葛28-40份和大葉毛鈴25-38份。
[0048]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中藥組合物,中藥組合物散劑的制備方法包括:
步驟一、將所有原料藥按比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
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7倍量的水、煮沸2-4小時,蒸汽壓力為0.6-l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二、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7倍量的水、煮沸2-4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l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30Mm以下,獲得中藥添加劑粉末。
[0049]實施例1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毒性試驗
取馬尾連24g、穿心蓮30g、魚腥草12g、金蕎麥34g、錦燈籠13g、沉香15g、蘇子18g、佛手22g、川貝母29g、瓜萎19g、知母21g、竹浙25g、天竺黃35g、桔梗33g、海蛤殼20g、海浮石19g、紫苑30g、馬兜鈴20g、枇杷葉36g、矮地茶Hg、滿山紅7g、黃芪25g、甘草16g、豬獠參27g、山葛33g和大葉毛鈴37g ;混合均勻后,粉碎,向粉碎后的混合物中加1400g的水,煎煮
2.5小時,過濾,濾渣中加入600g的水再次煎煮2小時,過濾,將兩次濾液混合,減壓濃縮至生藥濃度為3g/ml的煎劑。
[0050]取ICR小鼠,體重在25-30克,按體重隨機分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口服溶液給藥,給藥量均為6.0ml/只。給藥后連續觀察20天,結果所有小鼠健存,其活動、飲食、毛發、排泄物未發現異常,未見毒性反應。對白鼠口腔和破損皮膚進行刺激性試驗,未見有刺激性反應和其它不良反應。
[0051]毒性試驗證明,該藥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安全可靠。
[0052]實施例2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I及制備方法
取馬尾連28g、穿心蓮27g、魚腥草10g、金蕎麥28g、錦燈籠20g、沉香22g、蘇子21g、佛手25g、川貝母30g、瓜萎28g、知母27g、竹浙20g、天竺黃28g、桔梗25g、海蛤殼llg、海浮石22g、紫苑33g、馬兜鈴29g、枇杷葉31g、矮地茶24g、滿山紅9g、黃芪29g、甘草22g、豬獠參21g、山葛29g和大葉毛鈴35g ;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4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30Mm以下,獲得中藥添加劑粉末。
[0053]實施例3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2及制備方法
取馬尾連22g、穿心蓮31g、魚腥草Hg、金蕎麥31g、錦燈籠17g、沉香19g、蘇子22g、佛手20g、川貝母24g、瓜萎15g、知母18g、竹浙22g、天竺黃31g、桔梗26g、海蛤殼10g、海浮石24g、紫苑29g、馬兜鈴16g、枇杷葉35g、矮地茶18g、滿山紅6g、黃芪23g、甘草18g、豬獠參23g、山葛31g和大葉毛鈴30g ;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7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9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3小時、蒸汽壓力為0.9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30Mm以下,獲得中藥添加劑粉末。
[0054]實施例4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3及制備方法
取馬尾連25g、穿心蓮26g、魚腥草9g、金蕎麥32g、錦燈籠Hg、沉香23g、蘇子16g、佛手19g、川貝母31g、瓜萎20g、知母25g、竹浙21g、天竺黃33g、桔梗32g、海蛤殼18g、海浮石25g、紫苑35g、馬兜鈴28g、枇杷葉33g、矮地茶15g、滿山紅8g、黃芪26g、甘草15g、豬獠參22g、山葛30g和大葉毛鈴31g ;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6倍量的水、煮沸2小時,蒸汽壓力為0.7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倍量的水、煮沸4小時、蒸汽壓力為0.S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濾液和濾渣;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30Mm以下,獲得中藥添加劑粉末。
[0055]實施例5本發明的飼料I及制備方法
一種飼料,包括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其重量份數比為100重量份:17重量份:15重量份,其中,飼料載體中各組分及重量為玉米4000g、豆柏2000g、米糠2700g、小麥3500g,其中,飼料粘合劑各組分及重量比為高筋面粉10份、淀粉25份、硫酸銨15份、碳酸鈉5份,其中,中藥組合物取實施例2制備的中藥組合物粉末I備用;淀粉包括生淀粉和熟淀粉,生淀粉和所述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50份:50份;高筋面粉為蛋白質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18%的面粉。
[0056]飼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O按照重量份數比稱取所有中藥組分混合研磨成190目細粉,制備成中藥組合物;
(2)按比例取飼料粘合劑,然后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飼料粘合劑,35重量份的水并攪拌均勻,攪拌溫度為77°C,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倒入噴霧機中;
(3)按比例取所述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400mm,使其細粉量達到飼料載體總料的97%以上;
(4)將步驟(3)粉碎后的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步驟(2 )攪拌后的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劑中水溫為78°C,打開噴霧機,攪拌15分鐘,繼續升溫至98°C完成膨化;
(5)粉碎步驟(4)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步驟(I)得到的中藥添加劑,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數10份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
(6)制粒后干燥,干燥溫度為108°C,干燥時間40min;然后冷卻、包裝。
[0057]實施例6本發明的飼料2及制備方法
一種飼料,包括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其重量份數比為100重量份:17重量份:15重量份,其中,飼料載體中各組分及重量為玉米4000g、豆柏2000g、米糠2700g、小麥3500g,其中,飼料粘合劑各組分及重量比為高筋面粉10份、淀粉25份、硫酸銨15份、碳酸鈉5份,其中,中藥組合物取實施例2制備的中藥組合物粉末I備用;淀粉包括生淀粉和熟淀粉,生淀粉和所述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60份:40份;高筋面粉為蛋白質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18%的面粉。
[0058]飼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O按照重量份數比稱取所有中藥組分混合研磨成200目細粉,制備成中藥組合物;
(2)按比例取飼料粘合劑,然后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飼料粘合劑,30重量份的水并攪拌均勻,攪拌溫度為80°C,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倒入噴霧機中;
(3)按比例取所述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500mm,使其細粉量達到飼料載體總料的97%以上;
(4)將所述步驟(3)粉碎后的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步驟(2 )攪拌后的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劑中水溫為85°C,打開噴霧機,攪拌10分鐘,繼續升溫至98°C完成膨化;(5)粉碎步驟(4)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步驟(1)得到的中藥添加劑,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數15份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
(6)制粒后干燥,干燥溫度為112°C,干燥時間50min;然后冷卻、包裝。
[0059]實施例7臨床試驗
(I)材料準備
自然發病病例選用患氣喘病的病豬共150頭,源于南昌市新建縣6個養豬場自然感染、癥狀典型、符合實驗要求的病豬,品種為杜長大三元雜交,體重40-60kg,治療對比試驗對象。另選該6個豬場健康豬150頭作為預防對比試驗對象。
[0060](2)菌株提取及培養:
對南昌市新建縣6個養豬場的10只病死豬進行剖檢,無菌采取病豬的肝、脾、腎、肺、腦或關節液接種于Todd-Hewitt肉湯,37°C培養24h后,革蘭氏染色鏡檢。鏡檢結果有革蘭氏陰性菌,無細胞壁。姬姆氏和瑞特氏染色呈多形性,將球狀、環狀、桿狀、點狀和兩極狀的細菌劃線接種于Todd — Hewitt培養液,普通瓊脂羊血平板上,備用。
[0061](3)預防對比實驗:
將隨機挑選的150只健康豬隨機分成3組(對照組1、對照組2和實施例組),其中,對照組I和對照組2分別使用傳統豬飼料飼喂豬,實施例組使用實施例5中的飼料I飼喂豬,喂養20天后,對對照組I和實施例組進行人工感染用備用的培養物的5倍稀釋液,腹腔注射
0.25mL/kg,觀察記錄各組豬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結果如表1所示。
[0062]表1預防效果對照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種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馬尾連17-35份、穿心蓮23-36份、魚腥草.7-15份、金蕎麥25-40份、錦燈籠9-25份、沉香10-28份、蘇子13-27份、佛手15-30份、川貝母20-35份、瓜萎12-32份、知母15-32份、竹浙17-30份、天竺黃25-40份、桔梗20-37份、海蛤殼7-23份、海浮石15-29份、紫苑26-39份、馬兜鈴12-37份、枇杷葉26-42份、矮地茶11-29份、滿山紅3-10份、黃芪20-38份、甘草12-25份、豬獠參14-29份、山葛28-40份和大葉毛鈴25-3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載體包括玉米、豆柏、米糠和小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粘合劑包括高筋面粉、淀粉、硫酸銨、碳酸鈉,所述飼料粘合劑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高筋面粉為.8-12份,淀粉為20-40份,碳酸鈉為6-15份,硫酸銨為3_8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載體、飼料粘合劑和中藥組合物的重量份數比為100重量份:15-35重量份:4-17重量份。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包括生淀粉和熟淀粉,所述生淀粉和所述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45-75份:25-55份;所述高筋面粉為蛋白質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18%的面粉。
6.根據權利要求1一4任一所述的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各種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馬尾連20-30份、穿心蓮25-32份、魚腥草9_13份、金蕎麥27-35份、錦燈籠11-22份、沉香13-24份、蘇子15-22份、佛手18-26份、川貝母23-32份、瓜萎14-30份、知母17-29份、竹浙19-28份、天竺黃27-36份、桔梗23-35份、海蛤殼.9-21份、海浮石17-26份、紫苑28-36份、馬兜鈴15-32份、枇杷葉28-39份、矮地茶13-26份、滿山紅5-10份、黃芪22-34份、甘草14-23份、豬獠參18-29份、山葛28-35份和大葉毛鈴29-38份。
7.根據權利要求1一5任一所述的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載體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為:玉米20-50份、豆柏18-45份、米糠15-30份和小麥30-50份。
8.根據權利要求1一7任一所述的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1)按照重量份數比稱取所有中藥組分混合研磨成180-250目細粉,制備成中藥組合物; (2)按比例取飼料粘合劑,然后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飼料粘合劑,30-40重量份的水并攪拌均勻,攪拌溫度為75-80°C,攪拌均勻后的混合物倒入噴霧機中; (3)按比例取所述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300-500mm,使其細粉量達到飼料載體總料的97%以上; (4)將所述步驟(3)粉碎后的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步驟(2)攪拌后的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劑中水溫為70-88°C,打開噴霧機,攪拌10-15分鐘,繼續升溫至98°C完成膨化; (5)粉碎步驟(4)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步驟(1)得到的中藥組合物,得混合物,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數7-15份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6)制粒后干燥,干燥溫度為105°C~112°C,干燥時間30-50min ;然后冷卻、包裝。
9.一種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數比的原料藥:馬尾連17-35份、穿心蓮23-36份、魚腥草7_15份、金蕎麥25-40份、錦燈籠9-25份、沉香10-28份、蘇子13-27份、佛手15-30份、川貝母20-35份、瓜萎12-32份、知母15-32份、竹浙17-30份、天竺黃25-40份、桔梗20-37份、海蛤殼7_23份、海浮石15-29份、紫苑26-39份、馬兜鈴12-37份、枇杷葉26-42份、矮地茶11-29份、滿山紅3_10份、黃芪20-38份、甘草12-25份、豬獠參14-29份、山葛28-40份和大葉毛鈴25-38份。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防治豬氣喘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散劑的制備方法包括: 步驟一、將所有原料藥按比例投入攪拌機中攪拌、混合,后送入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后的中藥組合物裝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7倍量的水、煮沸2-4小時,蒸汽壓力為0.6-l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一過濾液和濾渣; 步驟二、將獲得的濾渣再次加入相對于其質量5-7倍量的水、煮沸2-4小時、蒸汽壓力為0.6Mpa-lMpa處理,過濾得到第二過 濾液和濾渣; 步驟三、將第一過濾液和第二過濾液合并,濃縮除去水分,獲得干膏,采用超微粉磨機粉碎,粉碎至30Mm以下,獲得中藥添加劑粉末。
【文檔編號】A23K1/18GK103947887SQ201410193297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燕磊, 呂明斌, 唐婷婷 申請人: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