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包括無菌帶芽莖段的獲得、芽誘導培養、叢生芽增殖培養、生根培養、煉苗等步驟。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組培技術方法對吳茱萸進行組培微繁,解決了吳茱萸遺傳穩定性差,繁殖率低等技術難題,達到了增殖系數高,成活率高的要求,可以為吳茱萸的產業化生產提供一種周期短、繁殖率高的人工培育方法。
【專利說明】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屬于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吳茱萸,蕓香科,別名吳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樹等,小 喬木或灌木,產秦嶺以南各地,但海南未見有自然分布,曾引進栽培,均生長不良。生于平地 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叢中,多見于向陽坡地。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種。吳茱萸對土 壤要求不嚴,一般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種植。中性,微堿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 能生長,但作苗床時尤以土層深厚、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為佳,低洼積水地不 宜種植。是一種藥用植物,治吞酸,蹶陰痰涎頭痛,陰毒腹痛,疝氣,血痢,喉舌口瘡,現代研 究表明對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皆有很好的療效。常用的繁殖方式有根插繁 殖,枝插繁殖,分蘗繁殖,但繁殖效果不理想,現代組培技術應用于吳茱萸的繁殖尚無人研 究,利用組培技術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增加吳茱萸的利用率。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由該方法所 制備得到的吳茱萸組培幼苗生長周期短,增殖系數高,生根率高,遺傳性狀穩定,病蟲害低, 可以規模化的進行產業化生產。
[0004]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的: 取吳茱萸帶芽的莖段,用毛刷去除污垢,加入漂白粉侵泡3分鐘,流水沖洗1.5小時,使 用75%酒精處理20s,0. 2%的升汞消毒7min,無菌水沖洗5-7遍,切去切口,獲得的無菌的 帶芽莖段接種入改良DKW+IBAO. 15mg/L+KT0. 3mg/L+0. 1%活性炭中進行芽誘導,誘導出來 的吳茱萸叢生芽轉接于改良DKW+TDZO. 3mg/L+NAA0. 2mg/L+ABA2mg/L上進行叢生芽增殖培 養,增殖的叢生芽處理后接入含1/3改良DKW+NAAO. lmg/L營養液的基質中進行生根誘導, 誘導出來的吳茱萸試管苗栽植于沙壤土:珍珠巖=3 :2的基質中,沙壤土和珍珠巖使用高壓 滅菌鍋滅菌,苗床使用前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澆透,栽植后定期澆水,三周后添 加農家肥,濕度90%,溫度25°C,遮蓋兩層薄膜,透光率保持在30%左右,45天后觀察生長情 況,統計生根率。
[0005] 采用本發明制備的吳茱萸組培幼苗生產周期短、繁殖率高,生根率92%。
[0006]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但本發明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 局限于下列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0007] 實施例1 取吳茱萸帶芽的莖段,用毛刷去除污垢,加入漂白粉侵泡3分鐘,流水沖洗1.5小時,使 用75%酒精處理20s,0. 2%的升汞消毒7min,無菌水沖洗5-7遍,切去切口,獲得的無菌的 帶芽莖段接種入改良DKW+IBAO. 15mg/L+KT0. 3mg/L+0. 1%活性炭中進行芽誘導,誘導出來 的吳茱萸叢生芽轉接于改良DKW+TDZO. 2mg/L+NAA0. lmg/L+ABA2mg/L上進行叢生芽增殖培 養,增殖的叢生芽處理后接入含1/3改良DKW+NAAO. 05mg/L營養液的基質中進行生根誘導, 誘導出來的吳茱萸試管苗栽植于沙壤土:珍珠巖=3 :2的基質中,沙壤土和珍珠巖使用高壓 滅菌鍋滅菌,苗床使用前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澆透,栽植后定期澆水,三周后添 加農家肥,濕度90%,溫度25°C,遮蓋兩層薄膜,透光率保持在30%左右,45天后觀察生長情 況,生根率88%。
[0008] 實施例2 取吳茱萸帶芽的莖段,用毛刷去除污垢,加入漂白粉侵泡3分鐘,流水沖洗1.5小時,使 用75%酒精處理20s,0. 2%的升汞消毒7min,無菌水沖洗5-7遍,切去切口,獲得的無菌的 帶芽莖段接種入改良DKW+IBAO. 15mg/L+KT0. 3mg/L+0. 1%活性炭中進行芽誘導,誘導出來 的吳茱萸叢生芽轉接于改良DKW+TDZO. 5mg/L+NAA0. 3mg/L+ABA2mg/L上進行叢生芽增殖培 養,增殖的叢生芽處理后接入含1/3改良DKW+NAAO. 2mg/L營養液的基質中進行生根誘導, 誘導出來的吳茱萸試管苗栽植于沙壤土:珍珠巖=3 :2的基質中,沙壤土和珍珠巖使用高壓 滅菌鍋滅菌,苗床使用前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澆透,栽植后定期澆水,三周后添 加農家肥,濕度90%,溫度25°C,遮蓋兩層薄膜,透光率保持在30%左右,45天后觀察生長情 況,生根率89%。
[0009] 實施例3 取吳茱萸帶芽的莖段,用毛刷去除污垢,加入漂白粉侵泡3分鐘,流水沖洗1.5小時,使 用75%酒精處理20s,0. 2%的升汞消毒7min,無菌水沖洗5-7遍,切去切口,獲得的無菌的 帶芽莖段接種入改良DKW+IBAO. 15mg/L+KT0. 3mg/L+0. 1%活性炭中進行芽誘導,誘導出來 的吳茱萸叢生芽轉接于改良DKW+TDZO. 3mg/L+NAA0. 3mg/L+ABA2mg/L上進行叢生芽增殖培 養,增殖的叢生芽處理后接入含1/3改良DKW+NAAO. lmg/L營養液的基質中進行生根誘導, 誘導出來的吳茱萸試管苗栽植于沙壤土:珍珠巖=3 :2的基質中,沙壤土和珍珠巖使用高壓 滅菌鍋滅菌,苗床使用前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澆透,栽植后定期澆水,三周后添 加農家肥,濕度90%,溫度25°C,遮蓋兩層薄膜,透光率保持在30%左右,45天后觀察生長情 況,生根率90%。
【權利要求】
1. 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步驟如下: (1) 無菌帶芽莖段的獲得:采用常規的組織培養方法對吳茱萸帶芽的莖段進行消毒處 理; (2) 芽誘導培養:將步驟(1)獲得的無菌的帶芽莖段接種入改良DKW+IBAO. 15mg/ L+KTO. 3mg/L+0. 1%活性炭中進行芽誘導; (3) 叢生芽增殖培養:步驟(2)中誘導出來的吳茱萸叢生芽轉接于改良 DKW+TDZO. 2-0. 5mg/L+NAA0. 1-0. 3mg/L+ABA2mg/L 上進行叢生芽增殖培養; (4) 生根誘導:將步驟(3)增殖的叢生芽處理后接入含1/3改良DKW+NAA0. 05-0. 2mg/L 營養液的基質中進行生根誘導; (5) 煉苗:將生根后的試管苗栽植于含有基質的苗床上,一個月后統計成活率。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吳茱萸帶芽 莖段的滅菌方法為取吳茱萸帶芽的莖段,用毛刷去除污垢,加入漂白粉浸泡3分鐘,流水沖 洗1. 5小時,使用75%酒精處理20s,0. 2%的升汞消毒7min,無菌水沖洗5-7遍,切去切口。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培養基中加 入0. 1%活性炭,可以有效防止褐化現象,且可以促進吳茱萸芽的分化。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增殖培養基 中加入ΑΒΑ,ΑΒΑ有利于促進不定芽的分化。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誘導增殖培 養條件采用20001χ光強下培養,蔗糖30g/L,瓊脂6. 5g/L,pH值5. 8,溫度25°C,光期12h, 暗期12h,生根培養條件為光照40001x,蔗糖20g/L,瓊脂6. 5g/L,pH值5. 8,溫度27°C,光 期16h,暗期8h。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吳茱萸的組培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煉苗的苗床 基質選用沙壤土:珍珠巖=3 :2,沙壤土和珍珠巖使用高壓滅菌鍋滅菌,苗床使用前用1000 倍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澆透,栽植后定期澆水,三周后添加農家肥,濕度90%,溫度25°C,遮 蓋兩層薄膜,透光率保持在30%左右。
【文檔編號】A01H4/00GK104186347SQ201410463276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2日
【發明者】楊存 申請人:南京通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