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6785閱讀:501來源:國知局
一種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屬于農藥【技術領域】,該殺菌劑組合物含有的活性成分為重量百分比為5~60%的葉菌唑和氨基寡糖素,葉菌唑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為(1:10)~(10:1)。本發明還公開了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防治小麥赤霉病中的應用。本發明的殺菌劑組合物,通過采用葉菌唑和氨基寡糖素復配,并添加各種助劑,研制出三種防治小麥赤霉病效果優異的劑型,不僅對赤霉病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可顯著提高防治效果;而且可以替代部分中高毒殺菌劑,減少用藥量、降低環境污染和農產品的殘留;本發明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在防治小麥赤霉病中的應用可延緩赤霉病對單一殺菌劑的抗藥性,具有持效期長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及其應 用。

【背景技術】
[0002] 小麥赤霉病又名紅頭瘴,爛麥頭,在全國各麥區都有發生,以長江中下游和東北春 麥區發生最重。該病主要危害小麥,不但影響小麥產量還引起小麥籽粒腐敗變質,該病病 菌分泌的毒素還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減產1一2成,大流行年份減產5- 6成,甚至絕 收,對小麥生產構成嚴重威脅。赤霉病主要為害穗部,但在小麥生長各個階段都能受害,苗 期侵染引起苗腐,中后期侵染引起桿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最大。一般揚花期侵染,灌漿 期顯癥,成熟期成災。赤霉病侵染初期在小穗和穎片上出現水漬狀褐斑,后逐漸擴展到整個 小穗,病小穗隨即枯黃,發病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現粉紅色膠質霉層。
[0003] 小麥赤霉病是有多種鐮刀菌侵染引起的,赤霉病菌致病能力極強,分布范圍極廣。 赤霉病菌在田間小麥或玉米秸桿等作物殘體上越夏、越冬,以菌絲體狀態越冬;翌年春季形 子囊孢子,經氣流傳播至小麥穗部,從凋萎的花藥侵入小穗;小麥不同生育期對病菌侵入的 難易有很大差異,揚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條件下,小麥抽穗揚 花期間若遇3天以上連續陰雨,氣溫保持在15°C以上,赤霉病將大流行。


【發明內容】

[0004]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使其能 顯著提高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量、降低環境污染和農產品殘留,降低成本。本發明 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在防治小麥赤霉病中的應用。
[0005]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 -種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殺菌劑組合物含有的活性 成分為重量百分比為5?60%的葉菌唑和氨基寡糖素,所述的葉菌唑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 比為(1 :10)?(10 :1)。
[0007] 所述的殺菌劑組合物為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和水乳劑劑型中的一種。
[0008] 所述的殺菌劑組合物為水分散粒劑,該殺菌組合物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5?30% 的表面活性劑、分散劑和氮肥,余量為填料。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和桂醇聚 氧乙烯醚的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鹽、磺酸聚甲醛縮合物和聚乙二醇的混合 物;所述的粘結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所述的氮肥為硫酸銨;所述的填料為高嶺土。
[0009] 制備水分散粒劑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的方法包括,將殺菌劑組合物的 有效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劑、分散劑、氮肥和填料按比例配置后,攪拌均勻,經粉碎后得到母 粉,然后將母粉與粘結劑混合均勻,然后造粒、烘干、過篩,即可制得葉菌唑-氨基寡糖素水 分散粒劑。
[0010] 所述的殺菌劑組合物為可濕性粉劑,該殺菌組合物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5?30% 的表面活性劑和分散劑,余量為填料。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 和拉開粉;所述的填料為硅藻土。
[0011] 制備可濕性粉劑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的方法包括,將殺菌劑組合物的 有效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劑、分散劑和填料按比例配置,經氣流粉碎后,在錐形混合機內混 合攪拌30分鐘,即可制得葉菌唑-氨基寡糖素可濕性粉劑。
[0012] 所述的殺菌劑組合物為水乳劑,該殺菌組合物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5?30%的溶 齊U、乳化劑、消泡劑、抗凍劑、增稠劑和農藥懸浮劑。所述的溶劑為二甲苯和N-甲基吡咯烷 酮;所述的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鈣和苯乙基酚甲醛樹酯聚氧乙基醚;所述的抗凍劑為乙二 醇;所述的消泡劑為硅酮類化合物;所述的增稠劑為黃原膠;所述的農藥懸浮劑為硅酸鎂 錯。
[0013] 制備水乳劑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的方法包括,按比例將殺菌劑組合物 的有效活性成分、溶劑和乳化劑配置在一起后,溶解成均勻油相;然后將水、抗凍劑、增稠 齊U、消泡劑和農藥懸浮劑混合在一起,成均勻水相;再在高速攪拌下,將水相加入油相,即得 到葉菌唑-氨基寡糖素水乳劑。
[0014] 制備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囷劑組合物在防治小麥赤霉病中的應用。
[0015]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通過采用 葉菌唑和氨基寡糖素復配,并添加各種助劑,研制出三種防治小麥赤霉病效果優異的劑型, 不僅對赤霉病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可顯著提高防治效果;而且可以替代部分中高毒殺菌 齊IJ,減少用藥量、降低環境污染和農產品的殘留;同時,本發明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 組合物在防治小麥赤霉病中的應用可延緩赤霉病對單一殺菌劑的抗藥性,具有持效期長的 優點,與單一藥劑相比,可降低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7] 實施例1 :重量百分比為55%葉菌唑-氨基寡糖素水分散粒劑
[0018]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包括5g葉菌唑、50g氨基寡糖素、4g十二烷基硫 酸鈉、2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g木質素磺酸鹽、2g磺酸聚甲醛縮合物(NNO)、2g聚乙二醇、4g 硫酸銨和IOg羧甲基纖維素鈉,其由高嶺土補至l〇〇g。
[0019] 實施例2 :重量百分比為55%葉菌唑-氨基寡糖素水分散粒劑
[0020]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包括50g葉菌唑、5g氨基寡糖素、4g十二烷基硫 酸鈉、2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g木質素磺酸鹽、2g磺酸聚甲醛縮合物(NNO)、2g聚乙二醇、4g 硫酸銨、IOg羧甲基纖維素鈉,其由高嶺土補至l〇〇g。
[0021] 按照實施例1、2的配方,將有效成分、助劑、填料混合,攪拌均勻后,經粉碎得到 母粉,將母粉與粘結劑(羧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然后造粒、烘干、過篩,即可制得葉菌 唑-氨基寡糖素水分散粒劑。
[0022] 實施例3 :50 %葉菌唑-氨基寡糖素可濕性粉劑
[0023]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包括25g葉菌唑、25g氨基寡糖素、4g十二烷基硫 酸鈉、4g木質素磺酸鈉和2g拉開粉(BX),其由娃藻土補足100g。
[0024] 實施例4 :60%葉菌唑-氨基寡糖素可濕性粉劑
[0025]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包括20g葉菌唑、40g氨基寡糖素、6g十二烷基硫 酸鈉、5g木質素磺酸鈉、4g拉開粉(BX),其由硅藻土補足100g。
[0026] 按照實施例3、4的配方,將有效成分、助劑、填料加在一起,經氣流粉碎后,在錐形 混合機內混合攪拌30分鐘,即可制得葉菌唑-氨基寡糖素可濕性粉劑。
[0027] 實施例5 :30%葉菌唑-氨基寡糖素水乳劑
[0028]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包括IOg葉菌唑、20g氨基寡糖素、IOg二甲苯、 5gN-甲基吡咯烷酮、2g烷基苯磺酸鈣、6g苯乙基酚甲醛樹酯聚氧乙基醚、4g乙二醇、0. 4g硅 酮類化合物、〇. Ig黃原膠、〇. 8g硅酸鎂鋁,其加水補至100g。
[0029] 實施例6 :20 %葉菌唑-氨基寡糖素水乳劑
[0030]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包括16g葉菌唑、4g氨基寡糖素、IOg二甲苯、 5gN-甲基吡咯烷酮、2g烷基苯磺酸鈣、6g苯乙基酚甲醛樹酯聚氧乙基醚、4g乙二醇、0. 4g硅 酮類化合物、〇. Ig黃原膠、〇. 8g硅酸鎂鋁,其加水補至100g。
[0031] 按照實施例5、6的配方,將有效成分、溶劑、乳化劑加在一起,溶解成均勻油相;將 水、抗凍劑、增稠劑、消泡劑混合在一起,成均勻。在高速攪拌下,將水相加入油相,即可制得 葉菌唑-氨基寡糖素水乳劑。
[0032] 實施例7 :葉菌唑-氨基寡糖素防治小麥赤霉病
[0033] 本發明試驗:2014年4月29日按每畝用藥制劑量兌水50公斤進行均勻噴霧,共 施藥1次,調查結果如表1。
[0034] 表1葉菌唑-氨基寡糖素防治小麥赤霉病田間藥效試驗

【權利要求】
1. 一種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殺菌劑組合物含有的活性成 分為重量百分比為5飛0%的葉菌唑和氨基寡糖素,所述的葉菌唑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為 (1 :10)?(10 :1)。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殺菌 劑組合物為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和水乳劑劑型中的一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殺菌 劑組合物為水分散粒劑,該殺菌組合物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5~30%的表面活性劑、分散劑、 粘結劑和氮肥,余量為填料。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 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和桂醇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鹽、磺 酸聚甲醛縮合物和聚乙二醇的混合物;所述的粘結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所述的氮肥為硫 酸銨;所述的填料為高嶺土。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殺菌 劑組合物為可濕性粉劑,該殺菌組合物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5~30%的表面活性劑和分散 齊U,余量為填料。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 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木質素磺酸鈉和拉開粉;所述的填料為硅藻土。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殺菌 劑組合物為水乳劑,該殺菌組合物還包括重量百分比為5~30%的溶劑、乳化劑、消泡劑、抗 凍劑、增稠劑和農藥懸浮劑。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劑 為二甲苯和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的乳化劑為烷基苯磺酸鈣和苯乙基酚甲醛樹酯聚氧乙 基醚;所述的抗凍劑為乙二醇;所述的消泡劑為硅酮類化合物;所述的增稠劑為黃原膠;所 述的農藥懸浮劑為硅酸鎂鋁。
9. 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制備的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在防治小麥赤霉 病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01N43/16GK104255739SQ201410485523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趙來成, 王莉莉, 陳源, 繆康, 吳祥, 張建華 申請人:江蘇省綠盾植保農藥實驗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