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前期工作準備:對養殖池周圍環境進行清掃,并進行藥物消毒處理;水溫保持處理:采取人為干預措施對黃鱔池進行保溫處理;水質調控:保持水質清新,加強餌料轉化,增加溶氧;適時投料:根據黃鱔春季餌料嗅覺敏感程度的不同進行投放;病害防治:利用外用藥以及餌料中添加抗細菌藥物,防范細菌感染。本發明方法簡單,可以有效克服春季氣溫較低不利環境影響,進行黃鱔規模養殖,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專利說明】一種春季養殖黃鋳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黃鱔作為喜溫性動物,在較低環境下存活率低,生長緩慢,易患病,養殖困難。因此,在冬、春季時節,黃鱔供應稀少,價格昂貴。如果在養殖技術上能有效克服季節性環境下的不利影響,提高黃鱔的存活率,生長速度,將會大大提高黃鱔養殖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可以有效克服春季氣溫較低不利環境影響,進行黃鱔規模養殖,成本低,經濟效益高的春季黃鱔養殖方法。
[0004]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5]前期工作準備:對養殖池周圍環境進行清掃,并進行藥物消毒處理;
[0006]水溫保持處理:采取人為干預措施對黃鱔池進行保溫處理;
[0007]水質調控:保持水質清新,加強餌料轉化,增加溶氧;
[0008]適時投料:根據黃鱔春季餌料嗅覺敏感程度的不同進行投放;
[0009]病害防治:利用外用藥以及餌料中添加抗細菌藥物,防范細菌感染。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0011]進一步,所述前期工作準備的選擇的技術要點如下:
[0012]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石灰溶液后,濾出清液,加10克/升的火堿攪勻制成強堿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對養殖池周圍進行噴灑消毒;
[0013]揭去鱔池表面的越冬覆蓋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內壁噴灑消毒液;
[0014]檢查黃鱔越冬情況以及鱔池的設施是否完好,同時,修整池內泥埂,泥埂上種植水生植物。
[0015]進一步,所述水溫保持處理的技術要點如下:
[0016]在無風、有陽光的中午揭膜曬幾小時,下午蓋膜保溫,有條件的可用電燈或其他加溫設施。
[0017]進一步,所述水質調控的技術要點如下:
[0018]在早春季節,水位應控制在6厘米左右;
[0019]當氣溫較低時不用換水,氣溫升至15°C時,可每周換水I次,每次換水占總水量的1/4,氣溫升到20°C左右時,可每5天換水I次,每次可換水1/3。
[0020]進一步,所述適時投料的技術要點如下:
[0021]通常投喂活蚯蚓,規模小的可投喂黃粉蟲,一般以活餌喂I周左右;投餌量初次可按黃鱔體重的0.5%左右,第2天觀察若餌料有余,則應酌情減少,否則應適當增加投喂量。
[0022]進一步,所述病害防治的技術要點如下:
[0023]在放養捕捉和運輸過程中,操作仔細,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合理放養密度;
[0024]采用0.5克/升食鹽和0.4克/升小蘇打溶液配成混合液全池潑灑。
[002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簡單,可以有效克服春季氣溫較低不利環境影響,進行黃鱔規模養殖,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0027]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8]前期工作準備:對養殖池周圍環境進行清掃,并進行藥物消毒處理;
[0029]水溫保持處理:采取人為干預措施對黃鱔池進行保溫處理;
[0030]水質調控:保持水質清新,加強餌料轉化,增加溶氧;
[0031]適時投料:根據黃鱔春季餌料嗅覺敏感程度的不同進行投放;
[0032]病害防治:利用外用藥以及餌料中添加抗細菌藥物,防范細菌感染。
[0033]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石灰溶液后,濾出清液,加10克/升的火堿攪勻制成強堿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對養殖池周圍進行噴灑消毒;揭去鱔池表面的越冬覆蓋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內壁噴灑消毒液;檢查黃鱔越冬情況以及鱔池的設施是否完好,同時,修整池內泥埂,泥埂上種植水生植物。
[0034]在無風、有陽光的中午揭膜曬幾小時,下午蓋膜保溫,有條件的可用電燈或其他加溫設施;在早春季節,水位應控制在6厘米左右;當氣溫較低時不用換水,氣溫升至15°C時,可每周換水I次,每次換水占總水量的1/4,氣溫升到20°C左右時,可每5天換水I次,每次可換水1/3。
[0035]通常投喂活蚯蚓,規模小的可投喂黃粉蟲,一般以活餌喂I周左右;投餌量初次可按黃鱔體重的0.5%左右,第2天觀察若餌料有余,則應酌情減少,否則應適當增加投喂量;在放養捕捉和運輸過程中,操作仔細,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合理放養密度;采用0.5克/升食鹽和0.4克/升小蘇打溶液配成混合液全池潑灑。
[003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前期工作準備:對養殖池周圍環境進行清掃,并進行藥物消毒處理; 水溫保持處理:采取人為干預措施對黃鱔池進行保溫處理; 水質調控:保持水質清新,加強餌料轉化,增加溶氧; 適時投料:根據黃鱔春季餌料嗅覺敏感程度的不同進行投放; 病害防治:利用外用藥以及餌料中添加抗細菌藥物,防范細菌感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期工作準備的選擇的技術要點如下: 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石灰溶液后,濾出清液,加10克/升的火堿攪勻制成強堿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對養殖池周圍進行噴灑消毒; 揭去鱔池表面的越冬覆蓋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內壁噴灑消毒液; 檢查黃鱔越冬情況以及鱔池的設施是否完好,同時,修整池內泥埂,泥埂上種植水生植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溫保持處理的技術要點如下: 在無風、有陽光的中午揭膜曬幾小時,下午蓋膜保溫,有條件的可用電燈或其他加溫設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質調控的技術要點如下: 在早春季節,水位應控制在6厘米左右; 當氣溫較低時不用換水,氣溫升至15°C時,可每周換水I次,每次換水占總水量的1/4,氣溫升到20°C左右時,可每5天換水I次,每次可換水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適時投料的技術要點如下: 通常投喂活蚯蚓,規模小的可投喂黃粉蟲,一般以活餌喂I周左右; 投餌量初次可按黃鱔體重的0.5%左右,第2天觀察若餌料有余,則應酌情減少,否則應適當增加投喂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春季養殖黃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防治的技術要點如下: 在放養捕捉和運輸過程中,操作仔細,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合理放養密度; 采用0.5克/升食鹽和0.4克/升小蘇打溶液配成混合液全池潑灑。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4304124SQ201410578796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4日
【發明者】王勇 申請人:重慶翰鋒元浩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