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自動旋轉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1569閱讀:320來源:國知局
一種自動旋轉花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旋轉花盆,包括盆體和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容置腔,所述盆體設置在該容置腔內,所述盆體的開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盆沿,所述盆沿包括上盆沿和下盆沿,所述上盆沿與下盆沿之間豎向設有若干支撐板,所述下盆沿與盆體連接,所述下盆沿與底座的上端面間設有旋轉機構,所述盆體通過旋轉機構相對底座轉動,所述盆體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環形凸部,該環形凸部外套置有第一齒輪;在所述盆體置于底座內的狀態下,兩者的底壁間留有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內設有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的上端部設有與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本花盆能在支撐板、旋轉機構和傳動機構的配合作用下輕松旋轉,確保了盆體的植物受光照均勻,利于植物的生長。
【專利說明】—種自動旋轉花盆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花盆,尤其涉及一種能自動旋轉的花盆。

【背景技術】
[0002]人們喜歡將植物盆景放置在辦公室或住房的窗臺上,現有的植物盆景所用花盆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容器,都處于靜止不動的狀態。但是植物盆景必須接受太陽光的照射,才能進行正常的生長和發育,如果沒有陽光的照射,植物便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合成供給植物生命活動所需要的養分,種植在花盆里的植物便會逐漸死亡。如果太陽只是長期照射植物盆景的向陽面,而背陰面長期曬不到陽光,植物便不能均衡成長。為了調整花盆的方向,最常用的方法是人為調整花盆,從而確保植物的各個方向生長均勻,但是人為調整花盆的方向操作極其不便,需要人們根據太陽的照射角度頻繁地調整花盆的方向。
[0003]為了方便調整花盆的方向,申請號為CN200810244013.8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鋰離子電池應用在太陽能光伏植物盆景上的旋轉裝置》(申請公布號為CN101455164A)公開了一種應用在植物盆景上的旋轉裝置,具體在旋轉裝置的底座的上面安裝太陽電池、電路開關、電動機、電動機的減速器、動力輸出軸、托盤和植物盆景,在旋轉裝置的底座內部安裝鋰離子電池和導電線;太陽電池通過導電線與電路開關連結,太陽電池通過導電線與電動機連結,電路開關通過導電線與鋰離子電池連結,鋰離子電池通過導電線與電動機連結。雖然放置在托盤上的花盆能緩慢旋轉,從而使植物受光照均勻,但是花盆的旋轉需要借助外界電力——太陽電池或鋰離子電池來為花盆的旋轉提供動力。
[0004]另有申請號為CN201010183772.5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聚光亞克力護罩對太陽能光伏植物旋轉盆景上的增效裝置》(申請公布號為CN101828489A)公開了一種能旋轉的盆景,其主要采用透明的聚光壓克力護罩,在太陽光照射下、聚光壓克力護罩頂部的凸透鏡部分能有效聚集太陽光,增加太陽能電池表層的光照強度,使太陽能電池發出更大的電力,電力通過導電線輸入帶減速器的減速直流電動機,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驅動植物盆景托盤和放置在植物盆景托盤上的植物盆景一起緩慢旋轉,實現盆景的每個側面都能接受陽光的均勻照射。該申請同樣需要借助外界電力——太陽能電池來驅動花盆的旋轉,而且還需要電動機,增加了花盆整體的重量;另外花盆外還罩有聚光亞克力護罩,即影響盆景的觀賞性,又增大了盆景的占用體積,實用性不強。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技術現狀另提供一種能使植物受光照均勻的自動旋轉花盆。
[0006]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旋轉花盆,包括盆體和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容置腔,所述盆體設置在該容置腔內,所述盆體的開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盆沿,所述盆沿包括上盆沿和下盆沿,所述上盆沿與下盆沿之間豎向設有若干支撐板,所述下盆沿與盆體連接,所述下盆沿與底座的上端面間設有旋轉機構,所述盆體通過旋轉機構相對底座轉動,所述盆體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環形凸部,該環形凸部外套置有第一齒輪;
[0007]所述盆體的底壁與底座的底壁之間留有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內設有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的上端部設有與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
[0008]盆體的盆沿上設有豎向的支撐板,相鄰的支撐板間形成通孔,在支撐板的兩側,空氣運動速度快的一面壓力小于空氣運動速度慢的一側,即V2 > V1,從而形成壓差,P2 < P1,因此產生一個力驅動上部盆體旋轉,即,盆體可以在風力的驅動下旋轉,其旋轉的原理如圖5所示。另外,第二齒輪能在傳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第一齒輪旋轉,從而帶動盆體轉動。
[0009]作為傳動機構的優選,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集熱部件、隔熱環、冷卻金屬塊、配氣氣缸、動力氣缸、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曲柄,所述集熱部件外露于底座的側壁,所述配氣氣缸的一端依次橫向穿過開設在冷卻金屬塊、隔熱環上的通孔后與集熱部件連接,所述配氣氣缸的另一端與動力氣缸連接,所述配氣氣缸與動力氣缸形成一通道,所述配氣氣缸內設有配氣活塞,所述配氣活塞通過第一連桿與豎向的曲柄旋轉連接,所述動力氣缸內設有動力活塞,所述動力活塞通過第二連桿與所述曲柄旋轉連接,所述曲柄的上端設有所述的第二齒輪。
[0010]作為改進,所述配氣活塞設有配氣活塞連桿,所述配氣活塞連桿通過第一銷軸與第一連桿的第一連接端連接;所述動力活塞設有動力活塞連桿,所述動力活塞連桿通過第二銷軸與第二連桿的第一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桿的第二連接端設有豎向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二連桿的第二連接端設有豎向的第二套筒,所述曲柄能分別在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內轉動。
[0011]作為改進,所述配氣活塞的外壁與配氣氣缸的內壁間留有空隙,有利于空氣的流通和熱量的傳遞。
[0012]作為改進,所述底座的側壁開設有若干通氣孔,所述通氣孔至少分別在底座側壁的上部和下部。
[0013]當集熱部件在陽光的長時間受到照射下,吸收陽光轉換為熱量,溫度將會逐漸升高,熱量傳到配氣氣缸底部,配氣氣缸的冷卻依靠冷卻金屬塊和空氣進行熱交換,熱氣將向上運動,從底座側壁上部的通氣孔排出,常溫空氣將從下方的通氣孔進入內部,形成循環。配氣氣缸底部氣體受熱,配氣活塞向上運動,配氣活塞上部氣體受到壓迫,一部分進入動力氣缸推動動力活塞運動,一部分從縫隙中進入配氣活塞底部受熱膨脹繼續推動配氣活塞;動力活塞帶動曲柄轉動,曲柄帶動配氣活塞向下運動,配氣活塞壓迫氣體進入上方,氣體被冷卻收縮,配氣活塞上升,完成一個循環。在此循環過程中,傳動機構向外輸出機械能,從而帶動上部盆體緩慢持續轉動。
[0014]優選的,所述集熱部件由鋁材料制成,所述集熱部件的表面設有黑色涂層。鋁材料熱導率較好,熱量很容易傳到配氣氣缸底部;鋁塊表面涂有黑色涂層,可增加對陽光熱量的吸收。
[0015]作為改進,所述冷卻金屬塊的表面開設有若干凹槽。可增加冷卻金屬塊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強冷卻效果。
[0016]優選的,所述集熱部件包括集熱體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側向設置在集熱體上并具有供配氣氣缸插入的插槽;所述底座的側壁上開設有能容置集熱體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開設有供插接部通過的第一通孔。
[0017]優選的,所述旋轉機構為:所述下盆沿的下壁面開設有第一環形滑槽,對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二環形滑槽,所述第一環形滑槽與第二環形滑槽構成導軌,所述導軌內設有若干滾珠。通過導軌和滾珠的配合作用,可以保證盆體的平穩轉動。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自動旋轉花盆在盆沿上設置了若干豎向的支撐板,由于支撐板兩側的空氣運動速度不同,導致支撐板兩側形成壓差,從而產生一個驅動力,在旋轉機構的配合作用下盆體能相對底座旋轉;另外底座內還設置了傳動機構,第二齒輪在傳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第一齒輪轉動,而第一齒輪又驅使盆體旋轉;支撐板、旋轉機構和傳動機構的配合作用使得盆體能輕松持續旋轉,從而保證了盆體內的植物能均勻收到光照而健康生長。
[0019]另外本自動旋轉花盆采用的傳動機構并不依靠例如如電源的外界動力,而只是利用太陽光就能實現傳動機構的工作,其綠色無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自動旋轉花盆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自動旋轉花盆的分解示意圖;
[0022]圖3為圖1的縱向剖視圖;
[0023]圖4為傳動機構與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的配合關系示意圖;
[0024]圖5為支撐板驅動花盆轉動的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6]本實施例的自動旋轉花盆,如圖1至圖5所示,包括盆體I和底座2,底座2的側壁開設有若干通氣孔21,通氣孔21至少分布在底座2側壁的上部和下部,具體設置在傳動機構的上方和下方。底座2具有容置腔,而盆體I則放置在該容置腔內,盆體I的開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盆沿,盆沿包括上盆沿16和下盆沿15,上盆沿16與下盆沿15之間豎向設有若干支撐板3,相鄰的支撐板3之間形成通孔31,下盆沿15與盆體I連接,盆體I通過旋轉機構相對底座2轉動,為了能實現盆體I的轉動,盆體I側壁與底座2內壁之間肯定要留有空隙,盆體I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環形凸部17,該環形凸部17外套置有第一齒輪100 ;當盆體I安裝在底座2內時,兩者的底壁間留有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內設有傳動機構,傳動機構的上端部設有與第一齒輪100相嚙合的第二齒輪200。
[0027]在支撐板3的兩側,空氣運動速度快的一面壓力小于空氣運動速度慢的一側,即V2> V1,從而形成壓差,P2 < P1,因此產生一個力驅動上部盆體I旋轉,即盆體I可以在風力的驅動并在旋轉機構的配合下旋轉,其旋轉的原理如圖5所示。另外,第二齒輪200能在傳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第一齒輪100旋轉,從而帶動盆體I轉動。盆體I在支撐板3、旋轉機構、傳動機構、第一齒輪100、第二齒輪200的共同作用下輕松旋轉。
[0028]本實施例的傳動機構包括集熱部件、隔熱環5、冷卻金屬塊6、配氣氣缸7、動力氣缸8、第一連桿10、第二連桿12和曲柄14,集熱部件外露于底座2的側壁,配氣氣缸7的一端依次橫向穿過開設在冷卻金屬塊6、隔熱環5上的通孔31后與集熱部件連接,配氣氣缸7的另一端與動力氣缸8連接,配氣氣缸7與動力氣缸8形成一通道,配氣氣缸7內設有配氣活塞71,配氣活塞71設有配氣活塞連桿71,配氣活塞連桿71遠離陪活塞的端部和第一連桿10的第一連接端分別開設有銷軸孔,第一銷軸91插入銷軸孔內將第一銷軸91與第一連桿10連接在一起;動力氣缸8內設有動力活塞81,動力活塞81設有動力活塞連桿81,動力活塞連桿81遠離動力活塞81的端部和第二連桿12的第一連接端分別開設有銷軸孔,第二銷軸92插入銷軸孔內從而將動力活塞81連桿與第二連桿12連接;第一連桿10的第二連接端設有豎向的第一套筒11,第二連桿12的第二連接端設有豎向的第二套筒13,曲柄14能分別在第一套筒11、第二套筒13內轉動,曲柄14的上端連接第二齒輪200。曲柄14與第二齒輪200可以一體成型也可以是可拆除式連接,例如插接,也可以采用固定連接,利用焊接,粘接等。
[0029]為了保證配氣活塞71內空氣的流通,配氣活塞71的外壁與配氣氣缸7的內壁間留有空隙。
[0030]集熱部件由鋁材料制成,而且集熱部件的表面設有黑色涂層,鋁材料熱導率較好,熱量很容易傳到配氣氣缸7底部;表面涂有黑色涂層,可增加對陽光熱量的吸收。集熱部件包括集熱體41和插接部42,可以只在集熱體41的側壁涂黑色涂層,插接部42側向設置在集熱體41上并具有供配氣氣缸7插入的插槽;底座2的側壁上開設有能容置集熱體41的容置槽22,容置槽22的底部開設有供插接部42通過的第一通孔23,在安裝傳動機構時,集熱部件的插接部42穿過第一通孔23而深入底座2的容置腔內從而與配氣氣缸7連接,而集熱體41置于容置槽22內,其左側壁外漏在底座2的側壁,從而吸收陽光的熱量。
[0031]另外,冷卻金屬塊6的表面開設有若干凹槽61,可增加冷卻金屬塊6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強冷卻效果。
[0032]為了增強隔熱環5的隔熱效果,隔熱環5的內壁上設有擋臺51,擋臺51設置在遠離集熱部件的一端,在配氣氣缸7與集熱部件的插接部42連接的狀態下,插接部42的端部與擋臺51相抵。
[0033]本實施例的旋轉機構設置在下盆沿15與底座2的上端面之間,具體結構為:下盆沿15的下壁面開設有第一環形滑槽301,對應的,底座2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二環形滑槽302,第一環形滑槽301與第二環形滑槽302構成導軌,導軌內設有若干滾珠300。盆體I能在導軌與滾珠300的配合作用下平穩轉動。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旋轉花盆,包括盆體(I)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具有容置腔,所述盆體(I)設置在該容置腔內,所述盆體(I)的開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盆沿,所述盆沿包括上盆沿(16)和下盆沿(15),所述上盆沿(16)與下盆沿(15)之間豎向設有若干支撐板(3),所述下盆沿(15)與盆體⑴連接,所述下盆沿(15)與底座⑵的上端面間設有旋轉機構,所述盆體(I)通過旋轉機構相對底座(2)轉動,所述盆體(I)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環形凸部(17),該環形凸部(17)外套置有第一齒輪(100); 在所述盆體(I)置于底座(2)內的狀態下,兩者的底壁間留有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內設有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的上端部設有與第一齒輪(100)相哨合的第二齒輪(2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旋轉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集熱部件、隔熱環(5)、冷卻金屬塊(6)、配氣氣缸(7)、動力氣缸(8)、第一連桿(10)、第二連桿(12)和曲柄(14),所述集熱部件外露于底座(2)的側壁,所述配氣氣缸(7)的一端依次橫向穿過開設在冷卻金屬塊¢)、隔熱環(5)上的通孔后與集熱部件連接,所述配氣氣缸(7)的另一端與動力氣缸(8)連接,所述配氣氣缸(7)與動力氣缸(8)形成一通道,所述配氣氣缸(7)內設有配氣活塞(71),所述配氣活塞(71)通過第一連桿(10)與豎向的曲柄(14)旋轉連接,所述動力氣缸(8)內設有動力活塞(81),所述動力活塞(81)通過第二連桿(12)與所述曲柄(14)旋轉連接,所述曲柄(14)的上端設有所述的第二齒輪(20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旋轉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氣活塞(71)設有配氣活塞連桿(72),所述配氣活塞連桿(72)通過第一銷軸(91)與第一連桿(10)的第一連接端連接;所述動力活塞(81)設有動力活塞連桿(82),所述動力活塞連桿(82)通過第二銷軸(92)與第二連桿(12)的第一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一連桿(10)的第二連接端設有豎向的第一套筒(11),所述第二連桿(12)的第二連接端設有豎向的第二套筒(13),所述曲柄(14)能分別在第一套筒(11)、第二套筒(13)內轉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旋轉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氣活塞(71)的外壁與配氣氣缸(7)的內壁間留有空隙。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自動旋轉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側壁開設有若干通氣孔(21)。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旋轉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部件由鋁材料制成,所述集熱部件的表面設有黑色涂層。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旋轉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金屬塊(6)的表面開設有若干凹槽(61)。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旋轉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部件包括集熱體(41)和插接部(42),所述插接部(42)側向設置在集熱體(41)上并具有供配氣氣缸(7)插入的插槽;所述底座(2)的側壁上開設有能容置集熱體(41)的容置槽(22),所述容置槽(22)的底部開設有供插接部(42)通過的第一通孔(23)。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旋轉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機構為:所述下盆沿(15)的下壁面開設有第一環形滑槽(301),對應的,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開設有第二環形滑槽(302),所述第一環形滑槽(301)與第二環形滑槽(302)構成導軌,所述導軌內設有若干滾珠(300)。
【文檔編號】A01G9/02GK104285717SQ201410582315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屠立東, 魏亮, 翁挺 申請人:寧波帝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