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播種機上的種道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1609閱讀:269來源:國知局
播種機上的種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播種機上的種道,其包括圓環形底座及種道分塊,所述種道分塊內設置有落種口;所述種道分塊為3~16塊,相鄰種道分塊首尾相連的固定排列在圓環形底座上;所述種道分塊與圓環形底座之間形成有與外界連通的出種口,所述落種口與出種口連通。點是:本發明的結構簡單,通過種道分塊之間的首尾連接再固定在圓環形底座上來形成種道,這種結構便于安裝及拆卸,讓使用及維修均非常方便;圓環形底座能讓種道分塊在安裝后整圓性較好,提高播種的合格率。
【專利說明】播種機上的種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播種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播種機上的種道。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現代化技術水平的發展,在農業播種當中大多采用機械化設備來代替傳統的人工播種,機械化播種不但播種快、效率高而且其播種精確合格率高。現有的播種機上的種道大多采用鐵質材料來進行成型,之后再進行焊接連接;這種結構的種道制作工藝較為復雜,在經過成型及焊接后其整圓性較差,這會在使用時造成落種誤差,而影響播種的合格率;還有就是由于是采用鐵質材料制成,其在長久時候后會產生鐵銹,不但影響使用壽命且鐵銹會增加表面的粗糙度,從而影響落種率;由于其采用的是一體成型的結構,這樣在部分損壞后,整個種道即完全報廢無法繼續使用,增加成本的投入;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播種機上的種道,它具有結構簡單、落種率及播種合格率高、使用壽命長且維修方便的特點。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播種機上的種道,其包括圓環形底座及種道分塊,所述種道分塊內設置有落種口 ;所述種道分塊為3?16 ±夾,相鄰種道分塊首尾相連的固定排列在圓環形底座上;所述種道分塊與圓環形底座之間形成有與外界連通的出種口,所述落種口與出種口連通。
[0005]所述種道分塊的一端設置有燕尾,另一端設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與相鄰種道分塊上的燕尾槽插接配合。
[0006]所述種道分塊的底端設置有弧形定位擋板,所述弧形定位擋板的外弧面與圓環形底座的內圈相抵。
[0007]所述種道分塊與圓環形底座的固定方式為:在種道分塊的底部開設有螺孔,在圓環形底座上開設有與螺孔配合的通孔,所述螺孔與通孔之間通過螺絲連接。
[0008]所述弧形定位擋板的高度與圓環形底座的高度相同。
[0009]所述種道分塊為塑料制成。
[0010]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本發明的結構簡單,通過種道分塊之間的首尾連接再固定在圓環形底座上來形成種道,這種結構便于安裝及拆卸,讓使用及維修均非常方便;圓環形底座能讓種道分塊在安裝后整圓性較好,提高播種的合格率;種道分塊之間通過燕尾及燕尾槽相互插接,讓工作時的穩定性更好;種道分塊采用塑料制成,其不但成本低、使用壽命長,而且其落種面較為光滑,讓落種率得到有效的提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發明種道分塊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發明種道分塊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本發明圓環形底座的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6]實施例,見圖1至圖3所示:一種播種機上的種道,其包括圓環形底座10及種道分塊20 ;種道分塊20的個數根據實際使用的設備規格來確定,在小規格的情況下選擇由3塊或4塊或5塊種道分塊20來構成種道;在正常設備的規格下,由15塊或16塊種道分塊20來構成種道,構成種道的種道分塊20不宜太多,太多的話其上的落種口 21 口徑大小會被縮減而影響落種效果。落種口 21設置在種道分塊20上且其與種道分塊20底部連通。種道分塊20相互之間首尾連接,其連接方式為在其一端開設燕尾23,相對的另一端開設燕尾槽24,相鄰的種道分塊20上的燕尾23與燕尾槽24插接;這種插接方式能讓種道在工作時穩定性更好,不易松動;當然了,除了燕尾23與燕尾槽24的插接方式外,還可以采用方形通槽及方形凸塊,讓方形凸塊插接到方形通槽內,其同樣能達到相同的效果。所述的種道分塊20固定在圓環形底座10上,在種道分塊20首尾連接后其所形成的內圈部分能夠與圓環形底座10的內圈11 一起配合工作。在種道分塊20相互連接后,其與圓環形底座10之間形成有與外界連通的出種口 22,所述落種口 21與出種口 22連通;這樣在播種時,種子從落種口 21進入再從出種口 22滑出而被播入地里。上述的這種通過多個種道分塊20相互連接的結構不但便于安裝及拆卸維修替換,而且其整圓性較好,能有效提高播種時的合格率。
[0017]上述的種道分塊20與圓環形底座10的固定方式為:在種道分塊20的底部開設有螺孔26,在圓環形底座10上開設有與螺孔26配合的通孔12,螺孔26與通孔12之間通過螺絲連接。這種固定連接方式較為簡單,方便在種道部分損壞后進行拆卸替換。當然了,還有其他的固定連接方式,只要能夠達到在使用時種道分塊20能緊固在圓環形底座10上,而損壞后又容易拆卸替換的效果即可。
[0018]為了提高種道分塊20的光滑性,所述的種道分塊20采用塑料制成,塑料材質能讓種子更容易落入落種口 21內,而且其成本也較為低廉,降低生產時的成本投入。
[0019]為了讓圓環形底座10在工作時穩定性較高,在種道分塊20的底端設置有弧形定位擋板25,弧形定位擋板25的外弧面與圓環形底座10的內圈11的相抵,且其高度相同;這樣圓環形底座10即能有效的定位在種道分塊20的底端,防止因為長久使用而產生松動現象。
【權利要求】
1.一種播種機上的種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圓環形底座(10)及種道分塊(20),所述種道分塊(20)內設置有落種口(21);所述種道分塊(20)為3?16塊,相鄰種道分塊(20)首尾相連的固定排列在圓環形底座(10)上;所述種道分塊(20)與圓環形底座(10)之間形成有與外界連通的出種口(22),所述落種口(21)與出種口(22)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播種機上的種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種道分塊(20)的一端設置有燕尾(23),另一端設置有燕尾槽(24),所述燕尾(23)與相鄰種道分塊(20)上的燕尾槽(24)插接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播種機上的種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種道分塊(20)的底端設置有弧形定位擋板(25),所述弧形定位擋板(25)的外弧面與圓環形底座(10)的內圈(11)相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播種機上的種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種道分塊(20)與圓環形底座(10)的固定方式為:在種道分塊(20)的底部開設有螺孔(26),在圓環形底座(10)上開設有與螺孔(26)配合的通孔(12),所述螺孔(26)與通孔(12)之間通過螺絲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播種機上的種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定位擋板(25)的高度與圓環形底座(10)的高度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播種機上的種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種道分塊(20)為塑料制成。
【文檔編號】A01C7/20GK104335740SQ201410583625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7日
【發明者】王雄飛 申請人:王雄飛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