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雞冠花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雞冠花栽培技術,通過播種、播后管理、間苗確株和植株管理等步驟栽培。本發明的方法簡單,可以不用移栽,提高了成活率,并節省了人力;通過水分、肥料、光照時間和環境溫度的合理控制和調節,使雞冠花植株粗壯,花冠肥大、厚實,色彩艷麗,提高其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雞冠花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花卉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雞冠花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0002]雞冠花,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開花,花多為紅色,呈雞冠狀,故稱雞冠花,原產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喜陽光充足、濕熱,不耐霜凍,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世界各地廣為栽培,普通庭園植物,莖直立粗壯,常用種子繁殖,生長期喜高溫,全光照且空氣干燥的環境,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強,秋季花盛開時采收,曬干,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花序頂生及腋生,扁平雞冠形,花有白、淡黃、金黃、淡紅、火紅、紫紅、棕紅、橙紅等色,胞果卵形,種子黑色有光澤。
[0003]目前市場上急需一種雞冠花的種植方法。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雞冠花栽培技術。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雞冠花栽培技術,
[0006]包括以下步驟:
[0007](I)播種:將大田土、沙子和農家肥以4?5: 2?3: I?2的比例混合均勻作為基質,每平方米基質用0.5?1.0g敵克松和2.0?3.0g棉隆拌土,然后鋪成厚度為5?1cm的苗床,并用棚膜覆蓋3?4天;將浸種后的雞冠花種以每平方米150?250g按壟播撒在苗床上,最后用耙子覆土;
[0008](2)播后管理:控制播種后的苗床環境溫度為15?30°C,光照強度為2萬?3萬lx,土壤濕度為40?50%,直至出苗;
[0009](3)間苗確株:待全部出苗后,及時間除弱苗、病苗,待苗長至4?5葉時,按株間距8?15cm,每株2?3苗的密度保留強健的苗,間除多余的苗;
[0010](4)植株管理:待確定苗株后,每10?20天滴灌一次濃度為5?8%的營養液;每15?20天噴灑一次濃度為2?3%的混合病蟲害防治劑;控制土壤濕度為30?40%,環境溫度為10?30°C,光照強度為4萬?6萬lx。
[0011]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I)中,所述大田土、沙子和農家肥的混合比例為5: 2: 1.5。
[0012]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I)中,所述按壟播撒的壟間距為10?20cmo
[0013]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I)中,所述覆土的厚度為0.5cm。
[0014]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4)中,所述營養液的配方為復合肥:硝酸鈣: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等于3:1:1: 2。
[0015]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4)中,所述混合病蟲害防治劑的配方為農用鏈霉素:多菌靈:溴氰菊酯等于2: 2: 3。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雞冠花栽培技術,方法簡單,可以不用移栽,提高了成活率;通過水分、肥料、光照時間和環境溫度的合理控制和調節,使雞冠花植株粗壯,花冠肥大、厚實,色彩艷麗,提高其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8]實施例1
[0019](I)播種:將大田土、沙子和農家肥以4: 2: I的比例混合均勻作為基質,每平方米基質用0.5g敵克松和2.0g棉隆拌土,然后鋪成厚度為5cm的苗床,并用棚膜覆蓋3天;將浸種后的雞冠花種以每平方米150g按壟播撒在苗床上,壟間距為10cm,最后用耙子覆土0.5cm ;
[0020](2)播后管理:控制播種后的苗床環境溫度為15°C,光照強度為2萬lx,土壤濕度為40%,直至出苗;
[0021](3)間苗確株:待全部出苗后,及時間除弱苗、病苗,待苗長至4葉時,按株間距8cm,每株2苗的密度保留強健的苗,間除多余的苗;
[0022](4)植株管理:待確定苗株后,每10天滴灌一次濃度為5%的營養液(復合肥:硝酸鈣: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等于3: I: I: 2);每15天噴灑一次濃度為2%的混合病蟲害防治劑(農用鏈霉素:多菌靈:溴氰菊酯等于2: 2: 3);控制土壤濕度為30%,環境溫度為10°C,光照強度為4萬lx。
[0023]實施例2
[0024](I)播種:將大田土、沙子和農家肥以5: 2: 1.5的比例混合均勻作為基質,每平方米基質用0.8g敵克松和2.5g棉隆拌土,然后鋪成厚度為8cm的苗床,并用棚膜覆蓋3天;將浸種后的雞冠花種以每平方米200g按壟播撒在苗床上,壟間距為15cm,最后用耙子覆土 0.5cm ;
[0025](2)播后管理:控制播種后的苗床環境溫度為25°C,光照強度為2.5萬lx,土壤濕度為45%,直至出苗;
[0026](3)間苗確株:待全部出苗后,及時間除弱苗、病苗,待苗長至5葉時,按株間距12cm,每株3苗的密度保留強健的苗,間除多余的苗;
[0027](4)植株管理:待確定苗株后,每15天滴灌一次濃度為6%的營養液(復合肥:硝酸鈣: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等于3: I: I: 2);每18天噴灑一次濃度為2.5%的混合病蟲害防治劑(農用鏈霉素:多菌靈:溴氰菊酯等于2: 2: 3);控制土壤濕度為35%,環境溫度為20°C,光照強度為5萬lx。
[0028]實施例3
[0029](I)播種:將大田土、沙子和農家肥以5: 3: 2的比例混合均勻作為基質,每平方米基質用1.0g敵克松和3.0g棉隆拌土,然后鋪成厚度為1cm的苗床,并用棚膜覆蓋4天;將浸種后的雞冠花種以每平方米250g按壟播撒在苗床上,壟間距為20cm,最后用耙子覆土0.5cm ;
[0030](2)播后管理:控制播種后的苗床環境溫度為30°C,光照強度為3萬lx,土壤濕度為50%,直至出苗;
[0031](3)間苗確株:待全部出苗后,及時間除弱苗、病苗,待苗長至5葉時,按株間距15cm,每株3苗的密度保留強健的苗,間除多余的苗;
[0032](4)植株管理:待確定苗株后,每20天滴灌一次濃度為8%的營養液(復合肥:硝酸鈣: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等于3: I: I: 2);每20天噴灑一次濃度為3%的混合病蟲害防治劑(農用鏈霉素:多菌靈:溴氰菊酯等于2: 2: 3);控制土壤濕度為40%,環境溫度為30°C,光照強度為6萬lx。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0034]本發明雞冠花的種植方法,解決了技術方案里的缺陷,此種植方法綠色環保,產量較聞。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雞冠花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播種:將大田土、沙子和農家肥以4?5: 2?3: I?2的比例混合均勻作為基質,每平方米基質用0.5?1.0g敵克松和2.0?3.0g棉隆拌土,然后鋪成厚度為5?1cm的苗床,并用棚膜覆蓋3?4天;將浸種后的雞冠花種以每平方米150?250g按壟播撒在苗床上,最后用耙子覆土 ; (2)播后管理:控制播種后的苗床環境溫度為15?30°C,光照強度為2萬?3萬lx,土壤濕度為40?50%,直至出苗; (3)間苗確株:待全部出苗后,及時間除弱苗、病苗,待苗長至4?5葉時,按株間距8?15cm,每株2?3苗的密度保留強健的苗,間除多余的苗; (4)植株管理:待確定苗株后,每10?20天滴灌一次濃度為5?8%的營養液;每15?20天噴灑一次濃度為2?3%的混合病蟲害防治劑;控制土壤濕度為30?40%,環境溫度為10?30O,光照強度為4萬?6萬lx。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冠花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所述大田土、沙子和農家肥的混合比例為5: 2: 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冠花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所述按壟播撒的壟間距為10?20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冠花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所述覆土的厚度為0.5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冠花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營養液的配方為復合肥:硝酸鈣:硫酸鎂:磷酸二氫鉀等于3:1:1: 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冠花栽培技術,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混合病蟲害防治劑的配方為農用鏈霉素:多菌靈:溴氰菊酯等于2: 2: 3。
【文檔編號】A01G25/00GK104303794SQ201410594122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9日
【發明者】陳衛香 申請人:陳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