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鏈霉菌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生物防治鏈霉菌及其應用。本發明的生物防治鏈霉菌,命名為鏈霉菌Lnu-12(Streptomyces sp.lnu-12),保藏編號為CCTCC NO:M2014554。本發明采用平板對峙法,檢測Lnu-12對多種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其中對瓜類枯萎病菌抑制作用最強,抑菌帶平均寬度達到19~21mm,對番茄葉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抑菌帶寬分別為15mm和17mm,對辣椒根腐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帶寬13mm,鏈霉菌Lnu-12在大棚蔬菜土傳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CCTCC NO:M20145542014.11.06
【專利說明】生物防治鏈霉菌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高效、廣譜的抗多種植物病害病 原菌的鏈霉菌菌株及其應用。
[000引本發明所稱的生物防治鏈霉菌,命名為鏈霉菌Lnu-12 (Str^tomyces sp. lnu-12),已于2014年11月6日,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也保藏,保藏編號為CCTCC NO :M20145540
【背景技術】
[0003] 利用化學藥劑防治害蟲的方法,是目前農作物防治害蟲的最常用方法,然而化學 農藥的過量使用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和人畜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熱點,是人類可持 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亟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符合環保、健康、持續發展理念的生物農藥開 發已成為解決上述難題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作為植物病害防治的一項重要措施,已引起 人們的高度重視。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綠色環保,高效、廣譜的抗多種植物病害病原菌的生 物防治鏈霉菌。
[0005]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鏈霉菌Lnu-12在抑制植物病原菌中的應用。
[0006] 本發明的生物防治鏈霉菌,命名為鏈霉菌Lnu-12(Streptomyces sp. lnu-12), 已于2014年11月6日,在武漢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也保藏,保藏編號為CCTCC NO: M2014554。
[0007] 本發明的鏈霉菌Lnu-12,是從沈陽市東陵區蔬菜大棚±壤中分離篩選而得。將± 壤樣品稀釋1〇5,利用高氏一號培養基,采用常規的平板劃線分離法進行分離培養,挑取放 線菌單菌落,編號備用,篩選而得。
[000引 1、鏈霉菌Lnu-12形態特征:
[0009] Lnu-12在商氏一號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圖1為Lnu-12在光學顯微鏡IOOX下的抱 子絲和氣生菌絲形態,氣生菌絲發達,多分枝;抱子絲多為直或波曲形,無緊密螺旋;抱子 呈圓形、卵圓形。圖2為Lnu-12在高氏一號培養基上培養特征(正面),圖3為Lnu-12在 高氏一號培養基上培養特征(反面),圖2和3顯示在菌落邊緣無吸水斑,無可溶性色素產 生。均符合鏈霉菌屬的特征。
[0010] 2、Lnu-12生理生化特性:
[0011] 明膠液化、過氧化氨實驗、纖維素水解、卵磯脂酶實驗均呈陽性;牛奶凝固與腺化、 淀粉水解、MR實驗、硫化氨實驗、色氨酸分解實驗、硝酸鹽還原實驗均為陰性;可利用葡萄 糖、果糖、木糖、乳糖、淀粉、藏糖、半乳糖、纖維二糖作為碳源生長,生理生化反應特性與淀 粉鏈霉菌一致。
[001引 3、鏈霉菌Lnu-12的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
[0013] (I)鏈霉菌Lnu-12的DM提取采用反復凍融法,W此為模板進行PCR擴增。
[0014] (2) PCR 引物:正向引物 BSF8/27 ;5' -AGAGTTTGATCCTGGCTCAG-3';
[00巧]反向引物 BSR1541/1522 ;5' -AAGGAGGTGATCCAGCCGCA-3'。
[0016] (3)PCR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0017]
【權利要求】
1. 一種生物防治鏈霉菌,其特征在于:命名為鏈霉菌Lnu-12 (Streptomyces sp.lnu-12),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編號為CCTCC NO :M 2014554。
2. 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霉菌Lnu-12在抑制植物病原菌中的應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將鏈霉菌Lnu-12于發酵培養基中 發酵,將發酵上清液稀釋50倍后,以噴灑的方式施用于已患有植物病原菌的植物葉片上。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病原菌是:辣椒根腐病菌 (Pepper Root Rot)、番爺葉霉病菌(Cladosporium fulvum)、番爺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舌甘瓜枯萎病菌(Fusariwn oxysporum)、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黃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文檔編號】A01P3/00GK104357369SQ201410691633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朱春玉, 張茂盛, 佘曉雙, 鄭甜甜, 潘思明, 劉宏生 申請人: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