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基于植物揮發物的稻虱纓小蜂引誘劑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00469閱讀:1003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害蟲天敵生物防治領域,尤其涉及天敵寄生蜂稻虱纓小蜂氣味引誘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稻飛虱在水稻上的為害日益加重,對其產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稻飛虱常見的種類有三種,分別是褐飛虱(nilaparvatalugens)、白背飛虱(sogatellafurcifera)和灰飛虱(laodelphaxstriatellus),除刺吸產卵危害水稻之外,還傳播病毒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目前對稻飛虱的控制主要采用的是化學手段。但化學藥劑大量與不合理的使用,不僅會污染環境,而且易使稻飛虱產生抗藥性。因此,開發新型的、安全的、有效的防治方法來控制稻飛虱的種群數量是十分必要的。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敵昆蟲來控制害蟲數量,具安全、環境友好等特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稻虱纓小蜂屬膜翅目,纓小蜂科,寄生稻飛虱的卵,且常年寄生率達10%~17%,是水稻田里一種重要的天敵昆蟲。利用稻虱纓小蜂來控制稻飛虱的種群數量,可減少農藥的使用。如何增加田間稻虱纓小蜂的種群數量,提高稻虱纓小蜂寄生率,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化學生態學的發展,揮發性化合物在天敵定位寄主昆蟲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研究表明,寄生蜂可利用植物揮發物來進行棲境和寄主定位。在水稻受到飛虱的危害后,能夠啟動自動防御反應,釋放一系列氣味化合物來引誘天敵從而控制害蟲的為害。從植物揮發性化合物的角度,開發出新型的稻虱纓小蜂引誘劑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目前對稻飛虱的防控主要采用的化學手段,但化學藥劑的不規范和重復使用易使稻飛虱產生抗藥性且污染環境。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稻虱纓小蜂引誘劑,利用稻虱纓小蜂來控制田間稻飛虱種群,該引誘劑對稻虱纓小蜂引誘力強,使用方便。

一種基于植物揮發物的稻虱纓小蜂引誘劑,以重量百分比計由如下組分組成:

本發明的稻虱纓小蜂引誘劑的活性成分是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直接將上述組分混合均勻,得到的引誘劑低毒,使用方便,對環境無污染,且對稻虱纓小蜂有較強的引誘力。

一種優選的方案,以重量百分比計由如下組分組成:

一種優選的方案,以重量百分比計由如下組分組成:

一種優選的方案,以重量百分比計由如下組分組成:

一種優選的方案,以重量百分比計由如下組分組成:

一種優選的方案,以重量百分比計由如下組分組成:

一種優選的方案,以重量百分比計由如下組分組成:

一種優選的方案,以重量百分比計由如下組分組成:

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化合物單獨使用時對稻虱纓小蜂的引誘效果差,但將6種化合物混合后,優化它們之間的比例,這6種化合物可以協同作用,使得對稻虱纓小蜂有良好的引誘效果。

本發明的6種化合物在各自的用量范圍內,通過協同作用,強化了組合物對稻虱纓小蜂引誘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稻虱纓小蜂引誘劑通常采用的配置方法為:按配方量稱好化合物,將這6種組分溶于二甲亞砜,再加入配方量的op10,最后與水混勻,即得所述的稻虱纓小蜂引誘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對稻虱纓小蜂引誘力強,使用方便,環境友好,是一種高效、簡便、環保和安全的稻虱纓小蜂引誘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實施例旨在便于對本發明的理解,而對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以下實施例中所用原料均為市售產品,可通過市購途徑獲得。

對比例1-6

對比例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根據實施例4進行配制,區別在于6種組分只使用單一的組分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或β-環檸檬醛,重量百分比為0.0095%;二甲亞砜為2%;op10乳化劑為2%;余量為水。

上述原料按如下方法制成:稱好單一的化合物(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所述的對比例。

實施例1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2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3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4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5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6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7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8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9

引誘劑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上述引誘劑按如下方法制成:將長葉烯、香橙烯、月桂醛、香草醛、戊醛和β-環檸檬醛溶解在配方量的二甲亞砜中,然后與配方量的op10乳化劑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即得稻虱纓小蜂的引誘劑劑。

實施例10:引誘作用實驗

1、試驗方案

選擇田塊整齊、管理條件一致、長勢差不多的水稻田作為試驗田。

取20-50ml的對比例1和實施例1~9的引誘劑置于500ml的塑料瓶內。塑料瓶距底部5-6cm處,繞一圈開8個直徑1cm的小孔,利于稻虱纓小蜂進入瓶中。為了便于統計引誘到小蜂數,在塑料瓶內放一塊大小合適的黃板。將塑料瓶懸掛在竹竿上,每隔4-5m插到水稻田里。

每個處理重復5次,試驗持續6天,每兩天更換誘集瓶,統計稻虱纓小蜂數量,每個重復引誘到的稻虱纓小蜂數量為6天之和。

2、引誘效果

田間引誘結果如表1所示。表1引誘劑對稻虱纓小蜂成蟲的引誘效果

結果表明,實施例1~9配制的引誘劑與對照相比對稻虱纓小蜂的都具有較好的引誘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專利的具體實施案例,但本發明專利的技術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發明的專利范圍之中。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