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包括水泥池、環境土壤、框栽容器,水泥池通過水泥澆筑,框栽容器四周防水,底部也防水,框栽容器置于水泥池中心位置,通過環境土壤填實水泥池將框栽容器緊固于水泥池中,框栽容器開口面與水泥池開口面處于同一平面,環境土壤表面距離水泥池開口邊沿以下5-10cm。水泥池長130cm、寬100cm、深70cm,框栽容器為硬質塑料框,框栽容器長62-68cm、寬48-52cm、高34-36cm。本實用新型既能解決框栽試驗中沒有被熟知并廣泛應用的“標準試驗框”問題,又能在可控的試驗條件下有效地模擬田間自然狀況,使試驗研究結果更具有應用性。
【專利說明】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土壤培養試驗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土壤培養(簡稱土培)試驗是植物營養與施肥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常常用來研究土壤、植物和肥料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植物營養、土壤養分等方面的機制,反映田間試驗效應產生的實質。根據培養容器的大小,土培試驗可分為盆栽試驗和框栽試驗。盆栽試驗所用容器通常為內徑20-35cm、高20-35cm的不同材質的圓筒形盆缽,已為相關科學工作者所熟知和廣泛應用;而框栽試驗是利用特制的木框、水泥框、塑料板框等容器進行的植株栽培試驗,面積一般小于Im2,可固定在培養室的網室中進行。框栽試驗是介于盆栽試驗與大田試驗之間的研究方法。目前為止,尚沒有被熟知和廣泛應用的所謂“標準試驗框”。
[0003]藕蓮、子蓮、茭白、芋頭等都是大型水生經濟作物,也是我國的特色水生蔬菜。我國在藕蓮等水生蔬菜的資源收集、遺傳育種、品種推廣等方面已有良好進展,然而在其營養特征與施肥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在對這些大型水生作物進行土培試驗研究的過程中,傳統的盆栽試驗裝置(如35cmX 35cm盆缽、塑料水桶等)難以滿足研究的需要。因此,本專利通過提供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不僅圓滿解決了這一問題,還能在可控的試驗條件下有效地模擬田間自然狀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既能解決框栽試驗中沒有被熟知并廣泛應用的“標準試驗框”問題,又能在可控的試驗條件下有效地模擬田間自然狀況,使試驗研究結果更具有應用性。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包括水泥池、環境土壤、框栽容器,其特征在于:
[0007]水泥池通過水泥澆筑,框栽容器四周防水,底部也防水,框栽容器置于水泥池中心位置,通過環境土壤填實水泥池將框栽容器緊固于水泥池中,框栽容器開口面與水泥池開口面處于同一平面,環境土壤表面距離水泥池開口邊沿以下5-lOcm。
[0008]水泥池長130cm、寬100cm、深70cm,框栽容器為硬質塑料框,框栽容器長62_68cm、寬 48_52cm、高 34_36cm。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0]I)塑料大框在市場上可購買,無需定制,價格低廉;2)材質輕便,容易運輸;3)易清洗,可用于大、中、微量營養元素研究;4)可多次反復使用;5)支撐介質價廉易得,并能有效地將試驗大框內土壤的溫度維持在接近大田的自然狀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俯視圖
[0012]圖2為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剖視圖
[0013]其中:1_水泥池,2-環境土壤,3-框栽容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包括水泥池1、環境土壤2、框栽容器3,其特征在于:
[0016]水泥池I通過水泥澆筑,框栽容器3四周防水,底部也防水,框栽容器3置于水泥池I中心位置,通過環境土壤2填實水泥池I將框栽容器3緊固于水泥池I中,框栽容器3開口面與水泥池I開口面處于同一平面,環境土壤2表面距離水泥池I開口邊沿以下5-lOcm。
[0017]水泥池I長130cm、寬100cm、深70cm,框栽容器3為硬質塑料框,框栽容器3長62_68cm、寬 48_52cm、高 34_36cm。
[001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框栽試驗裝置,具體的涉及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土壤培養框栽試驗裝置。本實用新型主要是為了解決大型水生作物培養試驗研究中缺乏可借鑒的“標準試驗框”及其固定設備問題。試驗裝置包括框栽容器和支撐介質2部分。框栽容器為長62-68cm、寬48_52cm、高34_36cm底部無排水孔的硬質塑料大框,每框可裝供試土壤80-110 kg,土壤面積約0.30-0.35m2 ;框栽容器的支撐介質為淹水土壤,即在設有可移動透光防雨棚的網室內微池(長130cm、寬100cm、深70cm)中,把池中預填土壤由中間向四周分開,形成一個比塑料大框略大的方形凹槽,將塑料大框置于方形凹槽內,使微池土壤成為塑料大框的支撐介質,調整塑料大框和微池中的土壤,使框內供試土壤和微池中支撐土壤大致在同一高度,在塑料大框中灌水培養作物的同時,向微池中灌水,使框內外土體同時呈淹水狀態,并保持基本一致的水層高度(約5cm)。上述裝置中試驗土壤內外溫度基本一致并接近于大田自然狀況。本裝置適用于藕蓮、子蓮、茭白、芋頭等大型水生作物框栽試驗研究,也可用于特殊要求下水稻、菱角、荸薺等小型水生作物框栽試驗研究。
【權利要求】
1.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包括水泥池(I)、環境土壤(2)、框栽容器(3),其特征在于: 水泥池(I)通過水泥澆筑,框栽容器(3)四周防水,底部也防水,框栽容器(3)置于水泥池(I)中心位置,通過環境土壤(2)填實水泥池(I)將框栽容器(3)緊固于水泥池(I)中,框栽容器(3 )開口面與水泥池(I)開口面處于同一平面,環境土壤(2 )表面距離水泥池(I)開口邊沿以下5-10c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研究大型水生作物的框栽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水泥池(I)長130cm、寬100cm、深70cm,框栽容器(3 )為硬質塑料框,框栽容器(3 )長62_68cm、寬48_52cm、高 34_36cm。
【文檔編號】A01G9/02GK203827779SQ201420126666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0日
【發明者】劉冬碧, 夏穎, 熊桂云, 張富林, 張繼銘, 余延豐, 巴瑞先 申請人: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