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解決了現有樹苗培育時只能用同種規格筒式防護罩進行培育,而造成培育成本高,和這種大體積筒式防護罩導致的運輸成本大、因運輸過程中碰撞損毀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組成包括:相互插接圍合成筒狀罩體的一組防護支架(1);每片防護支架(1)包括一組豎直的支桿(2),支桿(2)的上部穿入弧形上梁(3)、中部穿入弧形中梁(4)、下部穿入弧形下梁(5),防護支架(1)內壁襯接一層弧面網罩(8),防護支架(1)外壁設置一組交叉的加強筋(7);端部的兩根支桿(2)的頂部設置轉軸座(8),轉軸座(8)內轉動安裝螺桿A(9),中間的支桿(2)底端延伸埋地T座(10);弧形上梁(3)連接進水管(11),弧形上梁(3)內側壁具有出水孔(12)。
【專利說明】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經濟林樹苗培育用防護罩多數為一體筒式結構,使用時只能根據所培育樹苗的種類使用特定規格的防護罩,增加培育成本。另外,由于筒式防護罩占地體積大,只能并排擺放于運輸工具內,導致運輸成本大,且搬運和運輸過程容易造成損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樹苗培育時只能用同種規格筒式防護罩進行培育,而造成培育成本高,和這種大體積筒式防護罩導致的運輸成本大、因運輸過程中碰撞損毀的問題,而提出一種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
[0004]一種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其組成包括:相互插接圍合成筒狀罩體的一組防護支架;每片防護支架包括一組豎直的支桿,每根支桿的上部穿入弧形上梁、中部穿入弧形中梁、下部穿入弧形下梁,防護支架內壁襯接一層弧面網罩,防護支架外壁于端部的兩根支桿之間設置一組交叉的加強筋,加強筋與每根支桿固定連接;防護支架端部的兩根支桿的頂部固定設置轉軸座,轉軸座內轉動安裝螺桿A,中間的支桿底端延伸出埋地T座;其中,弧形上梁為中空管,弧形上梁連接進水管,弧形上梁內側壁具有一組出水孔,出水孔內設置水量調節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06]本實用新型的樹苗保護罩為弧形的片狀結構,運輸時可以疊放,避免碰撞發生損毀,還能提高運輸過程運輸工具的運輸量,從而降低運輸成本。使用樹苗保護罩對樹苗進行保護時,能夠根據樹苗枝冠體積的大小選擇合適片數的防護支架進行組裝,樹苗培育結束后拆裝、回收供下次使用,節約種植成本。另外,中空管狀弧形上梁的外壁設置進水管,可以同時連接同一水源。在保證水壓的前提下,再通過防護支架上部弧形上梁的內壁上設置的一組出水孔對多個樹苗進行同時灌溉,減少灌溉耗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防護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防護支架在去掉弧面網罩時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弧面網罩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為防護支架,2為支桿,3為弧形上梁,4為弧形中梁,5為弧形下梁,6為弧面網罩,7為加強筋,8為轉軸座,9為螺桿A,10為埋地T座,11為進水管,12為出水孔,13為內層水管,14為外層保護管,15為內螺紋槽,16為螺桿B,17為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具體實施方式】一:
[0012]本實施方式的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如附圖1、圖2所示,其組成包括:相互插接圍合成筒狀罩體的一組防護支架I ;每片防護支架I包括一組豎直的支桿2,每根支桿2的上部穿入弧形上梁3、中部穿入弧形中梁4、下部穿入弧形下梁5,防護支架I內壁襯接一層弧面網罩6,防護支架I外壁于端部的兩根支桿2之間設置一組交叉的加強筋7,加強筋7與每根支桿2固定連接;防護支架I端部的兩根支桿2的頂部固定設置轉軸座8,轉軸座8內轉動安裝螺桿A(圖中件號為9),中間的支桿2底端延伸出埋地T座10 ;其中,弧形上梁3為中空管,弧形上梁3連接進水管11,弧形上梁3內側壁具有一組出水孔12,出水孔12內設置水量調節裝置,同一水源連接一組防護支架I具有的進水管11上,這樣每個防護支架I的出水孔12就實現了灌溉操作,省時省力。
[0013]【具體實施方式】二:
[0014]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本實施方式的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如附圖1、圖2所示,所述弧形上梁3為內層水管13和外層保護管14構成的雙層中空管,且弧形上梁
3一端的內層水管13的軸向長度比外層保護管14的軸向長度長5-9cm、另一端的內層水管13的軸向長度比外層保護管14的軸向長度短5-9cm,用于兩片防護支架I的弧形上梁3之間的插裝,以構成連續的水道,使防護支架I的弧形上梁3具有對所培育的經濟樹苗進行灌溉的作用。
[0015]【具體實施方式】三:
[0016]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本實施方式的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如附圖1、圖2所示,所述端部的兩根支桿2中的一根于外側壁設置一組內螺紋槽15,端部的兩根支桿2中的另一根于外側壁也設置一組轉軸座8,轉軸座8內轉動安裝螺桿B(圖中件號為16),使兩片防護支架I之間通過端部支桿2之間的插裝固定而連接成為一體。螺桿B (圖中件號為16)的一端在轉軸座8內轉動,另一端旋入內螺紋槽15內,用于兩片防護支架I之間的連接。
[0017]【具體實施方式】四:
[0018]與【具體實施方式】三不同的是,本實施方式的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如附圖1、圖2所示,弧形上梁3、弧形中梁4和弧形下梁5的軸向弧長相同,且弧形上梁3、弧形中梁4和弧形下梁5對應的圓心角相同。
[0019]【具體實施方式】五:
[0020]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四不同的是,本實施方式的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如附圖3所示,所述弧面網罩8為橫縱交錯的鋼筋17焊接而成,且形成的鋼筋孔格的長度為
8-16cm、寬度為8-16cm,避免體形小的動物進入保護罩內殘害經濟林樹苗。
[0021]【具體實施方式】六:
[0022]與【具體實施方式】五不同的是,本實施方式的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如附圖3所示橫縱交錯的鋼筋17焊接而形成的鋼筋孔格的長度為12cm、寬度為12cm。
[0023]【具體實施方式】七:
[0024]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四或六所述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如附圖1、圖2所示,所述弧形上梁3兩端還設置密封墊。
【權利要求】
1.一種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其組成包括:相互插接圍合成筒狀罩體的一組防護支架(I);其特征在于:每片防護支架(I)包括一組豎直的支桿(2),每根支桿(2)的上部穿入弧形上梁(3)、中部穿入弧形中梁(4)、下部穿入弧形下梁(5),防護支架(I)內壁襯接一層弧面網罩(8),防護支架(I)外壁于端部的兩根支桿(2)之間設置一組交叉的加強筋(7),加強筋(7)與每根支桿(2)固定連接;防護支架(I)端部的兩根支桿(2)的頂部固定設置轉軸座(8),轉軸座(8)內轉動安裝螺桿A(9),中間的支桿(2)底端延伸出埋地T座(10);其中,弧形上梁(3)為中空管,弧形上梁(3)連接進水管(11),弧形上梁(3)內側壁具有一組出水孔(12),出水孔(12)內設置水量調節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上梁(3)為內層水管(13)和外層保護管(14)構成的雙層中空管,且弧形上梁(3) —端的內層水管(13)的軸向長度比外層保護管(14)的軸向長度長5-9cm、另一端的內層水管(13)的軸向長度比外層保護管(14)的軸向長度短5-9cm,用于兩片防護支架(I)的弧形上梁(3)之間的插裝,以構成連續的水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的兩根支桿(2)中的一根于外側壁設置一組內螺紋槽(15),端部的兩根支桿(2)中的另一根于外側壁也設置一組轉軸座(8),軸座(8)內轉動安裝螺桿B (16),使兩片防護支架(I)之間通過端部支桿(2)之間的插裝固定而連接成為一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其特征在于:弧形上梁(3)、弧形中梁(4)和弧形下梁(5)的軸向弧長相同,且弧形上梁(3)、弧形中梁(4)和弧形下梁(5)對應的圓心角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網罩(8)為橫縱交錯的鋼筋(17)焊接而成,且形成的鋼筋孔格的長度為8-16cm、寬度為8-16c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橫縱交錯的鋼筋(17)焊接而形成的鋼筋孔格的長度為12cm、寬度為12cm。
7.根據權利要求1、2、4或6所述經濟林樹苗培育用保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上梁(3)兩端還設置密封墊。
【文檔編號】A01G13/00GK204090657SQ201420613908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張海峰, 黃海嬌, 溫愛亭, 王帥, 李艷霞, 劉忠玲, 張文達, 李雙作, 韓志軍 申請人:黑龍江省林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