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研究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304628閱讀:1833來源:國知局
一種研究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研究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它包括育苗杯、根袋、定植板和盆缽,所述的根袋為上端開口的尼龍網直筒袋子,其大小與育苗杯內部大小相適應,以使根袋能裝于育苗杯中;在定植板上具有若干個定植孔,孔徑與育苗杯直徑相適應,以使育苗杯能卡于定植孔中,在所述的育苗杯的周壁上部標記有裝土線,其底部還設有透氣滲水的孔。本實用新型將育苗杯、根袋、定植板和盆缽巧妙地結合起來,能精確、快速地實現根際土壤樣品的采集,從而保證了土壤測試數據的準確性、代表性和可比性;采用植株隨根袋移栽的技術代替傳統的種子直播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根袋中植株生長不一致的問題,可減少盆栽試驗的人為誤差。
【專利說明】一種研究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盆栽試驗根袋法模擬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研宄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

【背景技術】
:
[0002]以土壤為植物生長介質的盆栽試驗過程中,受植物吸收、根系活動、微生物活動等作用的影響,根際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方面的性質明顯不同于土體土壤。為了研宄根際與非根際土壤性質的差異,人們常采用根袋法模擬裝置,在盆栽試驗的基礎上進行根際土壤樣品的采集。然而,新鮮根際土樣通常具有空間上的異質性和時間上的易變性,如何精確、快速地設置盆栽試驗根袋法模擬裝置將決定土壤測試數據的準確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0003]目前,盆栽試驗根袋法模擬裝置一般采用25μπι孔徑的尼龍網縫制成水分和養分能自由通過而根系不能穿過的根袋,內裝過篩并混有肥料的土壤,將萌芽的種子播入根袋土中,再將根袋放入一定體積的盆缽中間,在盆缽中裝入同樣土壤,保持根袋內外土面相平。當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后,取根袋中的土壤為根際土,距根袋25mm以外的土壤為非根際土,將土壤樣品晾干,供分析之用。但是采用傳統的根袋法模擬裝置進行盆栽試驗時,種子直播會導致根袋中植株生長不一致,且根袋直接埋入盆缽的操作過程過于繁瑣,因此盆栽試驗的人為誤差難以控制,重復數較多、種植密度較大時相當費工費時。


【發明內容】

: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當前盆栽試驗根袋法模擬裝置的不足和弊端,旨在構造一種研宄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該裝置能最大程度的減少盆栽試驗的人為誤差和工作量,從而精確、快速地實現根際土壤樣品的采集。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施的:
[0006]本實用新型的研宄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杯、根袋、定植板和盆缽,所述的根袋為上端開口的尼龍網直筒袋子,其大小與育苗杯內部大小相適應,以使根袋能裝于育苗杯中;在定植板上具有若干個定植孔,孔徑與育苗杯直徑相適應,以使育苗杯能卡于定植孔中,在所述的育苗杯的周壁上部標記有裝土線,其底部還設有透氣滲水的孔。
[0007]所述的根袋為孔徑25 μπι的尼龍網直筒袋子。
[000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0009]在育苗杯中放置裝有風干土壤的根袋,土壤高度剛好位于育苗杯的裝土線位置。在根袋中進行播種育苗(I粒/袋),出苗2周后選擇長勢一致的植株進行移栽。移栽前,風干土壤要按照設定重量預先進行裝盆(扣除根袋中土重,裝于盆缽),然后把定植板置于盆缽的土壤之上,再將空育苗杯插入定植孔,直至埋入土壤中的空育苗杯裝土線與盆缽裝土線的位置保持相平,拿出定植板,澆第一次水,待水分均勻滲入且土壤呈粘結狀態后小心取出空育苗杯。將選取的植株連同根袋一起從育苗杯中取出,放入盆缽中以填補之前空育苗杯占據的空間,澆第二次水,使根袋定植。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將育苗杯、根袋、定植板和盆缽巧妙地結合起來,能精確、快速地實現根際土壤樣品的采集,從而保證了土壤測試數據的準確性、代表性和可比性;采用植株隨根袋移栽的技術代替傳統的種子直播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根袋中植株生長不一致的問題,可減少盆栽試驗的人為誤差;采用空育苗杯代替根袋間接埋入盆缽的操作過程,較好地實現了操作上的精確化和快速化,可使本實用新型的研宄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在重復數較多、種植密度較大的盆栽試驗中得以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2]圖1是育苗杯和根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育苗杯插入定植板的定植孔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帶植株的根袋插入孔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其中1、盆缽;2、定植板;3、定植孔;4、裝土線;5、根袋;6、育苗杯;7、透氣滲水的孔;8、土壤表面;9、植株。

【具體實施方式】
:
[0016]以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7]實施例1:
[0018]如圖1、2和3所示,本實施例的研宄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包括育苗杯6、根袋5、定植板2和盆缽1,所述的根袋為上端開口的孔徑25 μ m的尼龍網直筒袋子,其大小與育苗杯內部大小相適應,以使根袋能裝于育苗杯中;定植板為圓形塑料板,在板上按種植密度均勻具有若干個定植孔3,孔徑與育苗杯直徑相適應,以使育苗杯能卡于定植孔中,在所述的育苗杯的周壁上部標記有裝土線4,其底部還設有透氣滲水的孔7。
[0019]在育苗杯中放置裝有風干土壤的根袋5,土壤高度剛好位于育苗杯的裝土線4位置。在根袋中進行播種育苗(I粒/袋),出苗2周后選擇長勢一致的植株進行移栽。移栽前,風干土壤要按照設定重量預先進行裝盆(扣除根袋中土重,裝于盆缽I),然后把定植板2置于盆缽的土壤之上,再將空育苗杯6插入定植孔3,直至埋入土壤中的空育苗杯裝土線4與盆缽裝土線(土壤表面8)的位置保持相平,拿出定植板,澆第一次水,待水分均勻滲入且土壤呈粘結狀態后小心取出空育苗杯。將選取的植株9連同根袋一起從育苗杯中取出,放入盆缽中以填補之前空育苗杯占據的空間,根袋中的土壤表面與盆缽I中的土壤表面8相平,澆第二次水,使根袋定植。
【權利要求】
1.一種研宄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杯、根袋、定植板和盆缽,所述的根袋為上端開口的尼龍網直筒袋子,其大小與育苗杯內部大小相適應,以使根袋能裝于育苗杯中;在定植板上具有若干個定植孔,孔徑與育苗杯直徑相適應,以使育苗杯能卡于定植孔中,在所述的育苗杯的周壁上部標記有裝土線,其底部還設有透氣滲水的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研宄根際土壤性質的根袋定植簡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袋為孔徑25 μ m的尼龍網直筒袋子。
【文檔編號】A01G9/10GK204244801SQ201420684992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3日
【發明者】柳勇, 劉承帥, 王繼增, 朱立安, 吳偉堅, 王國保 申請人: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