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新型卷捆圓打捆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71441閱讀:394來源:國知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卷捆圓打捆機,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卷捆圓打捆機是一種常用的農用機械,目前市場有的卷捆圓打捆機存在許多缺陷:1、輥筒剛性差,穩定性不好,導致卷制的草捆不均勻,透氣性不好,不便于儲存;2、油路機構管路結構不夠整齊、安全系數低、不便于維修保養;3、現有的卷捆圓打捆機的齒輪箱傳動時會產生很大噪音;4、捆繩箱體積大,捆繩系統的擺線和繞繩捆包效果差,擺線不均勻,割繩不夠準確,;5、采用普通鏈傳動結構,通過各鏈輪件以鏈條為中間撓性元件的配合來傳動和運動,但瞬時傳動比不恒定,高速傳動時不平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卷捆圓打捆機。

本發明卷捆圓打捆機,它包含傳動機構1、齒輪箱2、撿拾器3、油路機構4、電路系統5、強制喂入機構6、底艙裝置7、卸草器裝置8、輥筒9、捆網系統10和牽引裝置11,前導向輪的上部設置有撿拾器3;撿拾器3的后方設置有強制喂入機構6,強制喂入機構6的前上方設置有齒輪箱2,強制喂入機構6的下方設置有底艙裝置7,齒輪箱2的前端設置有牽引裝置11,前導向輪后側設置有后行走輪;后行走輪上部設置有后艙機構,后艙機構中包含各類輥筒9;后艙的輥筒9下方設置有卸草器裝置8,后艙機構后設置有捆網系統10,前艙機構中部設置有捆繩系統12,整機的左右側設置有傳動機構1,機器左右艙蓋內部設置有油路機構4和電路系統5;所述的傳動機構1包含第一傳動鏈條1-1、第二傳動鏈條1-2、第三傳動鏈條1-3、第四傳動鏈條1-4、第五傳動鏈條1-5、第六傳動鏈條1-6、第七傳動鏈條1-7、第八傳動鏈條1-8、第九傳動鏈條1-9,第十傳動鏈條1-10,第一傳動鏈條1-1為左側后艙傳動、第二傳動鏈條1-2為前艙與齒輪箱傳動、第三傳動鏈條1-3為撿拾器左側傳動、第四傳動鏈條1-4的一端與第七傳動鏈條1-7相互傳動、第四傳動鏈條1-4的另一端與第十傳動鏈條1-10相互傳動、第七傳動鏈條1-7與第六傳動鏈條1-6第八傳動鏈條1-8相互傳動,第八傳動鏈條1-8與第九傳動鏈條1-9相互傳動;第一傳動鏈條1-1、第二傳動鏈條1-2、第三傳動鏈條1-3為左側鏈傳動系統,第四傳動鏈條1-4至第十傳動鏈條1-10為右側傳動系統。

作偽優選,所述的齒輪箱2包含第四螺栓2-1、第三螺栓2-2、第三螺釘2-3、齒輪箱上蓋2-4、通氣器2-5、第二螺栓2-6、螺栓固定套2-7、法蘭螺母2-8、齒輪箱體2-9、第二螺釘2-10、第一螺釘2-11、第二齒輪箱體2-12、第一螺栓2-13、護蓋2-14、第一鏈輪2-15、墊片2-16、第一旋轉軸唇形密封圈2-17、第三齒輪箱蓋2-18、第二圓螺母2-19、第二圓螺母止動墊圈2-20、第一軸承2-21、主軸2-22、圓柱銷2-23、輪箱蓋2-24、第二軸承2-25、大齒輪2-26、第二調整墊2-27、第二o型圈2-28、第二鏈輪2-29、小齒輪2-30、第一調整墊2-31、第三軸承2-32、第一圓螺母止動墊圈2-33、第一圓螺母2-34、第二齒輪箱蓋2-35、第二旋轉軸唇形密封圈2-36、保護套2-37、防護罩2-38、固定套2-39、第一o型圈2-40、齒輪固定圓螺母2-41,第二齒輪箱體2-12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二齒輪箱蓋2-35,第二齒輪箱體2-12的內部設置有第三軸承2-32,第三軸承2-32的第三軸承2-3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圓螺母止動墊圈2-33、第一圓螺母止動墊圈2-33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圓螺母2-34,第二齒輪箱體2-12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齒輪箱蓋2-24、下方設置有第二齒輪箱蓋2-35,第二齒輪箱蓋2-35的內側設置有第二旋轉軸唇形密封圈2-36,小齒輪2-30的軸端設置有防護罩2-38和保護套2-37。第二齒輪箱體2-12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第一齒輪箱體2-9,兩側第一齒輪箱體2-9中包含第一軸承2-21、第二圓螺母2-19、第二圓螺母止動墊圈2-20、第一旋轉軸唇形密封圈2-17,外側安裝第三齒輪箱蓋2-18,兩側第三齒輪箱蓋2-18的外側先分別安裝有固定套2-39、固定套2-39上裝有墊片2-16、內側裝有第一o型圈2-40,一側固定套2-39的外側裝有第一鏈輪2-15、另一側固定套2-39的外側裝有第二鏈輪2-29,第三齒輪箱蓋2-18的外側設置有第三螺栓2-2、第一齒輪箱體2-9的外側均設置有第一螺栓2-6、螺栓固定套2-7、法蘭螺母2-8、齒輪箱上蓋2-4的上方設置有第三螺釘2-3、通氣器2-5,第一齒輪箱體2-9的內部設置有主軸2-22,外側安裝有第二調整墊2-27及第二o型圈2-28,齒輪2-26固定在主軸2-22上,小齒輪2-30與固定在左右主軸2-22上的大齒輪2-26分別嚙合,第一齒輪箱蓋2-24固定有第二螺釘2-10,第一齒輪箱體2-9與第三齒輪箱蓋2-18通過第四螺栓2-1連接。第二齒輪箱體2-12與輪箱蓋2-24由第二螺釘2-10連接。第一螺栓2-13通過護蓋2-14固定在主軸2-22上。左右第一齒輪箱體2-9由圓柱銷2-23為連接,第一齒輪箱蓋2-24安裝在第一齒輪箱體2-9的上方,第一齒輪箱蓋2-24的內側裝有第二軸承2-25,主軸2-22的軸端設置有齒輪固定圓螺母2-41。

所述的撿拾器3包含3-1撿拾器撥草輪、3-2左側凸輪盤、3-3撿拾器左側傳動系統、3-4左撥草輪拉環、3-5左側護罩組合、3-6左側護圈、3-7撿拾器護圈、3-8右側護圈、3-9彈齒梁組合、3-10右側凸輪盤、3-11撿拾器右側傳動系統、3-12右撥草輪拉環、3-13右側護罩組合;撿拾器撥草輪3-1與左側護罩組合3-5、右側護罩組合3-13通過左撥草輪拉環3-4、右撥草輪拉環3-12連接,左側凸輪盤3-2安裝在左側護罩組合3-5的內部,撿拾器左側傳動系統3-3安裝在左側護罩組合3-5內,并安裝在左側凸輪盤3-2上,左側護圈3-5、撿拾器護圈3-7與右側護圈3-8從左至右依次安裝在彈齒梁組合3-5的上,彈齒梁組合3-5安裝在左側凸輪盤3-2與右側凸輪盤3-10之間,右側凸輪盤3-10安裝在右側護罩組合3-13的內部,撿拾器右側傳動系統3-11安裝在右側護罩組合3-13內,并安裝在右側凸輪盤3-10上。

所述的油路機構4包含油路鐵管4-1、油路鐵管4-2、油路軟管4-3、油路軟管4-4、支撐油缸一4-5、油路鐵管4-6、油路鐵管4-7、油路鐵管4-8、油路軟管4-9、油路軟管4-10、油路軟管4-11、底門油缸一4-12、撿拾器油缸一4-13、支撐油缸二4-14、油路軟管4-15、油路軟管4-16、閥組4-17、油路鐵管4-18、油路鐵管4-19、過濾器4-20、油路鐵管4-21、油路鐵管4-22、副閥組4-23、油路軟管4-24、油路軟管4-25、油路軟管4-26、油路鐵管4-27、油路鐵管4-28、油路鐵管4-29、油路軟管4-30、油路鐵管4-31、油路鐵管4-32、油路鐵管4-33、油路鐵管4-34、油路軟管4-35、底門油缸二4-36、油路軟管4-37、撿拾器油缸二4-38、高壓球閥4-39、油路鐵管4-40、油路鐵管4-41、油路鐵管4-41、油路鐵管4-42、油路鐵管4-43、油路鐵管4-44、油路鐵管4-45;其中支撐油缸一4-5、油路鐵管4-1、油路鐵管4-2、油路軟管4-3、油路軟管4-4、油路鐵管4-6、油路鐵管4-7、油路鐵管4-8、油路軟管4-9、油路軟管4-10、油路軟管4-11、底門油缸一4-12、撿拾器油缸一4-13為左側油路機構;支撐油缸二4-14、油路軟管4-15、油路軟管4-16、閥組4-17、油路鐵管4-18、油路鐵管4-19、過濾器4-20、油路鐵管4-21、油路鐵管4-22、副閥組4-23、油路軟管4-24、油路軟管4-25、油路軟管4-26、油路鐵管4-27、油路鐵管4-28、油路鐵管4-29、油路軟管4-30、油路鐵管4-31、油路鐵管4-32、油路鐵管4-33、油路鐵管4-34、油路軟管4-35、底門油缸二4-36、油路軟管4-37、撿拾器油缸二4-38、高壓球閥4-39、油路鐵管4-40、油路鐵管4-41為右側油缸系統;支撐油缸一4-5的進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4,回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3,油路軟管4-4連接油路鐵管4-1,油路軟管4-3連接油路鐵管4-2,底門油缸一4-12的進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9,出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11,油路軟管4-11連接油路鐵管4-7,油路軟管4-9連接油路鐵管4-8,撿拾器油缸一4-12與油路軟管4-10連接,油路軟管4-10的另一端與油路鐵管4-6連接;右側油路機構的支撐油缸4-14回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15,油路軟管4-15連接油路鐵管4-27,油路鐵管4-27的另一端安裝在副閥組4-23上,為底艙進油系統;支撐油缸4-14的出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16,油路軟管4-16的另一端安裝有油路鐵管4-28,油路鐵管4-28另一端安裝在副閥組4-23上;設計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18連接為控制支撐油缸回油路,鐵管4-18的另一端連接副閥組4-23,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34連接為控制支撐油缸進油路,鐵管4-34的另一端連接副閥組4-23,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32連接為撿拾器油路,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40連接為底門油缸回油系統,油路鐵管4-40的另一端連接副閥組4-23,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41連接為底門油缸進油系統,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19連接為總油路的進油系統,油路鐵管4-19的另一端與過濾器4-20的一端相連接,閥組4-17與油路4-33連接為總油路的回油系統,由過濾器4-20的另一端連接油路鐵管4-21的一端,油路鐵管4-21的另一端與副閥組4-23連接為進油系統,撿拾器油缸二4-38油孔與油路軟管4-37的一端連接,油路軟管4-37的另一端連接副閥組4-23為撿拾器右側油路機構;由底門油缸二4-36的進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35的一端,油路軟管4-35的另一端連接油路鐵管4-31,油路鐵管4-31的另一端與副閥組4-23連接構成底艙進油系統;由底門油缸二4-36的回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30的一端,油路軟管4-30的另一端連接油路鐵管4-29,油路鐵管4-29另一端與副閥組4-23連接形成底門回油系統,由油路鐵管4-22連接閥組4-17與副閥組4-23構成撿拾器進油系統;由副閥組4-23連接高壓球閥4-39,副閥組4-23連接油路鐵管4-24,副閥組4-23連接油路鐵管4-25,高壓球閥4-39的另一端連接油路鐵管4-26;左右側油路由油路鐵管4-1與油路鐵管4-42相連接,油路鐵管4-2與油路鐵管4-44相連接,油路鐵管4-7與油路鐵管4-46相連接,油路鐵管4-8與油路鐵管4-45相連接,油路鐵管4-6與油路鐵管4-43相連接,構成完整油路機構。

所述的電路系統5包含打捆機控制儀5-1、油管5-2、航空插座5-3、1號電線5-4、油路閥組5-5、2號電線5-6、電機裝配5-7、3號電線5-8、4號電線5-9、5號電線5-10、6號電線5-11、7號電線5-12、8號電線5-13、9號電線5-14、10號電線5-15、11號電線5-16、12號電線5-17、尾燈5-18,打捆機控制儀分別5-1與油路5-2、航空插座5-3相連接,航空插座5-3分出十種電線,由航空插座5-3分出的1號電線5-4與電磁離合器相連;由航空插座5-3分出的6號電線5-11、7號電線5-12、8號電線5-13、9號電線5-14、10號電線5-15、11號電線5-16分別與油路閥組5-5的電磁閥相連;由航空插座分出的2號電線5-6與電機5-7相連接;3號電線5-8與5號電線5-10相連后連接控制左側尾燈5-18;4號電線5-9與12號電線5-17相連后連接控制右側尾燈5-18。

所述的強制喂入機構6包含雙鏈輪6-1、左側固定軸6-2、第一螺栓6-3、第一軸蓋6-4、墊片6-5、第二螺栓6-6、喂入輥筒6-7、撥齒6-8、右側固定軸6-9、軸承護蓋6-10、第二軸蓋6-11、軸承6-12、軸承座6-13,左側固定軸6-2與右側固定軸6-9分別放置在位圖輥筒6-7的左右兩側,左側固定軸與右側固定軸的兩端分別放置有軸承座護蓋6-10、軸承6-12、軸承座6-13,左側軸承座的外側放置有雙鏈輪6-1,左側軸端放置有第一軸蓋6-4、右側軸端放置有第二軸蓋6-11,兩端軸蓋的上方安裝有第一螺栓6-3。

所述的底艙裝置7包含底艙固定軸7-1、底艙左側板7-2、底艙加強板7-3、底艙主板7-4、底艙右側板7-5、左側油缸固定座7-6、油缸固定軸7-7、底艙加強管7-8、右側油缸固定座7-9。底艙固定軸7-1與底艙加強管7-8的左右兩側分別焊有底艙左側板7-2和底艙右側板7-5,底艙加強板7-3與底艙左右側板7-27-5分別焊接在底艙主板7-4上,左側油缸固定座7-6與右側油缸固定座7-9分別通過油缸固定軸7-1焊接在底艙左側板7-2和底艙右側板7-5上。

所述的卸草器裝置8包含卸草推送彈簧擋塊8-1、卸草彈簧固定件8-2、卸草推送彈簧8-3、卸草推送彈簧支撐板8-4。卸草推送彈簧支撐板8-4的兩端安裝有卸草推送彈簧8-3、卸草彈簧固定件8-2固定在卸草推送彈簧8-3上,卸草推送彈簧的一端焊有卸草推送彈簧擋塊8-1。

所述的輥筒9為八個滾筒,每個滾筒的結構有所不同,第一個滾筒包含上輥筒軸蓋9-1、下輥筒軸蓋9-12、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雙鏈輪9-11、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8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有右側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10的外側安裝有輥筒雙鏈輪9-11、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輥筒軸蓋9-12。

所述的第二個輥筒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蓋9-12、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13、輥筒單鏈輪9-14、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13,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13的前方安裝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右側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9的外側安裝有輥筒單鏈輪9-14、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13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2。

所述的第三個輥筒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和右側輥筒軸蓋9-11、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雙鏈輪9-15、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8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4的外側安裝有輥筒雙鏈輪9-15、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輥筒軸蓋9-11。

所述的第四個輥筒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蓋9-12、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雙鏈輪9-16、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8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右側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9的外側安裝有輥筒雙鏈輪9-16,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2。

所述第五個輥筒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蓋9-12、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單鏈輪9-17、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9的外側安裝有輥筒單鏈輪9-17,左側輥筒,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2。

所述的第六個輥筒包含輥筒軸蓋9-18、輥筒軸承座9-21、輥筒接盤9-23、輥筒軸承9-22、輥筒軸9-20、左側輥筒單鏈輪9-19和右側輥筒單鏈輪9-24、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輥筒軸9-20、左側和右側的輥筒軸9-20的前方均安裝輥筒軸承9-22,輥筒軸承9-22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21、左側和右側的滾筒軸承9-22的外側安裝有左側輥筒單鏈輪9-19和右側輥筒單鏈輪9-24,左側和右側的輥筒軸9-20端裝有輥筒軸蓋9-18。

所述的第七個輥筒7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8、右側輥筒軸蓋9-25、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單鏈輪9-26、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8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右側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9的外側安裝有輥筒單鏈輪9-26,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25、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8。

所述的第八個輥筒8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8、右側輥筒軸蓋9-25、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21、左側輥筒接盤9-3、右側輥筒接盤9-2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22、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20、輥筒單鏈輪9-19、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20,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20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22,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22上安裝右側輥筒軸承座9-21,右側輥筒軸承9-22的外側安裝有輥筒單鏈輪9-19,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25、右側輥筒軸9-20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8。

所述的網捆系統10包含10-1細拉簧、10-2軸導動折彎1、10-3網捆組合1、10-4網捆組合2;10-3網捆組合1包含:10-5第一螺栓、10-6固定擋墊、10-7軸導動組合、10-8第一螺母、10-9第一墊圈、10-10捆網拉線組合、10-11時間器組合、10-12第二螺栓、10-13拉簧1、10-14第二螺母、10-15膠輥筒組合、10-16主軸組合、10-17第一平鍵、10-18第一軸用彈性擋圈、10-19第二平鍵、10-20第三螺栓、10-21第四螺栓、10-22橡膠卡箍、10-23第三螺母、10-24第一軸承、10-25軸套3、10-26單項軸承、10-27第一圓柱銷、10-28軸套5、10-29軸套4、10-30第五螺栓、10-31電機卡座、10-32第三平鍵、10-33第二軸用彈性擋圈、10-34電機組合、10-35第二墊圈、10-36第六螺栓、10-37網捆主架、10-38軸承2、10-39彈簧卡板、10-40大拉簧;10-4網捆組合2包含:10-41網繩擴散器軸、10-42加強軸、10-43割刀擋板支架組合、10-44第九螺栓、10-45第六螺母、10-46第十螺栓、10-47加強軸組合、10-48r型銷、10-49b型銷軸、10-50捆網氣彈簧、10-51第十一螺栓、10-52第十二螺栓、10-53第七螺母、10-54第四墊圈、10-55第八螺母、10-37網捆主架、10-56第五墊圈、10-57第九螺母、10-58第十三螺栓、10-59第十四螺栓、10-60彈簧固定板、10-61卡緊架組合、10-62細拉簧3、10-63第十五螺栓、10-64第六墊圈、10-65螺栓小套、10-66第十六螺栓、10-67網繩輥筒支架組合、10-68第七墊圈、10-69第十七螺栓、10-70網捆固定軸組合、10-71右側支架組合、10-72第八墊圈、10-73第十螺母、10-74第十八螺栓、10-75外部掛件、10-76m6螺栓小套。10-3網捆組合1中的10-16主軸組合包含:10-77輥筒軸連接板1、10-78輥筒軸連接板2、10-79橡膠頭螺栓2、10-80橡膠頭螺栓1、10-81第四螺母、10-82第三墊圈、10-83艙外壁主軸組合、10-84輥筒軸1組合、10-85輥筒軸2組合、10-86刀片、10-87刀片固定板、10-88第七螺栓、10-89第五螺母、10-90第八螺栓、10-91第三軸用彈性擋圈、10-92軸套2、10-93自潤滑卷制卷邊軸承,

網捆左側的一個10-1細拉簧兩端分別固定在10-46第十螺栓和10-77輥筒連接板1上,另一個10-1細拉簧固定在10-2軸導動折彎1和10-78軸導動折彎2上;10-3網繩組合1和10-4網繩組合2上的所有零件均安裝在10-37網捆主架上,10-3網捆組合1中的10-16主軸組合安裝在10-37網捆主架上,10-16主軸左右兩端安裝10-24第一軸承,10-12第二螺栓、10-14第二螺母、10-20第三螺栓、8-8第一螺母、8-9第一墊圈把左端10-24第一軸承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右端的10-24第一軸承由10-20、10-8、10-9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10-17第一平鍵安裝在10-16主軸組合左端的鍵槽上,10-5第一螺栓、10-6固定擋墊把10-7軸導動組合固定在10-16軸導動組合上;10-11時間器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左側;10-13拉簧1兩端分別安裝在10-12第二螺栓和10-11時間器組合上;10-15膠輥筒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10-15膠輥筒組合左端安裝10-38軸承2、10-39彈簧卡板并用螺栓螺母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另一個10-38軸承2安裝在10-15膠輥筒組合右端并用10-21第四螺栓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10-18第一軸用彈性擋圈10-19第二平鍵安裝在10-15膠輥筒右端分別固定10-38軸承2和10-26單向軸承;10-25軸套3穿過10-21第四螺栓,10-31電機卡座安裝在10-25軸套3上并由10-21第四螺栓、螺母固定;10-30第五螺栓把10-34電機組合固定在10-31電機卡座上;10-28軸套5、10-29軸套4、10-32第三平鍵、10-33第二軸用彈性擋圈均安裝在10-34電機組合上;10-27第一圓柱銷穿過10-28軸套5和10-29軸套4把它們固定在10-34電機組合上;10-36第六螺栓穿過10-37網捆主架側板固定在后艙上;10-40大拉簧兩端分別固定在10-39彈簧卡板和10-11時間器組合上;10-4網捆組合2中10-51第十一螺栓分別將10-41網繩擴散器軸和兩個10-42加強軸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的側板上;10-44第九螺栓、10-45第六螺母、10-46第十螺栓、10-56第五墊圈、10-57第九螺母把10-43割刀擋板支架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的側板上,10-58第十三螺栓把兩個10-47加強軸組合分別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的相應位置;10-48r型銷、10-49b型銷軸把10-50捆網氣彈簧一端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圓捆機機殼上,左右兩個10-50捆網氣彈簧安裝方式相同;10-52第十二螺栓、10-53第七螺母、10-54第四墊圈、10-55第五螺母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左右相同;10-59第十四螺栓把10-60彈簧固定板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左右安裝方式相同;10-52第十二螺栓、10-53第七螺母、10-55第八螺母安裝在左右兩10-60彈簧固定板上;10-61卡進架組合通過10-63第十五螺栓、10-64第六墊圈、10-65螺栓小套、10-55第八螺母把兩端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的側板上;10-62細拉簧3兩端固定在10-64第十五螺栓和10-52第十二螺栓上;10-66第十六螺栓、10-54第四墊圈、10-55第八螺母把10-67網繩輥筒支架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側板上,左右10-67網繩輥筒支架組合安裝方式相同;10-69第十七螺栓把10-70網捆固定軸組合固定在10-67網輥筒支架組合上;10-57第九螺母、10-69第十七螺栓把10-71右側支架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右側;10-72第八墊圈、10-73第十螺母、10-74第十八螺栓、10-76m6螺栓小套將10-75外部掛件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右側;10-16主軸組合中10-83艙外臂主軸組合左端依次安裝10-91第三軸用彈性擋圈、10-92軸套2、10-78輥筒軸連接板2、10-77輥筒軸連接板1,左右對稱;10-93自潤滑卷制卷邊關節軸承安裝在10-77輥筒軸連接板1、10-78輥筒軸連接板2內側;10-84輥筒軸1組合兩端安裝在10-77輥筒軸連接板1上右端由10-90第八螺栓固定;10-85輥筒軸2組合兩端安裝在10-78上,右端由10-90第八螺栓固定;10-79橡膠頭螺栓2、10-80橡膠頭螺栓1安裝在10-83艙外壁主軸組合的連接板上并由10-81第三墊圈、10-82第四螺母固定;10-86刀片安裝在10-82艙外壁主軸組合的連接板和10-87刀片固定板中間并由10-88第七螺栓、第五螺母10-89固定。

所述的牽引裝置11包含牽引固定組合11-1、卡環裝配11-2、第一螺栓固定軸11-3、第一固定螺栓11-4、第一固定螺母11-5、第一固定軸11-6、第二固定螺栓11-7、第二固定軸11-8、第二固定螺母11-9、傳動軸掛鉤11-10、掛鉤支撐板11-11、牽引上固定板11-12、牽引下固定板11-13、牽引左側板組合11-14、牽引右側板組合11-15。牽引上固定板11-12與牽引下固定板11-13焊合在一起,牽引上下固定板的左側與牽引左側板組合11-14焊合在一起,牽引右側與牽引右側板組合11-15焊合在一起,牽引固定組合11-1的上方安裝有卡環裝配11-2),牽引固定組合11-1與左側板組合11-14、右側板組合11-15中間安裝第一螺栓固定軸11-3,牽引固定組合11-1與左側板組合11-14、右側板組合11-15由第二固定螺栓11-7與第一固定螺母相連接,牽引固定組合11-1與左側板組合11-14、右側板組合11-15中間設置有第一固定軸11-6與第二固定軸11-8,且第一固定軸11-6與第二固定軸11-8由一個第一固定螺栓11-4、三個第二固定螺母11-9連接,掛鉤支撐板11-11安裝在牽引下固定板11-13焊合件上,傳動軸掛鉤11-10安裝在掛鉤支撐板11-11上。

所述的捆繩系統12包含凸輪盤12-1和渦輪箱12-2,渦輪箱12-2的后側設置有凸輪盤12-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現有技術的弊端,它的輥筒剛性好,油路機構管路結構整齊、安全系數高,齒輪箱改用弧齒錐齒輪傳動,噪音小,捆繩系統的擺線和繞繩捆包效果好,擺線均勻,割繩準確,通過改變輥子節距、重新設計排列鏈條、增加張緊的彈性,從而達到機器平穩運行、工作效率升高等優越特征。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傳動機構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傳動機構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齒輪箱左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齒輪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齒輪箱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中撿拾器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中撿拾器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中撿拾器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中油路系統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中油路系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中圖1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中電路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中電路系統的其中一部分電線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中強制喂入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中底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中卸草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中第一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中第二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中第三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1為本發明中第四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2為本發明中第五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3為本發明中第六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4為本發明中第七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5為本發明中第八輥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6為本發明中捆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7為本發明中捆網系統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8為本發明中捆網系統的整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9為捆網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0為本發明中牽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1為本發明中捆繩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傳動機構1、齒輪箱2、撿拾器3、油路機構4、電路系統5、強制喂入機構6、底艙裝置7、卸草器裝置8、輥筒9、捆網系統10和牽引裝置11,前導向輪的上部設置有撿拾器3;撿拾器3的后方設置有強制喂入機構6,強制喂入機構6的前上方設置有齒輪箱2,強制喂入機構6的下方設置有底艙裝置7,齒輪箱2的前端設置有牽引裝置11,前導向輪后側設置有后行走輪;后行走輪上部設置有后艙機構,后艙機構中包含各類輥筒9;后艙的輥筒9下方設置有卸草器裝置8,后艙機構后設置有捆網系統10,前艙機構中部設置有捆繩系統12,整機的左右側設置有傳動機構1,機器左右艙蓋內部設置有油路機構4和電路系統5;所述的傳動機構1包含第一傳動鏈條1-1、第二傳動鏈條1-2、第三傳動鏈條1-3、第四傳動鏈條1-4、第五傳動鏈條1-5、第六傳動鏈條1-6、第七傳動鏈條1-7、第八傳動鏈條1-8、第九傳動鏈條1-9,第十傳動鏈條1-10,第一傳動鏈條1-1為左側后艙傳動、第二傳動鏈條1-2為前艙與齒輪箱傳動、第三傳動鏈條1-3為撿拾器左側傳動、第四傳動鏈條1-4的一端與第七傳動鏈條1-7相互傳動、第四傳動鏈條1-4的另一端與第十傳動鏈條1-10相互傳動、第七傳動鏈條1-7與第六傳動鏈條1-6第八傳動鏈條1-8相互傳動,第八傳動鏈條1-8與第九傳動鏈條1-9相互傳動;第一傳動鏈條1-1、第二傳動鏈條1-2、第三傳動鏈條1-3為左側鏈傳動系統,第四傳動鏈條1-4至第十傳動鏈條1-10為右側傳動系統。

作偽優選,所述的齒輪箱2包含第四螺栓2-1、第三螺栓2-2、第三螺釘2-3、齒輪箱上蓋2-4、通氣器2-5、第二螺栓2-6、螺栓固定套2-7、法蘭螺母2-8、齒輪箱體2-9、第二螺釘2-10、第一螺釘2-11、第二齒輪箱體2-12、第一螺栓2-13、護蓋2-14、第一鏈輪2-15、墊片2-16、第一旋轉軸唇形密封圈2-17、第三齒輪箱蓋2-18、第二圓螺母2-19、第二圓螺母止動墊圈2-20、第一軸承2-21、主軸2-22、圓柱銷2-23、輪箱蓋2-24、第二軸承2-25、大齒輪2-26、第二調整墊2-27、第二o型圈2-28、第二鏈輪2-29、小齒輪2-30、第一調整墊2-31、第三軸承2-32、第一圓螺母止動墊圈2-33、第一圓螺母2-34、第二齒輪箱蓋2-35、第二旋轉軸唇形密封圈2-36、保護套2-37、防護罩2-38、固定套2-39、第一o型圈2-40、齒輪固定圓螺母2-41,第二齒輪箱體2-12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二齒輪箱蓋2-35,第二齒輪箱體2-12的內部設置有第三軸承2-32,第三軸承2-32的第三軸承2-3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圓螺母止動墊圈2-33、第一圓螺母止動墊圈2-33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圓螺母2-34,第二齒輪箱體2-12的上方設置有第一齒輪箱蓋2-24、下方設置有第二齒輪箱蓋2-35,第二齒輪箱蓋2-35的內側設置有第二旋轉軸唇形密封圈2-36,小齒輪2-30的軸端設置有防護罩2-38和保護套2-37。第二齒輪箱體2-12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第一齒輪箱體2-9,兩側第一齒輪箱體2-9中包含第一軸承2-21、第二圓螺母2-19、第二圓螺母止動墊圈2-20、第一旋轉軸唇形密封圈2-17,外側安裝第三齒輪箱蓋2-18,兩側第三齒輪箱蓋2-18的外側先分別安裝有固定套2-39、固定套2-39上裝有墊片2-16、內側裝有第一o型圈2-40,一側固定套2-39的外側裝有第一鏈輪2-15、另一側固定套2-39的外側裝有第二鏈輪2-29,第三齒輪箱蓋2-18的外側設置有第三螺栓2-2、第一齒輪箱體2-9的外側均設置有第一螺栓2-6、螺栓固定套2-7、法蘭螺母2-8、齒輪箱上蓋2-4的上方設置有第三螺釘2-3、通氣器2-5,第一齒輪箱體2-9的內部設置有主軸2-22,外側安裝有第二調整墊2-27及第二o型圈2-28,齒輪2-26固定在主軸2-22上,小齒輪2-30與固定在左右主軸2-22上的大齒輪2-26分別嚙合,第一齒輪箱蓋2-24固定有第二螺釘2-10,第一齒輪箱體2-9與第三齒輪箱蓋2-18通過第四螺栓2-1連接。第二齒輪箱體2-12與輪箱蓋2-24由第二螺釘2-10連接。第一螺栓2-13通過護蓋2-14固定在主軸2-22上。左右第一齒輪箱體2-9由圓柱銷2-23為連接,第一齒輪箱蓋2-24安裝在第一齒輪箱體2-9的上方,第一齒輪箱蓋2-24的內側裝有第二軸承2-25,主軸2-22的軸端設置有齒輪固定圓螺母2-41。

所述的撿拾器3包含3-1撿拾器撥草輪、3-2左側凸輪盤、3-3撿拾器左側傳動系統、3-4左撥草輪拉環、3-5左側護罩組合、3-6左側護圈、3-7撿拾器護圈、3-8右側護圈、3-9彈齒梁組合、3-10右側凸輪盤、3-11撿拾器右側傳動系統、3-12右撥草輪拉環、3-13右側護罩組合;撿拾器撥草輪3-1與左側護罩組合3-5、右側護罩組合3-13通過左撥草輪拉環3-4、右撥草輪拉環3-12連接,左側凸輪盤3-2安裝在左側護罩組合3-5的內部,撿拾器左側傳動系統3-3安裝在左側護罩組合3-5內,并安裝在左側凸輪盤3-2上,左側護圈3-5、撿拾器護圈3-7與右側護圈3-8從左至右依次安裝在彈齒梁組合3-5的上,彈齒梁組合3-5安裝在左側凸輪盤3-2與右側凸輪盤3-10之間,右側凸輪盤3-10安裝在右側護罩組合3-13的內部,撿拾器右側傳動系統3-11安裝在右側護罩組合3-13內,并安裝在右側凸輪盤3-10上。

所述的油路機構4包含油路鐵管4-1、油路鐵管4-2、油路軟管4-3、油路軟管4-4、支撐油缸一4-5、油路鐵管4-6、油路鐵管4-7、油路鐵管4-8、油路軟管4-9、油路軟管4-10、油路軟管4-11、底門油缸一4-12、撿拾器油缸一4-13、支撐油缸二4-14、油路軟管4-15、油路軟管4-16、閥組4-17、油路鐵管4-18、油路鐵管4-19、過濾器4-20、油路鐵管4-21、油路鐵管4-22、副閥組4-23、油路軟管4-24、油路軟管4-25、油路軟管4-26、油路鐵管4-27、油路鐵管4-28、油路鐵管4-29、油路軟管4-30、油路鐵管4-31、油路鐵管4-32、油路鐵管4-33、油路鐵管4-34、油路軟管4-35、底門油缸二4-36、油路軟管4-37、撿拾器油缸二4-38、高壓球閥4-39、油路鐵管4-40、油路鐵管4-41、油路鐵管4-41、油路鐵管4-42、油路鐵管4-43、油路鐵管4-44、油路鐵管4-45;其中支撐油缸一4-5、油路鐵管4-1、油路鐵管4-2、油路軟管4-3、油路軟管4-4、油路鐵管4-6、油路鐵管4-7、油路鐵管4-8、油路軟管4-9、油路軟管4-10、油路軟管4-11、底門油缸一4-12、撿拾器油缸一4-13為左側油路機構;支撐油缸二4-14、油路軟管4-15、油路軟管4-16、閥組4-17、油路鐵管4-18、油路鐵管4-19、過濾器4-20、油路鐵管4-21、油路鐵管4-22、副閥組4-23、油路軟管4-24、油路軟管4-25、油路軟管4-26、油路鐵管4-27、油路鐵管4-28、油路鐵管4-29、油路軟管4-30、油路鐵管4-31、油路鐵管4-32、油路鐵管4-33、油路鐵管4-34、油路軟管4-35、底門油缸二4-36、油路軟管4-37、撿拾器油缸二4-38、高壓球閥4-39、油路鐵管4-40、油路鐵管4-41為右側油缸系統;支撐油缸一4-5的進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4,回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3,油路軟管4-4連接油路鐵管4-1,油路軟管4-3連接油路鐵管4-2,底門油缸一4-12的進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9,出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11,油路軟管4-11連接油路鐵管4-7,油路軟管4-9連接油路鐵管4-8,撿拾器油缸一4-12與油路軟管4-10連接,油路軟管4-10的另一端與油路鐵管4-6連接;右側油路機構的支撐油缸4-14回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15,油路軟管4-15連接油路鐵管4-27,油路鐵管4-27的另一端安裝在副閥組4-23上,為底艙進油系統;支撐油缸4-14的出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16,油路軟管4-16的另一端安裝有油路鐵管4-28,油路鐵管4-28另一端安裝在副閥組4-23上;設計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18連接為控制支撐油缸回油路,鐵管4-18的另一端連接副閥組4-23,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34連接為控制支撐油缸進油路,鐵管4-34的另一端連接副閥組4-23,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32連接為撿拾器油路,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40連接為底門油缸回油系統,油路鐵管4-40的另一端連接副閥組4-23,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41連接為底門油缸進油系統,由閥組4-17與油路鐵管4-19連接為總油路的進油系統,油路鐵管4-19的另一端與過濾器4-20的一端相連接,閥組4-17與油路4-33連接為總油路的回油系統,由過濾器4-20的另一端連接油路鐵管4-21的一端,油路鐵管4-21的另一端與副閥組4-23連接為進油系統,撿拾器油缸二4-38油孔與油路軟管4-37的一端連接,油路軟管4-37的另一端連接副閥組4-23為撿拾器右側油路機構;由底門油缸二4-36的進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35的一端,油路軟管4-35的另一端連接油路鐵管4-31,油路鐵管4-31的另一端與副閥組4-23連接構成底艙進油系統;由底門油缸二4-36的回油孔連接油路軟管4-30的一端,油路軟管4-30的另一端連接油路鐵管4-29,油路鐵管4-29另一端與副閥組4-23連接形成底門回油系統,由油路鐵管4-22連接閥組4-17與副閥組4-23構成撿拾器進油系統;由副閥組4-23連接高壓球閥4-39,副閥組4-23連接油路鐵管4-24,副閥組4-23連接油路鐵管4-25,高壓球閥4-39的另一端連接油路鐵管4-26;左右側油路由油路鐵管4-1與油路鐵管4-42相連接,油路鐵管4-2與油路鐵管4-44相連接,油路鐵管4-7與油路鐵管4-46相連接,油路鐵管4-8與油路鐵管4-45相連接,油路鐵管4-6與油路鐵管4-43相連接,構成完整油路機構。

所述的電路系統5包含打捆機控制儀5-1、油管5-2、航空插座5-3、1號電線5-4、油路閥組5-5、2號電線5-6、電機裝配5-7、3號電線5-8、4號電線5-9、5號電線5-10、6號電線5-11、7號電線5-12、8號電線5-13、9號電線5-14、10號電線5-15、11號電線5-16、12號電線5-17、尾燈5-18,打捆機控制儀分別5-1與油路5-2、航空插座5-3相連接,航空插座5-3分出十種電線,由航空插座5-3分出的1號電線5-4與電磁離合器相連;由航空插座5-3分出的6號電線5-11、7號電線5-12、8號電線5-13、9號電線5-14、10號電線5-15、11號電線5-16分別與油路閥組5-5的電磁閥相連;由航空插座分出的2號電線5-6與電機5-7相連接;3號電線5-8與5號電線5-10相連后連接控制左側尾燈5-18;4號電線5-9與12號電線5-17相連后連接控制右側尾燈5-18。

所述的強制喂入機構6包含雙鏈輪6-1、左側固定軸6-2、第一螺栓6-3、第一軸蓋6-4、墊片6-5、第二螺栓6-6、喂入輥筒6-7、撥齒6-8、右側固定軸6-9、軸承護蓋6-10、第二軸蓋6-11、軸承6-12、軸承座6-13,左側固定軸6-2與右側固定軸6-9分別放置在位圖輥筒6-7的左右兩側,左側固定軸與右側固定軸的兩端分別放置有軸承座護蓋6-10、軸承6-12、軸承座6-13,左側軸承座的外側放置有雙鏈輪6-1,左側軸端放置有第一軸蓋6-4、右側軸端放置有第二軸蓋6-11,兩端軸蓋的上方安裝有第一螺栓6-3。

所述的底艙裝置7包含底艙固定軸7-1、底艙左側板7-2、底艙加強板7-3、底艙主板7-4、底艙右側板7-5、左側油缸固定座7-6、油缸固定軸7-7、底艙加強管7-8、右側油缸固定座7-9。底艙固定軸7-1與底艙加強管7-8的左右兩側分別焊有底艙左側板7-2和底艙右側板7-5,底艙加強板7-3與底艙左右側板7-27-5分別焊接在底艙主板7-4上,左側油缸固定座7-6與右側油缸固定座7-9分別通過油缸固定軸7-1焊接在底艙左側板7-2和底艙右側板7-5上。

所述的卸草器裝置8包含卸草推送彈簧擋塊8-1、卸草彈簧固定件8-2、卸草推送彈簧8-3、卸草推送彈簧支撐板8-4。卸草推送彈簧支撐板8-4的兩端安裝有卸草推送彈簧8-3、卸草彈簧固定件8-2固定在卸草推送彈簧8-3上,卸草推送彈簧的一端焊有卸草推送彈簧擋塊8-1。

所述的輥筒9為八個滾筒,每個滾筒的結構有所不同,第一個滾筒包含上輥筒軸蓋9-1、下輥筒軸蓋9-12、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雙鏈輪9-11、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8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有右側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10的外側安裝有輥筒雙鏈輪9-11、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輥筒軸蓋9-12。

所述的第二個輥筒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蓋9-12、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13、輥筒單鏈輪9-14、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13,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13的前方安裝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右側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9的外側安裝有輥筒單鏈輪9-14、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13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2。

所述的第三個輥筒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和右側輥筒軸蓋9-11、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雙鏈輪9-15、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8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4的外側安裝有輥筒雙鏈輪9-15、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輥筒軸蓋9-11。

所述的第四個輥筒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蓋9-12、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雙鏈輪9-16、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8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右側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9的外側安裝有輥筒雙鏈輪9-16,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2。

所述第五個輥筒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蓋9-12、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單鏈輪9-17、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9的外側安裝有輥筒單鏈輪9-17,左側輥筒,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1、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2。

所述的第六個輥筒包含輥筒軸蓋9-18、輥筒軸承座9-21、輥筒接盤9-23、輥筒軸承9-22、輥筒軸9-20、左側輥筒單鏈輪9-19和右側輥筒單鏈輪9-24、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輥筒軸9-20、左側和右側的輥筒軸9-20的前方均安裝輥筒軸承9-22,輥筒軸承9-22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21、左側和右側的滾筒軸承9-22的外側安裝有左側輥筒單鏈輪9-19和右側輥筒單鏈輪9-24,左側和右側的輥筒軸9-20端裝有輥筒軸蓋9-18。

所述的第七個輥筒7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8、右側輥筒軸蓋9-25、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10、輥筒接盤9-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8、輥筒單鏈輪9-26、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8、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8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9,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9上安裝右側輥筒軸承座9-10,右側輥筒軸承9-9的外側安裝有輥筒單鏈輪9-26,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25、右側輥筒軸9-8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8。

所述的第八個輥筒8包含左側輥筒軸蓋9-18、右側輥筒軸蓋9-25、左側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座9-21、左側輥筒接盤9-3、右側輥筒接盤9-23、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承9-22、左側輥筒軸9-5、右側輥筒軸9-20、輥筒單鏈輪9-19、輥筒樣板9-6,輥筒樣板9-6的兩端呈對稱安裝左側輥筒軸9-5、和右側輥筒軸9-20,左側輥筒軸9-5的前方安裝左側輥筒軸承9-4、右側輥筒軸9-20的前方安裝右側輥筒軸承9-22,左側輥筒軸承9-4上安裝輥筒軸承座9-2、右側輥筒軸承9-22上安裝右側輥筒軸承座9-21,右側輥筒軸承9-22的外側安裝有輥筒單鏈輪9-19,左側輥筒軸9-5端裝有左側輥筒軸蓋9-25、右側輥筒軸9-20端裝有右側輥筒軸蓋9-18。

所述的網捆系統10包含10-1細拉簧、10-2軸導動折彎1、10-3網捆組合1、10-4網捆組合2;10-3網捆組合1包含:10-5第一螺栓、10-6固定擋墊、10-7軸導動組合、10-8第一螺母、10-9第一墊圈、10-10捆網拉線組合、10-11時間器組合、10-12第二螺栓、10-13拉簧1、10-14第二螺母、10-15膠輥筒組合、10-16主軸組合、10-17第一平鍵、10-18第一軸用彈性擋圈、10-19第二平鍵、10-20第三螺栓、10-21第四螺栓、10-22橡膠卡箍、10-23第三螺母、10-24第一軸承、10-25軸套3、10-26單項軸承、10-27第一圓柱銷、10-28軸套5、10-29軸套4、10-30第五螺栓、10-31電機卡座、10-32第三平鍵、10-33第二軸用彈性擋圈、10-34電機組合、10-35第二墊圈、10-36第六螺栓、10-37網捆主架、10-38軸承2、10-39彈簧卡板、10-40大拉簧;10-4網捆組合2包含:10-41網繩擴散器軸、10-42加強軸、10-43割刀擋板支架組合、10-44第九螺栓、10-45第六螺母、10-46第十螺栓、10-47加強軸組合、10-48r型銷、10-49b型銷軸、10-50捆網氣彈簧、10-51第十一螺栓、10-52第十二螺栓、10-53第七螺母、10-54第四墊圈、10-55第八螺母、10-37網捆主架、10-56第五墊圈、10-57第九螺母、10-58第十三螺栓、10-59第十四螺栓、10-60彈簧固定板、10-61卡緊架組合、10-62細拉簧3、10-63第十五螺栓、10-64第六墊圈、10-65螺栓小套、10-66第十六螺栓、10-67網繩輥筒支架組合、10-68第七墊圈、10-69第十七螺栓、10-70網捆固定軸組合、10-71右側支架組合、10-72第八墊圈、10-73第十螺母、10-74第十八螺栓、10-75外部掛件、10-76m6螺栓小套。10-3網捆組合1中的10-16主軸組合包含:10-77輥筒軸連接板1、10-78輥筒軸連接板2、10-79橡膠頭螺栓2、10-80橡膠頭螺栓1、10-81第四螺母、10-82第三墊圈、10-83艙外壁主軸組合、10-84輥筒軸1組合、10-85輥筒軸2組合、10-86刀片、10-87刀片固定板、10-88第七螺栓、10-89第五螺母、10-90第八螺栓、10-91第三軸用彈性擋圈、10-92軸套2、10-93自潤滑卷制卷邊軸承,網捆左側的一個10-1細拉簧兩端分別固定在10-46第十螺栓和10-77輥筒連接板1上,另一個10-1細拉簧固定在10-2軸導動折彎1和10-78軸導動折彎2上;10-3網繩組合1和10-4網繩組合2上的所有零件均安裝在10-37網捆主架上,10-3網捆組合1中的10-16主軸組合安裝在10-37網捆主架上,10-16主軸左右兩端安裝10-24第一軸承,10-12第二螺栓、10-14第二螺母、10-20第三螺栓、8-8第一螺母、8-9第一墊圈把左端10-24第一軸承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右端的10-24第一軸承由10-20、10-8、10-9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10-17第一平鍵安裝在10-16主軸組合左端的鍵槽上,10-5第一螺栓、10-6固定擋墊把10-7軸導動組合固定在10-16軸導動組合上;10-11時間器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左側;10-13拉簧1兩端分別安裝在10-12第二螺栓和10-11時間器組合上;10-15膠輥筒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10-15膠輥筒組合左端安裝10-38軸承2、10-39彈簧卡板并用螺栓螺母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另一個10-38軸承2安裝在10-15膠輥筒組合右端并用10-21第四螺栓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10-18第一軸用彈性擋圈10-19第二平鍵安裝在10-15膠輥筒右端分別固定10-38軸承2和10-26單向軸承;10-25軸套3穿過10-21第四螺栓,10-31電機卡座安裝在10-25軸套3上并由10-21第四螺栓、螺母固定;10-30第五螺栓把10-34電機組合固定在10-31電機卡座上;10-28軸套5、10-29軸套4、10-32第三平鍵、10-33第二軸用彈性擋圈均安裝在10-34電機組合上;10-27第一圓柱銷穿過10-28軸套5和10-29軸套4把它們固定在10-34電機組合上;10-36第六螺栓穿過10-37網捆主架側板固定在后艙上;10-40大拉簧兩端分別固定在10-39彈簧卡板和10-11時間器組合上;10-4網捆組合2中10-51第十一螺栓分別將10-41網繩擴散器軸和兩個10-42加強軸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的側板上;10-44第九螺栓、10-45第六螺母、10-46第十螺栓、10-56第五墊圈、10-57第九螺母把10-43割刀擋板支架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的側板上,10-58第十三螺栓把兩個10-47加強軸組合分別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的相應位置;10-48r型銷、10-49b型銷軸把10-50捆網氣彈簧一端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圓捆機機殼上,左右兩個10-50捆網氣彈簧安裝方式相同;10-52第十二螺栓、10-53第七螺母、10-54第四墊圈、10-55第五螺母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左右相同;10-59第十四螺栓把10-60彈簧固定板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上,左右安裝方式相同;10-52第十二螺栓、10-53第七螺母、10-55第八螺母安裝在左右兩10-60彈簧固定板上;10-61卡進架組合通過10-63第十五螺栓、10-64第六墊圈、10-65螺栓小套、10-55第八螺母把兩端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的側板上;10-62細拉簧3兩端固定在10-64第十五螺栓和10-52第十二螺栓上;10-66第十六螺栓、10-54第四墊圈、10-55第八螺母把10-67網繩輥筒支架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側板上,左右10-67網繩輥筒支架組合安裝方式相同;10-69第十七螺栓把10-70網捆固定軸組合固定在10-67網輥筒支架組合上;10-57第九螺母、10-69第十七螺栓把10-71右側支架組合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右側;10-72第八墊圈、10-73第十螺母、10-74第十八螺栓、10-76m6螺栓小套將10-75外部掛件固定在10-37網捆主架右側;10-16主軸組合中10-83艙外臂主軸組合左端依次安裝10-91第三軸用彈性擋圈、10-92軸套2、10-78輥筒軸連接板2、10-77輥筒軸連接板1,左右對稱;10-93自潤滑卷制卷邊關節軸承安裝在10-77輥筒軸連接板1、10-78輥筒軸連接板2內側;10-84輥筒軸1組合兩端安裝在10-77輥筒軸連接板1上右端由10-90第八螺栓固定;10-85輥筒軸2組合兩端安裝在10-78上,右端由10-90第八螺栓固定;10-79橡膠頭螺栓2、10-80橡膠頭螺栓1安裝在10-83艙外壁主軸組合的連接板上并由10-81第三墊圈、10-82第四螺母固定;10-86刀片安裝在10-82艙外壁主軸組合的連接板和10-87刀片固定板中間并由10-88第七螺栓、第五螺母10-89固定。

所述的牽引裝置11包含牽引固定組合11-1、卡環裝配11-2、第一螺栓固定軸11-3、第一固定螺栓11-4、第一固定螺母11-5、第一固定軸11-6、第二固定螺栓11-7、第二固定軸11-8、第二固定螺母11-9、傳動軸掛鉤11-10、掛鉤支撐板11-11、牽引上固定板11-12、牽引下固定板11-13、牽引左側板組合11-14、牽引右側板組合11-15。牽引上固定板11-12與牽引下固定板11-13焊合在一起,牽引上下固定板的左側與牽引左側板組合11-14焊合在一起,牽引右側與牽引右側板組合11-15焊合在一起,牽引固定組合11-1的上方安裝有卡環裝配11-2),牽引固定組合11-1與左側板組合11-14、右側板組合11-15中間安裝第一螺栓固定軸11-3,牽引固定組合11-1與左側板組合11-14、右側板組合11-15由第二固定螺栓11-7與第一固定螺母相連接,牽引固定組合11-1與左側板組合11-14、右側板組合11-15中間設置有第一固定軸11-6與第二固定軸11-8,且第一固定軸11-6與第二固定軸11-8由一個第一固定螺栓11-4、三個第二固定螺母11-9連接,掛鉤支撐板11-11安裝在牽引下固定板11-13焊合件上,傳動軸掛鉤11-10安裝在掛鉤支撐板11-11上。

所述的捆繩系統12包含凸輪盤12-1和渦輪箱12-2,渦輪箱12-2的后側設置有凸輪盤12-1。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