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栽培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西瓜是廣大消費者非常喜愛的一種水果,營養豐富,風味和衛生品質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是傳統的西瓜種植方法限制了西瓜的生長,許多種植方法培育西瓜發芽率低,經常出現苗弱現象,西瓜產量不高。傳統的西瓜育苗都是采用營養土制缽育苗,隨著育苗技術與裝備的發展,基質穴盤育苗正逐漸取代營養缽育苗,不少地方已經實現了蔬菜及園藝作物的工廠化育苗。
基質栽培是指在一定的場所或容器內通過基質固定作物根系并使之吸收營養物質和氧氣的植物栽培方法。大多數無土栽培形式都是基質栽培。無土栽培基質是指能為植物穩定協調提供的水、肥、氣、熱等生活因子的生長介質,它除了支持、固定植株外,更重要的是充當養分和水分的載體,使來自其自身的營養和來自環境中的養分和水分得以有效供給與緩沖,植物根系可以按所需比例選擇性吸收。
目前的育苗方法發芽率低、抗病性差,最常用的栽培基質主要是蛭石、珍珠巖,但容易出現板結、通透性不良、養分平衡性變差、緩沖性能變小等,普通基質水、肥、氣、熱不能完全很好地滿足西瓜發芽、出苗與生長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其西瓜穴盤栽培基質營養成分全面、比例平衡協調,使西瓜整個生長期間都能得到充分而協調的營養供應,有效促進西瓜的生長,保證西瓜的良好品質的同時也能高效增產,提高西瓜的抗病性。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將西瓜種子置于溫度為8~10℃、濕度為60~70%的環境中保存6~8h,然后用浸種液浸種20~30min,然后將浸種后的種子均勻撒在穴盤栽培基質中;
浸種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殼聚糖8~10份、赤霉素3~5份、磁化水30~40份、多菌靈3~5份、茶皂素1~2份、丙氨酸4~6份、玉米肽8~10份、以及茱萸粉4~6份;
穴盤栽培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蚓糞40~50份,蛭石10~15份、珍珠巖8~10份、糖蜜發酵液10~15份、大蒜皮3~5份、橘絡3~5份、發酵菌種3~5份、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20~30份、黃芪15~20份、沙棘3~5份、仙人掌3~5份、蘆薈3~5份、苜蓿3~5份、魔芋3~5份、水葫蘆3~5份、調節膦1~2份、無機肥10~20份,所述發酵菌種包括質量比為3~6:4~6:2~3:1酵母菌、乳酸菌、放線菌和芽孢桿菌。
優選的是,所述的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浸種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殼聚糖9份、赤霉素4份、磁化水35份、多菌靈4份、茶皂素1份、丙氨酸5份、玉米肽9份、茱萸粉5份;穴盤栽培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蚓糞45份,蛭石12份、珍珠巖8份、糖蜜發酵液12份、大蒜皮4份、橘絡4份、發酵菌種4份、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25份、黃芪18份、沙棘4份、仙人掌4份、蘆薈4份、苜蓿4份、魔芋4份、水葫蘆4份、調節膦1份、無機肥15份,所述發酵菌種包括質量比為4:4:2:1酵母菌、乳酸菌、放線菌和芽孢桿菌。
優選的是,所述的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無機肥包括質量比為2:1:1的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
優選的是,所述的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穴盤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重量份數的黃芪、沙棘、仙人掌和蘆薈處理并混合得到塊狀物,將上述重量份數的發酵菌種分為三等份,將上述重量份數的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堆積,在表面設置多個自上而下的盲孔,將塊狀物和第一份發酵菌種分散到盲孔,一次堆放發酵28~30天,得到第一發酵物,攪拌均勻,將上述重量份數的糖蜜發酵液噴灑到第一發酵物上,與上述重量份數的橘絡混合,加入第二份發酵菌種,二次堆放發酵20~24天,得到第二發酵物,將上述重量份數的苜蓿萎凋至含水量為90~95%,于250℃殺青,冷卻至室溫,烘干至含水量為10~15%,冷卻至室溫,與上述重量份數的魔芋研磨成粉,將上述重量份數的水葫蘆破碎成1~2cm的小段并搗碎,加入上述重量份數的大蒜皮、第二發酵物和第三份發酵菌種,三次堆放發酵12~16天,風干至含水量30~35%,得到基質A;
步驟二、將上述重量份數的蛭石、珍珠巖混合,粉碎至100~150目,浸泡在上述重量份數的無機肥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水溶液中,保持30~60min,風干至含水量30~35%,加入上述重量份數的蚓糞、調節膦,混合均勻,得到基質B;
步驟三、將基質A與基質B混合粉碎,得到粒徑≤5mm的顆粒,篩分,即得。
優選的是,所述的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步驟一中的一次堆放發酵過程,每隔3~5天采用霧化機噴灑霧化水滴6~8h,二次堆放發酵過程,每6~8天翻堆一次,三次堆放發酵過程,每6~8天搗碎一次。
優選的是,所述的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步驟二中的蛭石、珍珠巖經過預處理:將蛭石與珍珠巖浸泡在80~85℃的瓊脂溶液中,保持10~15min,驟冷至低于30℃,去除凝固的瓊脂,即得。
優選的是,所述的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步驟一中將殺青后的苜蓿烘干至含水量為10~15%具體為:于220~260℃烘干至含水量為70~75%,冷卻至室溫,于180~220℃烘干至含水量為50~55%,冷卻至室溫,于140~180℃烘干至含水量為30~35%,冷卻至室溫,于100~140℃烘干至含水量為10~15%。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將西瓜種子進行浸種處理,提高西瓜的抗病性,促進新陳代謝和同化物質的積累,栽培基質包括黃芪、沙棘、仙人掌、蘆薈、苜蓿、魔芋和水葫蘆,能夠改善土壤、促進幼苗根系的發育,松軟泥沙持水度高,調節膦能夠增加甜度,橘絡防止板結、通絡,本發明還充分利用了甘蔗產業鏈的糖蜜發酵液,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氨基酸、微量元素屬天然的有機物質,發酵菌種具備固氮、解磷、解鉀、加快有機物腐熟,抗逆性強等特點,蛭石、珍珠巖混合后浸泡在無機肥的水溶液中,增強基質輸送、通透性能,增強保肥保水能力;采用本發明基質培育西瓜幼苗,病蟲害發生率低,幼苗更加的茁壯。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
<實施例1>
一種西瓜穴盤栽培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蚓糞50份,蛭石15份、珍珠巖10份、糖蜜發酵液15份、大蒜皮5份、橘絡5份、發酵菌種5份、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30份、黃芪20份、沙棘5份、仙人掌5份、蘆薈5份、苜蓿5份、魔芋5份、水葫蘆5份、調節膦2份、無機肥20份,所述發酵菌種包括質量比為6:6:3:1酵母菌、乳酸菌、放線菌和芽孢桿菌,無機肥包括質量比為2:1:1的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
一種的西瓜穴盤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重量份數的黃芪、沙棘、仙人掌和蘆薈處理并混合得到塊狀物,將上述重量份數的發酵菌種分為三等份,將上述重量份數的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堆積,在表面設置多個自上而下的盲孔,將塊狀物和第一份發酵菌種分散到盲孔,一次堆放發酵30天,每隔5天采用霧化機噴灑霧化水滴8h,得到第一發酵物,攪拌均勻,將上述重量份數的糖蜜發酵液噴灑到第一發酵物上,與上述重量份數的橘絡混合,加入第二份發酵菌種,二次堆放發酵24天,每8天翻堆一次,得到第二發酵物,將上述重量份數的苜蓿萎凋至含水量為95%,于250℃殺青,冷卻至室溫,于260℃烘干至含水量為75%,冷卻至室溫,于220℃烘干至含水量為55%,冷卻至室溫,于180℃烘干至含水量為35%,冷卻至室溫,于140℃烘干至含水量為15%,冷卻至室溫,與上述重量份數的魔芋研磨成粉,將上述重量份數的水葫蘆破碎成2cm的小段并搗碎,加入上述重量份數的大蒜皮、第二發酵物和第三份發酵菌種,三次堆放發酵16天,每8天搗碎一次,風干至含水量35%,得到基質A;
步驟二、將上述重量份數的蛭石與珍珠巖浸泡在85℃的瓊脂溶液中,保持15min,驟冷至低于30℃,去除凝固的瓊脂,混合粉碎至150目,浸泡在上述重量份數的無機肥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水溶液中,保持60min,風干至含水量35%,加入上述重量份數的蚓糞、調節膦,混合均勻,得到基質B;
步驟三、將基質A與基質B混合粉碎,得到粒徑≤5mm的顆粒,篩分,即得。
<實施例2>
一種西瓜穴盤栽培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蚓糞40份,蛭石10份、珍珠巖8份、糖蜜發酵液10份、大蒜皮3份、橘絡3份、發酵菌種3份、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20份、黃芪15份、沙棘3份、仙人掌3份、蘆薈3份、苜蓿3份、魔芋3份、水葫蘆3份、調節膦1份、無機肥10份,所述發酵菌種包括質量比為3:4:2:1酵母菌、乳酸菌、放線菌和芽孢桿菌,無機肥包括質量比為2:1:1的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
一種的西瓜穴盤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重量份數的黃芪、沙棘、仙人掌和蘆薈處理并混合得到塊狀物,將上述重量份數的發酵菌種分為三等份,將上述重量份數的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堆積,在表面設置多個自上而下的盲孔,將塊狀物和第一份發酵菌種分散到盲孔,一次堆放發酵28天,每隔3天采用霧化機噴灑霧化水滴6h,得到第一發酵物,攪拌均勻,將上述重量份數的糖蜜發酵液噴灑到第一發酵物上,與上述重量份數的橘絡混合,加入第二份發酵菌種,二次堆放發酵20天,每6天翻堆一次,得到第二發酵物,將上述重量份數的苜蓿萎凋至含水量為90%,于250℃殺青,冷卻至室溫,于220℃烘干至含水量為70%,冷卻至室溫,于180℃烘干至含水量為50%,冷卻至室溫,于140℃烘干至含水量為30%,冷卻至室溫,于100℃烘干至含水量為10%,冷卻至室溫,與上述重量份數的魔芋研磨成粉,將上述重量份數的水葫蘆破碎成1cm的小段并搗碎,加入上述重量份數的大蒜皮、第二發酵物和第三份發酵菌種,三次堆放發酵12天,每6天搗碎一次,風干至含水量30%,得到基質A;
步驟二、將上述重量份數的蛭石與珍珠巖浸泡在80℃的瓊脂溶液中,保持10min,驟冷至低于30℃,去除凝固的瓊脂,混合粉碎至100目,浸泡在上述重量份數的無機肥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水溶液中,保持30min,風干至含水量30%,加入上述重量份數的蚓糞、調節膦,混合均勻,得到基質B;
步驟三、將基質A與基質B混合粉碎,得到粒徑≤5mm的顆粒,篩分,即得。
<實施例3>
一種西瓜穴盤栽培基質,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蚓糞45份,蛭石12份、珍珠巖8份、糖蜜發酵液12份、大蒜皮4份、橘絡4份、發酵菌種4份、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25份、黃芪18份、沙棘4份、仙人掌4份、蘆薈4份、苜蓿4份、魔芋4份、水葫蘆4份、調節膦1份、無機肥15份,所述發酵菌種包括質量比為4:4:2:1酵母菌、乳酸菌、放線菌和芽孢桿菌,無機肥包括質量比為2:1:1的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
一種的西瓜穴盤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上述重量份數的黃芪、沙棘、仙人掌、蘆薈、苜蓿、魔芋和水葫蘆處理并混合得到塊狀物,將上述重量份數的發酵菌種分為三等份,將上述重量份數的含水量為90%的松軟泥沙堆積,在表面設置多個自上而下的盲孔,將塊狀物和第一份發酵菌種分散到盲孔,一次堆放發酵29天,每隔4天采用霧化機噴灑霧化水滴7h,得到第一發酵物,攪拌均勻,將上述重量份數的糖蜜發酵液噴灑到第一發酵物上,與上述重量份數的橘絡混合,加入第二份發酵菌種,二次堆放發酵22天,每7天翻堆一次,得到第二發酵物,將上述重量份數的苜蓿萎凋至含水量為92%,于250℃殺青,冷卻至室溫,于240℃烘干至含水量為72%,冷卻至室溫,于200℃烘干至含水量為52%,冷卻至室溫,于160℃烘干至含水量為32%,冷卻至室溫,于120℃烘干至含水量為12%,冷卻至室溫,與上述重量份數的魔芋研磨成粉,將上述重量份數的水葫蘆破碎成2cm的小段并搗碎,加入上述重量份數的大蒜皮、第二發酵物和第三份發酵菌種,三次堆放發酵14天,每7天搗碎一次,風干至含水量32%,得到基質A;
步驟二、將上述重量份數的蛭石與珍珠巖浸泡在82℃的瓊脂溶液中,保持12min,驟冷至低于30℃,去除凝固的瓊脂,混合粉碎至100目,浸泡在上述重量份數的無機肥的質量分數為10%的水溶液中,保持45min,風干至含水量32%,加入上述重量份數的蚓糞、調節膦,混合均勻,得到基質B;
步驟三、將基質A與基質B混合粉碎,得到粒徑≤5mm的顆粒,篩分,即得。
<實施例4>
一種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將西瓜種子置于溫度為10℃、濕度為70%的環境中保存8h,然后用浸種液浸種30min,然后將浸種后的種子均勻撒在實施例3制備的穴盤栽培基質中;
浸種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殼聚糖10份、赤霉素5份、磁化水40份、多菌靈5份、茶皂素2份、丙氨酸6份、玉米肽10份、以及茱萸粉6份。
<實施例5>
一種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將西瓜種子置于溫度為8℃、濕度為60%的環境中保存6h,然后用浸種液浸種20min,然后將浸種后的種子均勻撒在實施例3制備的穴盤栽培基質中;
浸種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殼聚糖8份、赤霉素3份、磁化水30份、多菌靈3份、茶皂素1份、丙氨酸4份、玉米肽8份、以及茱萸粉4份。
<實施例6>
一種利用穴盤栽培基質對西瓜進行育苗的方法,將西瓜種子置于溫度為9℃、濕度為65%的環境中保存7h,然后用浸種液浸種25min,然后將浸種后的種子均勻撒在實施例3制備的穴盤栽培基質中;
浸種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殼聚糖9份、赤霉素4份、磁化水35份、多菌靈4份、茶皂素2份、丙氨酸5份、玉米肽9份、以及茱萸粉5份。
<栽培基質理化性質試驗>
對實施例1~3的穴盤栽培基質進行理化性質的試驗,可以發現,實施例1~3的穴盤栽培基質的持水度高、透氣性好,富含有機質、腐殖酸、有益菌及各種營養元素。
<西瓜幼苗形態試驗>
取未浸種的西瓜種子播種于市場購買的無土栽培基質作對比例,對實施例4~6的育苗方法和對比例進行幼苗形態的統計,可以發現,實施例4~6處理的西瓜植株的株高、莖粗、葉片最大,遠高于對比例。
<西瓜幼苗生物量試驗>
取未浸種的西瓜種子播種于市場購買的基質作對比例,對實施例4~6的育苗方法和對比例進行幼苗生物量的統計和壯苗指數的統計,可以發現,實施例4~6處理的西瓜植株的單株干重、壯苗指數遠高于對比例。
<西瓜甜度試驗>
取未浸種的西瓜種子播種于市場購買的基質作對比例,對實施例4~6的育苗方法和對比例進行中心糖度、邊糖度的統計,可以發現,實施例4~6處理的西瓜植株的中心糖度、邊糖度遠高于對比例。
<病蟲害試驗>
實施例4~6的育苗方法可有效防止地下害蟲,如蠐螬,螻蛄,金針蟲和地老虎等;同時種子內吸性強,促進新陳代謝和同化物質的積累,對西瓜的病害有很好的防治較果。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