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組織培養管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互聯網+遠程組織培養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組織培養(廣義)又叫離體培養,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細胞或原生質體等,通過無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培養以獲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其他產品的技術。植物組織培養(狹義)指用植物各部分組織,如形成層、薄壁組織、葉肉組織、胚乳等進行培養獲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養過程中從各器官上產生愈傷組織的培養,愈傷組織再經過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通過組織培養技術對植物進行繁衍可以達到快速繁衍和保持母株優良性狀的目的,同時組織培養技術不受地域的限制,現已經被廣泛用于名貴植物的快速繁衍、珍稀物種保護和制作名貴植物衍生物之中。
不論是生產還是科研,特別是工廠化生產,組織培養是屬于大規模密集型勞動,同時每一批的組培植物都需要進過多次的增殖、更換培養基,不同的品種需要使用不同的培養基,即使相同的品種在不同階段或者不同的培養目的下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培養基,其中的管理過程非常復雜而且繁瑣,通過人工記錄組培信息往往容易出錯,而且傳統方法多在組培瓶身中黏貼標簽紙,記錄相關信息,但是標簽紙容易在組織培養操作中損壞或者掉落而造成信息損失,給組織培養管理增加難度,同時采用人工在組培瓶上黏貼標簽紙的方法不符合現代農業、信息化農業的發展趨勢。
NFC近場通信技術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芯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現有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互聯網+遠程組織培養管理方法,其通過在組織培養的工具上添加了NFC芯片和識別設備,在組織培養全過程中,包括從接種到壯苗出瓶等各個階段,利用NFC近場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系統記錄、跟蹤調節整個個組織培養過程,另外再利用互聯網連接移動終端和服務器,使管理人員可以遠程查看和調整組培過程,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互聯網+遠程組織培養管理方法具有現代化、信息化、易于管理的優點。
一種互聯網+遠程組織培養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配制培養基,根據培養基配方配制培養基、分裝并進行高溫滅菌,待培養基冷卻凝固后為組織培養瓶裝上NFC芯片底座,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組培瓶,計算機將組培瓶配對相應的培養基信息;
步驟S20接種,預先錄入組培信息,組培技術員使用無菌操作臺上的NFC設備掃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據計算機安排的計劃取用相應的培養基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記錄,取用植物外植體進行相應的接種工作,接種完成后再次掃描接種完畢后的組培瓶;
步驟S30瓶間管理,瓶間管理人員每天檢查組培植物,挑出受污染或者完全死亡的組培瓶,分別對受污染和完全死亡的組培瓶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記錄;
步驟S40增殖,計算機根據植物品種的增殖系數確定增殖次數,并發出增殖信息,組培技術員使用無菌操作臺上的NFC設備掃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據增殖信息取用相應的需要增殖批次,取出需要增殖的組培瓶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然后進行增殖無菌操作,將增殖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將舊瓶中的信息補充到新瓶信息中,并執行步驟S30瓶間管理,直至達到預設的增殖倍數;
步驟S50出根,當達到預設的增殖倍數后,計算機發出出根信息,組培技術員使用無菌操作臺上的NFC設備掃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據增殖信息取用相應的需要出根批次,取出需要出根的組培瓶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然后進行出根無菌操作,將換瓶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將舊瓶中的信息補充到新瓶信息中,并執行步驟S30瓶間管理;
步驟S60壯苗,當達到預設的增殖倍數后,計算機發出壯苗信息,組培技術員使用無菌操作臺上的NFC設備掃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據壯苗信息取用相應的需要壯苗批次,取出需要壯苗的組培瓶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然后進行壯苗無菌操作,將換瓶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將舊瓶中的信息補充到新瓶信息中,并執行步驟S30瓶間管理;
NFC識別設備與計算機連接,計算機將組培過程中記錄和計算出的數據上傳到服務器,技術人員能夠通過移動客戶端查看服務器上的所有組培數據;
在組培的全過程中,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移動客戶端對組培過程進行遠程的調整監控。
其中,所述的步驟S10之前還需執行步驟S11,預先錄入將要配制的培養基配方、配制人員信息和自動記錄配制時間。
其中,步驟S20接種中的組培信息包括物種編號、商品編號、生產數量、生產時間和增殖次數。
其中,所述的步驟S20接種中還包括步驟S21,計算機根據記錄的信息計算出每個組培技術員的工作量。
其中,所述的步驟S30瓶間管理中還包括步驟S31,計算機根據記錄的信息計算出品種污染率、死亡率、技術員操作污染率。
其中,所述的步驟S30瓶間管理中還包括步驟S32出瓶,經過壯苗后的組培苗達到可以出瓶時,瓶間管理人員取出可以出瓶的組培苗,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記錄出瓶信息,掃描完畢后將苗轉移到煉苗間。
其中,所述的步驟S40增殖中每個組培瓶中接種確定數量的無根苗,計算機根據組培瓶數量換算出植物增殖棵數。
其中,其在整個組織培養流程中采用NFC通訊技術識別、記錄和跟蹤每一瓶苗,使用計算機實時快速記錄信息,計算出組培技術員的工作效率、污染率、生產量并管理控制整個組織培養流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NFC近場通信技術識別并跟蹤每一瓶組培苗,再利用計算機軟件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統計,計算出與生產或科研所需要的數據,如污染率、出牙率和增值系數、生產效率、生產數量等等。避免因組培苗數量太多而造成人為的疏忽錯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一種互聯網+遠程組織培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配制培養基,錄入將要配制的培養基配方、配制人員信息和自動記錄配制時間,根據培養基配方配制培養基、分裝并進行高溫滅菌,待培養基冷卻凝固后為組織培養瓶裝上NFC芯片底座,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組培瓶,計算機將組培瓶配對相應的培養基信息;
步驟S20接種,預先錄入物種編號、商品編號、生產數量、生產時間和增殖次數等組培信息,組培技術員使用無菌操作臺上的NFC設備掃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據計算機安排的計劃取用相應的培養基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記錄,取用植物外植體進行相應的接種工作,接種完成后再次掃描接種完畢后的組培瓶,計算機根據記錄的信息計算出每個組培技術員的工作量。
步驟S30瓶間管理,瓶間管理人員每天檢查組培植物,挑出受污染或者完全死亡的組培瓶,分別對受污染和完全死亡的組培瓶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記錄,計算機根據記錄的信息計算出品種污染率、死亡率、技術員操作污染率,經過壯苗后的組培苗達到可以出瓶時,瓶間管理人員取出可以出瓶的組培苗,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記錄出瓶信息,掃描完畢后將苗轉移到煉苗間。
步驟S40增殖,計算機根據植物品種的增殖系數確定增殖次數,并發出增殖信息,組培技術員使用無菌操作臺上的NFC設備掃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據增殖信息取用相應的需要增殖批次,取出需要增殖的組培瓶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然后進行增殖無菌操作,每個組培瓶中接種確定數量的無根苗,計算機根據組培瓶數量換算出植物增殖棵數,將增殖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將舊瓶中的信息補充到新瓶信息中,并執行步驟S30瓶間管理,直至達到預設的增殖倍數。
步驟S50出根,當達到預設的增殖倍數后,計算機發出出根信息,組培技術員使用無菌操作臺上的NFC設備掃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據增殖信息取用相應的需要出根批次,取出需要出根的組培瓶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然后進行出根無菌操作,將換瓶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將舊瓶中的信息補充到新瓶信息中,并執行步驟S30瓶間管理。
步驟S60壯苗,當達到預設的增殖倍數后,計算機發出壯苗信息,組培技術員使用無菌操作臺上的NFC設備掃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據壯苗信息取用相應的需要壯苗批次,取出需要壯苗的組培瓶在NFC識別設備上掃描然后進行壯苗無菌操作,將換瓶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識別設備掃描,將舊瓶中的信息補充到新瓶信息中,并執行步驟S30瓶間管理。
在整個組織培養流程中采用NFC通訊技術識別、記錄和跟蹤每一瓶苗,使用計算機實時快速記錄信息,計算出組培技術員的工作效率、污染率、生產量并管理控制整個組織培養流程。
NFC識別設備與計算機連接,計算機將組培過程中記錄和計算出的數據上傳到服務器,技術人員能夠通過移動客戶端查看服務器上的所有組培數據。
在組培的全過程中,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移動客戶端對組培過程進行遠程的調整監控。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